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960篇“ 生理研究“的相关文章
-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患者140例神经电生理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NOTCH2NLC基因相关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患者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学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4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及老年医学科确诊的140例NOTCH2NLC基因相关NII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总结其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特点。结果:140例NOTCH2NLC基因相关NIID患者的发病年龄为56.00(45.25,62.75)岁,55.0%(77/140)的NIID患者伴有周围神经症状,但高达98.6%(138/140)的NIID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存在周围神经受累。140例患者中,97.1%(136/140)的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66.4%(93/140)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53.6%(75/140)的患者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和55.7%(78/140)的患者感觉神经动作电位出现轻度下降。运动神经受累重于感觉神经,下肢受累重于上肢。NIID肌无力型患者(32例)神经传导异常重于非肌无力型患者(认知障碍型,41例;运动障碍型,43例;发作性症状型,24例),表现为混合性脱髓鞘和轴索损伤的运动感觉性神经病,而NIID非肌无力型患者多表现为轻度脱髓鞘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3种非肌无力型患者神经传导相关电生理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周围神经病变在NIID患者中常见。NIID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征为轻度脱髓鞘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部分患者还伴有轻度的轴索损伤。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助于NIID的诊断。
- 田芸侯漩张思哲曾琰李静沈璐
- 关键词:肌电描记术神经传导
- Apelin-13逆转布比卡因导致的心室肌细胞钠通道抑制:一项电生理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Apelin-13通过逆转心室肌细胞钠通道抑制解救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机制。方法采用急性酶解法分离获得大鼠心室肌细胞。(1)将心室肌细胞分为Control组、Bup10组、Bup+Apln5组、Bup+Apln10组、Bup+Apln20组和Bup+Apln40组,Control组应用细胞外液灌流心室肌细胞,Bup10组分别以细胞外液和含布比卡因10μmol/L的细胞外液顺序灌流心室肌细胞,Bup+Apln5组、Bup+Apln10组、Bup+Apln20组和Bup+Apln40组以含布比卡因10μmol/L的细胞外液灌流后分别给予含5、10、20和40μmol/L Apelin-13的细胞外液灌流进行解救,测定动作电位、钠电流激活曲线、失活曲线和恢复曲线,并确定Apelin-13解救布比卡因钠通道阻滞的最佳浓度。(2)将心室肌细胞分为Bup组、Bup+Apln20组、Bup+F13A组、Bup+Chel组、Bup+Apln20+F13A组和Bup+Apln20+Chel组。其中,Bup组处理同Bup10组,Bup+Apln20组、Bup+F13A组和Bup+Chel组依次以含布比卡因10μmol/L和Apelin-1320μmol/L、F13A 3μmol/L和白屈菜红碱3μmol/L的细胞外液灌流心室肌细胞,Bup+Apln20+F13A组分别以含F13A 3μmol/L的细胞外液、含布比卡因10μmol/L+F13A 3μmol/L的细胞外液和含布比卡因10μmol/L+Apelin-1320μmol/L+F13A 3μmol/L的细胞外液顺序灌流心室肌细胞,而Bup+Apln20+Chel组则以白屈菜红碱3μmol/L替代F13A,其他处理相同。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心室肌细胞钠电流激活曲线、失活曲线和恢复曲线。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10μmol/L布比卡因可降低动作电位和钠电流峰值,正向移动激活G/G曲线和恢复曲线,负向移动失活I/I曲线。与布比卡因处理组比较,外源性Apelin-13(10、20和40μmol/L)处理可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峰值,负向移动激活G/G曲线和恢复曲线,正向移动失活I/I曲线。F13A或白屈菜红碱可显著消除20μmol/L Apelin-13对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的影响。结论Apelin-13逆转布比卡因导致的心室肌细胞钠离子通道激活、�
