搜索到79篇“ 白膜法“的相关文章
机采血小板与膜法手工血小板质量差异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机采血小板和膜法手工血小板在储存期内的质量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相同储存期内机采血小板和膜法手工血小板各20袋,对所有标本进行常规质量控制评估。分别在储存期的第1天、第3天和第5天,对血小板的形态学计分、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CD62P阳性率、血栓弹力图参数(包括MA值、R时间、K时间和α角度)进行测定。结果 所有标本的常规质量控制指标均符合质量要求。在储存期第1天和第3天,2种血小板的形态学计分、CD62P阳性率和MP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储存期第1天的CD62P阳性率相比,储存期第3天和第5天的机采血小板和手工血小板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1.07、82.57,P均<0.05)。与储存期第1天相比,储存期第3天和第5天的机采血小板和手工血小板细胞形态学计分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7.20、97.05,P均<0.05)。结论 机采血小板与膜法手工血小板的质量无明显差异,临床上可科学合理使用,但2种血小板均会发生储存损伤,建议临床上最好在3 d内输注。
欧代校陈大伟何博曾繁浪刘辉忠陈晓文李玉笑
关键词:机采血小板储存期
不同离心参数对小剂量全血膜法采血袋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回收率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比较小剂量全血膜法采血袋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的回收率。方法相同来源的全血50、100 mL在不同离心参数下离心,手工分离膜,比较膜层血小板回收率;将膜10、20 mL在不同离心参数下离心,分离PRP,比较PRP血小板回收率;对PRP进行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HSR),验证血小板功能。结果第1次离心,50、100 mL全血分别在470、940 g离心11 min膜层血小板回收率即达到较高水平[(73.50±13.20)%、(71.30±11.12)%]。第2次离心,10、20 mL膜分别在70、100 g离心13 min PRP血小板回收率达到最高水平[(95.07±4.90)%、(85.15±2.28)%]。10 mL膜在70 g离心13 min、100 g离心9 min PRP HSR比率达到最高水平[(53.26±3.61)%、(55.50±3.94)%];20 mL膜在70 g离心17 min、100 g离心13 min PRP HSR比率达到最高水平[(59.53±6.60)%、(59.39±4.10)%]。结论小剂量全血膜法制备PRP可获得理想的回收率,是现有制备剂量的补充。
张彬陆华宋娜丽王世春刘奇吴春曦易中梅
关键词:全血白膜富血小板血浆
三步离心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研究
2022年
对经典的两步离心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进行方法改良,采用三步离心法,从而提高浓缩血小板的收集率。方法 采用蚌埠市中心血站采集的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400ml规格的全血共40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其中一组采用经典两步离心膜法作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三步离心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在浓缩血小板制备前后分别检测全血和浓缩血小板产品的血小板含量,计算两组制备后浓缩血小板制品的血小板的平均计数,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种制备方法的差别,计算并比较收集率。结果 经典两步离心膜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平均含量为(4.54±0.9)×1010/袋,通过三步离心膜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的平均血小板含量为(5.27±0.9)×1010/袋,经t检验统计学分析,t2.61,P0.05,两种方法的差别具有显著性;经典两步离心膜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的血小板平均收集率(53.1±4.5)%,三步离心膜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收集率为(62.1±5.7)%,经统计学分析,t5.56,P0.01,差别具有显著性。结论 采用三步离心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可以提高血小板成分血的平均计数和收集率。
董柱王成辉孙国伟李凌余加宏
关键词:浓缩血小板收集率
新改良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应用效果探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新改良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PC)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9年5月至2020年3月株洲市中心血站采集的400 ml规格全血220袋、300 ml规格全血30袋。比较不同离心程序、不同全血容量对PC质量的影响,以确定新改良膜法的制备程序。比较富浆法、改良膜法和新改良膜法制备PC的质量。结果全血离心方案6(全血离心:相对离心力1993×g;膜离心:相对离心力163×g)所得PC的血小板回收率最高;不同离心方案制备所得PC的红细胞混入量和细胞混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0 ml全血组的PC红细胞混入量显著高于300 ml全血组(P<0.05),细胞混入量略高于300 ml全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0 ml全血组的PC回收率高于300 ml全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改良膜法制备所得PC的细胞混入量低于富浆法组和改良膜法组,且血小板回收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改良膜法制备PC具有较高血小板回收率,且红细胞、细胞的混入量更低,值得推广。
熊志高刘昕晨杨小罗王海燕袁麒辉
关键词:浓缩血小板
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膜法在制备浓缩血小板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膜法在制备浓缩血小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茂名市中心血站收集的108袋400 ml全血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袋)与实验组(54袋)。对照组在22℃的条件下离心,采用人工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实验组在22℃的条件下离心,使用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比较两组的浓缩血小板合格率、浓缩血小板计数、酸碱度。结果实验组的浓缩血小板计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酸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红细胞计数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浓缩血小板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制备的浓缩血小板的效果优于人工方法。
梁若鹄梁燕丽邓金莲张颖龚慧英吴剑云
关键词:浓缩血小板白膜法合格率
一种通过改良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改良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采集的全血进行恒温静置,静置后,将全血进行离心,分离出富含血小板的膜;2)将步骤1)中富含血小板的膜进行恒温静置,静置后,将富含血小板的膜进行...
