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77篇“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相关文章
- 基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定量检测人血清中司美格鲁肽的含量
- 2025年
- 目的:建立一种定量检测人血清中司美格鲁肽含量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为该多肽类药物的临床定量测定提供新的检测手段。方法:通过小鼠免疫及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抗司美格鲁肽的单克隆抗体,并经多轮筛选获得最优抗体对作为本分析方法的关键试剂。利用捕获抗体、司美格鲁肽待测样品和生物素标记的侦测抗体形成夹心结构作为分析原理,通过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与待测物浓度的线性关系实现定量检测。根据方法的用途确定灵敏度和特异性等关键参数,并结合生物分析指导原则对该分析方法进行一系列方法学验证工作。结果:本研究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灵敏度满足临床检测需求(2.0 ng·mL^(-1)),标准曲线定量范围为2.0~240.0 ng·mL^(-1);批内及批间精密度%CV≤17.1%,批内及批间的准确度|%RE|≤17.3%,均满足接受标准;该方法对司美格鲁肽具有高度特异性,可耐受重组人GLP-1高达200.0 ng·mL^(-1);样本稀释在200倍以内稀释线性良好,并在司美格鲁肽浓度高达2400.0 ng·mL^(-1)时未观察到钩状效应;选择性和稳定性等参数的验证结果均在可接受标准之内。结论:本研究创新性地建立了基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定量检测人血清中司美格鲁肽的含量,方法开发始于单克隆抗体试剂的制备,直至电化学发光检测法的建立和验证。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等特点,为司美格鲁肽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手段。
- 罗逸帆张贺峰梁宇邹灵龙
- 关键词: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生物分析
- 罗氏Cobas8000 e8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促甲状腺激素的检出效能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罗氏Cobas8000e8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于促甲状腺激素的检出效能。方法:选择在2022年1月~2023年7月接受诊断的108例受检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以健康受检者54例为对照组,54例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均使用罗氏Cobas8000 e8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检测,分析两组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诊断效能。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更高,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仪器检测性能分析中,在稳定性检测中,仪器在4h和6h的相对偏倚分别为6%、-4%,稳定性检测符合厂家的误差范围。线性范围结果在0.09~84左右,正确度检测中,样本校准的结果和靶值之间的偏差在-2.7%~3.6%。结论:罗氏Cobas8000 e801有比较理想的稳定性和检测准确率,临床诊断的主要性能和厂商所规定的性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满足临床的诊断需求,且操作简单,适应范围广。
- 周珣魏欣宇冯慧芬骆跃兴
- 关键词: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促甲状腺激素
-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衍生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5-羟基维生素D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评价
- 2025年
- 目的比较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衍生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5-羟基维生素D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方法学比对,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为评估方法,衍生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为参比方法。收集北京同仁医院2024年1月至2024年6月健康体检者剩余血清321份,分别由两种方法检测。采用SPSS 25.0及MedCalc20.2进行统计学分析,配对t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一致性相关系数(CCC)评估结果的一致性,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两种方法之间的相关性,Bland-Altaman图比较两种方法的平均相对差异。以25(OH)D≥20ng/mL、12~20ng/mL和<12ng/mL作为临床判定维生素充足、不足和缺乏的标准,分析两种方法的符合率。结果配对t检验显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P<0.001)。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615,一致性较差。Passing-Bablok回归方程为Y=0.189+0.709 X,斜率为0.709(95%CI:0.667~0.755),截距为0.189(95%CI:-0.674~1.167),斜率不包括1,提示两种检测方法存在比例差异。Bland-Altaman分析显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平均相对偏差为-30.2%。25-羟基维生素D营养状况判断总体符合率为65.1%,缺乏符合率为96.4%。结论两种方法25-羟基维生素D检测结果偏差较大,但临床营养状况判断中缺乏符合率较高。
- 罗保斌张晓红白晶周学红耿红艳刘向祎
- 关键词:25-羟基维生素D电化学发光法
- 一种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孵育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孵育装置,包括:支架、固接于支架上的放置组件及放置于放置组件中的多个孵育管;放置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控制调节组件中的箱盖来实现放置组件的闭合;放置组件的一...
- 甘露 王静远马思宁谢迪杨 林彧夫 孙珣
- 罗氏Cobas e8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常见故障解析
- 2024年
- 医学检验与临床息息相关,体外诊断结果影响超过60%的临床医疗决策。2018年罗氏Cobas e8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上市,在相同占位情况下提供了近乎2倍于罗氏Cobas e602的检测速度和试剂通道,配套试剂无需任何预处理即开即用,为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拿到准确的检验报告、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 王停刘小晓
- 关键词:罗氏传感器电容花键轴电磁阀
- 一种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缓冲液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缓冲液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领域,所述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缓冲液包括以下三种:CC缓冲液;PCII缓冲液;PMII缓冲液。该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缓冲...
- 周济张进平李耀胡红阳卢锐
- 一种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缓冲液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缓冲液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领域,所述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缓冲液包括以下三种:CC缓冲液;PCII缓冲液;PMII缓冲液。该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缓冲...
- 周济张进平李耀胡红阳卢锐
-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甲状腺疾病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 2024年
- 研究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诊断甲状腺疾病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医院2023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120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法分组,采用ECLIA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比较分析两组的TT3、TT4、FT4以及TSH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FT3、FT4、TSH、TT4以及TT3阳性检出率均较高,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同时,在1200例患者中,567例为甲亢,占47.25%,406例为甲减,占33.83%,227例为其他疾病,占18.92%,并且不同疾病类型患者的FT4、TSH、TT4以及FT3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析精密度,结果显示,方法的批间CV<15%,批内CV<10%,与临床检验质量要求相符。结论 临床上在诊断甲状腺疾病时,基于ECLIA法,可以提高准确率,有助于鉴别诊断和治疗疾病,效果较好。
- 吴菲菲王铭震
-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放射免疫分析法
- 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剩余试剂的再利用评估
- 2024年
- 目的分析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梅毒螺旋体(TP)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和抗原(P24)、丙肝病毒(HCV)抗体使用混合试剂再利用的可行性,为降低检测成本提供参考。方法用混合剩余试剂检测血清中TP、HIV、HCV的临界值(COI值),分析精密度、准确度;同时用原装试剂与混合试剂分别检测同一标本,比较其均值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混合后的TP试剂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1.80%、3.35%,批间精密度分别为8.20%、3.60%;混合后的HIV试剂批内精密度分别为3.70%、2.17%;批间精密度分别为9.60%、3.14%;混合后的HCV试剂批内精密度分别为0.00%、5.60%;批间精密度分别为0.00%、6.50%。TP、HIV、HCV混合试剂准确度检测结果与室间质评回报结果一致;3个项目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均为100%。3个项目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9996、0.9986、0.9984,r≥0.975,提示两种试剂相关性良好。结论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仪使用的HCV、HIV、TP的剩余试剂,相同批号的试剂可混合使用。
- 杨佳莉彭蓉蓉刘文芳
- 关键词:试剂再利用
-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甲状腺疾病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甲状腺疾病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n=100)、甲减组(n=100),再选择同期到院内检查的健康体检者(n=100),均采取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以及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查,比较三组人员的甲功五项;两种方法的检查效能(检查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整体检查结果优于放射免疫法。结论 甲状腺疾病临床检验中,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查,可得到良好检查结果,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韦卉
- 关键词: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甲状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