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106篇“ 疾病影响状态调查“的相关文章
- 肺癌住院患者癌症相关肌肉异常现患率调查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调查肺癌住院患者癌症相关肌肉异常(CRMD)现患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一项横断面研究。从2023年3—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非重复住院的共347例肺癌患者中,纳入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且无数据缺失的25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利用生物电阻抗分析对患者进行肌肉质量测定,采用食物频率法收集膳食信息,通过查阅病历获得患者的疾病信息和实验室检验结果。根据AWGS 2019标准并参考其推荐的界值将患者分为5组:(1)可能肌肉衰减症(possible sarcopenia,PS)组(71例);(2)肌肉衰减症(sarcopenia,S)组(35例);(3)严重肌肉衰减症(severe sarcopenia,SS)组(37例);(4)低肌肉质量(low muscle mass,LMM)组(24例);(5)无肌肉异常(non-muscle disorder,non-MD)组(92例)。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和χ^(2)检验比较各组的基线资料、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差异,并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识别肺癌患者CRMD的影响因素。结果259例患者中CRMD的现患率为64.5%,PS的现患率为27.4%,S的现患率为13.5%,SS的现患率为14.3%,LMM的现患率为5.4%。植物蛋白(OR=0.969,95%CI:0.942~0.996)摄入和规律运动(OR=0.485,95%CI:0.269~0.869)是肺癌住院患者CRMD的保护因素,而年龄(OR=1.056,95%CI:1.013~1.101)、近6个月体重下降≥5%(OR=4.546,95%CI:1.363~15.563)和合并糖尿病(OR=2.342,95%CI:1.137~4.866)则是其危险因素。结论肺癌住院患者CRMD的发生率较高,患者的年龄、膳食摄入、体重变化、运动以及合并症情况与之密切相关。
- 张玉王师佳刘潇衍杜扬于康
- 关键词:肺肿瘤体重减轻疾病影响状态调查
- 基于倾向性评分法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营养风险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及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 NEUT)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营养风险的相关性,为营养风险临床评估和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南京市第二医院结核科收治的786例新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根据患者入院后24~48 h内的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将其分为无营养风险组(评分<3分)和有营养风险组(评分≥3分),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匹配。通过单因素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匹配后患者的NLR、PLR和NEUT水平与营养风险的相关性。结果:786例患者中,无营养风险组430例(54.71%)、有营养风险组356例(45.29%),经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共计335对患者匹配成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营养风险组的NLR、PLR和NEUT水平分别为2.86(1.90,5.06)、169.09(124.05,275.53)和3600.00(2690.00,4920.00)个/mm3,分别高于无营养风险组的2.32(1.64,3.65)、146.49(104.21,220.19)和3390.00(2450.00,4520.00)个/m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4.021,P<0.001;U=-4.021,P<0.001;U=-2.719,P=0.0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5的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可能性高于NLR<5的患者[OR(95%CI)=3.061(1.768~5.300),Wald χ^(2)=17.143,P<0.001]。结论:外周血免疫细胞NLR、PLR和NEUT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营养风险均有一定相关性,其中NLR≥5是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临床进行干预。
- 陈宇刘莹方刚胡春梅殷国平
- 关键词:营养调查疾病影响状态调查粒细胞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1个月的睡眠质量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22年1-2月在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后复查的16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收集问卷数据,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剔除不符合要求的8份问卷,最终纳入1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55例患者术后1个月内睡眠质量得分[中位数(四分位数)]为8.00(5.00,12.00)分,睡眠障碍发生率为56.8%(88例),以夜间咳嗽频率≥3次/周[44.5%(69例)]和夜间易醒≥3次/周[40.0%(62例)]为主要形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疼痛和留置胸管时间>7 d的患者更易发生术后睡眠障碍[OR(95%CI)分别为2.786(1.201~6.460)、4.731(1.881~11.898)、4.855(1.010~23.348),P值分别为0.017、0.001、0.049],而行肺段切除术的患者睡眠质量更好[OR(95%CI)=0.305(0.101~0.922),P=0.03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1个月内的睡眠质量较差,中老年女性患者、行肺叶切除术、留置胸管时间>7 d、存在疼痛症状的患者睡眠质量更差,需给予高度关注。结合患者人口学特征及症状群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方案,可降低术后睡眠障碍发生率和改善患者预后。
- 谌欣欣李玉梅李玉梅胡亚晨樊嘉欣
- 关键词:手术后医护肺外科手术睡眠障碍疾病影响状态调查
