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12篇“ 猪细小病毒“的相关文章
- 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及防治
- 2025年
- 通过探讨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及防治方法以降低其对养猪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从病原学入手,阐述了猪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病的诊断方法,提出包括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引种检疫以及合理应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等综合防控措施和科学治疗方法。以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和养殖效益,为养猪业防控猪细小病毒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慈强
-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病病原学流行病学
- 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 2025年
- 细小病毒病是生猪养殖中的常见疾病,多发生在规模化养殖场中,细小病毒病能够引起病猪繁殖障碍,对养殖场生猪繁育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威胁养殖收益。虽然生猪感染细小病毒病的死亡率较低,但是感染疫病的繁育母猪可利用性能将会严重下降,因此养殖人员需要掌握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防控措施,进而降低该病对生猪养殖产业的经济损失。
- 汤毅宇
- 关键词:生猪养殖细小病毒病
- 养殖场中猪细小病毒检测与分析
- 2025年
-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山东省作为养殖业大省,生猪养殖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山东地区主要的畜牧产业之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死胎、流产等疾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研究表明,引起母猪流产的因素较多,包括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衣原体感染、钩端螺旋体感染及黄曲霉毒素中毒等。
- 高清波
-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病毒性感染生猪养殖流产
- 猪细小病毒感染及复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猪细小病毒感染(PPI)是一种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猪繁殖障碍的病毒性传染病,呈季节性流行,以春、夏产仔季多发;PPV对各个年龄段的猪群都易感,特别是母猪与仔猪,能与猪圆环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混合感染;还存在病毒变异,毒株致病力增强的风险,对全世界的养猪业构成巨大威胁,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PPI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给我国PPV防控与净化工作带来严峻挑战。目前,PPI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上主要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感染,但预防效果并不理想,影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论文对调控猪细小病毒感染及复制的各类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高效的新型药物或疫苗提供参考。
- 胡雯雯汤德元曾智勇王彬黄涛周敏毛茵茗周飘何松
-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
- 一种用于防治猪细小病毒病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动物饲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猪细小病毒病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一种用于防治猪细小病毒病的饲料,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玉米40~60份、小麦15~25份、麦麸10~20份、豆渣5~10份、鱼粉4~6份、...
- 李君荣申婷
- 猪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诊断与科学防控措施研究
- 2025年
- 猪细小病毒病是影响生猪繁育的常见疾病,发病严重时可能导致生猪养殖企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以何种方式提高猪细小病毒病防控水平是养殖户高度关注的问题,科学防控对生猪养殖业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基于此,文章通过对猪细小病毒病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的了解,提出猪细小病毒病主要症状以及病理变化,阐述多种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方法,建立对此类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系统性认知,进而探讨科学防控措施,降低猪细小病毒病的发生率,遏制已有疾病的蔓延,为生猪养殖提供技术指导,提高猪细小病毒病防控水平,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 杨鑫
-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病病原临床症状防控措施
- 中小规模猪场猪细小病毒病发病特点与防控措施
- 2025年
- 猪细小病毒病是中小规模猪场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患病仔猪出现腹泻、体温升高以及死亡等症状,妊娠母猪在感染该病后表现为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等症状,公猪感染后虽然不表现出临床症状,但其精液带有病毒,可以将病毒传播给母猪,给养殖场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以中小规模猪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小规模养殖场中猪细小病毒病的发病特点,提出可以应用双黄连颗粒拌料,同时针对脱水的病猪应用生理盐水等进行补液,还要应用抗菌药物预防继发感染进行综合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时在养殖中要注意提升饲养管理水平,减少该病的发生几率。
