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39篇“ 生物学基础“的相关文章
生物学基础
全国医药中等职业技术校教材:本书介绍了理论和实验,每章节附有习题。
赵军主编
关键词:生物学
生物学基础
南京农学院主编
关键词:生物学
加强我国森林生物学基础研究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基于林生物学科深度融合的视角
2025年
林科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能够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林草行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任。林生物学是林科高等教育的两大核心科,林侧重于应用实践,致力于解决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等实际问题;而生物学则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致力于为探索生命奥秘、解析生态系统功能提供科依据。二者的深度交叉与融合是提升林科高等教育质量、培养新时代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关键。为此,本文在深入分析林生物学科特点、发展现状及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本科—研究生—青年人才”3个层面加强森林生物学人才的培养策略。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加强拔尖人才基地建设、深化国际联合培养项目、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大生创新训练项目的驱动作用。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一是建立跨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导师“双聘”制度;二是优化招考模式,探索研究生“轮转”制;三是完善研究生导师责权,建设高水平导师队伍。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一是加强青年教师引导,科制定职业规划;二是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建立科合理的考核体系;三是引育并举,优化人才遴选机制;四是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激发科研创新活力。森林生物学人才培养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能够为我国交叉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厚领程瑾夏新莉尹伟伦
关键词:森林生物学林学生物学
生命科名著 糖生物学基础 原书第4版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糖类(聚糖)在生命科中的重要作用,内容涵盖了糖类的化结构、糖基化过程、生物合成与代谢、主要糖复合物的生物学功能、进化与发育、生理与疾病中的聚糖、聚糖识别的基本原则、聚糖结合蛋白的结构、聚糖检测的主要方...
(美)A.瓦尔基
膝骨关节炎“未病”至“已病”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与研究策略
2025年
膝骨关节炎(KOA)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特点,寻找有效的预防手段是遏制其发生的根本举措。“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是中医重要理念,KOA是中医优势病种,但其“未病”至“已病”的生物学基础尚不明晰,缺乏系统的研究策略。因此,文章基于临床指南、文献研究、疾病相关数据库等资料,归纳辨识KOA从“未病”至“已病”的宏观体征模式及微观关键分子,并提出系统生物学研究策略,为从多层次、多维度阐明KOA“未病”至“已病”生物学基础的研究提供参考。
林青李小云黄峙王静茹叶倩云黄鸿昊张还添王昊宇张荣华张荣华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未病已病生物学基础
基于表型组探究糖脂代谢紊乱的中医证候生物学基础
2025年
糖脂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防治糖脂代谢紊乱优势突出。从整体出发,宏观调控机体代谢紊乱,是中医药防治糖脂代谢紊乱的特色和要点。解读清楚中医药疗效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是研究证候的本质。然而,由于现在对中医证候的有限认知,其生物学基础尚未阐明,限制了中医证候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借助表型组等现代科技手段阐明中医证候实质,揭开中医药“黑箱”,有助于中医精准医的发展。
方心怡张艳娇张宇昕苗润宇田佳星
关键词:糖脂代谢紊乱中医证候代谢组学蛋白组学
基于线粒体功能障碍探讨应用脏腑气化理论诊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生物学基础
2025年
现代医之线粒体与中医之气均参与精微物质的转化并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动力,线粒体功能与中医阳气功能相似,线粒体调控人体代谢与脏腑气化功能类似,线粒体动力与肾精的作用类似。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医病机为脏腑气机失调,气化失司,西医病理机制为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氧化应激、炎症因子激活、线粒体过度融合和分裂缺陷及线粒体生物合成障碍等。宣白承气汤、益气温阳护卫汤以及黄芪甲苷、连翘脂素、延龄草皂苷和南五味子等在调节脏腑气化功能的同时,也可改善机体线粒体功能,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间的异病同治提供依据,也为中医气化相关理论的研究提供了生物学基础
王玺郭思佳
关键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线粒体肾精异病同治
基于4D-DIA蛋白质组探析冠心病合并房颤痰浊证生物学基础
2025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房颤痰浊证与非痰浊证血清差异蛋白,并据此挖掘冠心病合并房颤的生物学基础。方法纳入2022年6-12月冠心病合并房颤痰浊证和非痰浊证患者各10例,采用4D数据非依赖采集(DIA)方法进行蛋白表达检测;根据差异蛋白筛选标准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冠心病合并房颤痰浊证与非痰浊证关键差异蛋白;通过对关键差异蛋白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挖掘冠心病合并房颤痰浊证生物学基础。结果根据差异蛋白筛选标准共获取27个差异蛋白,其中2个蛋白表达上调,25个蛋白表达下调;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发现10个关键差异蛋白;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冠心病合并房颤痰浊证主要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水液代谢失调有关。结论冠心病合并房颤痰浊证与非痰浊证血清蛋白表达存在差异,生物学基础可能主要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水液代谢失调相关。
段城林杜宜航胡元会
关键词:冠心病房颤痰浊证蛋白质组学
基于“菌群-肠-脑轴”探讨“以枢调枢”治疗GERD共病抑郁症的生物学基础
2025年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常与抑郁症共病,二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菌群-肠-脑轴在GERD与抑郁症的共病中扮演了桥梁角色。谢胜教授基于对GERD及抑郁症发病机制的认识,提出“任督-脾胃枢机失和是GERD共病抑郁症的核心病机”,并据此制定了“以枢调枢”的治疗方法,即通过调和任督二脉的枢机功能来调节脾胃枢机。该疗法在临床上对GERD共病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显著,但其生物学机制尚待深入探索。菌群-肠-脑轴与人体“枢机”的生理基础具有相似性。因此,本文从菌群-肠-脑轴的角度出发,探讨“以枢调枢”治疗GERD共病抑郁症的生物学机制,旨在为其“异病同治”策略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黎丽群谭金晶刘园园谢洁如谢胜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抑郁症
上皮间充质转化:肺癌侵袭转移及耐药性的生物学基础与临床展望
2025年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特征。肿瘤的侵袭与耐药是肺癌患者治疗失败的首要原因,尤其是化疗药物耐药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突变靶向治疗耐药,严重影响了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与组织胚胎发育、器官生成、损伤修复及肿瘤侵袭等生理或病理过程密切相关。众多研究表明EMT通过多种信号通路的介导,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与肺癌细胞的耐药性密切相关。因此,针对EMT相关的分子机制及病理生理的研究有助于逆转肺癌药物治疗的耐药性,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EMT在肺癌侵袭转移与耐药性中的研究进展。
孙恒星熊梦婷谢栓栓温静
关键词:肺肿瘤上皮间充质转化耐药性

相关作者

李兴启
作品数:221被引量:781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耳蜗 听觉诱发电位 听神经病 豚鼠耳蜗 神经生物学基础
卢云云
作品数:16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AEP 听觉诱发电位 神经生物学基础 SMAD4 基因敲除
王阶
作品数:1,100被引量:8,202H指数:42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血瘀证 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药 病证结合
刘庆淮
作品数:292被引量:523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白内障 夹持器 视网膜病变 孵育
陈雪
作品数:16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视网膜变性疾病 生物学基础 HSA 试剂盒 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