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6篇“ 病程阶段“的相关文章
慢性病病程阶段分析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慢性病病程阶段分析系统,慢性病病程阶段分析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分析的病程关联信息;病程关联信息至少包括症状信息;病程分析模型,用于根据病程关联信息得到病程阶段病程分析模型为机器学习模型;反馈模...
陈俊霖
脑电特征在大面积大脑半球梗死患者不同病程阶段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敬小钧
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同病程阶段患者心理健康调查
【目的】了解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同病程阶段患者的激惹、抑郁、焦虑及心理弹性(坚韧性、力量性及乐观性)等心理状况,为临床实施心理监测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神经外科2019年1月至2021年...
许锐
关键词:去骨瓣减压术后
不同病程阶段皮肤扁平苔藓患者血清IgG及补体水平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讨扁平苔藓的患病因素及免疫球蛋白(IgG)、补体C3、C4水平在该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于2021年2~10月在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扁平苔藓患者共40例(轻症20例,重症20例),从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的工作人员中选择20名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扁平苔藓患者及健康组成员血清中IgG及补体C3、C4的水平。比较轻症组、重症组、健康组成员以及轻症、重症患者治愈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轻、重症组的IgG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的IgG水平较轻症组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重症组的补体C3,C4水平较健康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后轻症组的IgG水平较明显降低,补体C3,C4水平较轻症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后重症组的IgG水平较重症组明显降低,C3、C4水平较重症组明显升高,并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重症组治愈后IgG,补体C3、C4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扁平苔藓的发病与患者自身免疫相关,患者血清IgG水平和补体C3、C4水在扁平苔藓的诊断中具有临床价值。
焦丽艳刘小娟陈雪皎钱华李江慧杜红霞苗国英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补体
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的创伤性肺损伤不同病程阶段免疫细胞组成及其互作分析
创伤性肺损伤(Traumatic lung injury,TLI)是创伤常见合并症,包括直接暴力作用导致的肺损伤和多发伤远隔器官损伤引起的继发性肺损伤。TLI临床表现复杂,常表现为低氧血症并伴有骨折、软组织损伤和远隔脏器...
魏晨如
关键词:创伤性肺损伤互作机制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或联合局部皮内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相关神经痛不同病程阶段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比较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或联合皮内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不同时期的临床疗效。为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或联合皮内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最佳时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的胸腰背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123例分为3组:急性期(A组,n=42)、亚急性期(B组,n=38)、后神经痛期(PHN)(C组,n=43)。均在DSA引导下行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参数为温度42℃,频率2 Hz,电压40 V,治疗时长为10 min/每节段),记录3组术前1 d及术后1、3、15、30、90 d时患者的VAS评分和术后3 d时VAS≥4分的患者例数及VAS≥4分患者补行皮内阻滞治疗的例次。比较术后3、15、30及90 d时,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或联合皮内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不同时期的有效率。结果:A、B、C 3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较术前下降(P均<0.05)。术后3 d,A组VAS评分为(2.7±0.4)明显低于B组(5.6±0.5)、C组(6.5±0.4)。术后第3日,A、B、C 3组患者VAS≥4分行皮内阻滞的例数/例次/总例数分别为(8/9/42、14/25/38、19/44/43)。A组术后3 d时VAS≥4分例数较B、C组少,联合皮内阻滞治疗例次明显少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3日,A、B、C 3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5.7%(36/42例)、60.5%(23/38例)、55.8%(24/43例),A组明显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或联合皮内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对急性期、亚急性期、PHN期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急性期治疗效果优于PHN期,提示带状疱疹神经痛及早行脉冲射频或联合皮内阻滞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有效减少PHN的发生率。
周倩王云霞郑婧董庆鹏游昶辉杨小龙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痛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
背根神经节射频治疗不同病程阶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研究
2022年
目的分析背根神经节射频治疗不同病程阶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药物干预,观察组采用背根神经节射频治疗进行干预,统计患者不同病程的疼痛评分情况、睡眠质量情况、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不同时段的睡眠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背根神经节射频治疗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中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疼痛有所减轻,睡眠治疗改善情况较好,且并发症较少,建议在临床治疗中使用。
杜佳繁
关键词:带状疱疹
不同病程阶段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及胸部CT影像学征象分析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分析不同病程阶段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及胸部CT影像学征象。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且经实验室检查或病理确诊的44例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急性期、恢复期重症腺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及其的CT征象。结果44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气喘及呼吸困难等症状,90.91%患儿肺部有湿罗音,61.36%患儿肺部存在哮罗音,肝脾肥大相对少见,仅占22.73%;实验室检查示86.36%的患儿心肌酶谱升高,40.91%患儿白细胞计数升高,50.00%患儿C反应蛋白升高。急性期患儿CT扫描34例可见双肺大片多发实变影,呈向心性分布。10例可见大叶性肺实变影。24例可见少量或中量胸腔积液。恢复早期CT扫描38例可见双肺透亮度不均匀,呈“马赛克”样改变。恢复后期CT扫描示早期出现“马赛克”征的38例患儿,仅2例可见支气管扩张,CT扫描表现为单侧透明肺病变。结论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急性期CT扫描可见大片多发实变影、大叶性实变影、支气管扩张及胸腔积液;恢复期伴肺部后遗症患儿胸部CT典型“马赛克”征可长期存在。
赵亚凡
关键词:重症肺炎腺病毒CT征象
肌骨超声在评估不同病程阶段及活动状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既往关注肌骨超声(MSUS)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上诊断价值的研究有限。本研究拟探索MSUS对于评估RA不同病程阶段及疾病活动状态的价值。  方法  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9年09月~2021年03月...
廖丽萍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活动动态监测
不同病程阶段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_(8)^(+)CD_(28)^(+)T淋巴细胞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阶段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_(8)^(+)CD_(28)^(+)T淋巴细胞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CHB患者80例为探究对象,依据患者不同病程阶段分为免疫耐受期(A组)、免疫清除期(B组)、非活动期(C组)与再活动期(D组),每组各20例。另外选取本院同期体检健康者20例作为参照组。采取流式细胞术对上述受试者CD_(8)^(+)CD_(28)^(+)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检测。比较5组受试者CD_(8)^(+)CD_(28)^(+)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B组CD_(8)^(+)CD_(28)^(+)T淋巴细胞水平高于A、C、D组、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CD_(8)^(+)CD_(28)^(+)T淋巴细胞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参照组CD_(8)^(+)CD_(28)^(+)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程阶段的CHB患者CD_(8)^(+)CD_(28)^(+)T淋巴细胞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免疫系统功能失调可能参与了该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资云菊高仕萍陆昱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不同病程外周血

相关作者

陈星宇
作品数:61被引量:269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省骨科医院
研究主题:髌骨骨折 髌骨 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固定术
李传友
作品数:317被引量:586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 分枝杆菌 结核 北京基因型
彭亮
作品数:47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骨科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郑氏 跟腱断裂 LISFRANC损伤 伤科
徐泽俊
作品数:49被引量:267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造口 护理 胰岛素 造口袋 糖尿病
刘颖
作品数:33被引量:126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省骨科医院
研究主题:全膝关节置换 全膝关节置换术 胫骨平台骨折 氨甲环酸 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