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813篇“ 癌患者血清“的相关文章
原发性子宫内膜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胚抗原鳞状细胞抗原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子宫内膜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胚抗原(CEA)、鳞状细胞抗原(SCC)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4月兰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子宫内膜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CA125、CEA及SCC水平;分析不同分期原发性子宫内膜患者血清CA125、CEA及SCC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CA125、CEA及SCC与子宫内膜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A125、CEA及SCC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CA125[(42.15±3.47)U/ml]、CEA[(18.12±1.87)ng/ml]及SCC[(3.94±0.48)ng/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3.13±3.46)U/ml、(8.16±0.76) ng/ml及(1.09±0.23)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511、49.597及53.913,均P<0.05)。Ⅲ~Ⅳ期子宫内膜患者血清CA125[(45.23±3.64)U/ml]、CEA[(21.84±2.75)ng/ml]及SCC[(4.39±0.53)ng/L]均明显高于Ⅰ~Ⅱ期子宫内膜患者[(40.14±3.28)U/ml、(17.37±1.42)ng/ml及(3.05±0.42)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43、10.823及14.648,均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A125(r=0.416,P<0.05)、CEA(r=0.409,P<0.05)及SCC(r=0.397,P<0.05)水平与子宫内膜均呈正相关关系。CA125、CEA及SCC三项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及特异度(0.958、94.75%、96.63%)均高于血清CA125(0.735、73.75%、77.59%)、CEA(0.742、72.46%、76.31%)及SCC(0.713、71.53%、70.18%)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 血清CA125、CEA及SCC水平与原发性子宫内膜具有明显相关性,三项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子宫内膜的诊断效能,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童晓芳方云斌姚延芳
关键词:血清糖类抗原125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
子宫内膜患者血清及组织IGFBP-3、YKL-40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研究
2025年
子宫内膜(Endometrial cancer,EC)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的女性。早期EC症状不典型,仅有部分患者出现腹部包块、出血及阴道排液等症状,待确诊时已进展为晚期,预后较差[1]。EC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诊断性刮宫等,而血清标志物检测的成本低、创伤小、操作简单,适用于EC的早期筛查、进展评估及效果评价[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子宫中表达,并可调节循环中胰岛样生长因子-I(IGF-I)生物学作用,而IGF-I可促进子宫细胞增殖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在多种恶性肿瘤如卵巢、肺、黑色素瘤、肾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3]。本文旨在探索二者在EC患者血清及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谷兆琪周奇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子宫内膜患者血清HE4、IGF-1、CA153水平与预后关系
2025年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EC)患者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及其与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2月在本院择期手术治疗的EC患者112例为EC组,年龄匹配体检健康女性56例为对照组,分别在EC组术前和对照组体检时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HE4、IGF-1、CA153水平,分析各指标水平与EC患者临床病理及术后1年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术前血清HE4、IGF-1、CA153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EC组血清HE4(108.90±12.23 pmol/L)、IGF-1(349.12±48.47μg/L)、CA153(37.24±6.86 U/m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1.60±3.95 pmol/L、116.25±14.53μg/L、22.54±3.44 U/ml),不同FIGO分期、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特征的EC患者血清HE4、IGF-1、CA153水平有差异,术后1年预后不良患者血清HE4、IGF-1、CA153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均P<0.05)。ROC曲线显示,EC患者血清HE4、IGF-1、CA153预测手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3、0.704、0.726,敏感度分别为58.6%、55.2%、62.1%,特异度为88.0%、75.9%、77.1%,3项指标联合预测的AUC为0.862,敏感度为96.6%,特异度为75.9%,联合检测预测预后的效能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EC患者血清HE4、IGF-1、CA153水平较高其术后1年内预后较差,血清HE4、IGF-1、CA153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患者术后预后效能。
陈梅危钰辉何健英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糖类抗原153预后
