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98篇“ 班公湖-怒江“的相关文章
西藏班公湖-怒江带西段龙荣矿集区的岩浆活动及其对成矿的指示被引量:1
2025年
龙荣矿集区是在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班-怒带)西段新近发现的一个矿集区,也是在班-怒带中,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个同时发育铁矿化(矽卡岩型)和铜矿化(斑岩型为主)的矿集区。该矿集区位于班-怒带西段目前已知Fe矿带的最东端和已知Cu矿带的最西端。针对龙荣矿集区中的花岗岩类岩石我们开展了锆石定年,全岩主微量、Sr-Nd同位素测试和锆石Hf同位素测试来限定其成因。锆石U-Pb数据表明,龙荣矿集区中与Fe矿化伴生的岩体年龄为~160 Ma(154.7~163.4Ma,2σ范围),与Cu/Cu-Pb-Zn矿化伴生的岩体年龄为~120Ma(115.9~127.9Ma,2σ范围),它们与班-怒带西段其他已知铁矿化和铜矿化的时间一致。这些岩石以高钾钙碱性为主,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K和Pb),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具有弧岩浆的典型地球化学特征。~160Ma酸性岩浆岩可能由近同期中性岩浆经历同化混染以及角闪石、斜长石、磷灰石等分离结晶形成,而~120Ma酸性岩浆岩的形成可能主要与近同期中性岩浆的分离结晶(角闪石、斜长石、独居石等)有关。其全岩初始Sr同位素范围为0.7066~0.7136,ε_(Nd)(t)范围为-8.6~-5.4,锆石ε_(Hf)(t)范围为-17.34~-4.83,均指示了古老地壳物质的加入;并且龙荣矿集区中~120Ma花岗岩类岩石比多龙和青草山同时期的花岗岩类岩石有更大比例的古老壳源物质,这可能与其距离俯冲带更远有关。龙荣矿集区~160Ma的岩浆岩可能形成于正常的班公湖-怒江洋北向俯冲阶段,而~120Ma的花岗岩类岩石可能是继北向俯冲的班公湖-怒江洋板片于平坦俯冲(145~125Ma)后、板片后撤的产物;两期岩浆作用的物质来源均为受交代的地幔楔与古老羌塘大陆地壳的混合。
张夏楠李光明秦克章李金祥李真真刘通邹心宇罗辉
关键词:斑岩矿床矽卡岩矿床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段达若洛陇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成岩成矿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2025年
达若洛陇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段北缘高保约地区, 是该成矿带近年来新发现的铜多金属矿床。为查明其矿床类型、成矿时代、成矿地质背景等地质特征, 本文基于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钻孔岩心编录, 开展了岩/矿相学、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等测试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达若洛陇矿床以铜矿化为主, 伴生金、银矿化, 金属矿物主要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及与围岩接触带的外矽卡岩, 为典型的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同位素测年显示, 含矿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龄为153.2±0.9Ma, 成矿后花岗闪长岩形成于147.1±1.2Ma, 辉钼矿Re-Os年龄为153.8±1.6Ma, 表明矿化形成于中生代, 是班-怒带首次发现的晚侏罗世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含矿花岗闪长斑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 形成于班-怒洋洋壳北向俯冲过程的活动大陆边缘, 具有洋壳熔融型埃达克质岩特征。综上, 本文认为班-怒带具有寻找晚侏罗世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的潜力。
李海峰宋扬方向李发桥熊妍高轲朱磊
关键词:成岩成矿时代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白板地北部晚侏罗世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微量元素组成及地质意义
2025年
