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1篇“ 畏惧症“的相关文章
学龄前儿童牙科畏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025年
学龄前儿童牙科畏惧是阻碍儿童就诊的重要原因之一,探究其影响因素有利于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干预,确保学龄前儿童的依从性及就诊率。该文回顾国内外学者研究学龄前儿童牙科畏惧的相关影响因素,指出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口腔医生和就诊环境因素及社会文化因素均会影响儿童对牙科治疗的心理反应。学龄前儿童牙科畏惧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多方面了解相关影响因素,可为今后的儿童牙科干预和治疗提供有针对性的措施。
余颖贾寅富谢鑫涛郭涛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儿童牙科畏惧症影响因素
浙江省安吉县学龄前儿童牙科畏惧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调查浙江省安吉县学龄前儿童牙科畏惧(Children’sdental fear,CDF)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家庭口腔健康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1月—2023年6月随机抽取安吉县6所幼儿园的288名学龄前儿童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参照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中文版将288名儿童分为CDF组(n=151)与非CDF组(n=137),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学龄前儿童CDF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OR=2.381)、口腔科就诊史(OR=3.663)、磨牙(OR=2.944)、主要抚养人(OR=0.428)、父母教养方式(OR=0.563)、父母牙科畏惧情绪(OR=2.254)是学龄前儿童发生CDF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家长应提高对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社区及医疗机构应加大对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的宣教力度,以培养学龄前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降低CDF发生率。
费肖黄晨林丽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儿童牙科畏惧症口腔保健
牙科畏惧儿童全身麻醉下口腔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比较儿童口腔门诊牙科畏惧患儿在全身麻醉下或保护性固定下进行口腔龋病系统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儿童畏惧调查表评估门诊就诊患儿(2022年07月至2022年12月)的牙科焦虑分数,评分大于50分者纳入本研究总样本,根据患儿家属意愿分为全麻组(在全麻下进行口腔治疗)和束缚组(保护性固定下进行口腔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患儿DMFT及术中根管治疗个数,术后3、6、12个月复诊依从率,充填体(包括预成冠)脱落率及龋(继发龋及新发龋)发生率情况。结果:全麻组患儿DMFT及术中根管治疗个数高于束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6、12个月复查时依从率高于束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龋发生率及充填物脱落率均低于束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科畏惧患儿更适合全麻下行龋病系统化治疗,其耗时短、临床疗效佳、诊疗过程舒适,能够提升患儿就诊的依从性,且远期龋复发率低。
孔佳新赵严礼孙汉堂陈佳鸿桑小雪张铁成
关键词:儿童牙科畏惧症龋病全身麻醉
全麻下牙病治疗联合舒适化护理对牙科畏惧的影响
2024年
分析全麻下牙病治疗联合舒适化护理对牙科畏惧的影响。方法 160例牙科畏惧患者,均实施全麻牙病治疗,以随机抽签分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结合舒适化护理。对比患儿情绪、合作程度、躁动情况、及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全麻治疗的牙科畏惧患儿采取舒适化护理,可稳定其情绪,提升治疗期间的配合程度,降低了躁动程度,提升了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
蒋媚月
关键词:牙科畏惧症全麻
传统告知-演示-操作综合行为管理技术在伴牙科畏惧患儿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分析传统告知-演示-操作综合行为管理技术在牙科畏惧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80例伴有牙科畏惧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基于传统告知-演示-操作综合行为管理技术。对比两组患儿的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CFSS-DS)、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Frankl行为评估量表和Houpt行为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CFSS-DS和SCARE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Frankl行为评估量表和Houpt行为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科畏惧患儿采用传统告知-演示-操作综合行为管理技术进行干预,不仅可降低患儿对于治疗的恐惧心理,改善负性情绪,还可有效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刘晓胡李平
关键词:口腔牙科畏惧症患儿心理状态就诊行为
基于环境听觉管理的舒适化口腔治疗应用于儿童牙科畏惧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环境听觉管理的舒适化口腔治疗应用于儿童牙科畏惧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122例儿童牙科畏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治疗,观察组实施基于环境听觉管理的舒适化口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生理应激水平、牙科畏惧状、临床焦虑水平及舒适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舒张压、心率低于对照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害怕牙医”“让不认识的人碰”“医生钻牙”“想象钻牙的场景”“医生把工具放到嘴巴里”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焦虑水平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舒适度各维度评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环境听觉管理的舒适化口腔治疗应用于儿童牙科畏惧中可促使生理应激水平保持稳定,提高舒适度,减轻患儿畏惧状及焦虑水平。
