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6篇“ 特发性矮小症“的相关文章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 探讨特发性矮小患儿接受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其体格相关指标、生长激素、瘦素(LP)水平、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1例特发性矮小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法定监护人的意愿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A组(40例,维生素D、碳酸钙D3片等常规治疗)与B组(41例,维生素D、碳酸钙D3片等常规治疗+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1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体格相关指标、生长激素及LP水平、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身高、身高标准差积分、生长速率和骨龄较治疗前均升高,且B组均高于A组;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LP水平较治疗前均上升,且B组均高于A组;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胃促生长素(Ghrelin)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B组低于A组;治疗后两组患儿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B组均高于A组(均P<0.05);治疗期间B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患儿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缩短与同龄儿童的身高差,提高生长速率,提高患儿体内IGF-1、IGFBP-3、LP水平,降低Ghrelin水平,还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
吴湘兰李艳张瑞中强春晓
关键词:重组人生长激素特发性矮小症体格生长激素身高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临床效果观察
2025年
目的探究重组人生长激素在儿童特发性矮小(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2021年1月—2024年1月乐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66例ISS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发育情况、生化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骨龄(bone age,BA)、预测成年身高(predicted adult height,PAH)、生长速率(growth rate,GV)水平依次为(10.26±1.49)岁、(171.31±10.62)cm、(11.48±2.37)cm/年,高于对照组的(9.34±1.93)岁、(165.21±11.49)cm、(10.15±1.68)cm/年(P<0.05);治疗后,研究组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为(2.65±0.42)U/L,低于对照组的(2.89±0.51)U/L;研究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3,IGFBP-3)依次为(309.75±26.74)μg/m L、(4.71±0.62)μg/m L,高于对照组的(264.33±28.45)μg/m L、(4.34±0.53)μg/m L(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3/33),与对照组的3.03%(1/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可改善ISS患儿的骨代谢,加快生长速度,提高生长因子水平,且有着良好的安全性。
徐梦妃
关键词:儿童发育障碍特发性矮小症
近5年中医药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研究进展
2025年
查阅近5年中医药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ISS)的相关文献,分别从病因病机、中医辨证、内外治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治疗多从脾肾论治,同时涉及心肝等脏腑,方法包括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穴位贴敷、联合疗法以及日常调护。指出今后应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探索中医药内治法和外治法的作用机制,发挥中医药治疗儿童ISS的优势。
王亚宁杜春雁
关键词:特发性矮小症中医药
中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的临床效果
2025年
目的观察中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特发性矮小(I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鼎医院治疗的ISS患儿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剂量rhGH治疗组和非药物治疗组,每组33例。非药物治疗组使用非药物治疗,中剂量rhGH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中剂量rhGH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生长发育指标[身高、体质量、生长速度(GV)、预测成年身高(PAH)、按年龄的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骨龄(BA)]、骨代谢指标[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甲状腺及糖代谢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非药物治疗组GV、Ht-SDS及中剂量rhGH治疗组身高、体质量、GV、PAH、Ht-SDS均优于治疗前,且中剂量rhGH治疗组身高、体质量、GV、PAH及Ht-SDS高于非药物治疗组(P<0.05或P<0.01),2组BA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2组BAP、PⅠNP、β-CTX、IGF-1及Ghrelin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中剂量rhGH治疗组BAP、PⅠNP及IGF-1水平高于非药物治疗组,β-CTX及Ghrelin水平低于非药物治疗组(P<0.01)。治疗6个月后,2组TSH、FT_(3)、FT_(4)、FP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FINS及ISI均低于治疗前(P<0.01),中剂量rhGH治疗组TSH、FT_(3)、FT_(4)、FPG、FINS及ISI与非药物治疗组比较组间差异均不明显(P>0.05)。中剂量rhGH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非药物治疗组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9.09%vs.0,χ^(2)=1.397,P=0.237)。结论中剂量rhGH治疗ISS的疗效较好,可有效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增加骨代谢,且对甲状腺及糖代谢影响小,安全性较高。
张景思
关键词:特发性矮小症重组人生长激素中剂量骨代谢安全性
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男童疗效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特发性矮小男童疗效的差异及其对骨代谢标志物、甲状腺功能、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江阴市中医院收治的特发性矮小男童80例,根据接受rhGH治疗剂量分为低剂量组(每周0.26 mg/kg)、中剂量组(每周0.35 mg/kg)与高剂量组(每周0.41 mg/kg),每组男童分别为29、27、24例,根据男童治疗情况疗程为1~2年。统计并比较3组男童治疗前后身高、体重、生长速度、身高标准差积分、骨密度、骨龄、骨代谢标志物[血清25羟维生素D、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C)]、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结果治疗1、2年后,3组男童身高、体重、生长速度、身高标准差积分、骨密度、骨龄均上升(P_(时间)<0.05),血清25羟维生素D、BAP、OC均升高,且组间与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_(组间)<0.05、P_(时间)<0.05)。随治疗时间推进,3组特发性矮小男童血清IGF⁃1、IGFBP⁃3升高(P_(时间)<0.05)。高剂量组男童出现关节疼痛、注射部位水肿及高血糖的例数(25.00%)多于低、中剂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剂量和高剂量rhGH治疗在提高骨密度、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方面更为有效,推荐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据男童具体情况选择适当剂量的rhGH进行治疗。
司马燕唐雪骁戚胡敏何蓉
关键词:特发性矮小症重组人生长激素
