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06篇“ 特低渗油藏“的相关文章
- 地震多信息联合分级约束油藏建模技术在特低渗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 2025年
-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长6油藏是典型的低孔特低渗油藏,储层具有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传统的油藏建模方法难以有效的刻画低孔特低渗油藏储层间的非均质性变化,不能满足油田精准开发方案调整需求.为满足油田增储上产的技术需求,依托鄂尔多斯盆地首块开发三维地震,探索针对低孔特低渗油藏地震油藏建模技术方法.提出了地震多信息联合分级约束油藏建模技术:在井震联合构造建模和裂缝建模基础上,结合地震属性,运用单砂体级别沉积微相成果,采用确定性建模方法构建沉积微相模型;在沉积微相模型、地震岩性概率体空间分级约束下,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建立高精度岩相模型;以岩相模型为基础,运用地震孔隙度反演体进一步空间分级约束,建立孔隙度模型;应用孔渗关系经验公式计算出渗透率模型,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建立含油饱和度模型.结果表明:地震约束油藏模型储层物性变化特征明显,油藏边界清晰,与隔夹层配置关系明确;结合生产动态数据分析研究进一步验证该技术搭建的油藏模型的可靠性,实现多期薄砂体油藏群叠置的整装型油藏精细刻画.该技术发挥开发地震横向变化信息丰富优势,解决传统随机模拟建模方法井间不确定性问题,实现对强非均质性储层物性分布规律精细表征.地震约束油藏模型应用于完善注采对应关系、油藏边部外扩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安塞油田的稳产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推动了开发地震在鄂尔多斯盆地应用发展.
- 高福坤周丽萍李东阳赵英丽柳俊茹段锦川张桂芳
- 关键词:特低渗油藏
- 低渗特低渗油藏储层伤害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本发明公开了低渗特低渗油藏储层伤害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选取目标储层岩心,在模拟地层条件下确定岩心初始渗透率;对所述目标储层岩心持续进行岩心渗透率试验并注入实验用液体进行浸泡,得到至少一组岩心渗透数据,其...
- 张洁邬国栋尹剑宇袁亮余进张荣志唐宜家王先兵付志王双威赵志良周泊奇刘凯新陈佳萌杨丹孟雪
- 一种特低渗油藏水驱前缘计算方法
-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的特低渗油藏水驱前缘计算方法,方法如下:建立考虑毛管力及启动压力梯度的分流量方程;获得待测油藏的<I>J</I>函数,反演得到压汞条件毛管力,再将其转换为油藏条件毛管力,代入考虑毛...
- 王小锋王香增魏登峰党海龙崔鹏兴侯玢池梁卫卫朱争高涛王强葛宏选
- 特低渗油藏水驱波及半径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由于特低渗油藏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注水过程中注水波及参数难以预测,无法及时为注水调整提供指导。为了更好地表征注入水在地层中的波及距离和程度,开展了特低渗油藏水驱波及半径计算方法研究。该方法基于注采动态数据,对油藏注采系统进行简化表征,将注水井与采油井间油藏离散成一系列由基质和裂缝参数组成的质量单元体,以质量单元体为目标建立油水井间物质平衡方程,追踪水驱前缘饱和度,通过非均质性注水劈分计算,得到某一时刻注入水流量,进而求得该时刻注入水的波及半径。研究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简单方便,可定量表征水驱波及前缘动态突进,追踪水驱波及方向,实时反映油井见水见效程度。计算结果与水驱前缘动态监测结果吻合性好,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对特低渗油藏注水开发调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石立华
- 关键词:油藏工程水驱前缘
- 特低渗油藏活性流体压驱提高采收率机制被引量:1
- 2024年
- 活性流体压驱是在压驱过程中伴注活性流体段塞的驱替方法。通过试验探究活性流体压驱作用特征,结合界面性质、电性以及毛管数理论等揭示其提高采收率机制。结果表明:水驱后,活性流体压驱可提高采收率4.9%~13.4%,降低注入压差17.6%~51.3%;活性流体分子吸附在油水界面,降低界面张力,增加乳化油滴稳定性,提升微观波及效率,提高特低渗岩心驱油效率;活性流体质量分数从0.05%提高到0.5%,注入速度从0.5 mL/min提高到3 mL/min,室内试验毛管数可提高2个数量级,岩心残余油饱和度降低20.8%;活性流体吸附在岩石孔喉壁面,可减弱多孔介质亲水性,降低压驱过程水相渗流摩阻;压驱存在合适的速度区间,速度过高会增加流体惯性阻力,减弱降压效果;现场试验压驱过程添加活性流体段塞,单井产量可提高0.4 t/d。
- 孙永鹏陈超戴彩丽王传熙王蓉王蓉赵文勋李国良曾思哲
- 关键词:特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降压
- 特低渗油藏功能性水驱技术现场应用效果
- 2024年
- J油田特低渗W区块C6油藏历经27年开发,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率开发阶段,随着采出程度的增加,平面水驱波及半径大,剩余油动用难度加大,纵向剩余油呈薄互层分布,有效动用难度大,岩心观察结果表明,该区长6储层纵向水驱受物性控制明显,剖面水洗程度为77.2%,以中-弱水洗为主,其中,中水洗占42.7%,未水洗占22.8%。功能性水驱技术由离子匹配水驱技术和分散体系驱油技术结合而成,集合作用促进了单项技术优势的发挥,实现1+1>2的效果,因此,2018年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现场试验,通过现场试验效果表明,在改善水驱、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且现场试验安全顺利进行,具有较好的技术适应性。本文重点从功能性水驱机理入手,综合分析功能性水驱试验不同体系的效果,评价特低渗油藏功能性水驱技术的适应性和推广应用前景,进一步完善丰富特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稳产技术体系。
