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694篇“ 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相关文章
- 新型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体外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体外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该方法包括Sm合成肽抗原的合成及筛选,待检血液与Sm混合肽抗原的混合培养,检测培养血上清液中特定细胞因子的水平。该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的辅...
- 陈仁奋魏秀妹
- 新型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体外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体外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该方法包括Sm合成肽抗原的合成及筛选,待检血液与Sm混合肽抗原的混合培养,检测培养血上清液中特定细胞因子的水平。该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的辅...
- 陈仁奋魏秀妹
- HIV-1 B’亚型病毒感染者辅助蛋白Vpr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HIV-1 B’亚型病毒感染者针对辅助蛋白Vpr的细胞免疫(CTL)反应特征及其与病毒复制控制的关系。方法利用检测IFN-γ分泌的ELISPOT方法,以覆盖HIV-1 B亚型Vpr蛋白全长的重叠肽段作为刺激抗原检测143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 B’亚型病毒感染者针对Vpr蛋白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并分析其与病毒载量的关系。结果有16.8%的感染者可以产生针对Vpr蛋白的特异性CTL反应;能识别至少一条Vpr多肽的感染者的病毒载量低于不能识别Vpr多肽的感染者的病毒载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91);对VPR-B-3多肽的识别与低病毒载量紧密相关,该多肽可能包含与Vpr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相关的关键氨基酸位点;Vpr蛋白区多肽在人群中的识别水平的差异与其序列变异程度有关。结论Vpr蛋白特异性的CTL反应与宿主对病毒复制的控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Vpr蛋白区所包含的CTL表位进行鉴定并探讨其在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可为HIV疫苗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 刘沙贾明明郑扬邵一鸣洪坤学
- 关键词:免疫应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 HIV-1单纯及合并HCV感染对HIV-1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1,HIV-1)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合并感染的临床治疗和相关致病机制研究是目前临床面临的难题...
- 曹孟丽
- 关键词: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细胞免疫
- HIV-1单纯及合并HCV感染者的HIV-1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研究
- 近年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已成为严重危害全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人们对其研究也逐渐深入。在整个控制HIV/AIDS进展的机体免疫过程中,细胞免疫始终占据主导的地位,其中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应...
- 占晗琳
- 关键词: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T细胞免疫应答
- HIV-1B’/C重组病毒感染者Vif、Vpr和Vpu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我国HIV-1B’/C重组病毒感染者针对HIV-1调节蛋白的细胞免疫反应特征及其与病毒复制控制的关系。方法以覆盖HIV-1C亚型Vpr、Vpu和Vif蛋白全长的重叠肽段作为刺激抗原,利用ELISPOT方法检测新疆HIV-1B’/C重组病毒感染者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使用SIGMAPLOT10.0和SIGMASTAT3.5进行统计分析,用双尾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用Spearmam秩相关分析免疫反应与病毒载量及CD4细胞计数的关系。结果在检测的60名HIV-1B’/C重组病毒感染者中,能够识别Vif、Vpr和Vpu蛋白产生CTL应答者分别为68%、52%和8%,Vpr和Vif蛋白存在多个强CTL反应的免疫优势区域。研究中还发现针对Vpr、Vif和Vpu蛋白的CTL反应强度和广度与HIV感染者的病毒载量及CD4细胞数量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HIV-1Vpr和Vif蛋白包含多个可被机体免疫系统特异性T细胞识别的免疫优势区域。对这些免疫优势区所包含的CTL表位进行鉴定并探讨其在自然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对新一代的HIV疫苗设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陈健平洪坤学贾明明刘宏伟刘沙马鹏飞芮宝玲邵一鸣
- 关键词:免疫应答ELISPOT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 携带EBV-LMP2基因的DNA疫苗、腺相关病毒疫苗和腺病毒疫苗免疫小鼠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被引量:7
