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77篇“ 生态适宜性“的相关文章
- 一种增殖型海洋牧场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殖型海洋牧场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属于海洋牧场生态适宜性评价领域,首先依据增殖型海洋牧场建设目的和特点,选取增殖型海洋牧场生态适宜性的评价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其次获取拟建设海域的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对评价...
- 张继红王新萌吴文广刘毅仲毅
- 野菊复合体生态适宜性分析及未来潜在产地布局预测
- 2025年
- 目的分析未来时期野菊复合体物种的潜在生态适宜产区,以提供科学依据进行布局规划和规范化种植。方法通过收集全国范围内1379个有效的野菊复合体物种分布数据和104个生态因子,结合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对17种不同气候情景下野菊复合体的潜在生态分布区进行分析。结果降雨量和太阳辐射是影响野菊复合体适宜生境的关键环境变量。野菊复合体最适宜生长的区域分别集中在湖北(野菊)、山西(甘菊)、江苏(菊花脑)和湖北(神农香菊)地区。在不同情景下,野菊和甘菊的适生区面积整体呈缩减趋势,神农香菊和菊花脑的适生区面积则呈扩张趋势。质心迁移表明了野菊复合体对气候变化表现出敏感性。结论对野菊复合体的潜在分布区分别进行了生态适宜性等级划分,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引种栽培以及科学区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张海琼朱明玉池玉洁刘义飞胡志刚张景景
- 关键词:神农香菊MAXENTARCGIS生态适宜性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低碳城市规划生态适宜性评价
- 2025年
- 适宜性评价是低碳城市规划前期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可以为低碳城市规划决策提供依据,但是现行方法评价与实际一致性系数较低,无法达到预期的评价效果,因此本文提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低碳城市规划生态适宜性评价。选取地形、生物和安全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低碳城市规划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低碳城市规划虚拟模型,量化评价指标,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生态适宜度和适宜性等级,实现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低碳城市规划生态适宜性评价。试验证明,本文设计方法的评价与实际一致性系数水平比较高,能够进行低碳城市规划生态适宜性精准评价。
- 刘春秋杨蕊蕊
-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低碳城市规划生态适宜性
- 黄山市枇杷种植区域生态适宜性评价
- 2025年
- 为评价安徽黄山市枇杷种植区域生态适宜性,选取研究区“三潭枇杷”核心产区的典型环境特征和土壤立地条件作为指标,构建包含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特性等关键指标的多维适宜性评价体系;基于该体系对现有枇杷种植区域进行适宜性评价,并在非枇杷种植区域内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枇杷高度适宜区面积570.9hm^(2),占枇杷园总面积的50%以上,中度适宜区面积449.0hm^(2),占枇杷园总面积的40%以上;在非枇杷种植区域内进行空间分析,发现潜在适宜种植区面积884.3hm^(2)。基于评价结果,依据产区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品牌推广力度,强化品质提升研究,立足现有产地,打造“三潭枇杷谷”等发展建议。
- 洪国胜赵玉国
- 关键词:枇杷生态适宜性土壤质地
- 基于GIS的渠县黄花菜气候生态适宜性分析与区划
- 2025年
- 利用渠县及周边区域的气象观测资料和渠县黄花菜物候资料,基于黄花菜生物学特性,分析渠县黄花菜气候生态适宜性,选取区划指标,开展基于GIS的气候生态区划。结果表明:渠县黄花菜种植气候生态环境总体良好,几乎全境都适宜黄花菜生产;主要受地形影响,适宜区与次适宜区交错分布;大部区域黄花菜生长期在250d以上,黄花菜出苗至开花期间的温、光、水基本同步增加,适宜多熟性品种同时布局生产;主要气象灾害有盛夏高温、干旱、雨涝渍害等,高影响气象因子是盛夏高温和高湿环境。生产上,应合理利用海拔与季节性变化形成的气候优势,合理布局不同熟性品种,同时做好高温、干旱、雨涝渍害等灾害防御,提高黄花菜产量和品质。
- 王英雍锐郑文全张利平伍文玲
- 关键词:黄花菜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
- 基于最大熵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白头翁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影响白头翁分布的生态环境因子并预测其在中国境内的潜在适生区,为白头翁野生资源评估及引种栽培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30条白头翁样点分布信息,结合48个环境因子数据,应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10.8,筛选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并进行潜在适生区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符合要求(AUC>0.9),筛选出影响白头翁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最湿季度降水量、11月份平均气温、海拔、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5月份降水量、8月份平均气温,累计贡献率为84.3%。预测结果显示,白头翁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总适生区面积约2382461.60 km^(2),其中低适生区面积约1263497.00 km^(2),中适生区面积约582879.20 km^(2),高适生区面积约536085.40 km^(2),分别占总适生区面积的53.03%、24.47%、22.50%。结论本研究模型分析结果与文献记载相符,可为白头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 吴莹莹汪英俊廖延武刘顺