白板地北部花岗闪长岩体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侧改则县境内。野外地质调查表明花岗闪长岩呈岩脉状侵入二叠系龙格组碳酸盐中,并在接触带上发育矽卡岩化蚀变和铜矿化,成矿潜力良好。但目前研究程度较低,尚未开展高精度年代学研究工作。笔者通过对白板地北部花岗闪长岩开展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微量元素研究,以精细厘定成岩年龄,揭示成矿温度并分析成矿潜力。结果表明,白板地北部花岗闪长岩锆石均为岩浆成因锆石,17个测点获得的锆石^(206)Pb/^(208)U谐和年龄为(154.8±1.2)Ma(MSWD=1.7),岩体侵位于晚侏罗世。锆石ƩREE值为6.1×10^(−6)~24.04×10^(−6),平均值11.68×10^(−6),ƩLREEs和ƩHREE分别为0.41×10^(−6)~9.44×10^(−6)和4.93×10^(−6)~23.55×10^(−6),具有亏损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的特征;δEu值为0.26~0.64,δCe值为0.91~5.03,呈现显著的负Eu异常和正Ce异常特征。锆石Ti元素含量为0.89×10^(−6)~1.43×10^(−6),估算的结晶温度为600.3~799.3℃,平均值为697.6℃,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花岗闪长岩的成岩温度范围。综合成岩年龄和区域构造演化特征,推测白板地北部花岗闪长岩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壳北向俯冲的构造背景,为深入认识区域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证据。
向浩予刘松康波陈昌军邓伟邓修林陈浩如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花岗闪长岩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班公湖-怒江洋中-晚侏罗世洋内初始俯冲与诱发机制
2025年
古大洋的演化通常涉及多阶段与不同类型的俯冲过程, 并在俯冲上盘形成多类型的弧岩浆岩。因此, 系统整合弧岩浆岩的时空规律及岩石特征, 对重建古大洋的演化历史与解析板块构造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聚焦青藏高原中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建立了自中侏罗世以来的完整弧岩浆数据库, 并选择缝合带西段狮泉河地区和日土地区侏罗纪弧岩浆岩作为核心研究对象。基于系统的年代学、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岩相学分析, 识别出南、北两套不同性质的弧岩浆系统。北带(169~147Ma)表现出大陆弧(科迪勒拉型)特征。南带(165~122Ma)表现为从高镁安山岩/闪长岩(包括赞岐岩和玻安岩)向成熟钙碱性弧岩浆过渡的洋内弧(马里亚纳型)特征。结合北带~165Ma的渐进式洋脊俯冲事件, 本文提出了一个诱发式初始俯冲模型。该模型不仅深化了对中特提斯洋消减历史的理解, 更为多阶段弧岩浆的演化过程及初始俯冲诱发机制提供了参考案例。
李晨伟李志军邓李涛钱裕杰王琳曾敏
深反射地震成像揭示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Moho断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2024年
揭示班公湖-怒江(班怒)缝合带Moho(莫霍面)结构对于认识中特提斯洋壳俯冲和南羌塘坳陷成因具有重要地球动力学意义。基于横跨班怒缝合带的深反射地震数据(88°30′E),本文采用了中长波长静校正、噪声压制、优化叠加和叠前深度偏移(PSDM)等地震处理技术,获得了深度域地震反射偏移剖面、层速度场和高分辨率Moho结构。由深度域剖面显示,班怒缝合带Moho位于地表以下65~80 km,呈不连续北向抬升趋势,指示在拉萨地块与南羌塘地块之间存在岩石圈上地幔断阶,最大阶步可达15 km。综合分析缝合带两侧的Moho形态认为,这些断阶受南侧拉萨地体的岩石圈上地幔以19.5°北倾俯冲与北侧南羌塘地块的上地壳抬升驱动,可能与深部存在局部熔融相关。班怒缝合带下的Moho结构表明,随着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特提斯洋闭合,南羌塘地体由边缘海沉积向前陆盆地转换,形成南羌塘坳陷。
程建刘志伟赵文津赵文津赵文津史大年张克强张若渔
关键词:叠前深度偏移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东巧豆荚状铬铁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被引量:1
2024年
