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篇“ 甲霜灵敏感性“的相关文章
云南省马铃薯春作区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敏感性测定被引量:6
2021年
旨在明确云南省马铃薯春作区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敏感性,为马铃薯晚疫病化学防治提供参考。采用菌落直径法对2018-2020年采自云南省春作区的301株马铃薯晚疫病菌进行甲霜灵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甲霜灵高抗、中抗、敏感菌株分别占测定菌株的76.41%、21.26%和2.33%。研究结果表明,2018-2020年云南省马铃薯春作区晚疫病菌甲霜灵抗性菌株已高达97.67%,甲霜灵已不能在云南省春作区用于防治晚疫病。
钱红洁刘霞郭琳张哲李贵吉杨俐杨艳丽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菌甲霜灵敏感性
江西省番茄绵疫病菌的交配型及对甲霜灵敏感性测定被引量:1
2021年
为明确江西番茄绵疫病菌的类别和抗药性水平,采用单孢菌落直接配对法和菌落生长量法,测定2018年-2019年江西番茄主产区绵疫病菌的交配型及其对甲霜灵敏感性。结果表明,江西番茄绵疫病菌存在A_(2)和A_(0)交配型,发生频率分别为86.2%和13.8%,未检测到其他交配型,且A_(2)交配型在各个产区均有分布。58株番茄绵疫病菌株对甲霜灵的EC_(50)范围为0.6029~3.3133μg/mL,平均EC_(50)为1.3727μg/mL,最不敏感菌株EC_(50)值为最敏感菌株的5.5倍,差异较为明显。3个菌株对甲霜灵达到中抗水平,占供试菌株的5.17%,病原菌对甲霜灵的抗性水平上升,亟须加强药剂的轮换或替代。
何烈干邹芬周云峰李湘民黄瑞荣马辉刚
关键词:番茄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
云南省大理州烟草疫霉交配型及甲霜灵敏感性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为明确大理州烟草疫霉的群体结构和抗药性水平,采用对峙培养法和含药平板法研究了2013—2014年大理州烟区烟草疫霉的交配型和对甲霜灵敏感性。结果表明,测定的大理州烟区的150个烟草疫霉菌株全部为A2交配型,未发现A1或A0交配型;263个烟草疫霉菌株对甲霜灵的EC50值分布于1.0829~33.6227 mg/L,平均EC50为8.7599±0.0358 mg/L。大理州烟草疫霉菌株对甲霜灵敏感性差异显著,敏感、中抗和抗性菌株在群体中的比例分别为14.83%、52.85%和32.32%。大理州烟草疫霉在其侵染循环中主要进行无性繁殖,病原菌对甲霜灵的抗药性水平较高,中抗和抗性菌株分布广泛,亟需加快其他新型高效安全替代制剂的筛选和应用。
曹继芬霍超户艳霞王新中徐发华赵志坚
关键词:烟草黑胫病烟草疫霉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
新疆番茄晚疫病原菌交配型鉴定及其对甲霜灵敏感性测定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鉴定2011至2015年新疆阿克苏、疏勒、叶城等地的晚疫病原菌交配型并测定病原菌对甲霜灵敏感性,掌握P.infestans种群在新疆是否有有性生殖存在,为番茄晚疫病的防治药剂筛选和轮换,以及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番茄的病害部位(病果、病叶和病茎),在燕麦培养基上对其进行组织分离保存,采用对峙培养法鉴定保存菌株交配型,采用含药平板法测定保存菌株敏感性。【结果】阿克苏市、疏勒县、叶城县和墨玉县温室采集样品分离保存的37个菌株均为A1交配型,无A2交配型和自育型菌株。37个番茄晚疫病菌菌株中,敏感菌占总数的0%,中抗菌株占35.14%,抗性菌株占64.86%。抗性菌株的抗性水平都在1.8×103倍以上。【结论】在自然条件下阿克苏市、墨玉县、叶城县和疏勒县等地番茄晚疫病菌没有有性生殖发生,番茄晚疫病菌对甲霜灵具有较高抗性。
何伟杨华崔元玗孙晓军许建军
关键词:番茄晚疫病交配型敏感性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及对甲霜灵敏感性测定被引量:8
2016年
马铃薯晚疫病(late blight)是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明确晚疫病菌的交配型及对甲霜灵敏感性状况对制定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2011—2013年采自黑龙江省黑河、齐齐哈尔、绥化等马铃薯主产区的晚疫病菌菌株进行交配型及对甲霜灵敏感性测定,采用对峙培养法对153株晚疫病菌进行交配型检测,结果表明,A1交配型79株,占51.63%,A2交配型74株,占48.37%;采用菌落直径法对143株晚疫病菌进行甲霜灵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83.92%表现高抗,8.39%表现中抗,7.69%表现敏感
王腾闵凡祥郭梅杨帅高云飞金光辉马爽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甲霜灵
一种测定大白菜霜霉病菌对甲霜灵敏感性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建立了一种新方法—离体子叶浸泡法并用于大白菜霜霉病菌对甲霜灵敏感性的检测。离体子叶在含有0.005%吐温20和0.1%丙酮的甲霜灵中浸泡3h后,接种浓度为1×104孢子囊/mL的大白菜霜霉病菌孢子囊悬浮液,保湿培养6d后观察子叶发病状况。采用离体子叶浸泡法测定了50株大白菜霜霉病菌对甲霜灵敏感性,结果显示部分大白菜霜霉病菌菌株对甲霜灵敏感性降低,有抗药性亚群体出现。研究表明离体子叶浸泡法重复性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精密度,符合生产实际,适用于大白菜霜霉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检测。
