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6篇“ 燃烧反应性“的相关文章
- 白云鄂博铁精矿基铜铁复合载氧体化学链燃烧反应性研究
- 2024年
- 白云鄂博铁矿是铁、稀土等多种有用矿物共生矿,具有较高活性,资源丰富价格低廉,通过煅烧合成法,将其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制备成尖晶石CuFe_(2)O_(4)载氧体,以开发性能优化、价格低廉且环保的化学链燃烧载氧体。通过热重和小型固定床实验分别进行载氧体的还原性和循环稳定性研究,并结合XRD表征对反应特性及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Cu的添加使铁精矿还原性增强;复合载氧体的还原-氧化循环活性和循环稳定性远好于原矿载氧体;制备温度900℃时,铁精矿中的Fe_(2)O_(3)可以充分反应生成CuFe_(2)O_(4),且CuFe900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反应性和循环特性最好。
- 韩爱民隋子峰张鹏飞王其浩吕青岗陈伟鹏
- 关键词:化学链燃烧载氧体
- 生物质加压热解及焦炭燃烧反应性实验研究
- 刘啸天
- 压力对热解煤焦结构及其燃烧反应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加压富氧燃烧被认为是一种更加高效清洁的第2代富氧燃烧技术而备受关注。热解作为煤燃烧的第1步,不同的热解条件(压力、气氛、升温速率等)将直接影响煤焦的物理和化学结构,导致其燃烧反应性的差异,目前加压富氧燃烧条件下,煤焦反应性与结构性质之间的关联研究鲜见报道。自主设计并建立了一套加压聚光光热快速升温试验平台,最大升温速率可达80℃/s,选用红沙泉(HSQ)和五彩湾(WCW)2种准东煤,制备了不同压力(常压~1.5 MPa)及热解气氛(N_(2)、CO_(2))下的煤焦,采用比表面积分析仪、拉曼分析仪、热重分析仪等表征手段考察了压力及热解气氛对煤焦的结构特性及其燃烧反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惰性N_(2)气氛下,HSQ和WCW煤在压力1.5 MPa时的煤焦产率较常压下分别增加了3.54%和10.49%;在CO_(2)气氛下,HSQ煤在压力1.5 MPa时的煤焦产率较常压下降低了16.40%,煤焦产率在2种气氛下随压力的改变呈相反趋势。N_(2)气氛下,随着压力从常压增至0.4 MPa,HSQ/WCW煤焦的比表面积增加,从24.20/14.85 m^(2)/g增至26.27/46.19 m^(2)/g,但压力继续增至1.5 MPa时,HSQ/WCW煤焦的比表面积呈下降趋势,从26.27/46.19 m^(2)/g降至21.21/39.46 m^(2)/g;相同压力下,CO_(2)气氛下制备的煤焦孔隙结构更发达,常压和1.5 MPa压力时,CO_(2)气氛下制备的HSQ煤焦比表面积分别为N_(2)气氛制备煤焦的6.46和9.03倍,这也是CO_(2)气氛下制备的HSQ煤焦燃烧反应性优于N_(2)气氛煤焦的主要原因。随着压力增加,2种气氛下,2种煤焦拉曼光谱分峰拟合计算得到的I(GR+VL+VR)/I D值均逐渐下降,煤焦的化学结构趋于更加稳定,这也使得高压下制备煤焦的燃烧反应性下降。但相同压力下,CO_(2)气氛下制备的HSQ煤焦I_((GR+VL+VR))/I_(D)值低于N_(2)气氛制备的HSQ煤焦,高压下由于CO_(2)与焦炭的气化反应增强,消耗更多的无定形碳,2种气氛的I_((GR+VL+VR))/I_(D)差异更明显,�
- 闫华青张先炼许凯李寒剑徐俊汪一江龙苏胜胡松向军
- 关键词:富氧燃烧热解煤焦化学结构燃烧反应性
- 干燥提质对褐煤物化结构的影响及其与表面稳定性和燃烧反应性关联的研究
-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储量相对丰富的褐煤资源的利用逐渐受到重视,燃烧是其主要利用途径之一。但因高水分含量、低热值及易自燃的特点导致其在利用过程中存在运输成本高、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干燥提质降低褐煤中水分含量、提高褐煤...
- 莫琼
- 关键词:褐煤燃烧反应性
- 文献传递
- 不同煤焦微观表征及其对燃烧反应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21年
- 从时间尺度和放热量来看,焦炭的反应在煤的整个燃烧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而煤焦的微观结构与燃烧反应性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其影响因素和关系。本次研究选取了22种样品(涵盖了无烟煤、烟煤、贫煤、褐煤、煤泥和气化细渣)进行实验,用XRD对煤焦的微观晶体结构进行测量,用TGA对煤焦的燃烧反应性进行测量,从统计上研究不同煤种微观结构与燃烧反应性的关系。将表征煤焦微晶结构的层片间距d002和芳香性fa同表征燃烧反应活性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SN和活化能E相关联,发现煤焦的微晶结构参数同燃烧反应性参数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表明:随着煤焦微观结构有序性的增加,燃烧反应性下降,煤焦微晶结构的有序化是导致燃烧反应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煤焦芳香性与活化能的关系,可以将芳香性作为表征煤焦活化能的参数。
- 李静渊张缦张扬吴玉新吕俊复
- 关键词:煤焦XRD微观结构动力学
