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5篇“ 生境评价“的相关文章
青藏高原西藏嵩草潜在适宜生境评价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025年
该研究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重要建群种西藏嵩草为研究对象,运用MaxEnt模型,基于83个西藏嵩草样本点数据和6个环境因子构建模型,模拟预测当前和2050年、2070年分别在RCP2.6、RCP4.5、RCP8.5等3种不同情景下西藏嵩草生境范围,并通过ArcGIS10.5对其潜在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MaxEnt模型能准确模拟预测西藏嵩草生境范围;海拔和年均温是影响其生长的主要因子,海拔3500~4000 m、年均温4.5℃左右的地区是潜在适宜生境分布区;当前基准期西藏嵩草潜在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南部及东南部区域,总面积126.656×10~4km^(2),约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48.71%;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潜在适宜生境分布范围大于当前适宜生境范围,并且不同等级适宜生境呈现时空差异性。青藏高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敏感且脆弱,西藏嵩草时空分布主要向西部、西北方向的青藏高原腹地扩张,不同气候情景下未来潜在适宜生境存在一定退化区域,西藏那曲、日喀则等地区退化较为严重。建议对西藏嵩草集中退化敏感区域加强关注和保护。
张亮张亮魏彦强支泽民
关键词:青藏高原
长江下游宁镇段江豚物理生境评价
2024年
长江江豚是中国长江中下游特有物种,近两次长江淡水豚生态考察中其种群数量出现止跌回升,但仍处于极度濒危状态。为进一步稳固江豚种群数量增长态势,维持优良生境成为开展后续相关保护措施的基础。然而,长江下游水文条件复杂,航道整治、岸线开发利用、十年禁渔等工程和管理措施可能对江豚生境造成影响。因此,开展长江下游江豚调查和生境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船只调查结合环境DNA监测,明晰了长江宁镇段江豚的种群分布、活动特征及主要活动区域的环境特征;综合水深、流速、岸线和饵料多种关键生境因子,构建了长江下游南京-镇江段江豚物理生境模型,模拟分析了江豚生境适宜度。结果表明,船只调查和环境DNA监测结果均显示出研究区域内江豚主要分布在南京保护区,非保护区次之,镇江保护区较少。其中江豚序列丰度在绿水湾公园点位最高,占比7.77%;基因拷贝数在烈山点位最多,达22.56拷贝数/mL。观察到江豚出现频率和丰度较高的点位均在模型中显示出较适宜的生境,耦合多种关键生境因子的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江豚生境适宜性。总体来说,南京江段生境适宜度较高,范围较大。最后,针对南京下游深水航道工程下江豚生境保护,建议在后续航道整治工程中充分采用生态措施,以支撑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协同发展。
张思九林育青陈求稳陈求稳
关键词:生境评价
综合多源遥感信息的网格化晚稻纹枯病生境评价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综合多源遥感信息的网格化水稻纹枯病生境评价方法。仅仅依靠点状气象数据预测较为粗放且无法提供连续面状预测结果。本发明如下:一、选取调查区域并获取其多源遥感数据和调查其病害严重度。二、确定晚稻位置和面积。三、基于...
张竞成田洋洋张静文沈艳艳陈冬梅黄然周贤锋吴开华
一种城市河道鱼类生境评价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河道鱼类生境评价方法和系统。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包括:筛选城市河道中指标鱼类和对应的至少一个生境影响因子;将城市河道分为至少一个河段,并采集至少一个河段中至少一个生境影响因子的实测数据;根据指标鱼类的不...
张劲王小允易齐涛闵惠刘超利冷卓宇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东洞庭湖典型沉水植物生境评价被引量:1
2024年
为阐明东洞庭湖沉水植物生长的关键生境因子和适宜生境分布特征,以东洞庭湖典型沉水植物苦草属为指示物种,结合苦草属地理分布、气候和水文环境变量,基于最大熵模型建立东洞庭湖苦草属生境适宜性模型并对苦草属的生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训练数据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值为0.893,最大熵模型预测效果好;年均温变化范围、最湿月降水量、水深、最暖季度降水量、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和平均日较差是影响东洞庭湖苦草属生境的关键因子,以最大训练敏感性及特异性阈值0.503和平衡训练遗漏率、预测面积及阈值0.063作为适宜生境和次适宜生境的划分阈值,将东洞庭湖苦草属生境划分成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3类,其中适宜生境面积为227.62 km^(2),占湖区湿地总面积的17.14%。研究成果揭示了影响东洞庭湖典型沉水植物苦草属生长的生境因子和适生区特征,以期为湖区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戴凌全吴倩常曼琪任玉峰汤正阳姜伟李翀戴会超
关键词:最大熵模型东洞庭湖沉水植物
基于MaxEnt模型的公路项目环评中重要物种适宜生境评价及预测被引量:1
2024年
公路建设项目属于线性项目,其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是对物种生境的阻隔和切割,致使物种适宜生境面积减少,并伴有光污染、声环境质量下降。基于拟建的穿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嘴松鸡生境的公路,以MaxEnt为预测模型,模拟公路建设前后黑嘴松鸡适宜生境的分布变化。结果显示:基于最大熵模型的黑嘴松鸡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AUC值为0.945,可信度较高。适生区分析显示:黑嘴松鸡集中分布在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项目建设后不适生区面积大幅度增加。研究认为,最大熵模型能很好地模拟项目建设前后研究区黑嘴松鸡适生区的分布,明确公路项目建设对黑嘴松鸡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环评中对适宜生境评价及预测提供参考。
袁伯闻王英伟池也刘金祥
关键词: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最大熵公路项目
巢湖流域河道鸟类多样性及其生境评价研究
河流生态系统的变化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因此对于河流生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河道岸坡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河岸稳定性和美化环境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是野生动物的重要生境。而鸟类作...
