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4篇“ 濒危种“的相关文章
- 峨眉山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 2024年
- 为研究峨眉山及周边山区珍稀濒危种子植物的多样性,项目组通过多年野外样线及样方调查,对该区域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珍稀濒危种子植物科、属的区系成分及特点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峨眉山及周边山区共有185种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归于36科98属;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有30科84属169种,裸子植物有6科14属16种。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收录的有78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8种;被《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收录的有7种。(2)峨眉山及周边山区珍稀濒危种子植物的区系成分与该地区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科、属地理分布区系成分基本一致,即温带成分和热带成分都比较丰富(温带成分略占优势),两种成分交汇融合,表现出热带、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
- 鲁松谢孔平李小杰毛冀毛冀
- 关键词:植物区系
- 从“诺亚方舟”到“种子银行” 这里让濒危种子实现“多世同堂”
- 2024年
- 当我们还在为不断消亡的物种而感到婉惜时,它却默默地保存了我国1.1万种、约10万份的本土野生植物种子,共收集保存各类野生生物种质资源2万余种、30余万份,成为中国生物资源的贮藏宝库。十余年时间,这座低调而神秘的“宝库”为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贡献着中国力量。
- 关键词:生物种质资源生物资源诺亚方舟
- 蔬菜等重要经济作物珍稀濒危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被引量:4
- 2023年
- 为阐述蔬菜等经济作物珍稀濒危资源面临收集保护技术匮乏和保护体系不完善等瓶颈问题,介绍了主要经济作物蔬菜、果树、茶叶、花卉、热带作物的珍稀濒危资源及其保护、监测和利用现状,分析了其主要的濒危机制,并提出了主要经济作物珍稀濒危种质资源的保护策略。
- 王海平宋江萍张晓辉阳文龙贾会霞王洋
- 关键词:蔬菜经济作物
- 贵州大厂茶珍稀濒危种质资源研究及保护进展被引量:4
- 2023年
- 分析了濒危资源大厂茶研究及保护现状,结果显示,贵州大厂茶主要分布在12个县,形态特征与栽培种存在显著差异,可溶性果胶含量较高,儿茶素组分含量也与栽培种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大厂茶种质资源具有新型品种选育的潜力。大厂茶中含量较高的儿茶素组分E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与DFR基因显著正相关,挖掘了5个DFR基因的转录因子。检测到8个大厂茶抗虫因子关联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和6个系统获得性抗性(SAR)负调节因子的AtMPK4基因。表明大厂茶作为一种特异的茶树种质资源具有巨大的保护价值和开发潜力。
- 白鼎臣何立敏李彩云牛素贞
- 关键词:珍稀濒危种质资源
- 湖南德夯地质公园珍稀濒危种子植物优先保护等级定量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揭示该区植物样性特征及价值,为景区植物多样性科学管理提供重要指导。【方法】通过对德夯地质公园珍稀濒危种子植物濒危现状进行优先保护评估。【结果】德夯地质公园共有珍稀濒危种子植物78种,隶属35科60属,其中被INCU收录的有63种(含近危28种,易危22种,濒危6种,极危7种),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收录的有35种(含Ⅰ级保护5种、Ⅱ级保护30种);在生活习性上,该区珍稀濒危种子植物以草本为主,共50种,占总数的64.10%;在区系地理成分上,中国特有分布数量最多,含44种,占总数的56.41%,远高于其他类型。【结论】通过计算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物种价值系数、繁殖系数得出78种濒危物种优先保护等级为:Ⅰ级10种、Ⅱ级27种、Ⅲ级26种、Ⅳ级15种。
- 向晓媚宋佳蓉赵芯玲陈功锡
- 关键词:珍稀濒危植物地质公园德夯
- 濒危种观光木小枝生物量分配与功能性状的纬度变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6
- 2022年
