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2篇“ 现实情怀“的相关文章
- 现实情怀视角下中国新力量导演的空间建构
- 2024年
- 在传统的代际话语已无从概括当代国产电影的艺术生态、电影人的身份构成后,“新力量”导演的称谓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新力量导演从各自的经历与美学取向出发,为观众呈现出了多元的城乡及城乡接合部空间,并展现出了挑战刻板印象、关联个体经验、模糊虚实边界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其看似规避宏大命题的空间建构,实则是具有批判性的,它们有助于为社会带来革新力量。这些形形色色、富含意味的空间,体现着新力量导演的创作活力,也构成了其作品的艺术价值。
- 黄聪慧
- 关键词:现实情怀
- 艺术追踪与现实情怀的融合——评李兴阳教授新著《新世纪乡土小说与中国农村变革》
- 2024年
- 李兴阳教授的学术新著《新世纪乡土小说与中国农村变革》以新思路、新方法研究新世纪乡土小说在内容上的“新质”,从而发掘出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村庄形象、乡村政治、文化生态、伦理道德、宗教与民间神秘文化、民俗文化的新意涵。同时,该著以大量小说文本为基础剖析了新世纪乡土小说在创作方法上的“新质”,特别探讨了新世纪作家以迥异于经典现实主义的方法,在叙事方式上千奇百怪的尝试。该著对新世界乡土小说的研究建立于对新世纪农村现状的关怀,对于农业的困境以及脱困的方法与途径,对于土地制度与农民人格形成之关系,做出了冷静、务实、精辟的分析。该著在材料与研究对象的选择上也具有鲜明的特点。作者在材料上下的是“硬功夫”、“真功夫”,真正做到了“信而有征”,新见迭出。在研究对象上,既不“因人立言”,也不“因人废言”。总之,该著以扎实可靠的材料、灵活多样的批评方法以及严谨的学风进一步推进了新世纪乡土文学研究。
- 余荣虎
- 关键词:现实情怀
- 以现实情怀抒写自然之道——读艾平近作随感
- 2023年
- 作家艾平几十年躬耕不辍,行路不止,迄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令人赞赏。本文就她近年几篇相关作品进行梳理,以探讨其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相信这对我们今天的自然文学创作会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 常耀宗
- 关键词:自然文学自然之道
- 类型叙事、艺术重塑及现实情怀——《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编剧冉平访谈被引量:3
- 2023年
- 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滋养着当代的文艺创作,电影也不例外。不少电影作品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用时代的语言进行讲述,颇受观众喜爱。尤其是2023年《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和动画《长安三万里》,更是在主题、剧情、类型、视听语言等方面与当下现实生活、时代精神相契合,展现了电影人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所提出的创新性思考。如今,在媒介大融合大发展、人工智能给社会带来可预见性的巨大变革、各方思想碰撞的大环境下,电影该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当下社会、文化、思潮、政治、经济的关系?如何找到传统与当下、经典与潮流、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点,把握创新的“度”,使得当下的电影既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符合以及引领当下市场发展、观众的审美品位?本刊遂邀请了《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编剧、导演分享具体的改编思路、方法、原则,总结规律,并邀请了相关的专家学者从美学、受众等角度进行剖析,以期抛砖引玉,为今后国产电影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性转化提供创作路径。
- 冉平蔡晓芳刘璀灿(整理)
- 关键词:文艺创作电影作品国产电影
- 现实情怀的彰显与战争文学的新收获——关于房伟的《石头城》
- 2023年
- 《石头城》是近些年来历史叙事和战争书写的新收获。在这部小说中,作家把个人人生道路、家族命运和民族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命题置于战争年代少年主人公的成长叙事中展开,提出了诸多令人深思的命题。相比新历史写作,这部小说从当下和未来的视角出发,有效做到政治学视野和人学命题的结合,小说在重写被新历史搞得面目全非的历史叙事的同时,实现了对反战主题和人道主义内涵的新的思考。
- 徐勇
- 关键词:《石头城》战争文学成长叙事
- 《无穷之路》的创作特色与现实情怀
- 2022年
- 《无穷之路》是由香港无线电视出品、以香港媒体人视角呈现内地扶贫变化的主题纪录片。该片通过典型人物塑造、内视角呈现、问题意识引导、今昔对比等手段呈现国家扶贫政策、各地脱贫成果与基层实践,增强了内容的吸引力、亲和力、抵达力和感染力。本文从创作特色和现实观照两个层面,对该片在记录扶贫实践、建构奋斗记忆、传承扶贫精神、增强国家认同、提供脱贫智慧、塑造大国形象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希望为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启示。
- 李阮
- 关键词:内视角现实情怀
