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66篇“ 生态失衡“的相关文章
-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与“微生态失衡-炎症微环境”交互关系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
- 2025年
-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以雌激素依赖及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有损育龄期女性生育力的妇科疾病,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癥瘕”“积聚”等范畴。“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源自《黄帝内经》,对指导癥瘕、积聚的治疗有深远的中医学背景,亦与现代医学所证实的菌群微生态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理论相契合。“阳化气”功能不足,菌群微生态失调、宿体代谢紊乱,诱发炎症微环境,导致“阴成形”功能太盛,日久渐成癥瘕。故临证应以扶阳消阴为治则,法以补肾、健脾、疏肝,辅以活血解毒消癥等达到扶阳以助阴化、消阴以畅阳行之目的。附验案1则以佐证。
- 陈丽娜杨彩红叶敦敏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右归丸
- 乳杆菌阴道活菌治疗阴道微生态失衡对预防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价值
- 2025年
- 目的:观察应用乳杆菌阴道活菌治疗阴道微生态失衡对预防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阴道微生态失衡孕妇纳入研究,均为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郓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建档并接受规律产检的孕妇。对这些孕妇进行随机分组,共分为两组,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联合乳杆菌阴道活菌治疗。两组均接受为期10天的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使用阴道炎自动检测工作站和细菌性阴道病检测试剂盒对两组孕妇的阴道pH值进行检测,并对比其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阴道pH值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阴道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阴道微生态失衡孕妇应用乳杆菌阴道活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其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率。
- 戴慧秀刘晓泮王巧焕
- 关键词:未足月胎膜早破
- 阴道微生态失衡和念珠菌感染与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关系探讨
- 2025年
- 阴道微生态失衡和念珠菌感染可能与HPV感染及宫颈病变存在关联。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于本院主动要求进行宫颈防癌筛查以及依据患者主诉有必要行宫颈癌前筛查的患者共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均进行了阴道微生态、 HPV分型及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本研究以 HPV感染患者(38名)和非感染者(22名)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与 HPV感染的相关性。本研究拟以正常宫颈组22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变(LSIL)28例、高级别鳞内病变(HSIL)1 0例。通过逻辑回归分析,探讨阴道微生态失调、念珠菌感染与 HPV感染、宫颈疾病的关系。结果 HPV感染者阴道内的菌群失调和念珠菌感染率明显高于非 HPV感染者(P<0.05);与对照组比较, LSIL和 HSIL组阴道微生态失衡、念珠菌病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而 HSIL组则明显高于 LSIL组(P>0.05)。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①阴道微生态失衡、念珠菌感染、 HPV感染是导致 HPV感染的重要原因(P<0.05, OR>1)。结论 阴道微生态平衡失调、念珠菌病与 HPV感染、宫颈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上应该加强对阴道微生态的维持和监控。
- 施秀丽
- 关键词:阴道微生态念珠菌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病变
- 肠道微生态失衡与葡萄糖耐量异常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肠道微生态系统由人体内分布的共生菌群及其生存环境组成,是人体内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一种微生态系统。微生物为葡萄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提供了多种生化反应线索,并参与多种生理进程。肠道微生态系统通过改变短链脂肪酸的生成、脂多糖介导的炎症反应和胆汁酸信号的传导等多种途径干预血糖调节机制和胰岛素敏感性。随着肠道微生态治疗策略的不断推出,以运动、微生态制剂、膳食纤维、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和中药为代表的多种疗法在临床中得以应用和推广。本文综述了相关的研究进展成果。可以预见的是,肠道微生态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有望成为控制IGT发生发展和延缓2型糖尿病进行性加重的又一关键点。
- 兰晋杰张海生
- 关键词:肠道微生态肠道菌群葡萄糖耐量异常
- 高质量教育背景下中职课堂生态失衡审视与重构
- 2024年
- 高质量教育的追求是我们不懈的目标,而中职教育作为培养现代社会所需高素质劳动者的关键阶段,其课堂生态的平衡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教育政策应当更加关注中职教育的特点,鼓励创新和多元发展;教师的角色需要进一步演进,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合作者,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学生态度与能力的培养应当强调实际应用能力、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以适应快速变化的职业环境;系统支持方面则需要加强资源配置、师资培训、教育管理和政策制定,为中职课堂生态的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周兵
- 关键词:中职课堂生态失衡
