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47篇“ 现代生物学“的相关文章
- 现代生物学
- 胡玉佳主编
- 关键词:生物学
- 气阴两虚证动物模型和现代生物学研究进展
- 2025年
- 气阴两虚证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型,病情隐匿渐进,病程缠绵反复,涉及多种疾病体系,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困扰。构建动物模型是研究气阴两虚证的重要手段,现代生物学研究有助于认识该证的物质基础、效应机制以及其在疾病中发挥的作用。本文检索了气阴两虚证相关文献,发现该证模型制备方法以中医病因病机为原理,操作性强,分为单因素造模法、复合双因素造模法与复合多因素造模法。整理该证生化指标、影像学、组学技术、肠道菌群等相关文献,发现近期以病证结合研究为主,单纯对证候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开展。本研究为气阴两虚证动物模型的优化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侯博梁家浩王海王海
- 关键词:气阴两虚证动物模型生化指标代谢组学
- 中医“脑髓”的现代生物学基础探讨被引量:6
- 2024年
- 中医脑病学理论认为“脑为髓海”,主宰神机,因此现代神经系统疾病多可归为脑髓病范畴。文章基于中医传统理论,结合现代生物学技术,查阅相关文献归纳分析,认为中医“脑髓”的现代生物学基础是由神经干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脊髓共同参与的多层级结构和功能组合体,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
- 王凯昝树杰徐家淳孙伟明倪道艳张琳琳刘爽马妍覃辉覃启京许蓬娟崔远武张玉莲
- 关键词:脑髓神经干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细胞外基质生物学基础
- 基于“肾虚、痰湿、血瘀”的现代生物学基础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中医病机的科学内涵
- 2024年
-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病机关键是肾气亏虚,痰湿、血瘀为主要的致病因素。通过将现代生物学与中医病因病机相联系,得出导致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肾虚、痰湿、血瘀的微观辨证特征,是涉及干细胞生成、水液代谢、血脂代谢、炎症反应、免疫调节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等多个病理变化的复杂过程,适用于中医多靶点、多系统的整体研究。将现代生物学与中医病因病机相联系,有助于认识疾病发生、发展机制,从多个方面阐明中医病机的科学内涵,为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 王思远阮艺涛陈进春邱明山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痰湿血瘀微观辨证现代生物学
- 基于“阳微阴弦”理论探讨冠心病病机现代生物学内涵被引量:1
- 2024年
- 该文从阳微阴弦角度认识现代医学冠心病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调、线粒体稳态失衡、炎症反应、血脂代谢紊乱等病机,探讨了阳微阴弦理论的现代生物学内涵。根据阴阳属性解析冠心病线粒体稳态、线粒体质量控制、炎症反应、细胞凋亡之间的动态平衡。阳微的本质与受损心肌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下降、线粒体呼吸功能受损、线粒体融合/裂变失衡、线粒体自噬抑制、细胞凋亡相关。阴弦的本质与氧化应激产物增多、炎性产物堆积、血管内皮受损、血脂代谢紊乱相关。线粒体稳态失衡-线粒体质量监测网络崩溃-炎症反应之间协同串扰,共同介导了冠心病发展。这种协同保护的平衡机制与冠心病“阴阳失调”理论相契合。
- 张芹刘志明刘如秀
- 关键词:阳微阴弦冠心病分子生物学
- 基于铁死亡探讨肝癌湿热瘀毒病机的现代生物学内涵
- 2024年
-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方式,与肝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湿热瘀毒在中医学中被认为是贯穿肝癌全程的重要病机。当前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研究进展相结合,探索中医病机的分子生物学内涵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从铁死亡角度研究肝癌湿热瘀毒的现代生物医学内涵,以期揭示肝癌发生和发展的病理机制,为肝癌的中西医协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黄春丽辛培培姚菲谢胜董芷辛石玮
- 关键词:肝癌湿热瘀毒中医病机
- 从“器官对话”的现代生物学研究探讨中医脏腑理论的科学内涵
- 2024年
- 生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性整体,器官之间相互影响。中医以脏腑论述人体组织器官间的互动,现代生物医学通过“器官对话”(organ crosstalk)阐明其在生理病理上的关联。该文从“器官对话”论述肺与大肠、心与小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5种中医经典的脏腑关系及其延伸,简要概述“器官对话”视角下脏腑与体窍器官的联系、脏腑别通论以及脏间、腑间关系。系统检索当前中医药研究领域相关的脏腑器官轴/对话,以及与之相关的治疗药物。分析比较中医脏腑关系与现代生物医学“器官对话”的特点,中医论述脏腑关系主要通过经络循行传导,以及气、血、精、津液运行关联,现代生物医学“器官对话”机制主要为神经传导、免疫反应、分泌因子和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等参与调控,二者均利用中介渠道与中间媒介物质协助脏腑器官相互沟通。借助“器官对话”可使脏腑关系机制更加明晰,脏腑关系则可为“器官对话”提供潜在联系以完善其系统性,并促进理论实施应用。
