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42篇“ 电影文化“的相关文章
当代电影文化学的“列维纳斯哲学分析法”
2025年
本文致力于以列维纳斯的核心理念为典范,搭建起“当代电影文化研究”“经典人文学理论”与“电影人文系统的科学发展”三者之间的桥梁,并视列维纳斯的哲学探索为融合“当代性”与“未来性”的坚实理论基础。列维纳斯对“他者”的强调与对主体间性的批判,为电影创作与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责任伦理”视角,其哲学中的“无穷”概念更在电影叙事的开放性与多义性中找到了丰富的呈现方式。这不仅展现出列维纳斯理论与电影文化的内在关联,也预示了其哲学在未来电影艺术及文化批评中所具有的前瞻性与发展性。
姜彦维
关键词:列维纳斯伯格曼
传统文化符号的现代再现:国产动画电影文化产业观察
2025年
电影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以《长安三万里》《雄狮少年》《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代表的国产动画电影用优异的票房表现,不断提振中国动画电影产业从业者信心。这些电影无一例外,都是由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创作的动画电影,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符号,饱含历史文化底蕴。可见在历史洪流中,经典的传统文化符号再创造直至今日依然生生不息。在新技术来临之际,本文试图观察传统文化符号的现代表达范式,探寻国产动画产业如何在动画电影影像传承中赓续优秀文化基因,通过动画电影加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与文化自信,进而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潮之风”之下的“国漫复兴”。
林疆豫周星
关键词:国产动画电影产业传统文化
走进影院与离开影院:数字电影文化逻辑之辩
2025年
随着数字技术正在影响整个社会的基础构成,数字电影愈发成为电影理论无法回避的问题。正如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数字电影的数字性问题是对数字电影产生更为本体与整体性评价的必要环节。面对这一前沿与数字性的问题域,理解更具经典与物理性的“走进电影院”或许是一个辅助手段。作为抛砖引玉的思考,本文旨在理解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数字电影的数字性问题仍然取决于数字性的生产方式问题。
张墨研
关键词:电影院数字电影
中国-中亚交流电影文化间性与文化认同分析
2025年
中亚是“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作为各国文化交流的载体的电影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电影交流片与合拍片的梳理分析,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以共性问题为平衡支点展开交流,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合作,通过合拍片的方式展现两国文化共通内容进而实现文化认同的传播路径。通过中国与中亚各国电影在交流过程中文化间性思维与文化认同理念的寻找与确认,为“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的电影研究提供思路。
陈天依陈文静
关键词:文化认同文化间性
基于RMP理论的电影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研究——以长影环球100电影博物馆为例
2025年
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影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逐渐受到游客的青睐。电影博物馆作为展示电影历史、传承电影文化的重要载体,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研究基于RMP(Resource Market-Product)理论框架,以长影环球100电影博物馆为例,对电影文化旅游特色产业的创新发展进行了研究。长影环球100电影博物馆的文化旅游特色产业的创新发展具有典型性,本研究对于理解电影博物馆的特色产业创新、推动电影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李树锋宁波
《牧马人》的数字重生:电影文化遗产的修复价值
2025年
经典老电影以独特的叙事时空和传播效果,成为保存历史记忆的文化载体,因而具备了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数字修复技术通过物理、数字和艺术等多方面的综合应用,使经典老电影得以重焕生机。电影数字修复给了观众再次挖掘老电影文化基因丰富内涵的机会,也揭示了电影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包括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经过高清影像修复技术的加持,老电影《牧马人》依然能够焕发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传播力。
陈岚王福来
关键词:文化基因
国际传播视域下,中国电影文化表达与工业转型探究
2025年
作为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国电影承载着传递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使命。国内电影市场蓬勃发展,但亦存在国际化道路上的提升空间。题材选择方面,应借鉴吸收国际优秀元素;价值观念方面,应注重中华文化的独特属性;产业结构方面,应强调电影产业的商业逻辑;技术条件方面,应从研发应用等入手提升市场竞争力。
张爱军唐欣雨
关键词:中国故事中国电影中华文化
国产红色电影文化传播的涵韵探析——以《长津湖》和《水门桥》为例
2025年
红色电影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是国家文化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电影文化传播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传播环境。红色电影《长津湖》及续集《水门桥》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用符合新时代大众审美的情境创设和传播方式,给受众带来了视听盛宴和深刻的红色文化教育,引发全民对抗美援朝精神传播的时代价值思考。
常昕
关键词:红色电影文化传播
地缘文化、时代命题与家国情怀:边疆题材电影文化题旨的三重维度
2025年
边疆题材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四十余年的风雨历程中,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特征。这些风格特征既是边疆地区在精神风貌和审美意识的艺术显影,也是中国电影屹立于世界电影之林的醒目标识。中国电影文化题旨的研究,向来是学者聚讼纷纭的焦点。沿着地缘文化、时代命题、家国情怀三重维度可以看出:边疆题材电影叙事集合了自然、绘画与诗意等要素的多元表达,有着超越地缘文化概念的倾向;而具有实践表征的生态治理、扶贫脱困、边疆特征的书写,推衍出边疆题材电影在时代命题下,所具有的情感共鸣与时代认同;边疆团结、英雄传奇、地域想象所建构的家国情怀,在内容建构上形成了以中国实践案例和边疆精神内涵为核心的传播框架,并在题材选择和素材加工上,强化了中国形象的塑造。边疆题材电影文化题旨的探索,使该类型电影在与世界优秀电影的交流对话中,显示出自身的潜质与活力。
汪梅张毅
关键词:地缘文化时代命题家国情怀
电影文化传播之路
2024年
新媒体的崛起与普及为社会信息传播带来了重大变革,电影艺术作为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视听艺术形式,与先进技术的结合始终密不可分。新媒体在新时代背景下,不仅推动了电影行业的繁荣发展,也对电影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基于此,现以新媒体为背景,进一步分析电影文化传播的发展与变革,结合新媒体的特点提出推进电影行业发展的策略,以期为加快电影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张家瑞
关键词:电影行业视听艺术社会信息传播电影产业

相关作者

黄会林
作品数:151被引量:532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电影 第三极文化 未成年人 中国文化 电影文化
尹鸿
作品数:394被引量:3,623H指数:29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电影 备忘 电影 电影产业 中国电影产业
周星
作品数:582被引量:1,834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电影 电影 艺术 学派 电影艺术
陈旭光
作品数:522被引量:2,846H指数:3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电影 中国电影 想象力 电影工业 主流电影
王一川
作品数:520被引量:2,851H指数:2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艺术 影片 中国电影 艺术学理论 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