- 肠道微生态失衡与小儿支气管肺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对肠道微生态失衡与小儿支气管肺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10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肺炎组,根据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肺炎组(n=74)与重症肺炎组(n=31),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的105名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肠道菌群及细胞免疫指标水平。Pearson法分析肠道菌群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结果 肺炎组患儿双歧杆菌[(6.33±1.08)CFU/g vs(7.21±1.25)CFU/g]、乳酸杆菌[(7.85±1.20)CFU/g vs(8.64±1.18)CFU/g]水平较对照组低,大肠杆菌[(7.14±1.13)CFU/g vs(6.25±0.98)CFU/g]、链球菌[(6.12±1.06)CFU/g vs(5.28±0.76)CFU/g]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症组患儿双歧杆菌[(5.40±0.64)CFU/g vs(6.72±0.71)CFU/g]、乳酸杆菌[(7.42±0.97)CFU/g vs(8.03±1.04)CFU/g]水平较轻症组低,大肠杆菌[(7.78±0.95)CFU/g vs(6.87±0.78)CFU/g]、链球菌[(7.31±1.06)CFU/g vs(5.62±0.66)CFU/g]水平较轻症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炎组患儿CD3^(+)、CD4^(+)、CD4^(+)/CD8^(+)水平比对照组低,CD8^(+)、IgA、IgM、IgG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轻症组相比,重症组患儿CD3^(+)、CD4^(+)、CD4^(+)/CD8^(+)水平降低,CD8^(+)、IgA、IgM、IgG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分别与CD3^(+)、CD4^(+)、CD4^(+)/CD8^(+)呈正相关,与CD8^(+)、IgA、IgM、IgG呈负相关;大肠杆菌、链球菌分别与CD3^(+)、CD4^(+)、CD4^(+)/CD8^(+)呈负相关,与CD8^(+)、IgA、IgM、IgG呈正相关。结论 支气管肺炎患儿的肠道微生态失衡与细胞免疫关系密切,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患儿的肠道菌群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差异显著。
- 杨菊萍赵丹陈静张琳王建峰
- 关键词:肠道微生态支气管肺炎细胞免疫
- 慢性胰腺炎发展中肠道微生态失衡的作用及纠正措施应用进展
- 2024年
-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胰腺纤维化是其典型的病理改变,最终可导致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紊乱。CP患者胰腺外分泌功能紊乱可造成肠道免疫屏障破坏,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而肠道微生态失衡又在CP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肠道微生态失衡可引起CP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使肠道菌群多样性减少、病原菌增多,有益菌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乳酸和丁酸等减少,且过度聚集的内毒素又可引发CP患者糖代谢异常,增加CP患者癌变的风险。通过胰酶替代疗法、抗菌药物治疗、益生菌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方法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缓解CP进展,有望成为治疗CP的有效手段。
- 姜盛楠孙婷婷支文冰张笑颜刘洋张红
- 关键词: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肠道微生态肠道菌群
- 基于“心-小肠-脾”轴探讨肠道微生态失衡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7
- 2024年
-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发生于血管内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其核心病理表现为管壁变硬狭窄、弹性减退,但其发病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当前,大量研究证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丰度与数量失衡是AS发生发展的关键诱因之一。诸多研究表明,心脉失和、小肠不利及脾气亏虚等诱发AS的病因均可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中医药在调控肠道微生态防治AS方面具有多靶点、不良反应少等优势,且临床效果显著。本文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以中医“心-小肠-脾”轴为切入点,就肠道微生态失衡与AS发病机制进行述评,以明确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参与AS的作用机制,为中医治疗或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 孙孟艳秦合伟牛雨晴宋雪梅郭宁王梦楠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肠道微生态肠道菌群
- 波吉卵囊藻在修复鱼类肠道微生态失衡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波吉卵囊藻在修复鱼类肠道微生态失衡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制备修复抗生素导致的鱼类肠道微生态失衡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中波吉卵囊藻作为抗生素导致的鱼类肠道微生态失衡快速修复产品,作用包括:快速恢复鱼类肠道微生物群落结...
- 张宁赵娜董忠典易鑫张博黄翔鹄
- 智媒时代舆论生态失衡与治理策略
- 2024年
- 智媒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加快了媒体格局的重构,开启了新的传播生态和模式。算法推荐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个性精准,同时也对舆论生态造成了冲击,引发了信息茧房,加剧了数字鸿沟和舆论极化等问题。鉴于以上问题,本文就规避技术风险、优化舆论环境和加强机制创新三方面展开,提出了加强对算法技术的监管重视反向议程设置、强化理论武装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和完善舆情监测、回应模式的舆论生态治理策略,以便共同营造健康、和谐、有序的舆论环境。
- 童莉周海娟
- 关键词:舆论生态
相关作者
- 彭珂珊

- 作品数:613被引量:1,608H指数:17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 研究主题:生态环境 粮食生产 可持续发展 黄土高原 经济发展
- 赵文萱

- 作品数:17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 研究主题:语文课堂 生态失衡 失衡 语文教材 冰心散文
- 李万庆

- 作品数:30被引量:187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中心
- 研究主题:天津近岸海域 重金属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 近岸海域
- 孙艳青

- 作品数:16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中心
- 研究主题:环评 环境影响评价 近岸海域 天津近岸海域 生态失衡
- 孔明敏

- 作品数:5被引量:60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羽毛球 生态失衡 羽坛 可持续发展 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