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篇“ 甘蔗黄叶病“的相关文章
一种甘蔗黄叶样品检测用存储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甘蔗黄叶样品检测用存储装置,包括风干盒、缓冲液盒、翻盖、软皮层、标签和滑轨;风干盒和缓冲液盒整体都为长方形的盒体结构;缓冲液盒的内部侧表面和风干盒的外部侧表面设有滑轨,能够进行嵌合活动,即风干盒嵌入...
黄海荣徐林李翔邓宇驰颜梅新经艳王伦旺 杨荣仲唐仕云周会雷敬超谭芳
文献传递
贵州蔗区甘蔗黄叶发生情况的分子鉴定被引量:4
2015年
为明确甘蔗黄叶在贵州各蔗区的发生情况,对贵州甘蔗生产主产区的23个甘蔗疑似感植株进行了甘蔗黄叶的分子检测。结果表明:8个甘蔗生产区中6个蔗区检测到甘蔗黄叶毒(SCYLV),样本阳性检测率为47.8%。结论:甘蔗黄叶在贵州多个蔗区均有发生,不同品种间的感情况存在差异,生产上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付瑜华周玉飞张正学雷石富李向勇卢加举
关键词:甘蔗黄叶病分子检测RT-PCR
广西甘蔗黄叶调查及3种毒基因型在广西的分布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明甘蔗黄叶在广西蔗区的发生情况,明确甘蔗黄叶毒(SCYLV)基因型类型和地理分布,为甘蔗育种和健康种苗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西蔗区采集不同品种(品系)显症或不显症甘蔗样品,采用特异引物(P1/P2)进行RT-PCR检测.甘蔗黄叶毒基因型鉴定采用3对特异引物BRA-PER-F/BRA-PER-R、REU-F/B-REVd和CUB-F/CUB-R进行RT-PCR鉴定.[结果]SCYLV RT-PCR检测结果,124个样品中有57个样品可扩增出大小约630 bp的目的条带,扩增产物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SCYLV CP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5%~99%.甘蔗黄叶调查结果,124个样品中57个样品检测出SCYLV,感染率为46.0%.广西北部蔗区黄叶感染最严重,SCYLV检出率为76.0%;桂西、桂中、桂南蔗区分别有50.0%、40.0%和36.8%的品种检出SCYLV;桂东蔗区SCYLV阳性检测率最低,为16.6%.在所调查的甘蔗品种中以柳城03-182、桂糖21、粤糖55和粤糖93-159感染SCYLV比较严重,主栽品种ROC22在柳城、宜州、钦州和金光农场均检测出阳性.毒基因型调查结果,广西甘蔗黄叶毒基因型存在巴西-秘鲁(BRA-PER)、留尼汪岛(REU)和古巴(CUB)基因型等3种.主要以CUB型为主,占63.2%,除东部和西部蔗区外其他蔗区均有分布;其次是BRA-PER基因型,占56.1%,每个生态蔗区均有分布;REU基因型占5.3%,分布于柳州、凭祥、南宁蔗区.[结论]甘蔗黄叶SCYLV已在广西各主要蔗区发生且蔓延,其毒基因型存在3种且有不同程度分布.
颜梅新黄伟华林珊宇朱桂宁黄诚华邓展云韦金菊贤小勇林善海覃振强潘雪红魏吉利商显坤
关键词:甘蔗黄叶病病毒基因型
甘蔗黄叶及其原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2年
甘蔗黄叶是由甘蔗黄叶毒(Sugarcane yellow leaf virus,SCYLV)引起的一种害,在全球主要甘蔗种植国家或地区普遍发生,危害日益严重。SCYLV经甘蔗蚜虫以持久性方式传播,在寄主植株内主要侵染韧皮部组织。该毒起源于黄症毒科属间基因重组,被国际毒分类命名委员会确认为黄症毒科马铃薯卷叶毒属成员。文章综述了甘蔗黄叶毒生物学特征、害发生和危害、原鉴定和检测、分子进化和遗传多样性、基因组结构和基因功能以及抗转基因等方面研究进展,并对甘蔗黄叶育种和防治措施作了讨论。
高三基林艺华陈如凯
关键词:甘蔗黄叶病甘蔗黄叶病毒抗病育种
不同灌溉水平及不同基因型甘蔗甘蔗黄叶的影响
2012年
以我国甘蔗常用亲本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灌溉水平及不同基因型甘蔗品种(系)对甘蔗黄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水平和不同基因型品种(系)对甘蔗黄叶均产生极显著的影响;在不同灌溉条件下,甘蔗黄叶率呈低水>中水>高水的规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甘蔗黄叶率不断上升;品种间抗性差异很大,抗性从强到弱依次为粤糖93-159、CP72-1210、崖城91-58、CP84-1198、ROC1和内江92-244;品种粤糖93-159在高水处理(4次/月)条件下甘蔗黄叶率达最低。
金玉峰王勤南张垂明胡后祥符成刘少谋
关键词:甘蔗灌溉基因型裂区设计甘蔗黄叶病
不同灌溉水平及不同基因型甘蔗甘蔗黄叶的影响
以我国甘蔗常用亲本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灌溉水平及不同基因型甘蔗品种(系)对甘蔗黄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水平和不同基因型品种(系)对甘蔗黄叶均产生极显著的影响;在不同灌溉条件下,甘蔗黄叶率呈低...