- 青岛市和陇南市四至六年级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比较青岛市和陇南市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小学生近视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在青岛市和陇南市各抽取2所小学,通过视力、屈光检查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屈光状况和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共有2 112名四至六年级小学生参加。结果 青岛市小学生筛查性近视患病率为55.39%,高于陇南市小学生筛查性近视患病率4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01,P<0.001)。青岛市小学生四年级至六年级近视率分别为40.90%、57.30%、69.17%,青岛市不同年级间近视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17,P<0.001);陇南市小学生四年级至六年级近视率分别为36.71%、40.00%、59.06%,陇南市不同年级间近视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54,P<0.001);两地区小学生近视患病率随着年级的增加逐渐增加。女生、每天完成作业时间及阅读用眼时间大于2 h、每天使用电子设备总时长大于2 h、周末参加文化课补习班累计大于3 h为两地区小学生近视共同的危险因素,民族为少数民族、每天户外活动时间1~2 h、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大于2 h为两地区近视相关的共同保护因素。结论 青岛市小学生近视患病率高于陇南市;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应尽早开展,近视防控工作重点在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和使用电子设备总时长,增加户外运动时间;近视防控工作还应该根据地区特点制订地方个性化方案。
- 杨亚敏杜素红韩鹏羽李宇航
- 关键词:近视患病率疾病影响状态调查小学生
- 甘肃省平凉市外地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致一起家庭聚集性疫情的调查分析
- 2021年
- 目的对外地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致一起家庭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2020年2月4日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市1例疑似新冠肺炎男性患者(首报告患者)及其相关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追踪调查、医学隔离治疗或观察,以及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法)。结果通过调查锁定40名密切接触者;首报告患者于2月7日确诊,并从密切接触者中陆续发现6例确诊患者,分别为该报告患者的母亲、妻子、二姐及其小女儿(1月26日返乡人员)、大姐、岳父。最终确定该起家庭聚集性疫情是由武汉市返兴平市确诊患者传染给返乡幼儿的姑母吴某,再由吴某传染给返乡人员引起。返乡人员与其他5例患者频繁聚餐和同宿是引发此次疫情的主要原因。该家庭聚集性疫情共产生三代病例,总续发率为17.1%(7/41),二代续发率为35.7%(5/14),三代续发率为3.7%(1/27)。结论此次疫情为外地输入性新冠肺炎患者引起的家庭聚集性疫情。疫情期间应减少聚会、避免密切接触;对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及时启动流行病学调查、隔离及病毒核酸检测,可快速阻断传播链和及时确诊。
- 姬新芬
- 关键词:疾病暴发流行接触者追踪疾病影响状态调查
- 非黑素瘤皮肤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调查非黑素瘤皮肤癌(NMSC)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通过自制问卷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调查153例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整形外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NMSC患者的人口学、临床、行为学资料,并计算DLQI评分评估其生活质量。采用χ^(2)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MSC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46份(95.4%)。146例患者年龄31~92岁,101例(69.2%)60岁以上,59例(40.4%)有长期紫外线暴露史。基底细胞癌(BCC)66例(45.2%),侵袭性鳞状细胞癌(SCC)57例(39.0%),乳房外Paget病16例(11.0%)及Bowen病7例(4.8%)。DLQI评分中位数[M(P25,P75)]为3(1,7),99例(67.8%)生活质量受到影响,52例(35.6%)受到轻度影响,47例(32.2%)受到中度以上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皮肤癌类型、长期紫外线照射史、3个及以上子女数量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NMSC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皮肤癌类型、长期紫外线照射史、子女数量是NMSC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 刘倩李国宏陈炳为
- 关键词:皮肤肿瘤生活质量疾病影响状态调查问卷调查
- 宫颈癌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4
- 2021年
- 目的调查住院宫颈癌患者远期生命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6月在海口市琼山区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20例宫颈癌患者,采用宫颈癌患者的生命质量评价量表(QLS-CCP)评价患者的生命质量。比较患者一般资料、生命质量各领域评分的差异。以一般资料为自变量,以生命质量各领域评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躯体功能得分(21.50±5.52)分,心理功能得分(39.31±7.23)分,社会功能得分(18.26±6.12)分,共性症状和作用得分(16.82±5.10)分,特异性模块得分(14.43±5.91)分,量表总分(110.41±20.67)分。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躯体功能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分期和婚姻状况(P<0.05);心理功能的影响因素为婚姻、文化程度及临床分期(P<0.05);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为婚姻(P<0.05);共性症状和副作用分的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和临床分期(P<0.05);宫颈癌特异性模块及量表总分的影响因素为婚姻、文化程度和临床分期(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较多,针对个性化特点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减轻患者的症状和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生命质量。