- 关键词:白头翁地理信息系统最大熵模型
-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与多标准决策分析的城市边缘区生态适宜性用地识别
- 2025年
- 当前,城市内有限的绿地斑块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态服务需求。因此,相关研究逐步转向协调城市边缘区生态系统与核心区域的关系。然而,城市边缘区的自然斑块不能直接保留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以补丁形式构建的绿色基础设施忽视了其生态意义。文章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多标准决策分析(MCDA)的城市边缘区生态适宜性用地识别技术路线,并选择长春市主城区进行实证研究。生态适宜性用地识别不仅是保护现有生态资源的必要步骤,更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的基础。
- 邓露林慧颖刘超帆郭更年
-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
- 生态适宜性视角下的水库型景区游憩规划设计——以黄草坝水库为例
- 2025年
- 随着生态文明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旅游领域的持续推进和深化实施,水库型景区向多功能利用转型正日益受到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视。文章以云南省玉溪市建兴乡黄草坝水库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环境、游憩资源和社会经济3个维度构建水库型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体系,采用GIS技术、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判黄草坝水库的生态旅游环境,最后根据生态适宜性评估的结果进行区域划分并制定总体规划及策划景区项目。研究表明:黄草坝水库整体生态适宜性良好,游憩资源丰富,对生态旅游适宜性分区具有补充说明作用。结合适宜性评价结果,生态保护和缓冲区主要分布在低适宜、较低适宜和基本适宜区域,占比为51.55%,土地类型以水体为主,在规划中需关注植被群落的保护工作;生态游憩区分布在高适宜区域,占比为16.46%,以林地为主,该区生态条件良好且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适合进行游憩项目的规划与开发设计。针对水库型景区游憩规划设计应注重生态与旅游发展规划相协调,以期促进项目有效实施。
- 张瀚琪敖丽婵王贺刘敏
- 关键词:生态适宜性景观规划设计水利风景区
- 内蒙古地区益母草生态适宜性和品质区划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索内蒙古地区益母草潜在适宜分布区及其优质品质药材产区分布状况。方法:本研究以益母草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采样获取样本地理信息,结合MaxEnt模型与ArcGIS软件预测其潜在适生区。此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30批益母草的指纹图谱,对盐酸益母草碱、金丝桃苷、芦丁3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分析益母草有效成分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益母草在内蒙古最适分布区为呼伦贝尔市、通辽市、兴安盟以及赤峰市等地区,适生区总面积约60.9万km^(2),占内蒙古总面积的51.5%,制约益母草生长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为DEM(海拔)和Bio18(最热季度降水量)对其分布影响较大,其适宜范围分别为:566 m以下和270~335 mm。而影响有效成分含量的环境因子主要为降水量与温度。结论:益母草在内蒙古分布区域较广,但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市、通辽市、兴安盟等地区,且上述3个地区药材含量较高,药材品质较好,该研究对于开展野生益母草野生资源保护、野生抚育、种植区划和规范化栽培推广具有深刻意义。
- 白萨那拉图红艳辛颖杨灵珍同拉嘎
- 关键词:益母草最大熵模型地理信息系统
- 一种工程扰动的交通沿线弃渣场生态适宜性遥感评价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扰动的交通沿线弃渣场生态适宜性遥感评价方法,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包括:选取影响弃渣场选址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因子;收集研究区域的各类遥感数据,对研究区域内各项因子进行指标提取,再分级赋值得到各项因子的等...
- 姬翠翠裴向军黄早阳张晓超朱正清张春晖曹一鸣吴常彬陈泊宇杨恒聪
相关作者
- 谢彩香

- 作品数:150被引量:1,320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生态因子 产地适宜性 生态适宜性 药用植物 区划
- 李西文

- 作品数:172被引量:1,795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 研究主题:DNA条形码 生态适宜性 人参 川贝母 半夏
- 陈士林

- 作品数:858被引量:8,842H指数:49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 研究主题:DNA条形码 药用植物 中药材 产地适宜性 ITS2
- 张小波

- 作品数:238被引量:2,131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
- 研究主题:中药资源 中药资源普查 中药材 区划研究 中药
- 朱寿东

- 作品数:46被引量:550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适宜性 区划研究 生态因子 中药材 药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