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30篇“ 生物支架材料“的相关文章
一种生物支架材料、3D打印支架及制备方法
一种生物支架材料、3D打印支架及制备方法,生物支架材料在室温下为流体状态。且以重量份数计,包括线性聚氨酯、羟基磷灰石、无机纳米填料、药物及溶剂,羟基磷灰石占总质量的0—50wt%,无机纳米填料占总质量的0—30wt%,药...
郭维华 陈杰 张晓倩 叶改映 孟庆磊 舒静 邵丽源
一种基于鲵皮肤分泌物的生物支架材料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鲵皮肤分泌物的生物支架材料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鲵皮肤分泌物在制备用于植入实质性肌肉缺损部位的生物支架材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支架材料包括:(a)鲵皮肤分泌物冻干...
张曦木叶国宁晓桥王晓萍
生物支架材料及打印技术修复骨缺损被引量:5
2024年
背景:近年来随着生物支架材料生物打印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骨成为了骨缺损修复的研究热点。目的:简述当前骨缺损的治疗方式,总结制备组织工程骨支架生物材料生物打印技术,探讨生物材料和打印技术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及目前面临的挑战。方法:以“bone defect,tissue engineering,biomaterials,3D printing technology,4D printing technology,bioprinting,biological scaffold,bone repair”或“骨缺损,组织工程,生物材料,3D打印技术,4D打印技术,生物打印,生物支架,骨修复”等作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在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2009-01-01/2022-12-01发表的相关文献,最后经第一作者筛除并追加收录优质参考文献,共纳入93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骨缺损的治疗方式主要有骨移植、膜引导再生技术、基因治疗、骨组织工程技术等,最佳的治疗方式仍没有定论。骨组织工程技术是治疗骨缺损的新兴技术,通过构建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增强骨形成能力的三维结构,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热点技术。生物支架材料多种多样,各具特点,有利有弊,单一的生物材料无法满足组织工程骨对支架的需求,通常将多种材料复合互补使支架在满足力学性能需求的同时兼顾生物性能。生物打印技术能对支架的孔隙进行调节、构建复杂的空间结构,更利于细胞的黏附增殖和分化。新兴的4D打印技术引入“时间”作为第四维度,使制备的支架具有动态性,随着智能材料的同步发展,4D打印技术为未来骨缺损高效修复提供了可能。
孔祥宇王兴裴志伟常家乐李斯琴郝廷何万雄张葆鑫贾燕飞
关键词:骨缺损生物材料生物支架骨修复
复合羊膜生物支架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羊膜生物支架材料,包括:由羊膜颗粒负载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形成的羊膜材料;与所述羊膜材料交联的聚乙二醇衍生物。通过羊膜颗粒负载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形成的羊膜材料,羊膜材料再与聚乙二醇衍生物相互交联形成...
吴欣 刘博文
生物支架材料在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中应用的临床前研究进展
2024年
椎间盘退行性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与40%~50%的腰痛有关,是导致中老年人腰痛的主要原因[1]。其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卧床休息、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及康复锻炼等,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患者的疼痛症状,但无法阻止IVDD的发展,且病情易反复[2]。当保守治疗的效果不显著时,患者通常会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椎体融合以及椎间盘置换术等[3],虽能立即缓解患者大部分的症状,但存在不同程度的脊柱力学性能改变、活动度下降和邻近节段退变等风险[4]。因此,寻找一种疗效佳且风险小的方法成为治疗IVDD的研究热点。
朱赫达逸峰姚鸣宇董亦直宋鑫越黄智祝勇
关键词:椎间盘退行性变邻近节段退变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椎间盘切除生物支架材料椎体融合
使用木材制备生物支架材料的方法以及制备的生物支架材料
本发明主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木材的生物支架制备策略。通过对木材进行化学处理和表面改性,化学处理是用亚氯酸钠酸性的醋酸缓冲液处理木材或者用氢氧化钠和亚硫酸钠的混合溶液在高温下处理木材,表面改性将化学处理后的木材依次浸入盐酸多巴...
