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3篇“ 理论地震图“的相关文章
- 合成理论地震图方法综述
- 2021年
- 合成理论地震图对震源和地下结构的研究而言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一直以来,诸多地震学领域的先驱们都致力于合成理论地震图的方法发展与改进,是一个愈久弥新的研究课题.同时,经过很多非常有影响力的地震学家的发展,合成理论地震图的方法种类变得多种多样.本文全面而深入地总结合成理论地震图的不同理论、不同方法所具有的优势与不足,并讨论各种理论地震图计算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理论地震图计算方法的发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经过对比研究,我们得到以下三点认识:(1)在解析类方法中,波数积分法在使用上不区分局部或全球尺度、计算精确且为全波形模拟,因此适用性更为广泛;(2)在数值类方法中,谱元法在适用性和计算效率上是一种最受欢迎且最精确的计算方法;(3)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方法相结合的混合计算方法是较好的选择.
- 陈俊磊陈俊磊侯爵
- 关键词:理论地震图解析解数值解
- 来自海底高速层径向波的理论地震图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本文利用各向异性反射率技术计算理论地震图,提出海底高速薄层会产生沿高速层水平传播的波(简称径向波),这种波在水层中作为P波,在固液界面激发下行横波,该均匀横波以临界角入射高速薄层,在层内作为超临界角的非均匀横波水平传播,再以临界角转换为上行传播的均匀横波,最终在固液界面上行透射转换为水层中P波.高速薄层传播的径向波不同于界面折射波,也不同于具有频散的面波和通道波.理论地震图的研究表明,径向波具有线性时距,能与海底强反射具有同等振幅水平;径向波有其振幅、时距位置和斜率这些观测记录参数,分别对应高速层的厚度、深度和近似的横波速度;径向波可以克服折射波解释中遇到的振幅强弱和高速层速度等困难.径向波可作为探测海底高速薄层的有力工具,对于研究高速层屏蔽、海底反射类型的多样性和相应的资料处理解释有重要意义.
- 姚陈郝重涛
- 关键词:理论地震图海底高速层
- 南海OBS记录S类多次波的理论地震图研究
- 南海OBS观测记录包括海底三分量和水压记录,我们先着眼共接收点道集的整体记录特征并分析各类反射的性质。P分量(水压记录)更多记录到P波,水层下包括S波路径的反射少有显示,可解释为海底过渡层使得上行S波到水层P波的透射转换...
- 姚陈郝重涛
- 关键词:多次波理论地震图OBS
- 文献传递
- 穿透上地幔橄榄岩层的SKS分裂—理论地震图研究初步
- 海洋地区的地壳厚度相比陆地地区要薄的多,解释SKS分裂可更多着眼地幔橄榄岩各向异性。但太平洋区的实际观测表明(Fontaine et al., 2007),即便同一接收点不同方位和震中距的SKS分裂,快波偏振会比较散,到...
- 姚陈郝重涛陈九辉
- 关键词:SKS地幔橄榄岩上地幔理论地震图
- 文献传递
- 利用反透射系数确定理论地震图计算过程中的积分限阈值
- 2018年
- 本文尝试基于理论分析来求解积分限阈值k_c,即通过反透射系数来确定k_c。根据计算理论地震图的广义反透射系数法,在反透射系数中进行求逆运算的矩阵行列式的零点将会使得被积函数产生较大的变化,通过具体实例显示出自由界面处的反射系数中含有的零点可以作为合适的k_c。多种情况的实例显示,通过反射系数来确定k_c具有较好的普适性。通过与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对,表明根据本文方案所确定的k_c在保证准确性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效率。
- 吴永祺张海明
- 关键词:理论地震图数值积分
- 海底高速层径向波的理论地震图研究
- <正>海底地震反射中水压记录上出现强弱不同的沿水平径向传播的波。对比实际记录中出现的这种强弱不同的沿水平径向传播的波发现,其时距具有线性特征,并且于中等炮检距时出现在一次反射的前面,该波与水底一次强反射具有同等强度的振幅...
- 郝重涛; 姚陈;
- 关键词:高速层理论地震图
- 文献传递
- 关于横波多次分裂—理论地震图研究初步
- <正>自1985年以来,地方震横波分裂的观测解释历时超过了30年。此前,英国Crampin教授曾对地震波传播各向异性开展了系统研究,提出各向异性导致横波分裂,即横波进入各向异性介质分裂成近似正交偏振的两个准横波,它们以不...
- 姚陈郝重涛
- 关键词:地震波传播横波分裂理论地震图
- 文献传递
- SKS波对地壳裂隙各向异性的响应--理论地震图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穿透含裂隙、裂缝地壳8s视周期的SV波的理论地震图研究表明,当地壳平均裂隙密度高于0.01即横波各向异性高于1%时,非对称面内不同方位的SKS波均发生分裂;地震图中直接的记录显示是切向T分量上出现SKS波的振动,其振幅随地壳平均裂隙密度的增大而增强,甚至能与径向R分量上的振幅相当.局限于上地壳的强裂缝各向异性同样能引起SKS分裂.长周期SKS波分裂对地壳内裂隙、裂缝的分布缺乏分辨率.直立平行排列裂隙、裂缝使得SKS分裂T分量记录特征具有方位对称性,这来自于HTI介质中快、慢波偏振和到时差随方位变化的对称性;而倾斜裂隙、裂缝使得该方位对称性丧失.对实际观测SKS分裂的偏振解释需要考虑地壳裂隙各向异性,特别是断裂附近的强裂缝各向异性.
- 姚陈郝重涛张广利
- 关键词:理论地震图地壳各向异性
- 基于理论地震图方法的波导结构对地下核爆炸Lg波传播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基于频率-波数域算法的理论地震波形图方法,可以数值模拟频率达到10Hz、震中距达1000km的区域理论地震波形图.该算法适用于计算大量分层地壳结构中激发的导波——Lg波.本文在前苏联东哈萨克斯坦地下核试验场至我国乌鲁木齐台站间的地球介质速度模型中,引入速度梯度结构、速度扰动分布的薄叠加层结构、降低Q值结构以及速度扰动与Q值变化的综合结构来模拟实际地壳波导结构,较好地模拟出东哈萨克斯坦地下核爆炸地震在乌鲁木齐台站记录的宽频带地震波形图,模拟出完整的Lg波序列,该序列符合Lg波能量分布特征,且能够解释Lg波波尾的特征.结果表明,Lg波的形状和峰值结构均依赖于地壳的不同波导结构.
- 何永锋李锴刘炳灿姚国政赵克常张献兵曾乐贵
- 关键词:地下核爆炸LG
- 理论地震图拟合有限差分F-D算法的并行实现
- 2014年
- 对有线差分F-D程序进行并行化改进,可以充分利用越来越发达的计算机资源,并提高了计算速度。对比分析结果说明并行版F-D程序完全可靠,为有限差分方法的数值计算提供了更快捷的计算工具。
- 未培洪德全
- 关键词:理论地震图并行计算
相关作者
- 姚陈

- 作品数:171被引量:20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横波分裂 地震勘探 任意空间取向 各向异性介质 TI介质
- 郝重涛

- 作品数:83被引量:11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任意空间取向 TI介质 多次波 理论地震图 P波
- 陈晓非

- 作品数:182被引量:695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研究主题:地震波 地震波场 强地面运动 理论地震图 有限差分
- 姚振兴

- 作品数:198被引量:1,663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震 波形反演 震源过程 震源 震源机制
- 李幼铭

- 作品数:245被引量:2,085H指数:2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震勘探 叠前深度偏移 地震波 油储地球物理 地震波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