- 黄丽金钟睿
- 关键词:宫颈肿瘤卫生保健质量疾病影响状态调查
- 关节镜下钢丝引导缝合联合微骨折术修复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对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钢丝引导缝合联合微骨折术修复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对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2月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行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钢丝引导缝合联合微骨折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分析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均接受1年随访,比较两组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的差值。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IKDC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15°、45°及75°时的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差值的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0%和13.7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钢丝引导缝合联合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效果理想,有利于改善膝关节本体感觉。
- 刘选泽肖国庆钟喜红程劲
- 关键词:膝关节膝关节本体感觉疾病影响状态调查
- 广东省阳江市某高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调查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索广东省阳江市某高校结核病聚集疫情发生、发展及处置情况,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实践经验。方法收集2019年9—12月阳江市某高校发现的9例肺结核患者及疫情处置资料,对与患者密切接触的676名学生进行胸部X线摄影(简称"胸片")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肤试验筛查。第一轮对65名"17动漫班"同班同学、同宿舍及任课老师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第二轮对389名与"17动漫班"共用教室的班级及与患者宿舍同楼层的学生和相关任课老师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上述两轮均发现患者的班级为高暴露组(5个班级共454名学生);第三轮对222名与"17动漫班"同楼层(非同教室)上课的其他班级学生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为低暴露组(4个班级共222名学生)。分析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发生原因和处置措施,探讨疫情扩散的原因。结果9例患者中4例有咳嗽症状,其中1例咳嗽6个月(怀疑是首发传染源患者)。第一轮密切接触者筛查中进行PPD皮肤试验的学生65名,强阳性11名,强阳性率为16.92%,胸片显示异常13名;第二轮筛查共389名,PPD皮肤试验强阳性8名,强阳性率为2.06%,胸片显示异常5名;前两轮有疫情的班级强阳性19名,强阳性率为4.19%;第三轮筛查222名,PPD皮肤试验强阳性2名,强阳性率为0.90%,胸片异常者2名;高暴露组PPD皮肤试验强阳性率(4.19%,19/454)明显高于低暴露组(0.90%,2/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P=0.040)。结论阳江市发现学校结核病患者后及时开展密切接触者分组筛查,结果表明高暴露组结核潜伏感染者高于低暴露组。
- 曾玉环陈建仁姚正钢张晨晨温文沛
- 关键词:疾病暴发流行接触者追踪疾病影响状态调查
- 中文版荨麻疹控制评分量表及信效度验证被引量:27
- 2020年
- 目的翻译荨麻疹控制评分(UCT),并检验该量表的信效度、敏感性以及筛选准确性。方法经过翻译、回译和文化调试,确定荨麻疹控制评分量表的条目。应用该量表调查51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41例慢性诱导性荨麻疹(CIndU)患者和11例CSU合并CIndU患者。入组后8周内,81例使用抗组胺药治疗,8例使用奥马珠单抗治疗,14例抗组胺药联合奥马珠单抗治疗。入组时和入组后第4、8周时,用皮肤病学生活质量指数(DLQI)、荨麻疹活动评分(UAS)评估生活质量损害和疾病活动情况。采用Cronbach′sα系数评估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通过与DLQI、UAS28评分比较,检验中文版UCT的聚合效度、已知族群效度、敏感性及筛选准确性。结果中文版UCT包含4个条目,回顾性评价过去4周内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治疗效果和总体疾病控制情况。CSU组UCT量表各条目得分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86~0.945,CIndU组为0.834~0.958。入组时,CSU组与CIndU组UCT与DLQI评分显著负相关(rs值分别为-0.672,-0.578,均P<0.01)。第4周和8周时,CSU组UCT与UAS28、DLQI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4周:rs值分别为-0.654、-0.829,均P<0.01;8周:rs值分别为-0.717、-0.765,均P<0.01),CIndU组UCT与DLQI评分亦显著负相关(rs值分别为-0.834、-0.778,均P<0.01)。CSU组第4周与第8周之间UCT变化量与UAS变化量显著相关(rs=-0.569,P<0.01);与入组时比较,第4、8周时UCT变化量与相应DLQI评分变化量显著相关(rs值分别为-0.693、-0.447,均P<0.01)。对于CIndU组,与入组时比较,第4周与第8周时UCT变化量与DLQI变化量亦显著相关(rs值分别为-0.615、-0.408,均P<0.01)。不同UAS、DLQI评分组间UCT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文版UCT是有效、可靠的CSU和CIndU患者的临床管理工具,可用于评估疾病控制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活动度及疾病相关生活质量。
- 于淼于淼刘擘宋晓婷赵作涛
- 关键词:荨麻疹疾病影响状态调查疾病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