- 王文雅廖星
- 关键词:脏腑关系
- 现代生物学理论与专业建设研究
- 本书主要围绕现代生物学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展开,在介绍现代生物学的学科背景,阐述现代生物学的教学思想、教学意义和教学价值等基础上,对现代生物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优化进行了探讨,同时还探讨了教学模式与教学实践的拓展,如...
- 鲁云风作
- 中药调控肠道菌群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现代生物学机制及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的特点。缺血性脑卒中是最为常见的卒中类型,主要由颅内动脉闭塞引起,临床患者表现为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同时常伴有便秘、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症状。肠道菌群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潜在的生物学作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肠道菌群不仅可以影响肠道屏障功能,还可以调节胃肠道免疫影响宿主机体的稳态。近年来,中药在防治脑缺血中表现出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小的特点,中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及相关代谢,维持肠道菌群功能等方面改善脑缺血损伤作用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通过调研近年来相关研究文献,以中药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为基础,探讨中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影响肠道菌群代谢,调节机体免疫等多个角度发挥抗脑缺血损伤作用的机制,并进行归纳总结,为深入阐述肠道菌群在脑缺血中的作用及中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 屈秉聪周天豹佘琳静苗明三白明
- 关键词:肠道菌群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药
- 基于脂质肾毒性学说探析慢性肾脏病“湿邪内蕴”的现代生物学机制及“从湿论治”的潜在靶点被引量:5
- 2024年
-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肾脏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CKD起病隐匿、病程缠绵,“湿”既是病理产物,又可作为致病因素,还能夹杂风、水、热、瘀、痰、浊、毒等一种或多种实邪加重CKD的病情,“湿邪内蕴”在CKD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临床“从湿论治”CKD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自“脂质肾毒性”学说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现代生物学研究逐步揭示了脂代谢在CKD进展中的关键作用与机制。笔者通过对“脂代谢”与“湿”的特点进行梳理,认为脂代谢紊乱可看作是CKD中“湿邪内蕴”的重要微观表现,脂代谢重编程通过影响机体免疫、炎症、水液代谢等方面从而呈现“风湿”“水湿”“湿热”等证,同时“调控脂代谢”亦是“从湿论治”CKD的潜在靶点。本文基于脂质肾毒性学说探析CKD中“湿邪内蕴”的现代科学内涵,并从调控脂代谢角度解析CKD“从湿论治”的生物学机制,希冀为临床中医治疗CKD提供理论依据与新的思路,发挥中医既病防变的优势。
- 吴爱君吴爱君曾艳秋黎创黄丽华黎创胡天祥黄丽华黄清明毛炜徐鹏田瑞敏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脂质肾毒性湿邪从湿论治
相关作者
- 刘柏炎

- 作品数:239被引量:1,696H指数:22
- 供职机构: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 研究主题:补阳还五汤 脑缺血 四磨汤 神经干细胞 缺血后
- 胡良平

- 作品数:560被引量:1,197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 研究主题:统计学 SAS 统计分析 SAS软件 错误辨析
- 蔡光先

- 作品数:601被引量:3,654H指数:29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补阳还五汤 超微 超微饮片 脑缺血 四磨汤
- 宋艳

- 作品数:20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家蚕 滞育 生物钟基因 光照 模式生物
- 徐世清

- 作品数:333被引量:687H指数:15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 研究主题:家蚕 桑蚕 滞育 蚕卵 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