杨丽娟赵洪海梁晨郭延蕊史素娟刘伟
关键词:甲霜灵敏感性
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生理小种、甲霜灵敏感性及mtDNA单倍型组成分析被引量:28
2013年
【目的】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采集自四川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生理小种及mtDNA单倍型进行分析。【结果】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以A2交配型为主,占测定菌株的62.5%,A1交配型和自育型菌株的发生频率分别为18.8%和18.4%,A1交配型菌株集中在九龙县和普格县。192个菌株中共测定出55个生理小种,其中生理小种1.2.3.4.5.6.7.8.9.10.11发生频率最高,99.48%的供试菌株含有多个毒力基因。甲霜灵敏感性测定发现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包含抗性、中抗和敏感菌株,分别占测定菌株的63.0%、22.0%和15.0%,敏感菌株分布于普格县、道孚县和九龙县。检测到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有Ⅰa和Ⅱa两种单倍型,分别占测定菌株的97.4%和2.6%,为第二次全球迁移后出现的"新"群体,Ⅰa单倍型马铃薯晚疫病菌广泛分布于四川各马铃薯产区,其中存在A1交配型、A2交配型、自育型和未知交配型菌株。【结论】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组成日趋复杂,亟待发掘新抗源和培育水平抗病品种,以及合理布局已有抗病品种和利用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科学防控马铃薯晚疫病。
李洪浩彭化贤席亚东王晓黎刘波微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交配型生理小种甲霜灵敏感性致病疫霉
大豆疫霉对甲霜灵敏感性的遗传与变异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平板法,在含甲霜灵1.0μg·mL-1的CAM平板上测定了分离于不同地区的5个大豆疫霉菌和以Ps411-4为亲本的无性后代、有性后代对甲霜灵敏感性的遗传。结果表明:分离自不同地域的菌株对甲霜灵敏感性存在差异,供试菌株对甲霜灵敏感性在无性单孢后代无显著变异,而在50个自交有性后代中,上述浓度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布范围为70.2%~96.8%,与亲本有极显著差异,其中5株高于亲本,4株低于亲本,41株与亲本相似。表明大豆疫霉对甲霜灵敏感性同样在无性后代稳定遗传而在有性后代发生变异。结果提示,供试大豆疫霉菌株中上述性状可能由细胞核杂合基因控制。
刘铜侯巨梅左豫虎
关键词:大豆疫霉甲霜灵敏感性
福建省致病疫霉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及生理小种组成分析被引量:15
2008年
为明确福建省致病疫霉的群体结构及其变化特点,对2001—2007年分离自11个市(县)的番茄和马铃薯产区的致病疫霉菌株进行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及生理小种测定。交配型测定的187个菌株中,181株为A1交配型,1株为A2交配型,1株为A1,A2交配型,1株为自育交配型,其余3株交配型未知。对187个菌株的甲霜灵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高抗、中抗和敏感菌株分别占97.3%、2.1%、0.5%。生理小种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1个抗性基因均可被克服,其毒性频率在3.3%~100%之间,51个菌株存在30个生理小种,其中小种3.7出现频率最高,为13.7%,是福建省优势生理小种类型;其次为小种3.4.7,发生频率为9.8%。
李本金吕新兰成忠赵健陈庆河翁启勇
关键词:致病疫霉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生理小种
青海省海东地区致病疫霉交配型分布及其对甲霜灵敏感性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对采自青海海东地区致病疫霉交配型及其对甲霜灵敏感性的测定,研究了致病疫霉交配型的分布及敏感性。结果表明,在海东地区致病疫霉主要为A1交配型;对甲霜灵敏感性测定结果中,敏感、中抗、高抗菌株频率分别为91.43%、2.85%、5.71%,其中中抗菌株分布在互助县境内,高抗菌株均分离自番茄,分布在循化县和西宁城北区。海东地区的菌株总体对甲霜灵表现敏感
叶广继杨永智周云孙海宏李芳弟王舰
关键词:致病疫霉交配型甲霜灵抗药性

相关作者

曹继芬
作品数:83被引量:253H指数:11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马铃薯 晚疫病菌 马铃薯晚疫病菌 根肿病菌 马铃薯晚疫病
赵志坚
作品数:74被引量:366H指数:13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马铃薯 晚疫病菌 马铃薯晚疫病菌 晚疫病 交配型
杨明英
作品数:135被引量:390H指数:13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根肿病 根肿病菌 病原菌 植烟土壤 白菜
朱杰华
作品数:236被引量:955H指数:19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马铃薯 马铃薯晚疫病菌 致病疫霉 马铃薯早疫病 茄链格孢
孙道旺
作品数:100被引量:497H指数:14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荞麦 苦荞 魔芋 农艺性状 根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