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90篇“ 环境空气质量“的相关文章
一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属于空气质量监测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箱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板,若干个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风向变送器、风速变送器和百叶盒装置;所...
张雯娟赵天鹏王天昕
一种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具体涉及环境监测领域,用于解决企业内部排放监测排放可信问题,是通过结合企业生产情况和风向因素,辅助分析监测站点与企业内部监测设备数据的关联性,以识别潜在的设备异常风险。首先,评估...
贾美欣贾文涛李林
利用逆温参数构建环境空气质量统计预报模型
2025年
攀枝花市市区低空逆温现象的时间变化规律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利用攀枝花市逆温观测结果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以当日20时逆温参数和环境空气污染物小时浓度为自变量,以次日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日均值为因变量,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构建了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模型。对2024年1月至5月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测结果显示,6项环境空气污染物中预测值和实测值标准平均误差NME最大的CO为24%,最小的O_(3)为9%;相关系数R,SO_(2)最小为0.317,CO为0.686,其他环境空气污染物大于0.7。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逆温参数更直接地体现出了在特定区域地形条件下逆温现象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其构建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模型,可以达到较佳的短期预报效果,在数值预报过程中为专家预测提供更准确的参考。
季浩宇唐毅谢南杨翠香张云波惠富斐刘馨语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统计预报
乌鲁木齐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假日效应”
2025年
为探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假日效应”,利用2024年10个空气质量国控点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乌鲁木齐市节假日期间及前后的大气环境质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24年节假日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序为长假期>短假期,采暖期长假期>非采暖期长假期>采暖期短假期>非采暖期短假期;短假期期间各项污染物质量浓度低于假期前后,而长假期期间各项污染物质量浓度高于假期前后;比较节假日六项污染物变化幅度,PM_(10)、PM_(2.5)和CO为短假期敏感因子(平均降幅>20%);PM_(2.5)、SO_(2)和PM_(10)为长假期敏感因子(平均增幅>15%)。
王斯睿张江丽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假日效应
西安春季沙尘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及来源
2025年
西安是中国北方沙尘过境的重要影响区域,为研究西安春季沙尘期间大气颗粒物浓度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及潜在源区,对2023年3-5月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连续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对一次典型沙尘过程进行聚类分析、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CWT)。结果表明:(1)2023年春季西安市共发生9次沙尘过程,一次扬沙,其余均为浮尘;沙尘分布集中在3-4月,呈现出西多东少、周边多城中少的空间格局。(2)大气颗粒物浓度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呈现出显著响应特征。春季沙尘期PM_(10)、PM_(2.5)浓度远高于非沙尘期,且PM_(10)显著高于PM_(2.5);PM_(2.5)与PM_(10)浓度月变化整体呈现先增后减的波动性变化特征,PM_(2.5)/PM_(10)值3月>5月>4月,PM_(2.5)与PM_(10)相关性3月<5月<4月。(3)4月20-21日一次扬沙过程中,PM_(10)、PM_(2.5)浓度均呈现单峰型变化;PM_(2.5)/PM_(10)比值呈现“U”型变化;NO_(2)、SO_(2)和CO浓度均呈现下降趋势,而O_(3)浓度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4)4月20-21日沙尘过程由蒙古高压和地面冷锋过境形成,输沙路径有西北路径、偏北路径以及偏东路径,沙尘源地为中国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地、蒙古国南部的戈壁沙漠以及河南北部的沙地。
李丽肖舜董治宝吕萍王娜张佳音韩婧张壮壮米娜刘随心刘建宝
关键词:沙尘环境空气质量春季
上海市长宁区近五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2025年
本研究聚焦上海市长宁区近五年(2019-2023年)的环境空气质量变化,通过整合多源监测数据,深入剖析其污染演变规律。研究发现,长宁区空气质量整体向好,优良天数比例有所提升,但臭氧(O_(3))污染问题逐渐凸显,成为阻碍空气质量向更高标准迈进的关键限制因子。除2023年O3超标1μg/m^(3)外,其余主要污染物如二氧化氮(NO_(2))、二氧化硫(SO_(2))、一氧化碳(CO)、可吸入颗粒物(PM_(10))、细颗粒物(PM_(2.5))等均达标,且部分污染物浓度达到一级标准。从污染结构来看,O3不仅是首要污染物中占比最高者,其污染指数也呈现上行态势。基于此,提出协同管控臭氧前体物、精细化治理扬尘与移动源、完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等对策建议,以期为长宁区乃至其他类似地区的空气质量改善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推动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防控”转型,助力生态宜居城区建设。
赵红宁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臭氧污染协同治理
晋中市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污染治理方向分析
2025年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各种能源消耗迅速增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污染问题越来越多,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影响日渐显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包括PM_(10)、PM_(2.5)、SO_(2)、NO_(x)、O_(3)、CO,其中颗粒物污染尤为严重。因此,掌握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污染现状和治理现状,探索颗粒物污染治理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张婧琳焦琳
关键词: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产业结构
2019~2023年夹江县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及建议
2025年
以夹江县近5年(2019~2023年)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数据为基础,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 663-2013)对夹江县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来进一步了解夹江县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并针对现状提出一定的建议和对策。Based on the data of Jiajiang County ambient air automatic monitoring station from 2019 to 2023, the changing trend of ambient air quality in Jiajiang County wa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mbient Air Quality Evaluation (Trial) (HJ 663-2013), so a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ambient air quality in Jiajiang County and put forward certain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urrent situation.
聂建东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
氮氧化物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减排策略研究
2025年
氮氧化物(NOx)作为PM2.5和O3的共同前体物,具有很大减排潜力,也与我国碳达峰和碳减排目标高度一致。本文深入剖析了氮氧化物的来源,详细阐述了其在大气中的化学转化过程,并全面探讨了其对生态系统、人体健康以及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危害。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减排策略,旨在进一步深度减排氮氧化物,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
魏曼党伟伟
关键词:氮氧化物环境空气质量减排策略大气污染
一种医用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技术领域,包括根据医院院外周边环境监测站和院内空气质量监测装置的实时数据,经过数据融合和校准处理,得到反映室内外污染物浓度的分布图;利用机器...
王久魁张海燕付春艳青鹏青奉李刘金艳聂涛刘有为齐增义武焕颖邱俊文海龙

相关作者

王瑞斌
作品数:48被引量:827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研究主题:PM 空气质量 PM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
王帅
作品数:92被引量:1,464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研究主题:臭氧 环境空气 空气质量 污染特征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李健军
作品数:80被引量:1,128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研究主题:京津冀 空气质量 PM2.5 PM PM2
杨彬
作品数:29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研究主题:空气质量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质量 污染控制对策 环境质量
任万辉
作品数:31被引量:157H指数:9
供职机构: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研究主题:儿童 儿童哮喘 哮喘 环境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