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32篇“ 环状混合痔“的相关文章
- PPH与外剥内扎术在环状混合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2025年
- 目的 研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外剥内扎术在环状混合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均43例,外剥内扎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PPH组采用PPH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情况,并进行记录。治疗有效率,手术指标(手术用时、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肛肠动力指标[肛门静息压(ARP)、肛管高压区长度(HPZ),肛门最大收缩压(MSP)],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PPH组总有效率为97.67%,显著高于外剥内扎组(79.07%,P<0.05);PPH组手术用时、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9.70±2.89)min,(7.05±1.62)d,(5.79±1.68)d],均显著低于外剥内扎组[(29.67±3.28)min,(13.67±2.49)d,(9.79±2.63)d,P<0.05];治疗后,两组的ARP、HPZ、MSP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并且PPH组治疗后的ARP、HPZ、MSP水平分别为(49.88±6.17)mm Hg、(4.50±0.89)cm、(149.72±12.80)mm Hg,高于外剥内扎组[(36.60±3.87)mm Hg、(3.58±0.80)cm,(119.35±10.01)mm Hg,P<0.05];PPH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外剥内扎组20.93%(P<0.05)。结论 PPH在环状混合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肛肠动力,缩短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并发症少,可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疗效显著。
- 李晓栋孔伟陈红艳
- 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环状混合痔治疗疗效
- 苦参汤加减坐浴治疗环状混合痔(湿热下注型)术后症状的应用价值
- 2025年
- 评估环状混合痔(湿热下注型)术后症状治疗中采用苦参汤加减坐浴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86例,以组间均衡分配法分为2组,各43例。对比组采用硼酸粉坐浴,观察组苦参汤加减坐浴,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 苦参汤加减坐浴治疗湿热下注型环状混合痔术后症状的效果理想,推荐应用。
- 常林
- 关键词:苦参汤坐浴环状混合痔湿热下注型术后症状
- 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联合肛门切开减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 2025年
- 分析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联合肛门切开减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使用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术后肛门切口水肿情况和术后肛门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除术后第1天,在术后第3天、7天、14天,观察组水肿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术后第1、3、5天肛门出血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7天观察组肛门出血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联合肛门切开减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减轻术后疼痛。
- 韩梦渔
-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 采用改良性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应用及预后情况评估
- 2025年
- 目的研究改良性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circumferential mixed hemorrhoid,CMH)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0月苏州市相城区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CMH患者进行对照研究,以不同治疗方法分为Ⅰ组(n=40)及Ⅱ组(n=40)。Ⅰ组选用改良性外剥内扎术治疗,Ⅱ组选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肛周疼痛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Ⅰ组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Ⅱ组,术中失血量少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Ⅰ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3/40),低于Ⅱ组的25.0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5)。术后3个月两组肛周视觉模拟评分法与生存质量评分较术前均改善,且Ⅰ组优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改良性外剥内扎术应用于CMH的临床效果佳,安全性较高,且能改善患者预后和疼痛。
- 朱鸣杰王竞菲周斌
-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预后
- 肛肠治疗仪联合侧切法对环状混合痔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25年
- 评估在环状混合痔患者治疗上选择肛肠治疗仪+侧切法的疗效。方法 本次入组的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均选自本院在2023年3月—2024年10月收治,以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进行肛肠治疗仪+侧切法治疗,通过进行临床综合疗效、并发症、疼痛感、临床指标和生活质量等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临床整体疗效上,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在并发症上,较对照组,观察组概率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在治疗后的疼痛感更低(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更短,而康复效果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的生活质量高(P<0.05)。结论 肛肠治疗仪+侧切法不仅可促进环状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提升,还可减少并发症风险,降低疼痛程度,促进临床指标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凸显其治疗优势和价值,值得提倡。
- 张义蔡晓芸
-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肛肠治疗仪侧切法
- 基于中医整体观的分段弧形切除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 2025年
