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89篇“ 炎症抑制“的相关文章
- 昆虫抗菌肽的炎症抑制功能及研究进展
- 2025年
- 炎症(inflammation)是机体的正常生理反应,其作用是抗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从而促进机体恢复,但过度或长期的炎症反应会诱发多种疾病甚至癌症。因此,阻断炎症信号通路继而控制炎症的发生发展就成为免疫研究中的热点。研究发现,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 AMPs)除了具有良好的抗细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特性,还能够抑制哺乳动物炎症信号通路,抑制败血病等细胞因子风暴类的疾病。文章综述了哺乳动物炎症发生机理和信号通路,介绍了昆虫抗菌肽在抑制炎症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昆虫抗菌肽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和生产开发提供新思路。
- 许方正夏万军陈卓志石燕超冯梦佳刘虹宇杨婉莹
- 关键词:昆虫抗菌肽炎症反应炎症抑制
- 蒲地蓝口服液+头孢克肟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及炎症抑制影响研讨
- 2025年
- 研究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时采用蒲地蓝口服液+头孢克肟疗法的效果和炎症抑制影响。方法 将66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均于2023.10月-2024.10月期间前来我院诊治的患儿中挑选,随机信封法分组,信封中写有头孢克肟单用为对照组,信封中写有蒲地蓝口服液+头孢克肟联合为研究组,各组33例,比较疗效、症状消失时间、炎症因子、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结果 疗效比较研究组数据较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咽部红肿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和鼻塞消失时间均研究组较短,P<0.05;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指标,治疗前比较P>0.05,经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均上升,而炎症因子指标均下降,对比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的组别为研究组,对比P<0.05。结论 蒲地蓝口服液和头孢克肟联合用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可抑制患儿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患儿症状消退,治疗安全性和疗效较高,值得借鉴。
- 安昆
- 关键词:蒲地蓝口服液头孢克肟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炎症抑制
- 氟比洛芬酯联合TCI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及对术后炎症抑制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与靶控输注(TCI)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中的治疗效果以及其对患者手术后炎症反应抑制的影响。方法:选取莆田市涵江区平民医院于2022年2月至2024年8月收治的66例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及观察组(n=33)。对照组采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镇痛,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用药的情况下,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6 h和24 h时的评估量表[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Ramsay镇静评分量表]、术前及术后24 h时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术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术后6 h和24 h时的VAS、Ramsay评分,观察组各时间点的评分量表分值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的炎症因子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6%)与对照组(12.1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与TCI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于腹腔镜下的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中,能够有效减低患者的主观疼痛感,镇静效果较佳,对术后的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少。
- 李丽霞孙志远
-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 连朴饮加味方对多重耐药Hp感染诱导人GES-1细胞凋亡及炎症抑制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连朴饮加味方(以下简称连朴饮方)抑制多重耐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诱导人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凋亡及炎症的关系,旨在阐明连朴饮方治疗耐药Hp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连朴饮组、四联疗法组(阿莫西林+呋喃唑酮+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联合疗法组(连朴饮+四联药物),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体外接种耐药Hp建立耐药Hp感染模型,干预24h后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Transwell法测定细胞侵袭,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IL-8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p65、p-p6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耐药Hp感染可显著抑制GES-1细胞增殖,降低细胞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并将细胞阻滞在G1期,同时升高IL-1β、IL-6、TNF-α、IL-8的表达,细胞核内的p65荧光强度显著增加,下调Bcl-2蛋白、上调Bax、p-p65蛋白的表达(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连朴饮组和联合疗法组能够促进细胞增殖,提高细胞侵袭能力,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周期生长,并能降低IL-1β、IL-6、TNF-α、IL-8的表达,降低细胞核内的p65荧光强度,上调Bcl-2蛋白,下调Bax、p-p65蛋白的表达(P<0.01,P<0.05)。结论连朴饮加味方能降低多重耐药Hp感染引起的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提高细胞生长的能力、降低炎症反应,可能与调控NF-kB信号通路有关。
- 黄超群黄超群吕文亮许丹苏成霞毛宁锋许丹胡运莲张洋
- 关键词:炎症
- 黄芪多糖通过减轻免疫炎症抑制病毒性肝炎小鼠肝损伤被引量:5
- 2024年
