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0 篇“ 生态学特征 “的相关文章
全球鲸豚类形态、生活史和生态学 特征 数据集 2025年 全球共有94种鲸豚类动物,它们是哺乳动物中最神秘和最濒危的类群之一。在由陆生向水生生活转变的过程中,鲸豚类演化出了众多适应水生环境的形态、生活史和生态学 特征 。然而,全球范围内尚缺乏完备的鲸豚类特征 数据库。本研究通过系统查阅书籍、文献等数据资源,收集整理了鲸豚类38个特征 数据,包括15个形态、12个生活史和11个生态学 特征 参数。其中,形态学 特征 参数的完整度为72.15%–100.00%,生活史特征 参数的完整度为17.72%–100.00%,生态学 特征 参数的完整度为25.32%–100.00%。此外,基于特征 数据完整度,结合系统发育线性回归模型的分析表明,描述时间越早及近岸分布物种往往具有更高的数据完整度。本数据集为开展鲸豚类生态学 、保护生物学 和进化生物学 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同时为推进区域及全球性的鲸豚类保护生物学 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 张颂琪 陆义 陈炳耀 杨光 王彦平 陈传武关键词:形态学特征 生活史特征 生态学特征 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生态学 特征 与防控技术 2025年 玉米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对其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尤其在气候变化和种植模式调整的背景下,病虫害的暴发频率增加。分析了玉米常见病害(如大斑病、小斑病、穗腐病、茎腐病)和虫害(如玉米螟、黏虫、蚜虫)的生态学 特征 ,阐述了气候条件、寄主植物及环境因素对病虫害繁殖和传播的影响,提出了物理、生物、化学 和综合防治技术,强调减少化学 农药量,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王程程关键词:玉米 病虫害 生态学特征 防控技术 绿色农业 稀有枝角类盾额隆背溞种群生态学 特征 2025年 稀有种具有典型的狭域分布和生境利用专化等特点,可能携带着物种致危机制的重要信息,厘清其稀有成因将有力促进生态学 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盾额隆背溞是一种罕见枝角类,国内仅记述过4个样品。除少量分类学 形态描述外,其关键性生物学 及生态学 特征 迄今尚未被揭示。本研究在滇池流域枝角类系统调查中首次采集得到盾额隆背溞活体,通过扩繁取得丰富研究材料,并围绕其种群结构、种群繁殖力、种群动态参数等关键种群生态学 特征 开展研究,以初步了解其种群稀有成因。2022—2023两年的研究结果显示,盾额隆背溞为微小型枝角类(体长0.30~1.15 mm),初次性成熟体长约为0.52 mm。未在种群中检出雄性个体。2022年室外种群夏卵繁殖力为(2.2±1.4)eggs·ind^(-1)(n=334,最大值为8 eggs·ind^(-1)),2023年为(4.8±2.8)eggs·ind^(-1)(n=94,最大值为13 eggs·ind^(-1))。产冬卵时,卵鞍含卵2个。在生命表试验中,以小球藻培养的种群子一代(F_(1))、子二代(F_(2))最大繁殖龄期数分别为8和7个,总生殖率分别为30.3和9.4 eggs·ind^(-1),最长个体寿命分别为21和16 d,种群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37和0.36;以泥糜培养液培养的种群F_(1)、F_(2)最大繁殖龄期数均为8个,其总生殖率分别为40.3和36.1 eggs·ind^(-1),最长个体寿命分别为28和27 d,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31和0.30。在合适环境下盾额隆背溞种群增长迅速,其瞬时增长率为每天0.39,在第10天种群数量已达起始的50倍,相对密度达510 ind·L^(-1),并进入平台期。在自然环境中其种群丰度极低,2022年在水体干枯期种群消失;在2023年的连续观察中,其种群在丰水期突然从观察区域完全消失。分析表明,盾额隆背溞具有相对较长寿命、较高繁殖力及较强的种群增长潜力,与众多常见种相比没有呈现明显的劣势,其在自然界中种群稀少可能并不是由其个体生物学 及种群生态学 基本特征 受� 陈国柱关键词:种群结构 繁殖力 种群动态 Ecology and Diversity of Bracket Fungi in Oak Dominated Forests of Nepal,Central Himalaya 2025年 Bracket fungi(Polypores)are a morphologically distinct category of Agaricomycetes(Basidiomycota)that are important agents for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cycling in forest ecosystems.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ecology of these fungi in particular forest ecosystems are overlooked in Nepal.Thus,the current study is aimed at assessing the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of bracket fungi in oak-dominated forests in the middle mountains of central Nepal.Regular field visits over a six-year period(2017-2022)were done at nine study sites of oak-dominated forests in Karnabhumi Community Forest(KCF)and Gumalchoki Community Forest(GCF)from Makawanpur and Kathmandu districts respectively.A total of 26 species of bracket fungi belonging to 17 genera and 8 families were reported.The majority of the bracket fungi are known to be saprobic,while Coltricia cinnamomea is the only mushroom found to be mycorrhizal based on its ecology.Most of the bracket fungi were found to be inedible,while Ganoderma lucidum,Laetiporus sulphureus,and Pycnoporus cinnabarinus were found to be medicinal.The diversity indices,such as the Shannon Weiner index and the Simpson diversity index,were found to be 0.26 and 0.53 in GCF,respectively,and 0.17 and 0.35 in GCF.This suggest that Oak dominated forests harbor considerable diversity of bracket fungi such that conservation of these forests is necessary. ADHIKARI Hari Sharan关键词:POLYPORES 水库蓄水量动荡期浮游植物生态学 特征 变化 2024年 以白石水库为例,全面探究了蓄水量动荡期库区浮游植物生态学 特征 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白石水库蓄水量上升期浮游植物种属增加22种,其中硅藻、蓝藻、绿藻和其它藻类分别增加3种、10种、7种及2种;水体环境的变化改变了优势群落结构和浮游植物的种类数量,但仍以硅藻、蓝藻和绿藻为主;蓄水量的上升降低了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50~0.91、0.74~9.92、0.82~2.45;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主要受营养盐和水温的影响,其中磷元素的稳定和氮含量的上升为群落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蓄水量的上升会降低不同季节和时期的水库表层水温及浮游植物密度,为白石水库水生态 变化分析和高水位运行调控提供一定支持。 