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96篇“ 牙周状况“的相关文章
- 牙周炎患者牙周状况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证型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状况,探讨中医证型与牙周状况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8月1日—12月1日就诊于天津市口腔医院牙周科的牙周炎患者260例,由中医专业医师进行中医四诊检查并由患者自行填写中医证候积分问卷,由牙周病学口腔专业医师进行牙周状况检查,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BI)、全口牙齿松动度≥Ⅱ度的百分比。结果:260例牙周炎患者中,男91例,女169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胃火上蒸证、气血不足证、肾阴亏虚证3组。其中,胃火上蒸证组132例,占比50.77%;肾阴亏虚证组66例,占比25.38%;气血不足证组62例,占比23.85%。PD、BI检查结果比较,胃火上蒸证组最严重,气血不足证组次之,肾阴亏虚证组较轻,且三组差异性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样本两两差异性比较时,仅有胃火上蒸证组与肾阴亏虚证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全口牙齿松动度≥Ⅱ度的百分比比较中,气血不足证组最为严重,胃火上蒸证组次之,肾阴亏虚证组最轻,但三组差异性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胃火上蒸证是一种常见的牙周炎证型,其牙周损害状况与其他证型相比程度偏重。气血不足证的牙周损害状况较胃火上蒸证轻,但较肾阴亏虚证重。
- 张淼张源邹慧儒刘晨路张研
- 关键词:牙宣齿衄中医证型肾阴亏虚牙周状况
-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的美学效果及牙周状况评价
- 2025年
- 目的:探究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的美学效果及牙周状况。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康复大学青岛医院口腔科就诊的95例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4)和研究组(n=41),对照组患者行牙周组织再生术,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行牙齿正畸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记录患者临床疗效、牙周指标、美学状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的85.1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牙周指标和美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牙周指标(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临床牙周平均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均下降,美学指标(龈乳头高度、邻接点与牙槽骨嵴距离)均上升,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对于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的疗效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牙周状况,同时能够纠正患者牙体畸形,改善牙龈状态,对患者面部美观度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 王超周娟陈颖溢辛策
- 关键词:牙周炎正畸美学效果牙周指标
- 上颌磨牙牙周状况与上颌窦黏膜增厚的相关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上颌磨牙的牙周炎症对上颌窦黏膜增厚的影响,为牙源性上颌窦炎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性分析246例牙周炎患者的双侧上颌窦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影像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后纳入共331侧上颌窦影像,将牙周炎症程度最重的磨牙纳入统计,其中第一磨牙270颗,第二磨牙61颗。通过患者的CBCT影像,测量上颌磨牙的牙周指标[最小剩余牙槽骨高度(minimum residual alveolar bone height,minRABH)、牙槽骨吸收程度、根分叉病变、垂直骨下袋],分析以上牙周指标与上颌窦黏膜增厚(上颌窦最大黏膜厚度≤2 mm时为正常,>2 mm为黏膜增厚)的相关性。结果331颗上颌磨牙对应的上颌窦中,264个上颌窦黏膜增厚,平均(5.9±5.1)mm,占比79.8%。上颌窦黏膜增厚与牙周指标包括minRABH、牙槽骨吸收程度、根分叉病变、垂直骨下袋均显著相关(P<0.05),也与牙周炎患牙牙位显著相关(P<0.05)。进一步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nRABH在所有指标中对于上颌窦黏膜增厚的影响最显著,minRABH<4 mm组上颌窦黏膜增厚的可能性为minRABH≥10 mm组的5.6倍,minRABH 4~10 mm组上颌窦黏膜增厚的可能性为minRABH≥10 mm组的2.2倍,上颌第二磨牙牙周炎致上颌窦黏膜增厚的可能性为第一磨牙2.8倍,minRABH和牙周炎患牙牙位对上颌窦黏膜增厚的影响与其他因素相比更显著(P<0.05)。结论牙周炎症时上颌磨牙minRABH小于4 mm或牙位为上颌第二磨牙时,上颌窦黏膜增厚的可能性更大,提示完善的牙周治疗是预防牙源性上颌窦炎的重要因素。
- 宋雨姣孙晓军
- 关键词:根分叉病变
- 54所社区体检中老年人群牙周状况调查
- 2024年