- 陈仕猛徐章琼贺成龙
- 关键词:中小规模猪场细小病毒病发病特点
- 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样颗粒三倍轴区域嵌合猪细小病毒抗原表位的展示策略及免疫原性
- 2025年
- 为了探索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PCV2)病毒样颗粒三倍轴区域展示外源抗原表位的潜力,本研究借助结构模拟和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展示,分析了PCV2核衣壳表面氨基酸残基突变后的结构差异。通过分析不同cap基因突变质粒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所表达的突变体蛋白的可溶性和纯化难易程度,确定合适的外源表位嵌合区。将嵌合PPV抗原表位的Cap蛋白经体外组装获得重组的病毒样颗粒,将此病毒样颗粒免疫小鼠,通过抗体检测来评价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PCV2核衣壳表面三倍轴区域存在两个适合用于展示外源表位的氨基酸区域(分别命名为Motif A和Motif B),相同表达条件下,Motif A区域的突变蛋白均以可溶性表达为主,且能一步纯化获得目的蛋白,而Motif B区域的突变蛋白多以包涵体形式存在;Motif A区域嵌合PPV表位后,纯化的重组蛋白能在体外组装成cVLPs,并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其保留有野生型VLPs内化PK15细胞的能力;形成的cVLPs能刺激小鼠机体产生分别针对PCV2 VLPs、B5-E1表位和PPV VP2蛋白的抗体。综上表明,PCV2 Cap蛋白Loop GH区域Motif A能够将外源表位展示在病毒样颗粒外表面,并且能够被机体免疫细胞识别产生特异性抗体。
- 蔡云凤李宏黄小铭何庆丁振宇余婉婷罗施乐陈方志王乃东杨毅杨毅
-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样颗粒
- 猪细小病毒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
- 2025年
- 本研究通过对猪细小病毒(PPV)1型非结构蛋白NS1基因保守序列进行设计,建立了PPV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实现了对PPV1的快速检测。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的Ct值与标准品质粒在1.0×10^(10)copies/μL~1.0×10^(4)copies/μ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曲线回归方程为y=-3.6186x+42.01,R^(2)=0.99,扩增效率为189%;重复性好,组内与组间变异系数均低于1.0898%;敏感性好,最低检测限为1.0×10^(1)copies/μL;特异性强,不与猪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非洲猪瘟病毒发生交叉反应,并用该方法对临床样品与病毒拷贝数进行了检测。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重复性好、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适用于对PPV进行临床检测与诊断。
- 帅文娜郭子强李佳乐罗梦李丽薇周艳君周艳君童武姜一峰李兆龙童武
-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NS1蛋白
- 猪细小病毒NS1基因编码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2025年
- 本研究旨在制备PPV-NS1的多克隆抗体,并用猪细小病毒(PPV)和真核质粒pcDNA3.1(+)-NS1-3×Flag进行双重验证。首先将PPV的非结构蛋白编码基因NS1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Duet,构建原核质粒pET-PPV-NS1。接着,将原核质粒pET-PPV-NS1转化至感受态E.coli BL21细胞中,经由1 mmol/LIPTG诱导以后,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对NS1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NS1基因在感受态细胞中得到了良好的表达。其次,将纯化后获得的NS1蛋白采用多点注射的方式对大白兔进行免疫,制备获得针对重组NS1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然后,将真核质粒pcDNA3.1(+)-NS1-3×Flag转染HEK 293T细胞;同时PPV感染ST细胞后收取蛋白样品,用上述制备的NS1多克隆抗体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制备的NS1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和特异性。
- 帅文娜郭子强李佳乐罗梦李丽薇周艳君周艳君童武姜一峰李兆龙童武
-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NS1蛋白多克隆抗体原核表达
相关作者
- 魏战勇

- 作品数:335被引量:802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猪细小病毒 冠状病毒 猪伪狂犬病毒 猪圆环病毒2型 转录时相
- 崔保安

- 作品数:628被引量:2,320H指数:23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猪细小病毒 克隆 PRRSV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原核表达
- 陈红英

- 作品数:432被引量:1,067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克隆 猪细小病毒 猪圆环病毒2型 克隆与序列分析 猪圆环病毒
- 郭万柱

- 作品数:322被引量:1,261H指数:19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 研究主题:伪狂犬病病毒 猪细小病毒 克隆 伪狂犬病 VP2基因
- 崔尚金

- 作品数:479被引量:1,682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 研究主题:猪细小病毒 禽流感病毒 猪圆环病毒 禽流感 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