娄利华关键词:浮游植物 生态学特征 白石水库 红皮云杉人工林的生态学 特征 及生物学 特性 2024年 为了探明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 Nakai)的生态学 特征 及生物学 特性,对不同月份红皮云杉人工林针叶营养物质的生态 特征 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红皮云杉针叶养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生长时间的推移呈动态平衡状态;对红皮云杉人工林的树木生长生物学 特性进行分析,将土层厚度、坡度、坡位、坡向和土壤类型5个因子作为场地分类的基础,计算各因子的偏相关系数,结果表明,红皮云杉人工林生长的生物学 特征 与该地区的环境密切相关,其中坡位是对红皮云杉生长影响最显著的因素,其次是土层厚度,坡向、土壤类型和坡度对红皮云杉生长的影响较小。 张玉婷关键词:人工林 生态学特征 生物学特性 2018-2021年山东省平度市蚊虫监测及生态学 特征 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山东省平度市蚊虫种类、分布、密度和季节消长特征 ,为蚊虫及蚊媒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 依据。方法2018-2021年每年1-12月,随机选取山东省平度市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和牲畜棚等生境,采用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每年5-10月份,随机选取居民区、公园/竹林、旧轮胎堆放地/废品站/工地等生境,通过双层叠帐法监测蚊密度。结果诱蚊灯法监测显示,2018-2021年共捕获雌蚊6549只,平均蚊密度为1.32只/(台·夜),以淡色库蚊为优势种群(占92.44%),其他依次为中华按蚊(占2.26%)、白纹伊蚊(占0.83%)和三带喙库蚊(占0.29%);居民区、公园、医院、民房和牲畜棚成蚊密度依次为1.50、1.00、1.44、0.50、2.63只/(台·夜),不同生境蚊密度间的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H=0.498,P=0.974),不同生境蚊种构成间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χ^(2)=142.092,P=0.000)。双层叠帐法监测显示,2018-2021年共捕获雌蚊319只,均为白纹伊蚊,平均蚊密度为1.33[只/(顶·h)];居民区、公园/竹林、旧轮胎堆放地/废品站/工地平均蚊密度依次为1.38、1.50、2.00[只/(顶·h)],不同生境蚊密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H=0.081,P=0.960)。成蚊密度高峰集中在7-9月,季节性特征 明显。结论2018-2021年平度市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蚊密度呈现明显的季节消长趋势,成蚊活动主要集中在7-9月份,存在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风险。 彭珍燕 代守杰 高龙玉 李炳辉关键词:蚊虫 蚊媒传染病 生态学特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微生态学 特征 2024年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微生态学 特征 ,为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内蒙古地区9个地级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乌兰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赤峰市和通辽市)和3个盟(兴安盟、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各200例,共2400例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和微生态学 特征 分析。结果从2400份痰液标本中共鉴定出1896株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1183例(62.39%),革兰阳性菌641例(33.81%),真菌72例(3.80%)。其中1183例革兰阴性菌中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641例革兰阳性菌中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72例真菌中主要包括白假丝酵母、曲霉菌和热带假丝酵母。对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微生态学 特征 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成功地从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细菌中克隆得到了16S rRNA V3基因;(2)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菌群与正常组对比具有多样性、差异性和其自身的独特特点;(3)乌兰浩特市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59.31%);(4)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体内病原菌的特点与患者年龄相关,当患者年龄≤50周岁时,其体内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的比例相当,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患者体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当年龄≥71周岁时,其革兰阴性菌的比例为72.98%。结论本研究样本量大,是一次对内蒙古地区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特点和分布较综合、全面的研究,在同类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内蒙古地区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李玲 王原 李嘉 王小焕 张颖琦 孙岩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原菌 微生态学 生态 种植连翘种群构件生态学 特征 及其对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连翘是我国常用的大宗药材之一,来源于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的干燥果实,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疏散风热之功效,主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等症,... 李佳衡关键词:种群构件 连翘 表型可塑性 不同干扰程度下城市绿地基于线虫功能群的土壤生态学 特征 在城市绿地土壤生态 系统中,土壤线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对城市绿地土壤的快速变化,以及人为干扰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做出灵敏的响应,是评估土壤健康状况的典型指示生物。但目前关于土壤线虫作为土壤环境指示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森... 徐卫超关键词:城市绿地 土壤线虫 土壤生态
相关作者
杜飞雁 作品数:143 被引量:979 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大型底栖动物 南沙群岛 浮游动物 优势种 鱼类 王亮根 作品数:59 被引量:202 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南沙群岛 群落特征 浮游动物 大型底栖动物 生态学特征 袁兴中 作品数:709 被引量:4,684 H指数:37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研究主题:鼠李糖脂 抗生素废水 消落带 光催化剂 复合材料 陆健健 作品数:170 被引量:2,735 H指数:35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长江口 湿地 湿地生态系统 生态建设 大型底栖动物 董崇智 作品数:111 被引量:640 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生物学研究 渔业生物学 渔业 黑龙江水系 捕捞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