-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病毒性肝炎小鼠肝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是否能通过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1(NOD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RIP2)/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介导的免疫炎症发挥肝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雌性C3H/He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建模组(50只)和正常组(10只)。建模组采用3型鼠肝炎病毒(MHV-3)腹腔注射建立病毒性肝炎小鼠模型,并于确定建模成功后将存活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腺肽组(10μg)、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腹腔注射100、200、400 mg/kg黄芪多糖冻干溶于1 ml/100 g体质量的生理盐水)、模型组。模型组和正常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各组均每天给药1次,连续1个月。结果:经肝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病毒空斑数检测证实建模成功;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指数,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IL-8水平,肝组织病毒空斑数,肝组织NOD1、RIP2、NF-κB p65表达与p-NF-κB p65水平均升高(P<0.05),肝组织呈严重病理改变;与模型组小鼠比较,胸腺肽组和黄芪多糖各剂量组肝脏指数,血清ALT、AST、TBIL、TNF-α、IL-1β、IL-8水平,肝组织病毒空斑数,肝组织NOD1、RIP2、NF-κB p65表达与p-NF-κB p65水平均下降(P<0.05),肝组织病理改变均减轻,且黄芪多糖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胸腺肽组与黄芪多糖中剂量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多糖可改善病毒性肝炎小鼠的肝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和肝组织病理改变,降低病毒水平,推测与抑制NOD1/RIP2/NF-κB通路,下调NOD1、RIP2、NF-κB p65 mRNA与蛋白表达,抑制NF-κB p65磷酸化有关,且高剂量的黄芪多糖效果最佳,并优于胸腺肽-α1。
- 陈辰胡丽霞
- 关键词:黄芪多糖核转录因子-ΚB免疫炎症肝损伤
- 牙囊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调控巨噬细胞炎症抑制向极化机制研究
- 张楚晗
- 炎症抑制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防治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最常见和最危险的并发症,除操作技术的改进和必要的胰管支架置入术外,抑制炎症反应是目前较为公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本文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炎症反应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沈勤吴高珏
- 关键词:术后胰腺炎
- 氟比洛芬酯联合TCI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下卵巢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及对术后炎症抑制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联合靶控输注(TCI)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下卵巢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及对术后炎症抑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就诊的腹腔镜下卵巢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静脉注射,对照组实施氟比洛芬酯麻醉,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TCI右美托咪定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拔管时、手术后6 h、24 h麻醉效果。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完成疼痛视觉模拟(VAS)评估表、Ramesay镇静量表,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两组IL-6、IL-10、IL-1β、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拔管时、手术后6 h、24 h IL-6、IL-10、IL-1β及TNF-α水平比较,联合组拔管时、手术后6 h、24 h IL-6、IL-1β、TNF-α及IL-10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麻醉前,两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拔管时MDA(18.46±5.52)mmol/L、SOD(35.16±5.46)mmol/L,手术6 h的MDA(13.64±4.84)mmol/L、SOD(51.48±4.89)mmol/L,24 h的MDA(8.08±0.97)mmol/L、SOD(69.56±5.68)mmol/L比较,联合组拔管时的MDA(15.56±4.56)mmol/L、SOD(40.49±4.43)mmol/L,手术6 h的MDA(10.25±2.32)mmol/L、SOD(68.65±6.04)mmol/L,24 h的MDA(5.75±0.46)mmol/L降低、SOD(84.36±6.58)mmol/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A:t=2.562、3.995、13.730;SOD:t=4.794、13.970、10.770,均P<0.05)。麻醉前,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拔管时的MAP(106.75±10.76)mm Hg、HR(105.46±9.46)次/min,手术6 h的MAP(98.69±9.65)mm Hg、HR(96.48±8.89)次/min,24 h的MAP(91.89±8.05)mm Hg、HR(84.56±7.68)次/min,相比,联合组拔管时的MAP(97.84±9.75)mm Hg、HR(95.49±8.43)次/min,手术6 h的MAP(90.25�
- 赵一鸣余建明
-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腹腔镜卵巢癌
- NLRP3炎症抑制剂BAY-117082对HSC-2细胞系上皮间质转化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评估选择性NLRP3炎症小体抑制剂BAY-117082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生长及上皮间质转化过程的影响。方法:用HSC-2细胞系在裸鼠舌部构建OSCC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A、B、C、D组,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组,B、C、D组为实验组,C、D组腹腔注射BAY-117082,剂量分别为2.5 mg/kg和5 mg/kg,将舌部肿瘤、淋巴结和肺转移瘤分别采用免疫组化、PCR、Western-blot实验进行分析。结果:适当剂量的BAY-117082可以显著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HSC-2细胞的生长,且随着BAY-117082浓度的升高,抑制效果更加明显。适当剂量的BAY-117082可以显著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HSC-2细胞中间质细胞标志物N-cadherin的表达,同时促进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且随着BAY-117082浓度的升高,抑制或促进作用越明显。结论:适宜浓度的BAY-117082可以有效抑制HSC-2细胞系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同时有效抑制原位肿瘤及转移瘤的生长,可以作为OSCC一种有前途的治疗策略。
- 侯春霞卢强陈静李灵敏秦晗陈召
-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上皮间质转化
- 基于NLRP3/Caspase-1细胞焦亡信号通路探讨红藤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炎症抑制作用
- 目的:探讨红藤汤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细胞焦亡通路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天冬蛋白酶-1(Caspase-1)及其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阐释红藤汤防治UC的分子作用机制。
方...
- 柳沛林
- 关键词:红藤汤溃疡性结肠炎NLRP3CASPASE-1
相关作者
- 王志斌

- 作品数:41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去细胞 有机配体 生物支架 炎症抑制 卤代
- 程天行

- 作品数:99被引量:90H指数:7
- 供职机构:温州大学
- 研究主题:钯催化剂 有机配体 促进剂 烷氧基 有机化学
- 陈久喜

- 作品数:229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温州大学
- 研究主题:化合物 芳基 钯催化剂 二芳基 喹唑啉酮
- 胡堃

- 作品数:39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温州大学
- 研究主题:烷氧基 有机化学 有机配体 配体 高产率
- 王志斌

- 作品数:8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温州大学
- 研究主题:炎症抑制 芳基 反应物 烷氧基 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