东巧蛇绿岩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北部,岩石组合为方辉橄榄岩、纯橄岩、铬铁岩、辉长岩、辉石岩、玄武岩和少量的硅质岩。东巧铬铁矿石的铬尖晶石化学成分表明岩体内同时存在高铬型铬铁矿(Cr#值为60.7~79.8,Mg#值为57.2~68.1)和高铝型铬铁矿(Cr#值为56.4~59.6,Mg#值为67.2~72.7)。高铬型铬铁矿体多呈稠密浸染状,部分为致密块状,而高铝型铬铁矿体规模较小,兼具稠密浸染状和稀疏浸染状。两种铬铁矿矿体的围岩都是纯橄岩,并且矿体以透镜状分布于方辉橄榄岩中。从纯橄岩包壳到条带浸染状铬铁矿石的过渡带中,铬尖晶石呈Cr#值增加(67.2~68.5),Mg#值降低(57.4~74.6)的特点,表明东巧地幔橄榄岩及其铬铁矿可能经历了一定程度的熔-岩反应。方辉橄榄岩中橄榄石Fo值为91.2~92.3,铬尖晶石Cr#值为70.2~75.1;纯橄岩橄榄石Fo值为92.7~92.9,铬尖晶石Cr#值为75.4~76.6,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上丁青、切里湖、依拉山等岩体较为相似,表明东巧地幔橄榄岩形成条件可能与其相近。东巧地幔橄榄岩具有弧前地幔橄榄岩稀土元素特征,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与Izu-Bonin-Mariana具有极高相似性,指示东巧蛇绿岩可能形成于板块俯冲消减带上盘海底扩张环境。铬铁矿的铂族元素(PGE)配分模式与罗布莎高铬铬铁矿相似,具有富集IPGE、亏损PPGE的特点。对东巧地幔橄榄岩及其铬铁矿平衡熔体进行分析,高铬型铬铁矿形成于俯冲带上岛弧环境(SSZ型)的弧前盆地,高铝型铬铁矿形成于洋中脊型环境(MOR型),并对比班-怒带毗邻岩体,指示东巧地幔橄榄岩及其铬铁矿经历了MOR→SSZ的多期次演化过程。
张博扬熊发挥徐向珍邱添张承杰何兰芳王天泽杨经绥
关键词: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地幔橄榄岩
藏北盐湖地区晚白垩世辉长岩: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碰撞后拆沉作用的指示被引量:1
2024年
青藏高原中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两侧在晚白垩世经历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但其深部动力学机制至今仍存有较大争议。本文对藏北盐湖地区新识别出的辉长岩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Pb定年、原位Hf同位素以及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旨在为该缝合带的构造演化过程提供新的约束。分析结果显示,辉长岩形成于~100 Ma,其地球化学特征与洋岛玄武岩(OIB)相似,具有明显的Nb-Ta元素亏损,εHf(t)值介于6.60~8.33之间。这些特征表明,辉长岩具有板内基性岩的地球化学属性,是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熔体混染地壳物质的产物。结合区域上近同期基性岩脉和大规模高Mg埃达克质岩浆活动,本文认为盐湖辉长岩的形成于碰撞后伸展环境,是拉萨-羌塘地块碰撞后增厚榴辉岩相下地壳拆沉过程中,深部软流圈地幔上涌减压熔融的产物。盐湖辉长岩的发现为青藏高原中部晚白垩世碰撞后增厚下地壳拆沉模型提供了岩石学上的证据。
周高宇祁诚雪万牧钦吴浩黄煜奇李宾铭
关键词: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晚白垩世辉长岩拆沉作用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早白垩世吉龙花岗闪长斑岩成因:锆石年代学、Hf同位素及岩石地球化学约束
2024年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的龙荣地区,发育有吉龙、龙荣、双岔河等众多早白垩世成矿岩体。吉龙岩体位于龙荣地区中部,由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和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龄为(116.4±0.7)Ma(MSWD=1.07),表明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全岩地球化学特征为:具有较高的SiO_(2)(63.66%~65.24%)、Al_(2)O_(3)(14.23%~16.21%)、MgO(2.32%~2.53%)含量,较低的P_2O_5(0.24%~0.26%)、TiO_(2)(0.53%~0.61%)含量,里特曼指数(σ_(43))为0.86~1.47,铝饱和指数(A/CNK)为0.98~1.12,分异系数(DI)为63~68,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相对于Rb和Th亏损Ba,Eu负异常(δEu=0.37~0.58)。总体上,花岗闪长斑岩为钙碱性I型花岗岩,具有典型岛弧型岩浆岩的特征。花岗闪长斑岩具有不均一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ε_(Hf)(t)=-15.7~-6.8),二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为2.2~1.6 Ga,具有较低的全岩锆石饱和温度(T_(Zr)=782~790℃)和锆石Ti饱和温度(T_(Ti)=603~772℃),Mg#值为49.38~55.96,表现出壳幔混合的特征。研究揭示,吉龙花岗闪长斑岩是古元古代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长英质岩浆与少量俯冲流体交代的幔源岩浆混合的产物,早白垩世晚期(120~110 Ma)向北俯冲的班公湖-怒江洋板片的折返可能是其成岩作用的主要动力学机制。