- 饶天利伍家忠赵昆刘明虎赵鹏邓美玲
- 关键词:特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
- 一种模拟裂缝性特低渗油藏动态渗吸的实验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裂缝性特低渗油藏动态渗吸的实验装置,应用在岩心动态渗吸实验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壳体一的内部分别设有恒压泵、容器罐和壳体二,所述壳体二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围压泵,在需要对该实验装置进行使用时,通过进...
- 钟俊杰王景豪郭阳唐昌君王雅琳胡义升
- 特低渗油藏CO_(2)/水交替微观驱油机理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苏北盆地断块特低渗透油藏具有“小、碎、深、薄、低”的典型特征,在经过短期弹性开发后如何优选合理高效的提高油藏采收率方法成为该类油藏面临的瓶颈问题。水气交替注入(Water Alternating Gas,WAG)方法能有效抑制水窜和气窜,兼具水驱和CO_(2)驱的优点,在特低渗透油藏取得了成功应用,但其微观驱油机理及实际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评价。文中以苏北ZD油田为研究对象,基于特低渗透天然岩心的三维数字模型,应用孔隙尺度微观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CO_(2)/水交替驱油过程中气水相界面的动态演化过程,并深入阐明了特低渗油藏WAG提高采收率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水气交替驱具有更大的波及面积和更少的剩余油体积,CO_(2)驱过程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和克服黏滞力的能力,同时水驱过程中的渗吸作用和封堵作用能有效提高驱油效率。因此,CO_(2)/水交替驱可以有效启动特低渗储层,起到调剖调驱协同增益的作用,研究成果对于指导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的优选和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矿场应用价值。
- 梁珀
- 关键词:特低渗油藏数字岩心
- 特低渗油藏单砂体精准压裂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 2024年
- 针对特低渗油藏,目前主要采用水驱技术配合单井压裂来提高开发效果。但在开发实践中,表现出油藏单井压裂措施有效率低、单砂体改造效果差及油水井间无法建立有效驱动体系等问题。为此,以松辽盆地X区块特低渗油藏为例,基于油藏工程方法计算特低渗储层极限驱动井距,同时结合研究区域砂体和剩余油分布规律,制定特低渗油藏的单砂体精准压裂改造方案,确保压裂改造后油水井间的启动系数达到最大,以避免压裂规模过大导致水窜问题。并在油井压裂阶段采用井间微地震监测技术对特低渗油藏单砂体的压裂改造规模进行追踪和监控,通过实时调整压裂液排量来控制压裂规模,确保压裂规模的精准性。采用单砂体精准压裂改造技术对研究区平均渗透率分别为6.5 mD和3 mD的Ⅲ、Ⅳ类储层进行井网加密及单砂体精准缝网压裂改造后,油藏单砂体启动系数和油井压裂后产量大幅度提高,说明区块单砂体已经建立起有效驱动体系,剩余油挖潜效果显著。
- 唐莉王子毓张超何成山
- 关键词:特低渗油藏压裂改造单砂体
- 长6特低渗油藏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定量化研究
- 2024年
- 依据钻井、测井、生产开发数据,将区内的小层、砂体、油层进行精细划分与对比,对油层进行精细识别,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静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区低幅度构造发育程度、沉积相的发育稳定程度、储层性质的变化程度与油层单井平均原始含油饱和度、单井平均原始地质储量、单井平均剩余油饱和度、单井平均采出程度、单井平均产量、变异系数等相关地质开发参数进行定量分析统计。研究表明,低幅度构造组合单元的变化对采出程度的影响差值达到1.12%,差值率达到17.1%,单井平均累产差值达到17.3 t,差值率达到0.7%;沉积相变化的快慢对采出程度的影响差值达到0.80%,差值率达到13.7%,单井平均累产差值达到544.3 t,差值率达到23.3%;储层性质变化的快慢对采出程度的影响差值达到1.83%,差值率达到29.5%,单井平均累产差值达到670.4 t,差值率达到26.3%;开发过程中平均原始含油饱和度经过多年开发的变化率,构造的影响差值变化率为0.48%,沉积的影响差值变化率为1.00%,储层性质的影响差值变化率为1.46%。综上分析,储层性质的变化对剩余油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次为沉积发育变化,最后为构造的变化。
- 高卓林刘成何甜张道亮王祎婷张伟霍焱彬邓盼盼
- 关键词:长6油藏主控因素
相关作者
- 苏玉亮

- 作品数:298被引量:944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研究主题:页岩油 水平井 低渗透油藏 压裂 体积压裂
- 沈焕文

- 作品数:65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油藏 提高采收率 长6油藏 空气泡沫驱 低渗透油藏
- 侯海峰

- 作品数:8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特低渗油藏 特低渗透油藏 鄂尔多斯盆地 酸化解堵技术 酸化解堵
- 吴春新

- 作品数:9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特低渗油藏 驱替特征 二氧化碳驱油 特低渗透 二氧化碳
- 陈俊革

- 作品数:14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公司采油三厂
- 研究主题:提高采收率 特低渗油藏 井网密度 暂堵酸化 油藏精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