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3篇“ 生物反馈训练“的相关文章
一种吞咽呼吸协同训练生物反馈训练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吞咽呼吸协同训练生物反馈训练装置,包括用于监测患者咽喉表面肌电的咽喉肌电采集装置、用于监测患者呼吸动作的胸腔收缩扩张传感装置以及用于协同控制的处理装置,以吞咽呼吸协同的方式,通过生物反馈的形式提示患者在呼...
谢龙汉陈彦黄双远黄国威周子康
一种吞咽呼吸协同训练生物反馈训练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吞咽呼吸协同训练生物反馈训练装置,包括用于监测患者咽喉表面肌电的咽喉肌电采集装置、用于监测患者呼吸动作的胸腔收缩扩张传感装置以及用于协同控制的处理装置,以吞咽呼吸协同的方式,通过生物反馈的形式提示患者在呼...
谢龙汉陈彦黄双远黄国威周子康
冲击波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疗效
2025年
探讨并分析冲击波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 选取了两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患者,每组各20人。试验组进行冲击波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而对照组未进行这种治疗。结果 试验组在社交能力、心理状态、睡眠质量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同时,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肿胀、骨质增生、疼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在肘关节功能指标中,试验组在活动度、疼痛、畸形、稳定性、功能等各项指标上以及HSS评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极其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冲击波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能显著提高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显著改善肘关节功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治疗方式。
如斯旦木江·沙吾提叶力扎尔·巴合提别克
关键词:创伤后肘关节僵硬
经颅电刺激联合口肌生物反馈训练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观察经颅电刺激联合口肌生物反馈训练在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试验研究对象的纳入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共包括于我院接受中风后吞咽障碍治疗的患者34例,以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17,干预方法:经颅电刺激联合口肌生物反馈训练)与对比组(n=17,干预方法:口肌生物反馈训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吞咽功能、吞咽损伤程度、营养神经指标水平、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干预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颅电刺激联合口肌生物反馈训练对于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干预方法,其所发挥的作用相对较为显著,既可以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吞咽损伤程度,也提高了患者的神经营养指标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是一种相对较为理想的干预方法,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唐伟琪
关键词:经颅电刺激中风后吞咽困难吞咽功能
模块化膳食干预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与腹胀的影响
2025年
评价模块化膳食干预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与腹胀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2021年2月-2024年11月,共纳入88例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PCI)人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以模块化膳食干预;观察组以模块化膳食干预联合生物反馈训练。数据双人收集、录入并核对,采用SPSS软件分析患者入院48h、入院72h、入院1周的腹胀程度及便秘的发生率,评价各组人员干预前、干预1周后的生活状态。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人员入院48h、入院72h、入院1周腹胀程度有减轻(P<0.05);各组人员入院48h便秘发生率(P>0.05);观察组入院72h、入院1周便秘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各组人员干预后生活状态评分高于干预前;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生活状态评分较高(P<0.05)。结论 模块化膳食干预联合生物反馈训练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治疗策略,对AMI患者PCI术后的腹胀、便秘改善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能够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康复。
蔡丽敏
关键词:生物反馈训练急性心肌梗死便秘腹胀
生物反馈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疗效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疗效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3月—2022年1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208例,随机分为生物反馈训练组、联合低频电刺激组,每组10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生物反馈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频电刺激治疗,均治疗3个月,将治疗后病情无缓解或加重的患者定义为无效。检测盆底表面肌电Glazer评估指标,记录前静息阶段、后静息阶段、快速收缩阶段、耐力收缩阶段、持续收缩阶段的肌电信号水平;进行盆底肌肌力分级,分为Ⅰ~Ⅴ级,级别越高表示盆底肌肉的功能越好。采用1 h尿垫实验、Ingelman-Sundberg分度法评估患者漏尿情况、尿失禁程度。收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检测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弹性蛋白酶抑制剂(Elafin)、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浓度。结果治疗后快速收缩阶段、耐力收缩阶段、持续收缩阶段盆底表面肌电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联合低频电刺激组快速收缩阶段、耐力收缩阶段、持续收缩阶段盆底表面肌电明显高于生物反馈训练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肌肌力均明显好于治疗前(P<0.01);联合低频电刺激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肌力明显优于生物反馈训练组(χ^(2)=18.738,P=0.000)。治疗后两组患者漏尿量、1 h尿垫试纸溢尿量、尿失禁程度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联合低频电刺激组漏尿量、1 h尿垫试纸溢尿量、尿失禁程度明显低于生物反馈训练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TGF、MMP-1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清Elafin浓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联合低频电刺激组患者血清CTGF、MMP-1浓度明显低于生物反馈训练组,血清Elafin浓度明显高于生物反馈训练组(P<0.05)。生物反馈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组104例患者中治疗有效93例(89.42%)、无效11例(10.58%)。治疗前�
朱方语黄程君喻晓晗
关键词:产后生物反馈训练低频电刺激弹性蛋白酶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1
生物反馈训练配合凯格尔运动在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及预防脏器脱垂的效果观察
2025年
探讨生物反馈训练配合凯格尔运动对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及预防脏器脱垂的效果。方法 选取64例产后妇女,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凯格尔运动训练,观察组采用生物反馈训练配合凯格尔运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盆底肌肌力、盆底肌疲劳度、盆腔脏器脱垂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盆底肌肌力优于对照组,盆底肌疲劳度低于对照组,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物反馈训练配合凯格尔运动可有效促进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降低盆腔脏器脱垂风险,提高产后妇女生活质量。
王静
关键词:生物反馈训练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联合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后上肢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联合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后上肢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临沂市康复医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上肢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作业疗法,观察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联合作业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肢运动功能、上肢及手功能Brunnstrom分级、上肢肌张力、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Fugly-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中上肢部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肢及手功能Brunnstrom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联合作业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偏瘫患者,可改善其上肢肌张力、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张志军
关键词:脑卒中作业疗法肌张力
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联合场景互动电子生物反馈训练在剖宫产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探究在剖宫产后尿潴留患者中实施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联合场景互动电子生物反馈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陕西省白水县妇幼保健院接收的剖宫产后尿潴留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B组,各30例。A组给予场景互动电子生物反馈训练,B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排尿情况(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残余尿量)及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残余尿量均优于A组(P<0.05)。B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A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后尿潴留患者中实施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联合场景互动电子生物反馈训练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排尿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李婷邹争强
关键词:剖宫产穴位注射
一种肌电生物反馈训练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肌电生物反馈训练系统。肌电生物反馈训练系统包括移动底座、立柱、电脑、收纳仓、打印机、置物架和主板仓;所述立柱设置在移动底座上,所述收纳仓设置在移动底座上,所述打印机设置在...
何永正 徐军军 曹奕 杨丹 程伟伦 夏黎君

相关作者

林征
作品数:380被引量:4,498H指数:3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研究主题:炎症性肠病 护理 功能性便秘 生活质量 便秘患者
林琳
作品数:424被引量:3,043H指数:29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功能性便秘 便秘患者 慢性便秘 胃食管反流病 生物反馈
林红
作品数:22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廉江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生物反馈训练 慢性功能性便秘 消化性溃疡 生物反馈训练治疗 EMG
吴晓丹
作品数:70被引量:761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研究主题:结直肠肿瘤 遗传性 结直肠癌患者 个案管理 生物反馈训练
赵志泉
作品数:164被引量:1,034H指数:18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癌 功能性便秘 生物反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