维生素D、视黄醇水平在基底细胞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观察维生素D、视黄醇水平在基底细胞(B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并分析维生素D、视黄醇水平与BCC患病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56例BCC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8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维生素D、视黄醇水平,分析血清维生素D、视黄醇水平与B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BCC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高于对照组,视黄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维生素D、视黄醇水平与BCC患者组织病理类型、转移情况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CC家族史、无保护措施下暴露于阳光、职业长期日光暴露、维生素D水平是BC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视黄醇水平是BCC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BCC患者血清中维生素D、视黄醇水平异常,其中维生素D水平是BC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视黄醇水平是BCC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且二者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翟伟卞坤鹏王倩李雪莉
关键词:维生素D视黄醇基底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
子宫内膜患者血清NRP-2 VEGF-C和VEGF-D水平与其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EC)患者血清神经菌毛蛋白-2(NR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水平与其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4年2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47例EC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结果为判定标准,根据细胞是否发生转移分为转移组(52例)和未转移组(95例),选取4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对象NRP-2、VEGF-C和VEGF-D水平,并分析与EC转移的关系。结果 转移组和未转移组的NRP-2、VEGF-C和VEGF-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的NRP-2、VEGF-C和VEGF-D水平均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的内膜样占比、病理G1级占比和浸润深度≤1/2肌层占比均低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内膜样(OR=3.376,95%CI:1.037~10.995,P=0.043)、病理G2(OR=19.426,95%CI:2.895~130.338,P=0.002)或G3级(OR=11.311,95%CI:1.842~69.453,P=0.009)、浸润深度>1/2肌层(OR=10.683,95%CI:2.889~39.512,P<0.001)和高NRP-2水平(OR=1.847,95%CI:1.452~2.349,P<0.001)均是EC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结果显示,NRP-2与EC转移主要呈线性关系(P<0.001)。当NRP-2<17.35μg/L时,EC转移风险低;当NRP-2>17.35μg/L时,EC转移风险高。结论 子宫内膜患者血清NRP-2水平高与其转移有关,NRP-2水平升高是EC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
邹歌赵楠楠董建新周剑利袁金灵高杰郭艳娟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紫杉醇+卡铂对子宫内膜患者血清VEGF,MMP-9相关指标的影响
2025年
分析患有子宫内膜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紫杉醇、卡铂化疗的效果。方法 将50例患有该疾病的患者设定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常规手术、放疗治疗)、观察组(联合本研究中两种药物化疗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VEGF、MMP-9水平较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炎症因子均较优(P<0.05),但毒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治疗子宫内膜效果较高,可有效降低血清VEGF、MMP-9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韩江
关键词:紫杉醇卡铂子宫内膜癌血清VEGFMMP-9
食管鳞状细胞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24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通过筛选在食管鳞状细胞(ESCC)患者血清外泌体(Exo)中高表达的微小RNA(miRNA)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Exo来源的miRNA是否具有成为ESCC临床辅助诊断标志物的潜力。方法:采集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45例ESCC初诊患者和50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清及相关临床资料,分别作为ESCC组和对照组。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和qPCR法筛选、鉴定出ESCC患者血清表达升高的候选miRNA-miR-1246,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miR-1246对ESCC的诊断效能,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ESCC患者临床特征进展的关系,χ^(2)检验分析其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离纯化受试者血清中的Exo并进行表征验证,qPCR检测Exo中miR-1246的表达。常规培养ESCC KYSE150和KYSE30细胞,用Lipofectamine 2000分别将mimics-NC、miR-1246 mimics转染至KYSE150细胞,将inhibitor-NC和miR-1246 inhibitor转染至KYSE30细胞,分别记为mimics-NC、miR-1246mimics、inhibitor-NC和miR-1246-inhibitor组。用mimics-NC和miR-1246 mimics组KYSE150细胞来源的Exo处理KYSE150和KYSE30细胞。用CCK-8法、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WB法检测Exo标志物及各组细胞中上皮间皮转化相关蛋白及Tet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TET2)和细胞黏附分子1(CADM1)蛋白的表达。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46与TET2和CADM1的靶向结合关系。结果:生物信息学筛选ESCC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最为显著的miRNA为miR-1246。试验提取患者血清Exo符合典型Exo表征。Ⅰ~Ⅱ期ESCC患者血清Exo-miR-124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受试者(P<0.01);Ⅲ~Ⅳ期ESCC患者血清Exo-miR-1246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1)。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清中的Exo-miR-1246对ESCC有较高的辅助鉴别诊断价值(P<0.05),并且Exo-miR-1246对ESCC患者临床进展的辅助诊断效能高于CEA与SCC