金玉峰
关键词:甘蔗灌溉基因型裂区设计甘蔗黄叶病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广西地区甘蔗黄叶毒分子鉴定
2011年
[目的]为广西甘蔗黄叶综合征(YLS)的分子检测和抗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采集显症甘蔗叶样本,通过提取总RNA,利用引物P1/P2对样本进行反转录RCR(RT-PCR)扩增,对广西地区甘蔗黄叶原体进行分子鉴定。[结果]经引物P1/P2扩增出630bp的目的片段。氨基酸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是甘蔗黄叶毒(SCYLV)外壳蛋白基因的一部分,与其他国家SCYLV分离物同源性达95%~99%。[结论]广西甘蔗黄叶原确是SCYLV,该毒可能是近年从区外或境外传入的。
颜梅新黄伟华黄诚华
关键词:甘蔗黄叶病甘蔗黄叶病毒分子鉴定
广西北部蔗区甘蔗黄叶调查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明甘蔗黄叶在广西北部蔗区的发生情况,为甘蔗健康种苗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西北部蔗区采集不同品种显症或不显症甘蔗样品,采用引物(P1:5′-AATCAGTGCACACATCCGAG-3′/P2:5′-GGAGCGTCGCCTACCTATT-3′)进行SCYLV一步法RT-PCR检测。【结果】柳州郊区蔗区调查的8个品种中有6个品种带毒,带毒率为75.0%;柳城蔗区调查的7个品种全部带毒,带毒率为100.0%;鹿寨蔗区调查的4个品种中有2个品种带毒,带毒率为50.0%;宜州蔗区调查的6个品种中有4个带毒,带毒率为66.7%。在所调查的品种中,柳城03-182、桂糖21和台糖16在作为调查对象的蔗区均检测出黄叶毒;主栽品种ROC22也在柳城和宜州蔗区检测出黄叶毒。【结论】甘蔗黄叶已在广西北部蔗区发生,且有向外蔓延的趋势。
颜梅新黄伟华黄诚华
关键词:甘蔗黄叶病
海南蔗区甘蔗黄叶与花叶发生情况的分子鉴定被引量:26
2011年
于2010年甘蔗生长季节,对海南甘蔗产区8个县(市)24个乡镇进行甘蔗的调查和检测,初步明确海南蔗区甘蔗种类主要有2种,即由甘蔗黄叶毒(Sugarcane yellow leaf virus,ScYLV)引起的甘蔗黄叶和由高粱花叶毒(Sorghum mosaic virus,SrMV)引起的甘蔗花叶。其中甘蔗黄叶最为普遍,检出率达到75%,可能是影响海南蔗区甘蔗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由高粱花叶毒引起的甘蔗花叶次之。同时针对甘蔗提出推广甘蔗脱毒健康种苗是其防治的主要措施,对指导海南蔗区乃至全国甘蔗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熊国如张雨良赵婷婷张树珍杨本鹏
关键词:甘蔗黄叶病花叶病分子鉴定
甘蔗黄叶研究进展
甘蔗黄叶毒(Sugarcane YELLOW leaf VIRUS,ScYLV)引起的甘蔗黄叶亦称黄叶综合症是我国和世界甘蔗生产中最主要的害之一,造成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和品种种性退化,甘蔗黄叶的研究不容忽视。本文...
黄振瑞陈月桂高三基郭晋隆许莉萍
关键词:甘蔗黄叶病病原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高三基
作品数:144被引量:656H指数:16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甘蔗 甘蔗黄叶病毒 白条 转基因甘蔗 甘蔗愈伤组织
张雨良
作品数:118被引量:33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研究主题:甘蔗 甘蔗黄叶病毒 番木瓜 原核表达 香蕉束顶病毒
陈如凯
作品数:564被引量:3,113H指数:31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甘蔗 转基因甘蔗 斑茅 甘蔗品种 配合力
王洪星
作品数:55被引量:134H指数:5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
研究主题:甘蔗黄叶病毒 甘蔗 槟榔 PCR 黄化
杨文君
作品数:26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甘蔗黄叶病毒 蛋白基因 诱饵 原核表达 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