- 制焦条件对煤焦燃烧反应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煤的反应中绝大部分化学能在焦炭反应阶段释放或转化,相关研究中采用多种方法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制焦以进行后续研究,而煤焦反应性又受热解条件影响很大。为研究制焦条件对煤焦燃烧反应性的影响,本文在不同热解温度下分别采用马弗炉、管式炉和鼓泡床3种方法制焦,利用热重分析法(TGA)比较各焦样的燃烧反应性,并借助化学渗透析出(Chemical Percolation Devolatilization,CPD)模型和单颗粒传热模型,对各条件下煤颗粒的热解进程,如颗粒温度、挥发分析出总量、残余旁链结构份额等随时间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主要内容包括:①实验结果表明,热解环境温度越高,煤焦着火延迟,燃烧反应性越低,即存在"热失活"现象。而从CPD模型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热解温度越高,最终析出的挥发分总量越高(煤样工业分析结果也验证了残留在焦炭中的挥发分物质含量随热解温度升高而减小),且残留在碳网中的旁链结构份额越少,反映出酚羟基、羰基、脂肪侧链等的裂解加剧,减少了焦炭表面反应活性位点数量,可能是导致煤焦"热失活"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对各焦样的孔隙结构测量表明,热解温度越高,微孔与中大孔的相对比例逐渐减小,大量微孔相互缩并,导致孔隙直接连通率降低,气体扩散阻力增大,同样不利于焦炭燃烧。②不同制焦方法对煤焦反应性同样存在很大影响,相同热解温度下,鼓泡床、管式炉和马弗炉制得焦样的燃烧反应性依次降低。模型计算表明,马弗炉、管式炉和鼓泡床内煤样升温速率依次增大,煤焦反应性的差异可能与热解升温速率及热解气氛有关。对此,CPD模型尽管反映出热解进程不同,但热解终态3者近似相同,尚无法解释制焦方法对煤焦反应性的影响,还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
- 柯希玮陈陆剑张缦吴玉新张海吕俊复
- 关键词:煤焦热解燃烧反应性
- 生物质成型颗粒燃烧过程中灰熔融对燃烧反应性的影响
- 生物质能源储量十分丰富,相比较传统化石能源具有非常大的环保优势,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对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在当下显得非常重要,生物质成型颗粒燃烧是生物质开发利用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利用方式。但是生物质成型颗粒在燃烧过程中灰分...
- 刘树彬
- 关键词:碱金属燃烧反应性
- 文献传递
- 煤焦燃烧反应性与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关系被引量:1
- 2018年
- 利用热重技术考查八种不同煤焦的燃烧反应性,研究了不同煤焦的燃烧反应性与其灰分碱指数、比表面积、微孔表面积、石墨化程度和化学吸附量等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煤焦的燃烧反应性随煤阶的升高而降低,影响煤焦燃烧反应性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化学吸附量、石墨化程度、比表面积、微孔表面积、灰分碱指数.其中,化学吸附量可用来表征活性位点的数量;灰分碱指数、比表面积以及微孔表面积越大,石墨化程度越低,煤焦的化学吸附量越大,燃烧反应性越好.不同煤种煤焦的燃烧反应性与化学吸附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最高达0.94,这说明化学吸附量是影响煤焦燃烧反应性的决定性因素.
- 景旭亮王志青房倚天周三汪国庆
- 关键词:活性位点燃烧反应性比表面积石墨化
- 煤焦O_2/CO_2燃烧反应性及结构演化的分子模拟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通过自编程序Fringe3D和Vol3D构建了具备一定孔隙结构特征的大尺度煤焦分子模型(碳原子数40000),通过简化的分子模拟方法编程实现了煤焦O2/CO2燃烧微观反应过程的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燃烧反应的进行,煤焦结构逐渐"缩核"变小,而煤焦结构尺寸的变化主要发生在燃烧后期。随着碳转化率的增大,低活性碳原子的数量逐渐减少,而高活性碳原子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与空气燃烧相比,煤焦在O2/CO2气氛下的燃烧过程明显延迟,而煤焦比表面积的改变对煤焦反应性的变化有紧密关联。
- 王长安辛海会Justin K.Watson车得福Jonathan P.Mathews
- 关键词:煤焦O2/CO2燃烧
- 利用低阶碎煤生产高炉喷吹用高燃烧反应性半焦粉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低阶碎煤生产高炉喷吹用高燃烧反应性半焦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添加剂,再将添加剂与水混合,沉淀后取悬浊液,其中,添加剂与水的比例为20g:1L;2)将步骤1)得到的悬浊液喷洒到低阶碎煤中,其中...
- 邹冲赵俊学施瑞盟邢相栋李宝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吕俊复

- 作品数:974被引量:4,162H指数:37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循环流化床锅炉 循环流化床 流化床 煤 数值模拟
- 李保庆

- 作品数:232被引量:2,122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煤 热解 水煤浆 加氢热解 热解过程
- 朱晓玲

- 作品数:2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煤焦气化 煤焦 燃烧反应性 反应性 动力学参数
- 黎永

- 作品数:17被引量:160H指数:7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热能工程系
- 研究主题:循环流化床锅炉 循环流化床 煤焦 反应活性 燃烧
- 刘泽常

- 作品数:86被引量:571H指数:13
- 供职机构: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煤 共热解 可吸入颗粒物 燃烧 固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