杨小罗熊志高王海燕刘昕晨殷应辉周英姿
新改良膜法制备血小板的质量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主要探讨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最佳方案,提高浓缩血小板的质量.随机抽取6 h内采集22±2℃保存和运输的400 mL全血120袋,分别采用膜法(设为对照组)、新改良膜法(设为静置组,共3种静置方法,全血恒温静置2 h设为静置组A、膜恒温静置2h设为静置组B、全血和膜均恒温静置2h设为静置组C)分离制备浓缩血小板,然后对血小板计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静置组的血小板计数均比对照组的计数高,其中将全血和膜均静置的C组血小板计数最高.
王海燕杨小罗熊志高
关键词:浓缩血小板静置
两种血袋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质量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比较顶底袋与四联袋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差异。方法采集40个400 mL ACD抗凝全血,摇匀后静置1 h,均分至顶底袋和四联袋中,每袋200 mL。以顶底袋为实验组,四联袋为对照组,应用G5血细胞分离机制备浓缩血小板。结果实验组中血小板为(986.0±277.0)×10^9/L,对照组中血小板为(705.0±322.0)×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组血浆含量以及血浆中残留红细胞、血小板、细胞及血红蛋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顶底袋制备浓缩血小板数量与质量以及红细胞回收率均优于四联袋。
余凤秀周载鑫沈秋朱燕霞钱宝华
关键词:浓缩血小板血液质量
改良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研究
目前血站制备手工浓缩血小板的方法主要有"富含法"和"膜法",膜法因能够尽量去除成品浓缩血小板内的细胞和红细胞而被多数血站所采用.但是,经典膜法的血小板收集率都在40%~50%,一半以上的血小板流失.为提高浓缩血小...
余加宏
关键词:浓缩血小板收集率
膜法手工制备血小板与机制血小板的质量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比较手工分离及机器分离两种方法制备血小板的相关质量指标。方法对来源于街头采集的400 ml全血60袋,分别采用机器及手工分离膜层,比较两种制备方法的膜层血小板回收率、终产品血小板回收率、血小板含量、红细胞混入量、产品容量。结果机器分离血小板膜层的血小板回收率及产品血小板回收率均高于手工分离制备(P<0.05)。两种制备方法的红细胞混入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工分离血小板终产品容量变异系数高于机器制备血小板(P<0.05)。结论机器制备浓缩血小板所收集的血小板回收率及容量均优于手工制备血小板。
邓莉余利华杨冬燕邱本慧马姗姗骆展鹏彭楷何大莉
关键词:白膜法手工血小板

相关作者

李建民
作品数:88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省血液中心
研究主题:血小板 洗涤红细胞 病毒灭活 浓缩血小板 血液制备
赵树铭
作品数:220被引量:93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血小板 输血 红细胞 浓缩血小板 血浆
沈莉
作品数:102被引量:345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放射性食管炎 血小板 食管炎 病毒灭活 血液
王泽蓉
作品数:51被引量:194H指数:8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浓缩血小板 儿童 血浆 冷沉淀 丙种球蛋白
王世春
作品数:30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浓缩血小板 全血 血浆 冷沉淀 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