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4篇“ 玉米纹枯病“的相关文章
玉米纹枯病的防治
2024年
玉米纹枯病在我国的玉米生产中较为常见,具有受害面积广、影响较为严重的特点。针对纹枯病在四川地区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机理,在介绍现有防治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科研认知提出了新的防治思路与方向,包括探究玉米植株内酶活性对纹枯病抗性的可能关系、温度对玉米纹枯病菌丝生长和侵染的影响、玉米纹枯病的发生动态,以及继续挖掘种质资源的抗病性等。
何林璟
关键词:玉米纹枯病
一种玉米纹枯病抗病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玉米纹枯病抗病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将5%‑6%生物菌剂、2%‑3%化学药剂和20%‑30%赋形剂投入混料机中,加入70%‑75%水,进行充分混合,混匀后进行包装等后处理,得到...
侯雅静郝雅萍郭秀卿
基于多粒度级联森林算法的玉米纹枯病预测
2024年
农作物安全是其实现高产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机器学习算法为玉米纹枯病预测提供了新思路,在研究玉米纹枯病以及机器学习算法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复杂且表现不佳的缺点,提出基于多粒度级联森林算法去实现玉米纹枯病的预测。应用最大最小标准化和Z-Score标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单变量检验和皮尔逊系数来衡量特征参数的选择,然后将选出的特征参数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建立多粒度级联森林预测模型,在测试集上运行模型,用均方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和决定系数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多粒度级联森林模型的决定系数明显高于BP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算法,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魏士磊王剑雄徐玉明孙秋亚任一帅沈英杰
关键词:玉米纹枯病BP神经网络
玉米纹枯病菌中新减毒病毒RsHV4的特征研究
2024年
寻找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中新的弱毒病毒,为玉米纹枯病提供新的生物防治资源。采用dsRNA技术从玉米纹枯病菌菌株ZYFG11中发现一种新的病毒RsHV4(Rhizoctonia solani hypovirus4),通过基因组克隆、系统发育分析、菌株生长特性测定及致病性测定等试验,对新病毒RsHV4的分类地位、减毒活性等生物学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RsHV4的基因组全长为18702 nt,编码一个含5540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Polyprotein);系统发育分析显示,RsHV4与减毒病毒科(Hypoviridae)θ-减毒病毒属(Thetahypovirus)病毒聚为一支,其编码的蛋白质与该属的Sclerotium rolfsii hypovirus 1编码的蛋白质同源性最高,为59.46%;立枯丝核菌正常菌株JSJH6与含毒菌株ZYFG11的菌丝生长速度分别为0.50cm/d和0.41 cm/d,菌核大量形成的时间分别为培养5 d和7 d,培养10 d时50颗最大菌核的总质量分别为0.27 g和0.11 g,显示含毒菌株ZYFG11的菌丝生长速度减慢、菌核形成时间延迟、菌核体积和质量变小;接种到玉米植株2周后,接种含毒菌株ZYFG11的玉米植株第2叶鞘病斑面积占30%、第3叶鞘病斑面积占10%,接种无毒菌株JSJH6的植株第2叶鞘和第3叶鞘病斑面积达100%,说明含毒菌株ZYFG11的致病力显著降低。综上,在玉米纹枯病菌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减毒病毒RsHV4,能够影响寄主真菌的生物学特征和致病力,为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提供了潜在的病毒资源。
王鹏李笃花张绍辉杨孟宁安红柳方守国邓清超郭灵芳郭灵芳
关键词:立枯丝核菌真菌病毒致病力玉米
玉米纹枯病菌菌核形成相关基因CYP450表达特性分析
2024年
为了从立枯丝核菌菌核形成探寻纹枯病防治方法,试验从田间采集玉米纹枯病发病植株,分离纯化立枯丝核菌菌株。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CYP450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进行分析,可知CYP450可能是一种亲水性蛋白且不存在跨膜序列,由397个氨基酸共同编码,含有信号肽。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立枯丝核菌CYP450基因菌核形成过程中基因表达量变化进行研究,探寻CYP450基因在菌核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分析结果显示CYP450基因在菌核形成过程中表达量有显著差异,其中在菌丝时期表达量低,菌核形成后表达量有逐渐增高趋势,即在立枯丝核菌菌核形成过程中,CYP450可能参与了玉米纹枯病菌菌核的形成,该结果为玉米纹枯病的防治及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刘博任启峰贺妍刘阳张昊回虹燕贺晓龙