- 2009年
- 细胞免疫应答,尤其是CD3^+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在控制病毒感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鼻咽癌(nasopharyngenl carcinoma,NPC)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在鼻咽癌疫苗的研究中,人们将研究重点放在增强特异性抗病毒CTL应答上,本研究单独或联合使用表达EB病毒潜伏膜蛋白抗原2(epstein-barr virus latent membrane protein 2, EBV-LMP2)的DNA疫苗、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疫苗、非复制5型腺病毒疫苗(Ad5),分别于0,2,4周肌肉注射免疫4-6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IFN-γ,免疫斑点法检测EBV—LMP2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疫苗诱导的特异性细胞应答水平与疫苗的免疫策略有关,其中,使用3种载体疫苗联合免疫的效果最好,其次则是先使用DNA疫苗免疫两次,再用腺病毒疫苗加强免疫一次的联合免疫方法,DNA疫苗和AAV疫苗单独免疫能够诱导出特异性的CTL,但与联合免疫相比诱导的应答水平很低,结果表明,使用DNA,AAV和腺病毒载体疫苗联合免疫,能够更好地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为鼻咽癌的防治提供了很好的疫苗策略。
- 杨松梅王湛周玲杜海军莫武宁曾毅
- 关键词:疫苗重组腺病毒疫苗联合免疫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 60例食管癌中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状态与生存率的关系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分析食管癌中NY-ESO-1抗原基因的表达分布、NY-ESO-1157-165表位引发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状态与生存率的关系,为食管癌特异性多肽疫苗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RT-PCR方法,检测60例食管癌患者肿瘤标本中NY-ESO-1抗原基因的表达,应用多色流式分析结合HLA-A*0201限制性表位肽/五聚体复合物技术对食管癌患者外周血NY-ESO-1157-165表位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进行精确定量,回顾分析12例NY-ESO-1+/HLA-A2+患者,均随访3年,比较不同免疫应答状态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食管癌患者中NY-ESO-1mRNA表达频率为38.3%。在14例检测到的NY-ESO-1+HLA-A2+患者中检测到不同程度的NY-ESO-1157-165表位特异性CTL反应11例,强反应者(CD8+、Pentamer+细胞频率大于或等于0.5%)生存率明显高于弱反应者(CD8+、Pentamer+细胞频率小于0.5%)(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不同程度表达NY-ESO-1,其特异性免疫应答被检测到并与生存率有关,为肿瘤CTL多肽疫苗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 陈军吴蔚
- 关键词:食管癌肿瘤相关抗原多肽疫苗生存率
- 巨细胞病毒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体外检测模型
- 抗巨细胞病毒新药疗效的检测,需要建立一巨细胞病毒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体外检测模型,但目前国内外就此尚未见相关报道。以传统的巨细胞病毒实验室株感染细胞建立的模型,因病毒抑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分子的表达,影响抗原递呈,而不...
- 王延军孙斌武志明
- 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_2株)诱导的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了解接种冻干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苗[Hepatitis A(Live)Vaccine,Freezedried;Hep A]后,机体能否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方法研究对象经HepA(H2株)1剂次免疫,流式法检测淋巴细胞亚群CD2^+、CD4^+、CD8^+的百分率及表达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IL)-4的阳性细胞百分率;T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增殖试验(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淋巴细胞的IFNγ分泌能力。结果接种后2周,CD^+上升,以4周上升为显著,与接种前相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2.571,P〈0.05);接种后4周~3个月,淋巴细胞对特异性刺激物甲肝病毒的反应都有明显增强,与接种前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3.215~3.959,P均〈0.01);接种后2周,表达IL-4和IFN-γ的阳性细胞百分率上升,以IL-4为明显,与接种前相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2.197,P〈0.05);接种后3年,用ELISPOT法检测IFN-γ,阳性率为57.1%(8/14)。结论接种HepA(H2株)后,机体能有效地产生特异性细朐免疫席答。
- 忻亚娟贺义惠庄昉成高丽美钱汶唐彩华陈悦青柴少爱毛江森
- 关键词:细胞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