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篇“ 甲藻门“的相关文章
- 西印度洋甲藻门角藻属一新种
- 2024年
- 记述了海洋甲藻门角藻属一新种,命名为尖头角藻Tripos acuticephalotum sp.nov.。标本于2022年1月1日采自西印度洋海域的站位(63°E,2°S)。新种尖头角藻的形态特征为:细胞大型,背腹扁平,似叶片;总长348μm,上壳远大于下壳;上壳呈尖叶状,横沟以上约1/3处最宽,达112μm;顶端钝突,钝突处两侧边缘不光滑,呈锯齿状;下壳短,底边斜直;两个底角较粗壮,左底角略长于右底角;横沟平直或向左下方略倾斜。
- 李艳孙萍李瑞香
- 中国海藻志 第6卷 甲藻门 第1册 甲藻纲 角藻科
- 《中国孢子植物志》与《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并称为中国的“三志”,记录了未被纳入《中国植物志》的藻类、真菌、地衣及苔藓植物。
- 林永水
- 北部湾三角棘原甲藻(甲藻门原甲藻目)的形态观察和18S rDNA序列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利用光学显微镜、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自广西北部湾海域的三角棘原甲藻 Prorocentrum triestinum BBW-02藻株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探讨了其分子系统进化关系。三角棘原甲藻 BBW-02细胞呈长卵形或披针形,细胞长20~26μm,宽10~14μm,顶刺形如矛尖,刺丝胞孔数量较少,排列不规则,主要分布于壳板边缘,距离细胞底端1/3处壳板两侧各有2个近于对称排列的刺丝胞孔。18S rDNA序列同源检索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三角棘原甲藻BBW-02与其他地理株系的三角棘原甲藻聚为一支,亲缘关系密切,遗传差异仅为0.000~0.001。与其他种类相比,三角棘原甲藻BBW-02与同属中的P. gracile亲缘关系最近。
- 龙超陈宪云陈波何碧娟高程海王一兵
- 关键词:分子系统进化
- 中国海藻志 第6卷 甲藻门 第1册 甲藻纲 角藻科
- 本书记述了中国海域甲藻门甲藻纲角藻科94种(含变种、变型)。科、属、种均有形态特征描述,分亚属、种检索表。每种有中名、拉丁名、主要参考文献、习性及地理分布,书中有93个插图和18幅图版,其中图版I~Ⅶ为光学显微镜照片,图...
- 林永水主编
- 关键词:角藻科甲藻门植物志海藻
- 中国沿海甲藻门亚历山大藻属的形态、毒素和系统发育
- 甲藻门中有毒的亚历山大属包括了大约30个物种,但是这些物种地区性的地理分布信息极为有限.我们在中国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的7个站位采集了表层沉积物,并对其中亚历山大藻属的休眠孢囊进行萌发、建立株系,进而研究该属的物种多样...
- 顾海峰曾妮刘婷婷杨维东
- 中国海藻志 第6卷 甲藻门 第1册 甲藻纲、角藻科
- 本书记述了中国海域甲藻门甲藻纲角藻科94种。科、属、种均有形态特征描述,分亚属、种检索表。
- 林永水主编
- 一种基于荧光光谱分层分区的多组分浮游藻类浓度测量算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荧光光谱分层分区的多组分浮游藻类浓度测量算法。本发明属于海洋水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本算法将未知待解析混叠三维荧光光谱按照以下分层分区解析思路进行解析。第一层:全谱<Image file="ZY_1....
- 殷高方张小玲王思琦赵南京
- 梦幻蓝海滩
- 2024年
- 在澳大利亚的杰维斯湾,微小的浮游生物通过生物发光把海滩打造成了一个梦幻的世界。这种会发光的生物名为夜光藻,又名夜光虫,是一种甲藻门单细胞海洋浮游生物。这种藻类之所以能发光,是因为体内含有一种名为萤光素的发光化合物,当夜光藻受到刺激时,萤光素就会被萤光素酶氧化,进而产生蓝光。
- 关键词:海洋浮游生物生物发光夜光藻甲藻门
- 海口金沙湾海域浮游生物群落周年性调查分析
- 2017年夏季至2018年冬季对海南省海口市金沙湾海域的浮游生物按季节进行周年性调查,通过计算海洋浮游生物多样性指数、水质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物指数,使用SPSS、CANOCO等方法对金沙湾海域水质进行全方面分析,掌握生态...
- 王章义
- 关键词:浮游生物群落浮游动物海域环境优势种甲藻门
- 有机磷培养下水体浮游植物竞争与群落结构演替被引量:8
- 2018年
- 磷是浮游植物生长的必要元素,也是调控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子之一。在无机磷缺乏的水域,能够有效利用有机磷的藻类有可能成为浮游植物群落的优势种。为了研究有机磷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的影响,分别从3个水库采集表层水样,西陂水库(硅藻70.3%,甲藻19.1%,绿藻9.3%)、山美水库(硅藻31.3%,甲藻59.2%,绿藻3.5%)、三十六脚湖(硅藻43.1%,甲藻50.5%,绿藻5.0%),选用有机磷单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作为磷源进行实验室模拟实验,并与无机磷(NaH_2PO_4·2H_2O)作为磷源实验组做同步对比,探讨有机磷源条件下浮游植物竞争及群落结构演替规律。结果显示:AMP培养20 d后,西陂水库、山美水库和三十六脚湖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分别增加了6.5倍,2.1倍和1.9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都演替为以甲藻门和绿藻门为优势藻,所占比例分别为81.8%和16.7%、55.2%和33.5%、73.2%和24.3%,其中西陂水库甲藻门拟多甲藻对有机磷AMP的利用能力强,其所占比例达到81.8%。表明有机磷AMP能有效地促进甲藻门拟多甲藻属的增殖,进而改变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苏玉萍张立香陈杨锋李赫龙佘晨兴邓瑶
- 关键词:有机磷甲藻门蓝藻门绿藻门群落演替
相关作者
- 李雪梅

- 作品数:103被引量:441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赤潮 肉牛 山羊 大型海藻 热应激
- 安鑫龙

- 作品数:114被引量:508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 研究主题:赤潮 生态修复 赤潮微藻 思政 生物富集
- 么强

- 作品数:27被引量:122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 研究主题: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 海洋卡盾藻 赤潮微藻 赤潮
- 顾海峰

- 作品数:29被引量:119H指数:9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甲藻孢囊 孢囊 甲藻 表层沉积物 亚历山大藻
- 孙广明

- 作品数:97被引量:138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臭氧 水产养殖 无公害水产品 质量要求 水质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