醒脾滋肾法在学龄期特发性矮小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探究醒脾滋肾法对学龄期特发性矮小(ISS)患儿的治疗疗效。方法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在该院随机选取120例学龄期ISS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给予醒脾滋肾法辅助生长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生长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骨龄[骨龄指数(BAI)、骨龄差(BAD)]、体格、生长速率(GV)变化,并检测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IGF-1结合蛋白3(IGFBP-3)、25羟基维生素D[25(OH)D]、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空腹血糖(FBG)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体型瘦小、乏力少言、头发稀疏和面色姜黄证候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身高、体质量和G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骨龄指标BAI、BAD和成年身高(PA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IGF-1、IGFBP-3、25(OH)D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TSH、FBG外周血浓度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醒脾滋肾法辅助生长激素治疗学龄期ISS患儿具有显著疗效,可促进生长发育,改善骨代谢,同时对碳水化合物代谢以及甲状腺功能无显著影响。
吴佳妮徐群明王敏华丁海燕叶琛琛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促甲状腺激素
碳酸钙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5年
探讨并分析碳酸钙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特发性矮小(IS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0名ISS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碳酸钙联合rh-GH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患儿身高、生长速度、IGF-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儿甲状腺功能指标T3(P<0.01)、T3/T4(P<0.01)、TSH(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T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碳酸钙联合rh-GH治疗ISS患儿,能明显提高患儿身高、生长速度、IGF-1及改善甲状腺功能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冯冬冬郑凯元韦秀珍陈雪英廖良华
关键词:碳酸钙重组人生长激素特发性矮小症
不同剂量rhGH联合维生素D对特发性矮小儿童激素和骨龄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与维生素D联合治疗特发性矮小儿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特发性矮小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0.15 IU/kg剂量rhGH+维生素D治疗,观察组则接受0.20 IU/kg剂量rhGH联合维生素D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指标包括生长发育指标(身高、体质量、生长速度)、骨龄指标[骨龄指数(BAI)、骨龄年龄差(BAD)]、激素水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身高、体重以及生长速率上的增长显著超过了对照组(P<0.05);在骨龄指标方面,该组BAI和BAD值相较于治疗前有了显著的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在激素水平变化方面,观察组患儿的IGF-1和IGFBP-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5、0.20 IU/kgrhGH剂量的rhGH联合维生素D对特发性矮小儿童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高剂量rhGH用药在促进患儿生长发育、改善骨龄指标及提升激素水平方面表现出更明显的优势,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孙俊威杨帆高娟
关键词:重组人生长激素维生素D特发性矮小症骨龄
肝脾补益方加减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的疗效观察
2025年
据统计,我国矮小患病率约3%,特发性矮小(idiopathic short stature, ISS)占60%~80%,但接受治疗人数不足3万[1]。研究认为,ISS可能与营养、环境、遗传、精神及激素分泌紊乱有关[2]。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具有调节内分泌、刺激骨骼和躯体生长作用,但临床实践显示,长疗程激素治疗易引发多种不良反应[3-4]。
张英杨雯雯泮会松陈佩玉
关键词:特发性矮小症补益方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长疗程患病率
儿童特发性矮小患儿血清C1qA和C1qB水平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 探讨特发性矮小(ISS)患儿血清C1qA和C1qB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3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零医院儿科接诊的108例ISS患儿(ISS组)和108例健康儿童(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C1qA,C1qB水平。Pearson分析ISS患儿血清C1qA,C1qB水平与生长发育指标和炎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SS发病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1qA,C1qB诊断ISS的价值。结果 ISS组血清C1qA(1 206.35±275.15 ng/ml)和C1qB水平(1 084.65±220.48 ng/ml)高于对照组(612.35±135.06 ng/ml,501.32±108.77 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140,24.658,均P<0.05)。ISS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骨龄指数低于对照组(t/χ^(2)=2.092~10.661),ISS家族遗传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高于对照组(t/χ^(2)=4.338,10.550,15.8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SS患儿血清C1qA和C1qB水平与身高、体质量、BMI,骨龄指数呈负相关(r=-0.502~-0.352,均P<0.05),与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r=0.326~0.411,均P<0.05)。低骨龄指数、高水平TNF-α、高水平IL-6、高水平C1qA、高水平C1qB是ISS发病的危险因素(waldχ^(2)=4.979~7.328,均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C1qA和C1qB诊断ISS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8,0.816,联合检测血清C1qA和C1qB诊断ISS的曲线下面积为0.931,高于两指标单独诊断(Z=3.812,3.896,均P<0.05)。结论 ISS患儿血清补体C1qA和C1qB水平增高,与ISS身材矮小有关,联合检测血清C1qA和C1qB有助于诊断ISS风险。
褚小余庄梅红王云
关键词:特发性矮小症炎症反应

相关作者

杨玉
作品数:182被引量:436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特发性矮小 婴幼儿 基因多态性 乳房早发育
王伟
作品数:4,135被引量:17,438H指数:3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星形胶质细胞 海拔 细胞周期 冠心病 儿童
熊丰
作品数:129被引量:1,124H指数:17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儿童青少年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 重组人生长激素 患儿
朱岷
作品数:90被引量:362H指数:11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疗效观察 重组人生长激素 特发性矮小症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雷培芸
作品数:69被引量:365H指数:11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重组人生长激素 疗效观察 患儿 桥本甲状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