- 了解社区55-74岁人群牙周健康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腔卫生指导,为规划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牙周状况检查标准》,使用 WHO 推荐的CPI探针检查全口牙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情况。结果 在933例中老年职工体检筛查中:55-64岁、65-74岁年龄组人群无牙周袋、浅牙周袋和深牙周袋的检出率分别为85.2%、14.0%、0.8%和75.2%、20.3%、4.6%。两组人群轻度、中度和重度附着丧失情况检出率分别为60.0%、36.1%、4.0%和51.4%、40.2%、8.4%。55-64岁年龄组人群健康、轻度牙周炎、中度牙周炎、重度牙周炎人数检出率分别为27.5%、36.9%、29.0%、6.6%;65-74岁年龄组人群为22.2%、33.3%、29.4%、15.1%。两年龄组中无牙周袋人群、深牙周袋人群、中度附着丧失和重度附着丧失人群对比,差异有显著性。不同年龄组间牙周袋情况统计及患牙周病情况均有差异,但无性别差异。 结论 在54所社区55-74岁人群中,牙周袋深度、牙周附着水平及重度牙周炎症状况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但牙周炎症与性别关系并不明显。本社区中老年人群牙周袋的检出率、轻度及中度附着丧失情况均低于其他省市报道人群。
- 董旭张海燕
- 关键词:口腔健康调查牙周袋深度牙周病
- 抗敏牙膏与黄连上清胶囊联合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疗效及牙周状况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与探讨抗敏牙膏联合黄连上清胶囊治疗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80例2023年01月-2023年12月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予以抗敏牙膏,观察组(n=40)予以抗敏牙膏联合黄连上清胶囊,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周袋深度、牙周附着丧失、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牙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敏牙膏联合黄连上清胶囊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
- 孙留根
- 关键词:黄连上清胶囊慢性牙周炎疗效牙周状况
- 自锁托槽、无托槽及Tip-Edge-Plus托槽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自锁托槽、无托槽及Tip-Edge-Plus托槽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月在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牙周炎伴错畸形患者6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及自愿原则分为自锁托槽组(A组),无托槽组(B组)及Tip-Edge-Plus托槽组(C组),各20例(每组436颗牙),记录正畸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牙周状况。结果:B组成功率显著高于A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64、8.224,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9,P<0.05)。治疗后,B组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探诊出血指数(BOP)、出血指数(BI)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牙龈萎缩指数(GR)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B组TM在Ⅲ度显著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牙齿松动度(TM)在Ⅱ度显著均低于A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24、5.101,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对于牙周炎患者的正畸治疗可能更加优于自锁托槽、Tip-Edge-Plus托槽。
- 郑刚
- 关键词:自锁托槽牙周炎牙周状况
- 抗敏牙膏与西地碘片联合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牙周状况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联合应用抗敏牙膏与西地碘片的临床疗效及对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2 月于本院就诊治疗的 72 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n=36,抗敏牙膏与西地碘片联合治疗)和对照组(n=36,单纯西地碘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牙周状况及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龈沟液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采取抗敏牙膏与西地碘片联合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有效改善其牙周状况,还可显著降低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王东波张晓颖崔百韬
- 关键词:西地碘片慢性牙周炎疗效牙周状况
- 两种固定矫治器对青少年牙周状况影响的对比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佩戴自锁托槽矫治器和传统托槽矫治器的青少年在矫治初期牙周临床指标及龈沟液量的变化,比较两种固定矫治器对青少年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正畸科进行固定矫治治疗的青少年60名,年龄11-15岁,根据佩戴的矫治器类型分为两组,自锁组30名佩戴自锁托槽矫治器进行治疗,传统组30名佩戴传统托槽矫治器进行治疗。分别于矫治器佩戴前、佩戴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测量牙周临床指标和龈沟液量。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测得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对两组间不同时间测得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认为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佩戴固定矫治器后PLI、BI、GI、PD及龈沟液量均较矫治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期间未见牙周附着丧失的发生。(2)自锁组的PLI在佩戴矫治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低于传统组(P<0.05);自锁组的BI在佩戴矫治器6个月时低于传统组(P<0.05);自锁组的GI在佩戴矫治器3个月、6个月时低于传统组(P<0.05);在观察期间两组间PD未见明显差异(P>0.05);自锁组的龈沟液量在佩戴矫治器1、3、6个月时均低于传统组。结论:(1)传统托槽矫治器和自锁托槽矫治器在矫治初期都会引起青少年牙周临床指标和龈沟液量的升高,但未造成附着丧失的发生,显示这两种固定矫治器在矫治初期对青少年牙周组织的影响仅限于引起牙龈的炎症,并未形成牙周炎;(2)在佩戴矫治器后,自锁组的PLI、BI、GI和龈沟液量的升高均小于传统组,说明自锁托槽矫治器在青少年正畸患者的牙周维护方面较传统托槽矫治器更有优势。
