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1篇“ 潜在分布区“的相关文章
气候变化下紫茎泽兰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预测
2025年
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以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2020—2023年的分布数据为基础进行潜在分布区预测。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主要位于华中和西南地,面积约为172.55×10^(4)km^(2);影响其生存和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为最冷月最低温、最冷季降水量和温度季节性,在未来2041—2060年以及2061—2080年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SP245和SSP585情景下,紫茎泽兰潜在分布区将会向南部蔓延,且分布区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以上结果表明,要阻止紫茎泽兰在我国的蔓延,对已入侵范围,必须开展科学防治;对于未发生入侵的潜在分布区和安全,必须做好物种的检疫,强化对紫茎泽兰种群的防控。
卢禹君胡支舰田颖虞巍颜晓捷
关键词:紫茎泽兰MAXENTARCGIS环境因子潜在分布区
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特有药用植物水母雪兔子的潜在分布区预测
2025年
为了明确水母雪兔子(Saussurea medusa)的潜在适宜分布区和适宜生境,本研究利用水母雪兔子的分布记录和气候变量数据,采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预测了不同气候变化背景下水母雪兔子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MaxEnt模型对水母雪兔子潜在分布区预测可信度高,AUC值均高于0.95;海拔、最暖季度降水量、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季节性变化是影响其潜在分布区的主要环境因子;末次间冰期、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中期水母雪兔子高适生主要分布于青海东部、四川和云南西北部等地;当前和未来(2050年和2070年),高适生主要分布于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西藏东部、青海东北部等地,分布区面积有所增加,主要向云南南部、西藏东南部等低纬度地扩张。据此,我们认为青藏高原东南部和云南北部应是水母雪兔子的高适生,需要建立就地保护以对国家二级珍稀野生保护植物水母雪兔子实施有效保护。
孙成林刘玉萍苏旭李小莉张朋辉曲荣举靳佳瑞杨倩余明君宋昌春
关键词:气候变化潜在分布区环境变量最大熵模型
荔枝传统种质资源潜在分布区识别研究--基于农业文化遗产视角和MaxEnt模型
2025年
文章旨在使用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MaxEnt模型)来识别中国荔枝传统种质资源的潜在分布区域。通过MaxEnt软件,将荔枝种质资源的发源地作为样本集合,选取影响荔枝生长的气候、地形要素作为环境变量,建立模型并进行优化,根据最优模型预测结果划分荔枝传统种质资源潜在分布区域的潜力等级,以期为以荔枝为核心的物种类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节省人力与物力,也为从全国层面整合相同类型种质资源的农业文化遗产提供参考。
周爱情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最大熵荔枝种质资源
基于生态位模型预测希伯来花蜱的潜在分布区
2025年
蜱类是重要的媒介生物,为专性吸血的体外寄生虫。我国入境每年从境外货物、旅客携带物品中截获蜱虫,其中很多种类为我国尚未分布的物种。希伯来花蜱Amblyomma hebraeum是我国国境卫生检疫中多次截获的一种外来医学媒介昆虫,它可以携带并传播病原,导致动物疾病,甚至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为明确希伯来花蜱的入侵风险,本文采用生态位模型软件(DYMEX),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预测了其潜在分布范围,分析了其在我国的适生程度。结果表明,高度适生范围主要分布在北纬15°~25°的云南南部、广西中部和南部、广东、福建东南、中国台湾地中部和南部、海南、四川东南部等地;中度适生范围主要分布在北纬25°~30°的云南中部、贵州南部、广西北部、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福建中部、四川东部、重庆西部、中国台湾地北部等地
刘盛莹张建锋栗召辉吕文刚秦誉嘉陈谷峰张志红
关键词:入侵风险ARCGIS
青藏高原特有植物马尿泡地理空间格局及其潜在分布区预测
2025年