杨亚婷
关键词:鸟类群落鸟类多样性生境因子巢湖生境评价
基于多源遥感信息的作物病虫害生境评价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作物病虫害严重影响粮食产量和质量,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开展作物病虫害生境适宜性评价能够对适合病虫害繁殖和流行的环境区域进行有效表征,为病虫害预测提供重要信息。由于作物病虫害发生和流行受多种生境因素影响,同时这些生境因素时空异质性高,难以通过传统气象站点数据、人为调查等方式进行有效表征,为病虫害生境评价带来较大的挑战。遥感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病虫害生境信息表征带来重要机遇。多源遥感信息在时空异质信息表征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同时能与传统气象站点数据形成信息互补,为病虫害生境适宜性评价提供全面、丰富的信息,支持生境适宜性评价模型的构建。本文对多源遥感信息在作物病虫害生境适宜性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分析多源遥感数据在寄主作物分布及生长状态、环境气象条件和景观等病虫害生境因子表征方面的潜力,以及大范围生境适宜性评价涉及的统计模型、机器学习模型和生态位模型等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多源遥感信息的作物病虫害生境评价模型构建的框架,并对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为更加精准、科学的区域尺度病虫害防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为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提供科学指导。
沈艳艳张竞成沈栋田洋洋黄文江杨小冬
关键词:作物病虫害生境适宜性
基于MaxEnt模型的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叶兜被兰潜在适宜生境评价
2023年
目的:二叶兜被兰(Neottianthe cucullata)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探讨其适宜生境有利于其植物的保护。方法:基于二叶兜被兰在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1个分布点、地形和土地覆被因子构建MaxEnt模型,研究二叶兜被兰潜在适宜生境。结果:(1)AUC均值为0.89,MaxEnt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二叶兜被兰在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潜在分布范围;(2)二叶兜被兰适宜生境总面积约15132.82公顷,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31.19%,集中分布在保护区大通河两岸的大岗子沟(沟口)、小岗子沟(沟口)、铁城沟、指南北沟等沟系的沟底区域;(3)海拔对二叶兜被兰适宜生境影响显著,海拔小于2629 m(A、B梯度)二叶兜被兰适宜生境扩大,海拔大于2629 m(C、D梯度)适宜生境减少;(4)二叶兜被兰适宜生境与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保护等级成正效应,不适宜生境成负效应。结论:MaxEnt模型可以用于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的生境模拟及适宜生境评价研究,通过自然保护区各功能区管理、天保工程、公益林管护、护林防火、社区共建及禁牧等措施的实施,兰科植物生境得到有效保护。
付殿霞张亮李小刚杨霁琴
一种采煤沉陷水域的生境评价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境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煤沉陷水域的生境评价方法,通过确定区域概况,进行现场调查,明确观察点位;构建采煤沉陷水域物理生境评价、沉陷水域的岸边带生境评价、沉陷水域水环境形态生境评价,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采煤...
范廷玉马腾龙王顺陈迎香徐良骥方王凯路啊康王兴明

相关作者

欧阳志云
作品数:682被引量:21,574H指数:8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 生物多样性 生态
徐卫华
作品数:184被引量:4,780H指数:3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国家公园 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大熊猫
刘雪华
作品数:121被引量:1,104H指数:19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大熊猫 红外相机 秦岭大熊猫 遥感 自然保护区
马合木提·哈力克
作品数:33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塔里木马鹿 马鹿 艾比湖 生境评价 种群数量
张明海
作品数:182被引量:847H指数:16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马鹿 东北虎 东北马鹿 生境选择 野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