- 刘欢咏梅
- 关键词:固定矫治器青少年牙周指标龈沟液量
- 孕妇牙周状况和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2024年
- 目的 研究孕妇牙周状况和口腔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3年1—10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定期产检的190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所有孕妇行口腔卫生行为调查;采用视诊和探诊结合的方法,对孕妇行口腔检查,记录牙结石、探诊出血、牙周附着水平、探诊深度等牙周指标;采用Hp检测纸(干化学法)检测孕妇口腔Hp感染情况;记录不良妊娠结局(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情况。结果 孕妇牙周炎患病率为49.5%(94/190),口腔Hp感染率为44.7%(85/190)。1年内洁牙(OR=0.238,95%CI:0.108~0.527,P <0.001)、牙结石(OR=2.150,95%CI:1.125~4.109,P=0.021)是患牙周炎的独立影响因素;每次刷牙时长> 3 min(OR=0.268,95%CI:0.104~0.691,P=0.006)、有妊娠期呕吐(OR=2.165,95%CI:1.147~4.088,P=0.017)、患牙周炎(OR=2.086,95%CI:1.101~3.954,P=0.024)是口腔Hp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190名孕妇中10名发生早产、6名发生低出生体重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8.42%。患牙周炎及口腔Hp感染组、仅患牙周炎组、仅口腔Hp感染组、无牙周炎及无口腔Hp感染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依次为18.00%(9/50)、6.82%(3/44)、8.57%(3/35)、1.64%(1/6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 孕妇牙周状况及口腔Hp感染情况均不佳,且患有牙周炎和口腔Hp感染可能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需注意规范孕妇口腔卫生行为的实施(定期洁牙、增加刷牙时间等)及定期检查牙结石、妊娠期呕吐等情况,以及时维护妊娠期牙周健康。
- 张艳萍张艳萍周如丽黄书丹米长江米长江
- 关键词:牙周炎口腔幽门螺杆菌影响因素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牙周状况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的牙周状况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2年2月至2022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就诊的2型DN合并牙周病患者105例,根据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分为两组,正常组80例(血清总胆固醇<5.17 mmol/L),高血脂组25例(血清总胆固醇≥5.17 mmol/L)。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包括牙周情况、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2型DN患者牙周病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脂组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出血指数、临床附着丧失大于正常组(P <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指数是老年DN伴牙周炎患者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OR=5.002,95%CI:1.080~23.177,P=0.040)。结论 DN患者的牙周炎和血脂水平呈正相关,DN合并牙周病患者发生血脂异常的风险增加。
- 刘文燕王雪媛翟哲王丽娟孔祥双张冬雪
- 关键词:血脂异常牙周炎出血指数
相关作者
- 陈晖

- 作品数:188被引量:361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血链球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周炎 冠心病 龋病
- 潘亚萍

- 作品数:416被引量:1,907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研究主题: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周炎 慢性牙周炎 牙周 牙周病
- 李晓军

- 作品数:69被引量:190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牙周 牙周炎 牙周病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口腔
- 孟姝

- 作品数:49被引量:30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 研究主题:牙周炎 牙龈卟啉单胞菌 龈下菌斑 FIMA基因型 纤维蛋白原
- 钟慧敏

- 作品数:7被引量:5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研究主题:牙周状况 牙周炎 冠心病 慢性牙周炎 HS-C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