马尿泡是青藏高原特有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预测潜在适宜分布区对其资源保护和人工种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选择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为研究域,运用MaxEnt模型,利用187个有效分布点和28个环境因子,模拟马尿泡当代地理空间分布,以及未来(2050s、2070s)RCP2.6、RCP4.5、RCP6.0和RCP8.5气候情景下的适生分布区,并确定了影响其地理分布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1)AUC值为0.956,随机误差为0.007,表明MaxEnt模型对未来8个不同气候情景下马尿泡潜在适生预测效果良好。2)影响马尿泡潜在分布的主导因子主要有海拔、最暖季降水量、总氮、温度季节性方差和等温性,贡献率分别为72.1%、13.9%、6.0%、3.3%和3.2%,占总贡献率的98.5%,海拔和降水量是影响马尿泡分布的决定性因子。海拔(3600~5100 m)、最暖季降水量(320~350 mm)、总氮(1.15~1.18 mg/kg)、温度季节性变化方差(73~82℃)、等温性指标(36%~38%)、土壤pH(6.5~6.8)为马尿泡适宜分布的环境条件。3)在当代气候条件下,马尿泡的总适生面积为11.20×10^(5)km^(2),集中分布在青海大部、西藏中东部、四川西北部和甘肃甘南地。4)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在2050sRCP2.6、RCP4.5、RCP6.0和RCP8.5气候条件下总适生的面积分别为10.30×10^(5)、9.79×10^(5)、9.93×10^(5)km^(2)和9.23×10^(5)km^(2);在2070sRCP2.6、RCP4.5、RCP6.0和RCP8.5气候条件下总适生的面积分别为10.34×10^(5)、9.75×10^(5)、9.66×10^(5)km^(2)和8.51×10^(5)km^(2);马尿泡的潜在适生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高排放情景比低排放情景更为明显,2070s比2050s更为明显,新疆、四川、甘肃境内的马尿泡适生逐渐消失,主要集中于青海、西藏境内。5)马尿泡的潜在适生向西北向迁移,整体向高纬度地退缩。
周少杰陈凯扬王博高永恒周国英
关键词:青藏高原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重齿当归的潜在分布区预测
2025年
目的:重齿当归是我国重要的药用草本植物,但其在中国的潜在分布规律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重齿当归在中国当前的潜在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方法:本研究运用MaxEnt模型和生态位理论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降水量、海拔和温度是影响重齿当归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当前,重齿当归主要分布在中国中部和东南部,覆盖范围广泛。然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其适宜生长域可能缩小。结论:未来气候变化对重齿当归的地理分布产生深远影响,未来其适宜生长域将向西北迁移,但其道地产可能维持不变。本研究结果对于提升重齿当归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林威张植玮祁俊生明兴加颜晓桐危永胜瞿显友郑昌兵刘雪
关键词:生态位适宜性
汉水流域稻作文化景观潜在分布区识别
2024年
【目的】稻作文化景观潜在分布区识别旨在突破以往主要以地理环境因素作为空间分布识别依据的方法,融入农耕文化活动对景观演变产生的影响,为潜在文化景观的普查与管理提供行动参考。【方法】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中与稻作生产相关的遗产项目为依据,运用空间分析和最大熵模型,构建稻作文化景观潜在分布区识别方法,并以汉水流域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汉水流域稻作文化景观高潜力为陕西省安康市的汉滨、石泉县、汉阴县,湖北省荆门市的钟祥市和京山市,湖北省天门市和潜江市;结合地貌特征分为山地型、平原-丘陵型、平原型高潜力,域内分别形成“山-林-村-田”、“谷-坡-田-村”、“湖-堤-田-村”的文化景观格局。【结论】从自然与文化融合的视角出发构建潜在分布区识别方法,有助于从域层面整体判断稻作文化景观本底资源条件,促进流域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陈思谕王玏
关键词:文化景观稻作潜在分布区汉水流域
新种环江黄连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研究
黄连属物种受到分布区范围变化、野生资源逐渐减少、人工栽培广泛应用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多样化的种植栽培技术虽然增加产量减缓市场大量需求的压力,但新物种出现后对增加野生资源量以及成为替代黄连药材的一种可能性。研究目的:本...