叶春洪刘震罗振革田维雅郭珍孟晓
一种骨修复生物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修复生物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包含黑磷纳米粒子BPNMs负载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尿源干细胞来源外泌体USC‑Exos、羧甲基壳聚糖CMC、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的原料制备而成的。其不仅具有...
邹敏黎牧帆孙嘉辰马良彧何鱼
具有光热效应的多级孔骨修复生物支架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光热效应的多级孔骨修复生物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支架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光热效应的多级孔生物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将光热纳米材料、起泡剂和增稠剂搅拌发泡后,于40~80℃下静置...
杨伟查湘军陵廷贤周宗科
生物支架材料诱导的血管生成被引量:4
2022年
背景:生物支架材料诱导建立的血管网络对于细胞存活和新骨形成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骨组织工程的学者们更多地关注了骨再生过程中不同支架材料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目的:阐述能促进血管生成骨生物支架材料的特点及其在促血管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由第一作者以"Osteogenesis、Biomaterials、bone defect、Angiogenesis、vascularization"为英文检索词,以"成骨分化、生物材料、骨缺损、血管生成、血管化"为中文检索词,检索PubMed、知网数据库中2016至2020年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筛选、归纳与总结,最终纳入82篇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支架材料植入后建立的早期血管网络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并运输代谢物质,如果局部血管网络形成缓慢造成血液供应缺乏,将导致成骨过程的延迟甚至无法形成新骨。研究人员通过改变支架材料理化性质、负载生长因子缓释系统、结合微量元素或模拟骨膜结构等方式对支架材料进行修饰,使其在诱导骨再生过程中能促进早期血管生成,有利于整个骨再生过程。但受限于当前制造技术及缺乏相关基础研究,目前生物支架材料更多在于对支架材料单一因素的改变进行研究。未来随着制造技术的提升及更多新型生物材料的研发,将制作出集多尺寸孔隙结构、微/纳米级多层级表面形貌为一体的生物支架材料,同时随着对体内骨再生过程中各生长因子分泌释放的精确性研究,以及对缓释、控释系统的精确把握,也将进一步提升生物支架材料的促血管生成作用。
李杜晨晖田艾唐正龙
关键词:骨缺损生物材料血管生成血管化骨再生
生物支架材料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热点被引量:10
2022年
背景:目前单一生物支架材料难以满足骨组织工程的成骨需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优良的成骨特点,复合支架材料及复合生长因子的支架具有更优良的成骨能力,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对不同生物支架材料及其改型后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进行综述。方法:由第一作者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数据库2014年1月至2020年7月发表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支架,成骨分化,羟基磷灰石,胶原,壳聚糖;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scaffold,osteogenic,hydroxyapatite,collagen,chitosan",最终选取符合标准的文献69篇。结果与结论:骨组织工程的飞速发展可有效解决骨缺损修复的难题,种子细胞和生物支架材料是骨组织工程的核心内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优良的成骨分化能力,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工程。将不同的支架材料复合,利用先进的制备工艺或者进行支架的表面修饰、添加生长因子等可充分结合各种生物支架材料的优点,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和支架血管的形成,达到修复骨缺损的目的,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热点。
康坤龙王新涛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生物活性玻璃钛金属

相关作者

蒋欣泉
作品数:315被引量:399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髓基质细胞 种植体 骨再生 成骨 骨组织工程
张志愿
作品数:965被引量:3,182H指数:2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口腔鳞癌 口腔癌 口腔颌面部 口腔鳞状细胞癌 血管瘤
张秀丽
作品数:123被引量:302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骨髓基质细胞 骨髓基质 组织工程化骨 基因修饰 增殖
赵君
作品数:23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组织工程化骨 骨髓基质细胞 生物支架材料 基因 组织缺损
董文钧
作品数:90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SUB 纳米线 磁控溅射 钛酸盐 纤维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