- 蔡茜茜刘乐南芙蓓王权光
- 关键词:心室肌细胞布比卡因APELIN-13钠通道
- 双相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电生理研究进展
- 2024年
- 双相情感障碍及精神分裂症都是精神科常见疾病,二者之间症状存在重叠交叉,诊断容易混淆。患者发病后都可能出现认知,情感等多方面障碍。且二者都有着一定的自伤自残风险,对患者的社会功能也具有严重影响。因此对于此类疾病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是极为重要的。而目前对于电子计算机与神经科学的结合使对于脑科学的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事件相关电位,磁共振成像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成为了针对各类神经精神疾病识别的重要课题。本片综述围绕探讨上述两种疾病的电生理学研究进展,进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病情评估策略,对未来精神障碍的诊断的客观化的依据提供线索。
- 陈家慧傅松年
-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病因机制事件相关电位神经电生理学
- 不同病程糖尿病合并腕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合并腕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腕管综合征患者127例,共226只手。根据糖尿病病程不同分为1、2、3组,1组糖尿病病程<5年,共47例患者83只手,2组糖尿病病程5至10年,共39例患者69只手,3组糖尿病病程>10年,共41例患者74只手,所有患者均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比较分析1、2、3组检测结果。结果三组患者正中神经末端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conduction velocity,MCV)以及运动复合波波幅(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s,C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正中神经(中指-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SCV)和感觉复合波波幅(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百分比3组>2组>1组。结论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正中神经的神经电生理病变也会随之加重,对疾病的诊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康许燕胡乐明许但旦
- 关键词:糖尿病腕管综合征神经传导速度
- 苦瓜枯萎病抗性生理研究及鉴定评价体系构建
- 2024年
- 通过苦瓜枯萎病抗性生理研究,构建高效精准的苦瓜枯萎病抗性鉴定评价体系,旨在为苦瓜抗枯萎病种质资源筛选及抗病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以热科2号苦瓜为试验材料,选用灌根法、胚根法和伤根法在苦瓜2叶1心期接种不同浓度的苦瓜枯萎病菌,分析不同接种时间的病情指数和生理响应的差异情况,以及不同接种方法和接种浓度对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灌根法接种1×10^(6)个·mL^(-1)的枯萎病菌,在第25天时病情指数为37.1,显著低于1×10^(7)个·mL^(-1)、显著高于1×10^(4)个·mL^(-1),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胚根法,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胚根法相比无显著差异。在苦瓜幼苗2叶1心时采用灌根法接种1×10^(6)个·mL^(-1)的枯萎病菌,25 d时鉴定发病情况,可作为精准高效鉴定苦瓜枯萎病抗性的体系。
- 凌怡杨衍牛玉于仁波刘昭华刘平武韩旭
- 关键词:苦瓜枯萎病病情指数抗性生理
- 水稻生理研究用室内模拟试验根系乙烯采样器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稻生理研究用室内模拟试验根系乙烯采样器,包括夹筒和夹杆,夹筒中间设有转轴,夹筒与夹杆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夹筒和夹杆的顶端均固定有握环,夹筒底端固定有负压勺,夹杆底端固定有隔离勺,负压勺和隔离勺闭合时形成一个...
- 张伟杨 陈浩田 刘颖 朱宽宇 徐云姬 王志琴 顾骏飞 张耗 刘立军
- 糖尿病前期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和电生理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方法收集2019—2022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招募的20~65岁糖代谢异常风险人群行口服糖耐量试验,前瞻性收集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的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异常患者,排除可能导致周围神经受损的其他病因及神经根病患者。依据2010年多伦多共识多发性神经病(PN)临床诊断标准,按照是否存在PN的症状体征,将患者划分为临床PN组和临床无PN组。