郭兰芝
关键词:新物种潜在分布区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天山云杉潜在分布区预测被引量:2
2024年
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是天山地最主要的树种之一,为天山山地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气候相似性原理以最大熵(MaxEnt)模型为基础结合ArcGIS预测当前(2000—2020年)与2020—2040年、2040—2060年两个时段3种气候情景低温室气体排放条件(SSP1-2.6)、中温室气体排放条件(SSP3-7.0)和高温室气体排放条件(SSP5-8.5)下天山云杉的潜在分布范围,并分析影响天山云杉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MaxEnt模型对天山云杉的分布区预测可信度高,所有模型AUC值均大于0.99。温度(等温性、季节性温度变异、年平均温度)与降水(最冷季度的降水量、最湿月的降水量、最干季度的降水量)是影响天山云杉潜在分布的主导因子;其中温度为当前主要的影响因子,最冷季度的降水量为未来的主要影响因子。(2)当前时期天山云杉的适生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内蒙古、西藏、甘肃、宁夏、陕西、四川等地的山,总适生面积为299.17×10^(4)km^(2),高适面积为49.45×10^(4)km^(2)。未来各情景下天山云杉的潜在适生面积变化不大且分布仍以这些地为主,但高适生较当前均表现增加。除2020—2040年SSP5-8.5情景下天山云杉的适宜分布向东南方向迁移外,其他情景天山云杉的适宜分布有向西扩展的趋势。
周杰王旭虎杜维波周晓雷杨洁张晓玮
关键词:气候变化潜在分布区天山云杉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云南思茅松潜在分布区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预测思茅松在云南省的潜在分布区,探讨影响思茅松潜在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为思茅松适地适树、科学经营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多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云南省固定样地数据确定思茅松现实分布点,选取影响林分生长的19个生物气候变量、3个地形变量和11个土壤变量,采用最大熵模型模拟思茅松在云南的潜在分布区,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精度,使用刀切法分析环境变量对思茅松潜在分布区影响的重要程度,最后通过思茅松存在概率逻辑值采用相等间隔法对思茅松潜在分布区进行分类。【结果】思茅松Maxent模型预测结果准确性极好,10折交叉验证AUC的均值为0.921。根据模型各因子的最终贡献率,影响思茅松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为温度和降水,其次是土壤、地形因子;刀切法检验结果显示,影响思茅松潜在分布区排名前五的主导环境变量为最干季平均温度(Bio9)、等温性(Bio3)、最湿月降水量(Bio13)、最湿季平均温度(Bio8)和降水量的季节性(Bio15)。思茅松的核心适宜主要分布在普洱市,其次是临沧市和西双版纳州,玉溪市和红河州有少量分布。【结论】最大熵模型能够很好的预测云南省思茅松的潜在分布区,筛选出影响思茅松潜在分布区的主导环境变量及其阈值合理,形成的思茅松潜在分布适宜性等级图可为思茅松适地适树、科学经营提供依据。
覃阳平覃阳平雷相东雷相东陈棋
关键词:环境变量最大熵模型思茅松潜在分布区

相关作者

潘涌智
作品数:75被引量:180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生物学特性 幼虫空间分布型 潜在分布区 空间分布型 生物学特性研究
熊忠平
作品数:95被引量:277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蚁科 蚂蚁 思茅松毛虫 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刘建宏
作品数:33被引量:276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桔小实蝇 潜在分布区 GARP 寄主植物 气候因子
王文婷
作品数:34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研究主题:潜在分布区 未来气候变化 捕食 最大熵模型 杂草
李垚
作品数:23被引量:288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地理分布 气候变化 末次盛冰期 小叶栎 MAX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