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5篇“ 潜隐病毒“的相关文章
- 山药潜隐病毒的RT-LAMP检测引物组及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山药潜隐病毒的RT‑LAMP检测引物组,其引物组包括一对外引物YLV‑F3、YLV‑B3,一对内引物YLV‑FIP、YLV‑BIP,一对环引物YLV‑LF、YLV‑LB,成功建立了YLV的环介导恒温快速扩增的...
- 秦艳红王凤丽王飞鲁传涛高素霞文艺刘玉霞王素霞杨瑾李雪梦戚文平刘国彬
- 一种基于LAMP技术建立的茶树潜隐病毒1检测方法及其所用引物组合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AMP技术建立的茶树潜隐病毒1检测方法及其所用引物组合。所述引物组合包括外引物CCV1‑F3和CCV1‑B3、内引物CCV1‑FIP和CCV1‑BIP、环引物CCV1‑LF和CCV1‑LB,各引物核...
- 沈建国 高芳銮 陈细红 蔡伟 廖富荣 谢丽雪 于翠 张永江
- 一种可降低PCR假阴性的槟榔潜隐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
- 2024年
- 为建立一种可降低PCR假阴性的槟榔隐症病毒(areca palm velarivirus 1,APV1)检测方法,参考已报告的槟榔引物保守基因,设计槟榔内标准物引物和APV1引物,槟榔内标准物引物合成3对,APV1引物合成2对,进行PCR扩增筛选槟榔内标准物引物和APV1引物。运用双重PCR扩增方法,优化反应参数。内标准物引物和APV1引物的最适引物浓度比为1:4,内标准物引物终浓度为0.2μmol/L,APV1引物终浓度为0.8μmol/L,最适退火温度为54℃,最适循环次数为30次。灵敏度结果表明,槟榔cDNA浓度稀释到10^(-6)时,仍能扩增出目的条带。特异性结果显示,只有槟榔能检测到内标准物和APV1扩增出的目的条带。利用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对海南省万宁市的40份槟榔样品进行了检测,发现有25份样品感染APV1。本研究结果可为降低槟榔潜隐病毒PCR假阴性提供理论依据。
- 李梦雨尹慧祥羊彬彬汪志伟王健华
- 关键词:槟榔
- 一种甘薯潜隐病毒脱除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薯潜隐病毒脱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无虫蛀、无霉变的甘薯块,在阳光下暴晒;B、将甘薯块使用清水清洗后,使用含有病毒唑和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浸泡甘薯块;C、将甘薯块种植于盛有沙土的培养箱内进行催芽培养...
- 王海山宋聚红付雅丽梁丽鹏田浩园吴然杜永华石芹荣洪蕴恒
- 一种潜隐病毒基因组的提取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潜隐病毒基因组的提取方法,利用植物病毒衣壳蛋白和植物细胞蛋白的等电点差异,病原遗传物质的特点,以及不同植物病毒对PEG浓缩的需求。采用PEG包裹的磁核,从感染了4种病原体的桑树叶片中成...
- 杨金宏孔卫青凌君江微
- 福建茶树潜隐病毒1的检测及全基因组序列特征被引量:2
- 2023年
- 为明确福建茶树潜隐病毒(camellia cryptic virus 1,CCV1)发生情况,探明其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及其与油茶潜隐病毒1(camellia oleifera cryptic virus 1,CoCV1)的关系,本研究通过RT-PCR方法对采自福建7个茶树种植区疑似感染CCV1的叶片进行检测,并随机选取18个CCV1分离物,经扩增、克隆获得全基因组序列,对其序列特征和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31份样品中共有94份样品检测出CCV1,检出率为21.81%。测定获得的18个CCV1分离物dsRNA1、dsRNA2和dsRNA3的核苷酸序列全长分别为1722-1725 bp、1504-1506 bp和1497-1499 bp。克隆获得的RdRp、CP和mCP的氨基酸序列与CCV1代表分离物Won(GenBank登录号MH898482-MH898484)和CoCV1代表分离物PXCS5(GenBank登录号MH814756-MH814758)的一致性值分别≥91%、≥84%和≥90%,超过了δ-分体病毒属(Deltapartitivirus)中种的界定标准阈值。进一步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所有CCV1分离物与CoCV1分离物以高置信值相聚成簇,证实CCV1和CoCV1为Deltapartitivirus属的同一种病毒。
- 许瑜婷丁莹沈建国陈细红章淑玲杜振国高芳銮
- 关键词:系统发育分析分子特征
- 通辽市塞外红苹果中3种苹果潜隐病毒的检测及变异分析
- 2023年
- 【目的】明确通辽地区塞外红苹果(Maluspumila‘Saiwaihong’)中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苹果茎痘病毒(ASPV)和苹果茎沟病毒(ASGV)3种苹果潜隐病毒的普遍率和遗传多样性。【方法】从通辽市开鲁县8个乡镇随机采集了96份塞外红苹果枝条,采用RT-PCR法对样品进行3种苹果潜隐病毒检测。对检测为阳性的样品进行病毒基因克隆、测序,并进行序列一致性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检测结果表明,被检测的塞外红苹果中3种苹果潜隐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且存在2种或3种病毒的复合侵染。