对所有患者行感觉运动神经传导检测(NCS)、F波检测、交感皮肤反应、心率变异率及电流感觉阈值测定(CPT),比较各项检查的异常率,比较临床亚组间各项电生理检查异常率的差异。结果最终入组糖尿病前期患者共73例,依据多伦多共识标准可诊断为临床PN的患者仅20例(27.4%)。患者的CPT异常率为68.5%(50/73),显著高于F波、下肢NCS、上肢腕管综合征电生理检查、交感皮肤反应、心率变异率的异常率[分别为2.7%(2/73)、0(0/73)、26.0%(19/73)、6.8%(5/73)、5.5%(4/73),McNemar二项分布精确检验,均P<0.001]。采用2000 Hz、250 Hz和5 Hz的正弦波电刺激,通过CPT分别检测粗髓鞘、薄髓鞘和无髓鞘的感觉神经纤维的感觉阈值。糖尿病前期患者手部无髓鞘的小纤维(C纤维)异常率[21.9%(16/73)]较粗髓鞘的大纤维(Aβ纤维)异常率高[8.2%(6/73),χ^(2)=5.352,P=0.021];足部薄髓鞘(Aδ纤维)和无髓鞘的小纤维(C纤维)异常率[42.5%(31/73)和39.7%(29/73)]均较粗髓鞘的大纤维(Aβ纤维)异常率高[11.0%(8/73),χ^(2)=18.508、15.965,均P<0.001)。临床PN组与临床无PN组相比,CPT[90.0%(18/20)与60.4%(32/53),χ^(2)=5.904,P=0.015]和交感皮肤反应[20.0%(4/20)与1.9%(1/53),P=0.016]的异常率显著增高。结论糖尿病前期的周围神经病变多无症状或为亚临床周围神经病。糖代谢异常早期最易累及无髓鞘和薄髓鞘的小纤维,可通过选择性检测小神经纤维功能
- 翦凡陈琳陈娜李景芬王颖张磊程凤杨硕王恒恒华琳王瑞青刘阳潘华张在强
-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周围神经病电生理感觉阈值
- 焦虑障碍的脑电生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焦虑障碍临床表现复杂,目前缺乏诊断以及疗效预测相关的神经生物学指标。脑电图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电生理检测工具,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能锁时反映焦虑障碍认知损害的时间进程。现对焦虑障碍的时域、频域、功能连接脑电特征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探索焦虑障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认知加工异常,为进一步明确焦虑障碍的神经心理机制以及探索焦虑障碍预测、诊断、预后相关的神经生物学客观指标提供参考。
- 袁丹凤杨祥云李占江
- 关键词:焦虑障碍脑电图脑电描记术
- 喷钙处理对胭脂花耐热反应的生理研究
- 2024年
- 以野生胭脂花(Primula maximowiczii)引种盆栽苗为试材,采用方差分析和广义线性模型,研究了胭脂花叶片生理生化指标,以期确定时间处理与喷钙处理共同作用对胭脂花叶片各个指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在40℃高温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递增,胭脂花叶片相对电导率与丙二醛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但喷钙处理的上升速率均比清水处理缓慢;且3种喷钙处理中以10 mmol·L^(-1)浓度的喷钙处理效果最为显著;2)在4 h高温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整体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3种喷钙处理后的活性始终高于清水处理,并以10 mmol·L^(-1)喷钙处理效果最为显著;3)在高温胁迫的整个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与游离脯氨酸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相比清水处理,喷钙后叶片中所含的渗透调节物质均增加,并以10 mmol·L^(-1)浓度的喷钙处理效果显著。因此,经喷钙处理的胭脂花叶片各种耐热性生理生化指标均有所提高,故喷钙处理可提高胭脂花的耐热能力。
- 杨伟红刘瑞霞杨晓盆
- 关键词:高温胁迫生理效应
- 植物成花生理研究进展
- 2024年
- 从影响植物成花的外部环境因素、营养生理基础、激素、多胺、成花过程的分子机理研究等方面,简要介绍了植物成花生理的研究进展,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姜涛王旭张建春于国庆张学利张日升
- 关键词:植物成花生理植物激素
相关作者
- 庞杰

- 作品数:880被引量:2,816H指数:24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魔芋葡甘聚糖 魔芋 葡甘聚糖 贮藏 保鲜
- 郭明军

- 作品数:27被引量:143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山楂种子 山楂 生理研究 休眠 种子休眠
- 张培玉

- 作品数:34被引量:148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园艺系
- 研究主题:山楂 山楂种子 生理研究 休眠 种子休眠
- 杨晓玲

- 作品数:82被引量:564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山楂种子 休眠 山楂 生理研究 水杨酸
- 项殿芳

- 作品数:120被引量:32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葡萄 金 安梨 山楂 晚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