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98篇“ 特异性免疫复合物“的相关文章
- 靶点和血红蛋白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及制备和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点和血红蛋白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及制备和检测方法,采用的结构为抗靶点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二抗‑抗血红蛋白特异性抗体‑血红蛋白,将复合物加入到被检测标本中,再加入酶底物显色得到检测结果。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的...
- 李冬崔巍巍
- 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特异性免疫复合物ELISA法的建立与临床初步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建立检测血清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特异性免疫复合物(ACPA-IC)的ELISA技术,探讨ACPA-IC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意义。方法建立检测血清ACPA-IC的ELISA技术,并对方法的特异性、稳定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估。采用PEG6000沉淀法自RA患者血清中提取IC。用建立的ACPA-IC ELISA法对92例RA患者包括46例ACPA阳性(ACPA+)患者和46例ACPA阴性(ACPA-)患者、46例SLE患者及47例健康献血员血清ACPA-IC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RA患者血清ACPA-IC水平与ACPA和类风湿因子(RF)的相关性。结果经方法学评估,建立的ACPA-IC ELISA法在特异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方面均达到检测要求。ACPA+患者ACPA-IC水平高于ACPA-患者、SLE患者及健康对照组(P<0.01)。当cut off值设为0.9时,该法测得RA患者血清ACPA-IC的阳性率为45.65%(42/92),显著高于SLE(6/46,13.04%)及健康对照组(2/47,4.26%),χ2分别为14.376和24.632,P均<0.01。46例ACPA+RA患者ACPA-IC阳性者36例(78.26%),而ACPARA患者ACPA-IC阳性者仅6例(1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29,P<0.01)。ACPA-IC与ACPA和RF的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RA患者血清ACPA-IC水平分别与血清ACPA(r=0.708,P=0.000)、RF(r=0.571,P=0.000)呈正相关。结论成功建立检测血清ACPA-IC水平的ELISA技术。RA患者尤其是ACPA+患者血清ACPA-IC水平显著升高。ACPA-IC在RA患者血清中出现可能具有重要的致病意义。
- 李晓军王凯高德玉虞伟严孝岭陈芳芳刘阳
- 关键词:免疫复合物类风湿因子
- 抗瓜氨酸化肽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对类风湿关节滑膜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抗瓜氨酸化肽特异性免疫复合物(ACPA-IC)对RA患者关节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功能的影响。方法:用PEG沉淀法提取RA患者血清免疫复合物(IC),ELISA法检测IC中ACPA-IC水平。用G蛋白免疫亲和层析法从6份ACPA-IC(+)RA血清、4份ACPA-IC(-)RA血清及10份正常人血清中提取IC。体外培养RA关节FLS;分别用RA ACPA-IC(+)提取物、ACPA-IC(-)提取物及健康人血清IC(C-IC)刺激FLS,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试剂检测FLS增殖情况,液态芯片技术检测不同来源IC刺激对FLS分泌IL-1β、IL-2、IL-6、IL-8、IL-10、IL-15、IL-17、TNF-α、GM-CSF、EGF、VEGF等11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RA患者ACPA-IC(+)提取物能够显著促进FLS增殖,与对照组IC比较,在培养24小时时间里,四种浓度(25、50、75和100μg/ml)的ACPA-IC都能显著促进FLS增殖。RA患者血清ACPA-IC(+)和ACPA-IC(-)提取物刺激FLS 24小时后,可诱导细胞分泌大量IL-6、IL-8和GM-CSF;其中ACPA-IC(+)组刺激FLS分泌GM-CSF和IL-8量均显著高于ACPA-IC(-)组和C-IC组,ACPA-IC(+)组刺激FLS分泌IL-6水平显著高于C-IC组,但与ACPA-IC(-)组无显著性差异。三组间刺激分泌IL-1β、IL-2、IL-10、IL-15、IL-17、TNF-α、EGF、VEGF等其他8种细胞因子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RA患者血清ACPA-IC可促进FLS增殖,并诱导其分泌IL-6、IL-8和GM-CSF等炎性细胞因子,进而进一步诱发滑膜炎症反应及骨质破坏。
- 高德玉陈芳芳刘阳王凯虞伟严孝岭李晓军
- 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13年
-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组织内炎症损害为主要病理变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蛋白质抗原或多肽的瓜氨酸化是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过程,并且与RA的发病过程及抗瓜氨酸蛋白抗体(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ies,ACPA)产生有关。在RA患者血液及关节滑膜液、血清和软骨细胞表层可发现大量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IC)存在。IC可激活RA患者体内补体系统并促进细胞因子等炎性介质的释放,引起关节骨和软骨组织发生损伤,进而引起不可逆的关节畸变等功能损害。IC中抗原成分的鉴定对于深入了解RA的发病机制非常重要。含有抗瓜氨酸化蛋白的IC的沉积及作用可以诱发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而引起持续性慢性炎症。RA患者滑膜液及血清中ACPA及其特异性IC显著高于正常人,提示ACPA特异性IC可能作为一种单独或者联合指标,在RA临床诊断应用中发挥一定作用。
- 高德玉李晓军武建国
- 关键词:免疫复合物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因子
- 抗瓜氨酸化蛋白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
- 目的:建立检测血清抗瓜氨酸蛋白自身抗体(ACPA)特异性免疫复合物(ACPA-IC)的ELISA技术。提取并纯化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ACPA-IC,并对ACPA-IC中的抗原进行鉴定。研究ACPA-IC对RA...