- 为了探讨观光木当年生枝条生物量的分配规律和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以濒危物种观光木(Michelia odora)为对象,测定了广西地区5个不同纬度上观光木当年生小枝及叶片功能性状。结果表明:(1)随着纬度的增加小枝总重和总叶重总体呈异速生长关系,其生物量更多趋于对小枝的构建。(2)观光木叶功能性状呈现一定规律,即从南向北随纬度的增加,其叶面积、叶重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叶厚度、叶干物质含量、气孔长、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比叶面积、叶含水率、气孔宽先增大后减小,总体呈逐渐减低的趋势,叶组织密度先减小后增大,反映观光木可通过叶片形态可塑性以应对地理环境的变化。(3)比叶面积与叶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叶鲜重、叶干物质含量、气孔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叶干物质含量与叶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说明观光木可以通过叶片性状组合的调整和平衡从而响应环境变化。(4)CCA分析显示,坡度是影响观光木功能性状的最显著变量,年平均温度对观光木功能性状也具有显著影响,年均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对植物功能性状具有一定强度的影响,但不起显著作用。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观光木对环境的适应特征,其对纬度变异的响应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 蒙检罗应华于瀛刘朝阳林建勇
- 关键词:小枝纬度生物量分配功能性状
- 濒危种螺蛳对典型附着藻的摄食特性及其在洱海流域恢复的可行性被引量:4
- 2016年
- 通过实验室小试研究濒临灭绝物种螺蛳(Margarya melanioides)对舟形藻(Naviculaceae sp.)、菱形藻(Nitzschia sp.)、孟氏颤藻(Planktothrixmougeotii)以及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4种典型附着藻类的摄食探讨其摄食生态学特性,调查海菜花(Ottelia acumiuate)养殖塘中藻的群落结构及水体的pH值、光照、溶解氧(DO)、温度等环境,从摄食生态学角度分析,探讨螺蛳在洱海流域恢复的可行性。摄食实验结果显示:螺蛳对实验选取四种藻摄食率关系为舟形藻>菱形藻>孟氏颤藻>四尾栅藻。对舟形藻摄食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时其摄食强度最大,摄食率(IR)为(2.19±0.16)mg个^(-1)d^(-1);螺蛳在光照为0-100001x的范围内均有较强的摄食活动,摄食活动最适宜的光照强度区间为1000-20001x,摄食率IR均达到3.0mg个^(-1)d^(-1)以上;溶解氧DO对其摄食活动影响显著,当DO大于3.6mg/L时螺蛳摄食活跃,低于1mg/L时螺蛳基本停止摄食;螺蛳摄食率大小跟螺蛳重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洱海流域海菜花塘水体的调查结果得出海菜花塘的pH值、光照、DO、温度以及藻等环境因子均适合螺蛳生存繁衍,可通过构建海菜花湿地来实现螺蛳的保种与扩增恢复。
- 靳明叶碧碧庞燕储昭升杨琦
- 关键词:螺蛳摄食率舟形藻海菜花
- 特有濒危种血皮槭天然群体生长状况及分子谱系地理初步研究
- 血皮槭(Acergriseum(Franch.) Pax),为无患子科(Sapindaceae)槭树属(Acer L.)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濒危植物,是世界著名的优秀的园林观赏绿化树种。该物种呈片段化分布于华中地区的秦...
- 王佳慧
- 濒危种幸存的生命摇篮
- 2013年
- 如果没有天山,中亚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特有种将失去它们重要的栖息地。冥冥中,总有魔幻般的“上帝之手”操控,使天山在距今二三百万年里一再发生沧桑巨变。发育出世所罕见的丰富生境类型,使之成为许多生物可依托的生命摇篮。
- 杨兆萍
- 关键词:生命濒危种珍稀濒危物种生境类型特有种
- 珍稀濒危种斧形沙芥果皮与种子内源抑制物的抑制活性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以斧形沙芥为材料,通过甲醇浸提液萃取斧形沙芥种子,研究其提取液对白菜、解除休眠斧形沙芥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斧形沙芥种子休眠与种子内源抑制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斧形沙芥种子存在较强生理活性的内源抑制物质,不同溶剂提取斧形沙芥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活性不同,抑制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甲醇、乙酸乙酯、乙醚、石油醚。
- 蒋玉婷张凤兰
- 关键词:果皮种子抑制物抑制活性
相关作者
- 关保华

- 作品数:100被引量:570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研究主题:沉水植物 鱼类 苦草 湖泊 资源环境
- 葛滢

- 作品数:215被引量:3,072H指数:30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镉 人工湿地 植物多样性 明党参 生物量
- 常杰

- 作品数:149被引量:2,562H指数:29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人工湿地 植物多样性 明党参 生物量 濒危植物
- 于佳平

-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连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濒危种 辅助育种 骨片 棘皮动物 裂解
- 樊梅英

- 作品数:19被引量:188H指数:8
- 供职机构:黄山学院
- 研究主题:明党参 濒危植物 表型可塑性 土壤水分 人工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