关键词:立枯丝核菌菌核玉米纹枯病
引起山西省玉米纹枯病的主要丝核菌融合群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2024年
为明确引起山西省玉米纹枯病的主要丝核菌融合群对氟酰胺、噻呋酰胺和戊菌隆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氟酰胺、噻呋酰胺和戊菌隆对268株丝核菌菌丝生长的EC_(50)值,建立敏感基线并分析了噻呋酰胺和其他杀菌剂对病菌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立枯丝核菌Rizoctonia solani融合群AG-5和玉蜀黍丝核菌R.zeae融合群WAG-Z对噻呋酰胺最为敏感,对氟酰胺敏感性次之,对戊菌隆敏感性最差;立枯丝核菌融合亚群AG-1-IA则对戊菌隆最为敏感,对噻呋酰胺次之,对氟酰胺最差。通过箱形图分析剔除异常的EC50值后,融合群AG-5和WAG-Z对氟酰胺、噻呋酰胺和戊菌隆的敏感性频率均呈连续的单峰曲线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将EC50均值0.165、0.048和2.500μg/mL分别作为融合群AG-5对氟酰胺、噻呋酰胺和戊菌隆的敏感基线;将0.518、0.106和1.616μg/mL分别作为融合群WAG-Z对氟酰胺、噻呋酰胺和戊菌隆的敏感基线。噻呋酰胺与氟酰胺、戊菌隆、己唑醇或咯菌腈对融合群AG-5和WAG-Z的抑制活性不存在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山西省玉米纹枯病杀菌剂施用策略的制定、病原菌抗性的监测及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史晓晶梁志宏韩雨睿辛燕花郭春燕
关键词:玉米纹枯病融合群噻呋酰胺敏感基线
U--box类E3泛素连接酶基因ZmPUB19调控玉米纹枯病抗性的机理研究
梁冠宇
一种抗玉米纹枯病品系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涉及植物选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玉米纹枯病品系的选育方法,本发明方法依次执行纹枯病菌种的分离纯化到纹枯病扩大培养与接种以及最后抗玉米纹枯病品系选育方法。通过对从CIMMYT引进的300份玉米新材料进行纹枯病接种...
谢小东江禹奉周海宇谢和霞程伟东覃兰秋 吕汉中
玉米纹枯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2023年
河南省郸城县玉米播种面积较大,近年来郸城县纹枯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给玉米产量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因此,做好郸城县玉米纹枯病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从发病症状、病原物、发生规律、发病原因等方面对玉米纹枯病的发生做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相宜的防治措施,包括加强宣传培训、选择优良品种、农业防治、做好监测预报、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为防治玉米纹枯病提供参考。
黄亚东
关键词:玉米纹枯病
玉米纹枯病和锈病的发生与防治被引量:4
2023年
玉米纹枯病和锈病是玉米生长中的常见病害,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论述了玉米纹枯病和锈病的为害症状、发病规律、发病原因、主要防治方法,以期为这两种病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周平
关键词:玉米种植纹枯病锈病

相关作者

李宁
作品数:53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纹枯病菌 玉米纹枯病 抗病相关基因 基因表达量 纹枯病
丁新华
作品数:136被引量:96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诱抗剂 植物免疫 基因表达量 番茄
储昭辉
作品数:72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基因表达量 纹枯病菌 玉米纹枯病 抗病相关基因
陈捷
作品数:582被引量:2,548H指数:2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木霉菌 玉米 木霉 生物防治 玉米弯孢叶斑病菌
高增贵
作品数:316被引量:1,601H指数:22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木霉菌 甜瓜枯萎病 UP-PCR 甜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