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75篇“ 理论学科“的相关文章
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报告 2023
本书以2023年度为时间单位,围绕2023年度发展概况、教师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教学方法改革、社会实践、教学保障、教学评价八个方面,以调研数据为基础,既从量的层面又从质的维度,既分析存量又比较增量,既总结成绩又剖析...
艾四林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的学科素养评价体系构建的困境及出路
2025年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的学科素养评价,既是衡量和提升学科人才学科素养水平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式,主要聚焦于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等领域重点强化与完善。针对当前学科素养评价在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以及评价结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遵循自评和他评相统一、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统一、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统一、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统一原则基础上,从健全多元主体评价体系、规范学科素养评价标准、完善学科素养评价内容、创新多样化评价方式等方面优化路径,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的新跃升。
刘勇宁宇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科人才学科素养
高质量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式发展
2025年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20年来,学科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学科体系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学科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后备人才培养成效显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在多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形成了一些具有根本性、规律性的宝贵经验,为新时代新征程上高质量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黄泰岩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科建设思政课
高质量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时代机遇与改进对策
2025年
文章首先阐述了高质量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新机遇,然后分析了高质量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最后提出了高质量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新对策,包括更新培养理念,创新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优化科研环境,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杨超李昱颖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医学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2025年
医学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既要遵循《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一般原则,又要立足自身办学特色发挥比较优势,找到医学类课程和思政课程协同发展的育人模式。基于医学类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二者在人员保障、资源整合、机制运行等方面依然存在困境,需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凝聚思想共识,以组织队伍建设为保障凝聚育人合力,以平台搭建为载体整合教学资源,以育人模式构建为抓手保障协同教学,以此破解课程思政建设困境,形成思政课程显性育人和课程思政隐性育人协同配合的“大思政”格局。
何佳洁张鲜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医学院校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2025年
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和根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其中学科体系是根本依托,学术体系是核心和桥梁,话语体系是基本载体,三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内在有机统一整体。
袁银传于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2024年度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报告
2025年
2024年,艺术学理论研究在理论纵深与实践应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纪念《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10周年为契机,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自主化发展路径。基础理论侧重对基本概念与核心问题的历史溯源,对艺术跨媒介及美育问题的深入探讨;史学研究倾力于重构本土艺术史书写范式;批评理论持续推动传统批评话语的当代转型;交叉学科不断扩容升级;前沿热点聚焦于对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艺术和电子游戏等热点论题的探讨,皆显示出艺术理论对时代的深切观照。然而,就目前存在的原创性不足、史学活跃度不高、技术工具论与艺术本体论表层化等问题来看,未来的艺术学理论研究仍需在自主与开放两方面寻求突破。
孙晓霞李修建王一楠雍文昴秦兴华
关键词:美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三重维度被引量:3
2024年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需要把握精神品格、核心素养、根本路径三重维度,要植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本质特性,着力涵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性相契合的“正气、大气、勇气”的精神品格,着重培育“讲政治、有思想、会教育”的核心素养,着重从“经典、思想史、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夯实人才培养的学科基础。
庞立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精神品格
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报告 2022
《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是在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指导和支持下经过半年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年度发展...
艾四林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大举措、重要进展和前瞻思考被引量:1
2024年
办好思政课,离不开强有力的学科和学理支撑。五年来,各方面认真学习、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扎实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如持续抓好学科点和学科依托单位建设、深入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整体推进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本硕博学科点数量大幅增加,配齐建强教师队伍成效显著、高校思政课建设成效卓著、科研水平稳中有进、人才培养能力稳步提升、社会服务有声有色。新征程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需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切实建强建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政课的支撑能力。
艾四林刘武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科建设

相关作者

张雷声
作品数:282被引量:2,085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陈占安
作品数:130被引量:875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 高校 理论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顾海良
作品数:394被引量:2,710H指数:2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高校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经济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梅荣政
作品数:260被引量:1,154H指数:1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学科建设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栏目主持人 教材体系建设
靳诺
作品数:106被引量:827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主题:立德树人 总书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