张海陆生林郭伟康李红兵
关键词:花岗闪长斑岩HF同位素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昂龙岗日地区中新世岩浆作用
2024年
拉萨地块中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一直以来都是青藏高原基础地质的研究热点之一。在该地块西部发育有较多的新生代尤其是中新世岩浆岩。本文以拉萨地块西部昂龙岗日地区新发现的中新世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岩石类型、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进行了探讨。昂龙岗日地区中新世花岗岩由细粒白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组成,内部发育少量的暗色包体。细粒白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9.95±0.14 Ma,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0.68±0.2 Ma,均为中新世。二者都具有高硅(SiO_(2)=72.35%~74.74%)、富钾(K_(2)O/Na_(2)O=1.15~1.45,均大于1)、高铝(Al2O3=14.35%~14.83%)和弱过铝质-过铝质(A/CNK=1.08~1.14)的特征,CIPW刚玉分子数均大于1%。其轻重稀土元素分异十分明显,具中等负Eu异常,富集Rb、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高场强元素,相对富集Hf、Zr等高场强元素,Sr、Ba、P、Ti等则表现出明显的负异常,为高钾钙碱性系列的过铝质S型花岗岩。两者具有相对低Sr、高Sr/Y、La/Yb值,极低的Y、Yb含量。研究区花岗岩起源于加厚下地壳环境下,并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岩浆混合作用。综合区域研究成果,昂龙岗日地区中新世花岗岩的形成,可能与印度板块北向俯冲至北拉萨地块下发生板片撕裂后,高热软流圈物质透过板片断离窗上涌诱发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有关。
吴建亮廖芝华白云王波秦宇龙刘文徐云峰张彤景阳熊昌利
关键词:S型花岗岩中新世地质年代学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八宿地区构造隆升过程 ——来自热年代学的证据
青藏高原在新生代经历了逐步或连续的向外扩展过程。然而,尽管原青藏高原对整个青藏高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在新生代之前的演化仍不清楚。同时,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为青藏高原内部分隔羌塘和拉萨两地块的重要构造边界,是研究青藏高...
朱训璋
关键词:青藏高原

相关作者

徐梦婧
作品数:19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班公湖-怒江 蛇绿混杂岩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岩石组合
胡正华
作品数:59被引量:375H指数:16
供职机构: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研究主题:铜金矿床 铜金矿 地质特征 铜多金属矿 矿集区
王保弟
作品数:103被引量:1,136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研究主题:拉萨地块 古特提斯洋 锆石U-PB定年 锆石U-PB年龄 火山岩
史仁灯
作品数:113被引量:2,176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研究主题:蛇绿岩 超高压变质带 榴辉岩 SSZ型蛇绿岩 班公湖
刘函
作品数:49被引量:33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研究主题:拉萨地块 地质年代学 早白垩世 锆石U-PB年龄 北阿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