- 王凯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免疫学检验
- 猴免疫缺陷病毒特异性免疫复合物沉着与猴AIDS多系统病变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后,病毒特异性免疫复合物(IC)在不同时间、不同组织的沉着情况,初步研究其与AIDS多系统病变的联系。方法对8只不同时间感染SIV的恒河猴及1只未感染SIV的猴进行尸检以获取多系统组织标本,进行连续切片和IgG、C3、SIV p27免疫荧光染色,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gG、C3、p27在多个猴、多种组织的相同位置出现相同模式的荧光表达,证明存在IC的沉着;其中脑血管周(8/8),心肌间微血管(6/8)、和淋巴结副皮质(6/8)及生发中心(5/8)是阳性率最高的部位,肾小球及肾间质、肠黏膜固有层也有较多IC的沉着,且在感染中、晚期IC出现的比例更高。结论SIV感染后出现广泛的SIV-IC沉积,且随病情的进展而加重;IC可能是SIV导致AIDS多系统病变的主要形式。针对此过程进行研究,可帮助了解AIDS并发多系统器官病变的机制及研究新的治疗方法。
- 陈颂卢耀增吴小闲符林春郭卫中邓文娣罗红梅周映云
- 关键词:SIV免疫复合物淋巴结
- 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BlyS、抗-BLyS及其特异性免疫复合物的测定研究
- 目的研究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 lymphocyte stimulator, BlyS)、抗-BlyS(BlyS-Ab)及其特异性免疫复合物(BLyS-IC)在各种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的阳性检出水平,探讨其在自身免疫性疾...
- 虞伟韦俐冯丽李晓军武建国
- 关键词: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自身免疫病免疫复合物
-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BlyS、抗-BlyS及其特异性免疫复合物的测定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 lymphocyte stimulator,BlyS)、抗-BlyS(BlyS-Ab)及其特异性免疫复合物(BLyS-IC)在各种自身免疫病(AID)患者中的检出水平及其在AID中的作用。方法优化试验反应条件,建立检测BlyS、BlyS-Ab及BlyS-IC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法,并进行方法学考核和临床检测。结果优化的ELISA对BlyS的最低检出量可达0.4μ/L,在3.2~400.0μg/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BlyS-Ab精密度平均变异系数(CV)为7.4%,特异阻断抑制试验最高抑制率达83.3%。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等AID及抗核抗体(ANA)阳性的其他内科疾病(包括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血清中BlyS质量浓度、BlyS-Ab及BlyS-I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NA滴度与患者血清BlyS及BlyS-Ab水平呈平行升高趋势,但未发现BlyS水平与ANA某一特定荧光核型有相关关系。结论成功建立了人血清BlyS、BlyS-Ab及BlyS-IC的ELISA测定法,该方法敏感、特异、可靠。在SLE、RA和MCTD等患者中均有高水平的BlyS,同时伴随ANA、BlyS- Ab及BlyS-IC的升高。BlyS-Ab和BlyS-IC可能有助于AID诊断,并对阐明AID发病机制有一定意义。
- 虞伟韦俐冯丽李晓军武建国
- 关键词:免疫复合物自身免疫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 血清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 2006年
- 目的:建立一种血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特异性免疫复合物的检测方法,并评价其在Hp感染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抗Hp单克隆抗体捕获Hp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再用酶标羊抗人免疫球蛋白对其进行检测,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分析,同时与临床常用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涂片镜检、14C尿素呼气试验和细菌培养5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药物根除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血清可溶性Hp抗原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0%和96.0%,此方法明显优于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与14C尿素呼气试验差异无显著性,药物治疗前后血清Hp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含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Hp特异性免疫复合物检测方法是一种简便、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测Hp感染的方法,但不能用于Hp感染药物根除效果的评价。
- 王缚鲲吴亚男邹全明冉向阳时兰春安黎云王宪灵
- 关键词:免疫复合物单克隆抗体
- 乙型肝炎HBV DNA/补体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的检测
- 2005年
- 于天龙金诚
- 关键词:乙型肝炎HBV抗原抗体
相关作者
- 武建国

- 作品数:440被引量:1,584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研究主题:ELISA 自身抗体 抗体 钙调素 免疫复合物
- 李晓军

- 作品数:366被引量:83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自身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钙调素 ID3 免疫复合物
- 虞伟

- 作品数:257被引量:57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免疫复合物 ELISA 自身抗体 ID3
- 高德玉

- 作品数:21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研究主题:免疫复合物 瓜氨酸化 类风湿关节炎 ACPA 蛋白抗体
- 朱永良

- 作品数:170被引量:435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幽门螺杆菌 胃肿瘤 胃癌 新喋呤 幽门螺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