基于CP基因对病毒一致性和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来源于塞外红苹果的29个ACLSV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78.1%~99.9%,与其他15个已知的ACLSV分离物的一致性为69.1%~93.6%;来源于塞外红苹果的12个ASPV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83.6%~99.7%,与其他15个已知的ASPV分离物的一致性为75.4%~91.5%;来源于塞外红苹果的21个ASGV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6.4%~100.0%,与其他已知的40个ASGV分离物的一致性为89.9%~98.9%。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44个ACLSV分离物聚集在7个主支,其中29个塞外红苹果的ACLSV分离物分别位于JB组、Balatonl组、B6组和一个独立分支;27个ASPV分离物聚集为6支,其中12个塞外红苹果的ASPV分离物分别位于Ⅰ、Ⅳ、Ⅴ组;61个ASGV分离物聚集为8个支,其中塞外红苹果的21个ASGV分离物聚集在一起,形成独立分支。【结论】ACLSV、ASGV、ASPV均能侵染塞外红苹果,并且发生率较高。与其他来源的病毒相比,塞外红苹果的3种病毒分离物,各种内各分离物彼此之间的序列一致性较好并且进化关系较近。研究结果为塞外红苹果产业绿色、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理论依据。
- 张悦东孙平平李小燕杨荣王宝侠张磊李正男
- 关键词:苹果褪绿叶斑病毒苹果茎痘病毒苹果茎沟病毒
- 一种用于扩增西瓜潜隐病毒的引物对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扩增西瓜潜隐病毒基因组片段的引物对,包括第一引物和第二引物;第一引物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第二引物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包括前述引物对的试剂与试剂盒及...
- 赵立群邱艳红徐秀兰田文张海军张晓飞刘慧温常龙
- 甘薯潜隐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克隆及组培扩繁苗病毒检测
- 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是我国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适应能力强,且广泛种植。甘薯主要是通过块根、扦插枝条来进行无性繁殖,容易造成病毒逐年积累与传播下一代。甘薯病毒病在我国给甘薯带来严重的产量损失,同...
- 范庆梅
- 关键词:甘薯脱毒苗外壳蛋白基因克隆病毒检测
- 猕猴桃种传潜隐病毒外壳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被引量:1
- 2023年
- 猕猴桃种传潜隐病毒(actinidia seed borne latent virus, ASbLV),属于乙型线状病毒科Betaflexiviridae李属病毒属Prunevirus,是一种在我国猕猴桃上广泛发生的病毒。本研究通过RT-PCR方法克隆ASbLV的外壳蛋白基因,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 (DE3),经IPTG诱导后可表达分子量约为28 kD的融合蛋白。经过Ni^(2+)-NTA树脂纯化融合蛋白,然后以其为抗原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多克隆抗体的效价为1∶4 000。该多克隆抗体只与ASbLV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不与猕猴桃病毒1、猕猴桃病毒A、苹果茎沟病毒、柑橘叶斑驳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和马铃薯X病毒发生反应,说明该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良好。利用间接ELISA对36份猕猴桃田间样品进行了ASbLV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其中20份样品被ASbLV侵染,且间接ELISA检测结果与RT-PCR检测结果一致。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猕猴桃田间样品中的ASbLV检测。
- 杨馥韩余兆耀尹世欣龙友华王勇陈相儒
- 关键词:外壳蛋白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相关作者
- 范在丰

- 作品数:130被引量:475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玉米 甘蔗花叶病毒 分离物 病毒侵染 病毒
- 沈建国

- 作品数:113被引量:441H指数:11
- 供职机构: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研究主题:病毒 引物 反转录酶 水仙 菜豆荚斑驳病毒
- 周涛

- 作品数:113被引量:37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玉米 病毒侵染 甘蔗花叶病毒 病毒 外壳蛋白
- 高芳銮

- 作品数:52被引量:146H指数:8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毒研究所
- 研究主题:病毒 马铃薯Y病毒 反转录酶 水仙 引物
- 冷怀琼

- 作品数:52被引量:267H指数:12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苹果 苹果霉心病 炭疽病 抗病性 褐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