戴璐刘丽吴福丽聂荣萍顾海霞
关键词:儿童牙科畏惧症
牙体牙髓病患儿牙科畏惧调查及其与气质类型和社会性发展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患儿牙科畏惧的发生及其与气质类型和社会性发展水平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327例牙体牙髓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儿童牙科畏惧调查量表-牙科分量表(CFSS-DS)评估患儿牙科畏惧情况;采用儿童气质量表(CPTS)评估患儿气质类型;采用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评估患儿社会性发展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评估牙体牙髓病患儿牙科畏惧的影响因素。结果327例牙体牙髓病患儿共有106例发生牙科畏惧,发生率为32.42%(106/327)。不同气质类型患儿的牙科畏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烦型气质患儿牙科畏惧发生率最高(37/47,78.72%),平易型气质患儿牙科畏惧发生率最低(16/124,12.90%)。不同社会性发展水平患儿牙科畏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社会性发展患儿牙科畏惧发生率最高(34/42,80.95%)。女童、有不愉快的牙科就诊经历、口腔健康意识薄弱、有牙痛状、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的患儿牙科畏惧发生率高于男童、无不愉快的牙科就诊经历、口腔健康意识良好、无牙痛状、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患儿(均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有不愉快的牙科就诊经历(OR=2.751,95%CI:1.774~4.268)、口腔健康意识薄弱(OR=2.465,95%CI:1.627~3.734)、父母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OR=2.366,95%CI:1.583~3.535)、消极气质类型(OR=2.573,95%CI:1.685~3.929)、中等水平社会性发展(OR=0.397,95%CI:0.261~0.603)、高水平社会性发展(OR=0.416,95%CI:0.276~0.627)是牙体牙髓病患儿发生牙科畏惧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牙体牙髓病患儿牙科畏惧的发生率较高,与患儿气质类型及社会性发展水�
彭程纬游弋杨鸯柒琳
关键词:牙体牙髓病牙科畏惧症气质类型社会性发展
儿童口腔疾病患者牙科畏惧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儿童口腔疾病患者牙科畏惧(CDF)的现状并归纳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儿童口腔疾病患者184例的临床资料,统计CDF患儿例数,并对CDF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84例儿童患者中,67例存在CDF,发生率为36.41%;单因素分析显示,CDF的发生与其年龄、性别、首次就诊、口腔知识、家庭人均收入以及父母牙科畏惧有关(P<0.05),与居住地、独生子女、牙龈出血、龋齿、牙石、住院史及主要监护人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3~6岁(OR=7.645,95%CI:2.764~21.143)、女生(OR=5.224,95%CI:2.058~13.265)、首次就诊(OR=2.573,95%CI:1.043~6.347)、口腔知识较差(OR=9.970,95%CI:3.422~29.049)、家庭人均收入<3000(OR=8.705,95%CI:4.020~18.116)及父母牙科畏惧(OR=4.974,95%CI:1.982~12.482)是儿童发生CDF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口腔疾病患者CDF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年龄、性别、首次就诊、口腔知识、家庭人均收入以及父母牙科畏惧影响。
沈欢刘晓
关键词:口腔知识口腔健康
儿童口腔固定矫治前牙科畏惧发生情况及其对患儿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讨儿童口腔固定矫治前牙科畏惧发生情况及对治疗依从性、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我院2019年6月~2022年3月90例牙颌畸形患儿,口腔固定矫治前采用Venham临床焦虑与合作行为级别评定量表(Venham)进行儿科牙科畏惧评估,设为牙科畏惧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结果 90例学龄期牙颌畸形患儿共测出牙科畏惧36例,Venham量表平均得分(3.15±0.30)分;牙科畏惧组人际关系、自觉主动性、自律性、消极反抗性以及依从性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牙科畏惧组功能、口腔、社会-情感、学校环境及自我形象以及口腔健康生活质量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口腔固定矫治前牙科畏惧发生较高,牙科畏惧会降低口腔固定矫治治疗依从性以及口腔健康生活质量.
董杰李晓琰陈向飒刘彩凤
关键词:儿童牙科畏惧症治疗依从性
牙科畏惧患儿在口腔治疗中的行为管理和护理策略分析
2023年
分析行为管理与护理策略下对牙科畏惧(dental fear,DF)患儿口腔治疗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共收录54例DF患儿,收集时间在2021年1月至12月,参照组中27例为患者提供常规口腔护理干预,研究组27例中提供行为管理和针对性护理策略,对比分析各组中患儿干预前后的情况。结果 对比干预前两组评分,并无差异(P>0.05),干预后升高,经对比研究组更高(P<0.05);SBP、DBP与HR水平对比,干预前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对比干预后水平,研究组更低于参照组(P<0.05);患儿干预前 CFSS-DS评分两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降低,研究组更低,同时焦虑程度优于对照组,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占100.00%。结论 口腔治疗中的行为管理与针对性护理应用取得满意疗效,有效缓解DF恐惧、焦虑心理,保障治疗顺利进行,并提高了家属满意度。
黄翠媚
关键词:行为管理针对性护理牙科畏惧症应激反应

相关作者

沈浩林
作品数:34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全麻 牙病治疗 牙科畏惧症 全身麻醉 儿童牙科
台保军
作品数:122被引量:1,006H指数:1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研究主题:儿童 龋病 口腔健康 口腔医学 口腔健康行为
郑玉萍
作品数:24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满意度 口腔门诊 手术中 牙病治疗
韩淑凤
作品数:30被引量:15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消毒 牙周病 聚合酶链式反应 牙齿漂白 氟斑牙
刘华梅
作品数:7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体会 超声洁治术 药物性牙龈增生 牙周基础治疗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