赵薇崔雯瑄黄焙炫尚晓雅王振达杜彦艳赵红峥焦文静马鸣
关键词:外泌体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黏附分子1
腹腔镜联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对子宫内膜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预后的影响
2025年
分析腹腔镜联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在子宫内膜中的应用。方法 本文进行回顾性调查,选取72例子宫内膜患者的资料,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加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比较围手术期指标、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预后。结果 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低于试验组(P<0.05)。两组手术出血量和术后排气时间比较(P>0.05)。与同组术前比,两组术后CEA、CA199和CA125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试验组术后CEA、CA199和CA125均下降(P<0.05)。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P>0.05)。试验组术后3年、术后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可以提高子宫内膜的预后,降低肿瘤标志物,提高淋巴清扫数目,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徐蕾
关键词:腹腔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子宫内膜癌
甲状腺乳头状患者血清VEGF-A和EFNA1表达水平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2025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和肝配蛋白A1(ephrin-A1,EFNA1)表达水平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76例行甲状腺切除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PTC患者血清样本,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中VEGF-A和EFNA1的表达水平。收集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VEGF-A和EFNA1的表达与PTC LNM的关系,通过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结果:PTC LNM组VEGF-A表达水平高于无LNM的PTC组(P<0.05),而EFNA1表达水平低于无LNM的PTC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VEGF-A可能是PTC LNM的独立危险因素,而EFNA1可能是PTC LNM的保护因素;患者的VEGF-A表达水平与血清碘的差异有关,EFNA1表达水平与肿瘤位置、桥本氏甲状腺炎差异有关(P<0.05)。结论:血清中VEGF-A、EFNA1表达水平对PTC LNM的诊断有一定预测价值。
王淳张琳琳赵鸿渐邢浩尹峰燕张辉曹文源罗晓婷何倩邢薇佳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子宫内膜患者血清miR-425-5p与miR-155表达水平
2024年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endometrial cancer, EC)血清中微小RNA(micro RNA,miR)-425-5p与miR-155表达意义及对近期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EC患者,设为疾病组。另选取98例健康女性,设为健康组。比较2组研究参与者血清miR-425-5p、miR-155水平;根据疗效将疾病组分为有效组(28例)、无效组(72例),比较2组血清miR-425-5p、miR-155及可能影响因素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疾病组近期疗效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425-5p、miR-155对EC近期疗效预测价值。结果 疾病组血清miR-425-5p、miR-155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血清miR-425-5p、miR-155相对表达量均大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miR-425-5p、miR-155是EC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miR-425-5p、miR-155单独及联合预测疾病组无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0.792、0.846。结论 miR-425-5p与miR-155在EC血清中异常高表达,两者联合可作为预测该病近期疗效的有效参考依据。
后爽张欣萍董蕾杨长香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近期疗效

相关作者

杨胜晗
作品数:8被引量:73H指数:3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肿瘤标志物 HE4 癌患者血清 附睾蛋白 CA125联合检测
金平
作品数:66被引量:327H指数:8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卵巢癌 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异位症 宫颈癌 卵巢上皮性癌
王建六
作品数:1,353被引量:6,846H指数:3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癌 盆腔器官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子宫内膜肿瘤 盆底重建
杨小杰
作品数:36被引量:171H指数:8
供职机构:唐山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剖宫产术后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影响因素 剖宫产术 纤连蛋白
白小英
作品数:18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医学院
研究主题:妇科 宫颈癌 蛋白2 CA125 癌患者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