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915篇“ 生态分布特征“的相关文章
94例妇科门诊就诊人群阴道微生态分布特征情况及临床症状调查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94例妇科门诊就诊人群阴道微生态分布特征及临床症状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丰城市中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94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阴道分泌物,进行微生态检查,根据阴道微生态情况分为正常组、微生态失调组与炎症组。比较3组临床特征、阴道微生态系统功能学指标[阴道微环境pH值、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白细胞酯酶(leukocyte esterase,LE)、唾液酸苷酶(sialy glycoside enzyme,SNa)、N-乙酰葡萄糖胺(acetylglucosaminidase,GlcNac)、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lucuronidase,GUS)]症状体征评分及白带情况,分析阴道微生态系统形态学检测指标。结果94例患者中,正常组32例(34.04%),微生态失调组39例(41.49%),炎症组23例(24.47%);3组年龄、体质量、体重指数、婚姻状况、孕次、产次、文化程度、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家庭月收入及月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酸杆菌+级占比43.62%,菌群密集度Ⅳ级占比53.19%,菌群多样性Ⅳ级占比48.94%,Nugent评分≤3分占比39.36%,菌丝孢子检出情况占比12.77%和滴虫检出情况占比5.32%;3组pH及H2O2、LE、SNa、GlcNac、GUS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组pH值、SNa、GUS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组与微生态失调组,LE、GlcNac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组,微生态失调组pH值、LE、GlcNac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组,H2O2阳性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组症状体征评分高于微生态失调组,炎症组症状体征评分、白带增多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微生态失调组白带增多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妇阴道微生态检测可整体全面评估阴道微生态情况,同时诊断多种阴道炎症及混合性阴道感染,指导临床对症治疗,促进阴道免疫调节和阴道微生态平衡,降低阴道感染复发率。
张彦魏武葛丽丽
关键词:阴道微生态形态学功能学微生态失调
2型哮喘急性期患者上、下呼吸道微生态分布特征研究
目的:气道微生态分布特征与哮喘的发病频率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但不同哮喘表型患者的上、下呼吸道微生态特征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了2型急性期哮喘患者上、下呼吸道微生态分布特征及与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验证了上、下呼吸道特征菌群与...
张瑜
关键词:重症哮喘炎症因子
镇江市河湖沉积物好氧氨氧化微生物的生态分布特征研究
随着我国城镇化以及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过量的氮不断进入自然水体,水环境中氮元素含量急剧增加,不仅破坏了水生态环境,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驱动的好氧氨氧化作为硝化反应的第一...
原璐彬
关键词:氨氧化古菌氨氧化细菌
文献传递
红托竹荪资源收集与生态分布特征被引量:15
2020年
为了调查红托竹荪资源分布特征,以织金县为调查对象,共设计了6条调查路线,对红托竹荪资源进行系统调研;并进行林分因子、土壤因子以及水平、垂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红托竹荪的寄主主要为多年生苦竹、金竹等竹林腐根;在营养丰富、土质疏松、保湿效果好的黑棕色沙土中分布较多;主要生长于海拔1000 m^1 500 m,水平分布主要集中在织金的北部以及中南部,东南方向和西面分布较少。此次调查探明了红托竹荪生态习性与分布特征,为贵州红托竹荪这一特色优势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为红托竹优良菌株的选育奠定基础。
龚光禄杨通静桂阳黄万兵卢颖颖刘宏宇黄晓润朱国胜
关键词:红托竹荪种质资源林分因子土壤因子
nirS型反硝化细菌的系统进化以及在珠江口的生态分布特征
随着沿海地区人口密度的逐年增多及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被排入到了海洋,从而导致过量的活性氮也从陆地向水体迁移,这种现象成为了河口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危害。反硝化作用是微生物介导...
谢海桃
关键词:反硝化细菌系统进化河口沉积物氮素去除
文献传递
长白山地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跳虫群落组成及其生态分布特征
土壤跳虫是中小型土壤动物三大优势类群之一,是地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消费者和分解者,对土壤理化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土壤跳虫可评价土壤质量,具有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此外,土壤跳虫对土壤环境变化十分敏感...
许还
关键词:群落组成生态分布农田生态系统
文献传递
五里峡水库中AAPB的生态分布特征
微型浮游生物因为在水体中分布广泛并且丰度较高,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系统内能量传递、转化和物质循环等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APB是自然界重要的一类特殊的光合异养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过程中...
彭文杰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
文献传递
西北太平洋现代放射虫在上层水体中的生态分布特征(英文)
To study the photosynthetic associations on modern radiolarians,we analyzed plankton samples from waters shall...
张兰兰鈴木紀毅仲村康秀辻彰洋
关键词:FLUORESCENCE
文献传递
长白山地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跳虫群落结构及其生态分布特征被引量:13
2017年
为了解长白山地不同地貌类型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跳虫群落结构及其分布,探讨不同地貌类型对土壤跳虫群落结构和分布及其季节动态的影响,于2015年春季(5月)、夏季(7月)、秋季(9月)分别对长白山地玄武岩台地、花岗岩低山、花岗岩丘陵三种地貌类型玉米田土壤跳虫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3个生境共获土壤跳虫881头,隶属10科16属22种。其中,玄武岩台地土壤跳虫个体密度是1 760头/m^2,17种;花岗岩低山个体密度是2 206.67头/m^2,13种;花岗岩丘陵个体密度是1 906.67头/m^2,18种。地貌及取样时间的差异对土壤跳虫个体密度、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有一定的影响。花岗岩低山与花岗岩丘陵的个体密度和物种数大小为秋季>春季>夏季,而玄武岩台地的个体密度和物种数表现出随季节变化呈递增的趋势(P<0.05)。不同地貌土壤跳虫多样性均在秋季达到最大,夏季玄武岩台地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花岗岩低山和花岗岩丘陵,秋季,玄武岩台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花岗岩低山,玄武岩台地优势度指数显著低于花岗岩低山(P<0.05)。不同土壤环境因子对跳虫的影响不同,土壤温湿度、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全磷与土壤跳虫的群落结构、生态分布有明显的相关性。综上可知,长白山地农田生态系统土壤跳虫群落结构和生态分布因地貌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季节变化也对其影响明显。
许还殷秀琴马辰
关键词:群落结构生态分布农田生态系统
长白山地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分布特征被引量:24
2017年
在长白山地丘陵区选择次生落叶阔叶林、灌木林、采伐迹地以及耕地四种土地利用方式,对其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多样性和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动物群落的水平分布呈现明显的差异。采伐迹地中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和耕地中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季节变化明显。次生落叶阔叶林和灌木林土壤动物分布随土层加深急剧减少,采伐迹地和耕地垂直分布递减和缓。同一季节土壤动物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差异显著。土壤动物的多样性表现为灌木林最高,耕地最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的生态分布,其中pH、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氮是影响长白山地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动物群落分布的主导因子。
李红月殷秀琴马辰郭玉梅
关键词:土壤动物生态分布土地利用方式丘陵区

相关作者

曾江宁
作品数:152被引量:1,677H指数:2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大型底栖动物 潮间带 环境因子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郭秒
作品数:23被引量:120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光合细菌 高原湖泊 紫色非硫光合细菌 种群结构 紫色非硫细菌
王莉
作品数:342被引量:1,707H指数:20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银杏 发育过程 骨钙素 教学改革 糖尿病
谢斐
作品数:3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汞 丰富度 矿带 污染源 苔藓植物
廖一波
作品数:82被引量:893H指数:20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大型底栖动物 潮间带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象山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