- 京剧审美与现实情怀——以20世纪中叶京剧创作为中心的考察
- 2022年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扬在《新的人民的文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剧及一切封建旧文艺”的思路,号召对不符合意识形态的“旧剧”进行改革。此时的京剧改革,要的是最直观、最形象的展示新中国新气象的京剧现代作品,绝非是传统艺人按部就班的在“形式与内容”层面上的艺术调整。
- 戴谨忆
- 关键词:京剧改革艺术工作者旧剧现实情怀京剧创作
- 越剧《山海情深》的现实情怀与现代追求
- 2021年
- 以戏剧之笔描绘现实,赋传统戏曲以现代之美,是当代戏曲人共同的理想和使命。让戏曲回归现实,关乎戏曲在题材层面与时代的距离;让戏曲走向现代,则关乎戏曲在审美层面与人民的距离。然而,戏曲从对历史的回望转向对现实的观照、并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蜕变,绝非易事,戏曲人既要有扎根现实生活、坚守剧种特质的毅力,也要有突破自我、艺术革新的智慧。
- 李世涛
- 关键词:艺术革新传统戏曲审美层面当代戏曲现实情怀突破自我
- 现实情怀、想象世界与工业美学——《刺杀小说家》导演路阳访谈被引量:20
- 2021年
- 时间:2021年2月18日下午地点:路阳导演公司一、剧本、故事与结构框架(一)剧本选择动机、"假定性"结构及平行叙事陈旭光(以下简称为陈):首先要祝贺路阳导演!你导演的《刺杀小说家》(以下简称《小说家》)在今年春节档闪亮登场。在我看来,《刺杀小说家》肯定是一部在中国电影史上要写上一笔的重要电影。今年的春节档,虽然《刺杀小说家》好像不太具备那种"合家欢"氛围,但它还是与《唐人街探案3》(以下简称《唐探3》)和《你好,李焕英》一道,目前稳居票房前三甲。这个不错的成绩还在其次,毕竟我们不能"以票房论英雄",虽排在第三,但可以看到收获的口碑还是不错的。
- 路阳陈旭光刘婉瑶(整理)
- 关键词:中国电影史假定性现实情怀
- 国家在场与现实情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文艺政策与中国舞蹈艺术的当代话语建构被引量:7
- 2021年
- 文艺对国家治理具有或大或小、或好或坏的影响。作为一个动态的信息反馈过程,文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从文艺实践出发,以文艺理论研究为依据,从而达到对文艺的科学认识和引导。自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文艺政策就深刻影响了传统舞蹈的现代转型以及现代舞蹈艺术类型的形成与丰富;与此同时,当代舞蹈艺术也自始至终进行着历史叙述、革命叙写与文化叙意。不同历史时期的舞蹈叙事话语都不是以纯粹审美修辞的单一维度展开的,它们分别肩负了不同的意识形态的社会审美、文化审美和艺术审美:“延安文艺”及至新中国“十七年”,舞蹈为巩固现实政权的合理、合法性提供了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形象依据;新时期舞蹈回归本体,接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传统,探索国家发展的前途;新世纪舞蹈在全球化的思想激荡中,展现出与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内涵的丰富实践;新时代舞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守传统,“以人民为中心”,生动阐释和表现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气派。百年来,秉承五四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思想,党的文艺百花园虽然生机盎然,但也存有问题困惑:在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信息数字化的时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应有怎样的形态?在传统主导文化、精英文化与当代大众文化交融的历史关头,党的文艺政策应秉持怎样的原则?在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转变之际,应树立怎样的文化领导权?这些问题的回答,必将指引并伴随着我们的艺术实践与理论思辨。100年前,党的诞生,让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抽芽、成长,最终汇聚成唤醒工农战胜强敌的时代洪流;100年后,党的文艺政策、当代舞蹈艺术的发展也必将凝�
- 仝妍
- 关键词:舞蹈艺术文艺政策精英文化
相关作者
- 禹权恒

- 作品数:63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 研究主题:鲁迅形象 学堂乐歌 误读 文学史著 非虚构文学
- 牛光夏

- 作品数:125被引量:303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纪录片 中国纪录片 纪录片创作 电视媒体 纪录电影
- 郭玉华

- 作品数:6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研究主题:毕四海 作家 意识形态化 民族意识 民族灵魂
- 蔡晓芳

- 作品数:16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 研究主题:电影 新媒体时代 电影研究 乔布斯 孙中山
- 方丽萍

- 作品数:26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中唐 士人 情怀 晚唐 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