- 探讨研究基于中医整体观的分段弧形切除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6月到2024年6月收治的8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分段弧形切除整形术,对比观察两组效果差异。结果 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肛周疼痛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3天及第7天时,研究组的肛周疼痛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第1、3、7天观察,研究组的术后肛缘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创口愈合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整体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基于中医整体观的分段弧形切除整形术可改善环状混合痔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 王晓强高恒清王威
- 关键词:中医整体观环状混合痔肛周疼痛并发症
- 亚甲蓝+罗哌卡因混合液肛周封闭对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亚甲蓝+罗哌卡因混合液肛周封闭对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8月—2023年8月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肛肠科收治的环状混合痔痔切除术患者72例。根据术后不同止痛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术后采用亚甲蓝+罗哌卡因混合液切缘皮下联合基底部注射)、B组(术后采用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切缘皮下联合基底部注射),每组36例。比较两组术后肛门疼痛程度、肛缘水肿程度、肢体活动情况、舒适度、术后当晚睡眠情况及不良反应和导尿情况。结果:术后1、2、3 d,A组静息痛、运动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A组术后前三次换药痛及排便痛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术后1、2、3 d,A组Bruggrmann舒适度量表(BCS)评分均高于B组(P<0.05);术后1、3、5 d,A组肢体活动评分均低于B组(P<0.05);术后1、3、5 d,A组肛缘水肿评分均低于B组(P<0.05);A组术后当晚睡眠情况优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导尿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甲蓝+罗哌卡因混合液肛周封闭可有效缓解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及睡眠质量,有助于早期活动和快速康复。
- 石羽倪锐王天赐
-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预防性镇痛亚甲蓝罗哌卡因
- 外剥内扎术联合肛垫高位悬吊术对环状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疗效
- 2025年
-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术联合肛垫高位悬吊术对环状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肛垫高位悬吊术治疗。比较两组肛周疼痛情况、肛门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Kelly评估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环状混合痔患者中应用外剥内扎术联合肛垫高位悬吊术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可缓解肛周疼痛,帮助恢复肛门功能。
- 常威威
-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 集束化疼痛管理对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自护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集束化疼痛管理对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自护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并行外剥内扎术后的8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疼痛管理。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自护能力[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并发症及生活质量[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管理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两组ESC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ESCA 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两组SF-36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SF-36 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疼痛管理有助于减轻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疼痛,提高其自护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孔桂香
-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疼痛程度自护能力并发症
- 环状混合痔患者应用隧道式外剥内悬吊术联合适形皮瓣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 2025年
- 目的本研究主要对隧道式外剥内悬吊术与适形皮瓣固定联合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进行观察,旨在为临床实践带来正面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8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常规组使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联合组使用隧道式外剥内悬吊术联合适形皮瓣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恢复、疼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疼痛、出血、水肿、排便情况、肛周潮湿得分情况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潴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总住院和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1 d、3 d、7 d的VAS分值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隧道式外剥内悬吊术联合适形皮瓣固定治疗对于环形混合痔患者的疗效显著,其能够明显加快患者的恢复,降低术后疼痛水平。
- 张志强
-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
相关作者
- 王顺和

- 作品数:136被引量:393H指数:10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肛周脓肿 环状混合痔 神经干细胞 肛管 手术治疗
- 牛苏剑

- 作品数:57被引量:124H指数:8
- 供职机构:泸州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肛周脓肿 环状混合痔 肛管 治疗环状混合痔 临床疗效
- 唐学贵

- 作品数:285被引量:1,287H指数:17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慢传输型便秘 高位复杂性肛瘘 溃疡性结肠炎 便秘 慢性便秘
- 郭修田

- 作品数:202被引量:840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肛瘘 治疗环状混合痔 中医药疗法 混合痔 环状混合痔
- 穆云

- 作品数:80被引量:185H指数:9
- 供职机构:天津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肛周脓肿 环状混合痔 血清淀粉样蛋白A 临床疗效 肛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