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43篇“ 演进逻辑“的相关文章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的政策演进逻辑与政策工具选择
- 2025年
-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消除贫困是国家贫困治理的核心目标,也是通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文章运用量化文本分析方法,对1978—2020年间402份国家层面发布的扶贫政策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贫困治理经历了多个重要的转变:首先,治理对象从“贫困县”和“贫困村”逐渐转向具体的“贫困户”;其次,治理主体从“政府包揽”逐渐转向“各方联合参与”;第三,治理模式从“输血式贫困治理”转向“造血式贫困治理”;最后,治理路径从“单纯的资金投入”逐渐演变为“多措并举”的综合治理策略。在贫困治理政策工具的选择上,供给型政策工具、环境型政策工具和需求型政策工具的总体比重分别为47.2%、40.4%和12.4%,形成了以供给型政策工具为主导、环境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逐渐增加的贫困治理结构。通过改善生产力系统的主体性、中介性和客体性要素,实现了贫困地区生产力的跨越式开发与大幅度提升,为政府能够源源不断地为贫困地区提供政策倾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文章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贫困治理实践的规律与历史经验,为乡村振兴阶段的政府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启示。
- 史九领杜子萍张兴祥
- 关键词:贫困治理演进逻辑
- 我国乡村师资配给政策的演进逻辑与未来走向
- 2025年
- 师资配给是在师资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情况下,政府通过调配与引流将师资计划分配给那些在自然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地区。我国乡村师资配给政策嵌套在城乡教育发展政策的脉络中,随着城乡教育发展目标与方式的改变,乡村师资配给政策不断地调适其目标任务与推进思路。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师资配给政策经历了初步探索、稳步建立与优化完善阶段。在这一进程中,乡村师资配给政策形成的动力机制、政策目标的价值取向、政策实施的过程保障、政策话语的文化规则与城乡教育发展政策相互关联与耦合。面向未来,我国乡村师资配给政策应以形成新型非均衡配置格局为动力机制,以强力支撑乡村教育振兴为价值取向,以加强政策工具的协同性为过程保障,以充分尊重和引导民意表达为文化规则,从而将优质师资输送到祖国和人民最为需要的地方。
- 罗小丹王红
- 关键词:演进逻辑
- 新时期产业链金融的演进逻辑与优化路径研究
- 2025年
-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转型与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紧要任务之一,而产业链金融的成长为其提供了关键的支持。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深入探讨产业链金融的发展脉络与合作机制能够有效促进产业链金融服务品质与效能的提升。本研究立足于产业链金融发展所处的时代背景,归纳了当前环境下产业链金融的发展逻辑,进而指出了产业链金融的改进方向。
- 黄金程
- 关键词:产业链金融演进逻辑
- “趋势”还是“屈势”: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演进逻辑与困境反思
- 2025年
- 囿于报考限制较多、时间成本高、学习意愿低、社会认可度不高等制约性因素,“废而又立”的第二学士学位制度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并未得到充分释放,第二学士学位学生的成长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在纾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同时,为部分未就业毕业生提供转换学科专业、圆梦理想院校的高效通道,教育主管部门应与高校形成合力,逐步完善第二学士学位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通过严格招录、顺应需求、注重管理、精准帮扶等一系列优化策略,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能以第二学士学位为成长通道,拓宽全面发展的广度,实现人生价值。
- 付泉
- 关键词:第二学士学位演进逻辑
-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评价的内容框架、演进逻辑与未来展望——基于CNKI和WOS期刊文献计量分析
- 2025年
- 产教融合评价是提升产业与教育协同发展的必要环节,也是推动三教协同创新的重要治理工具。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产教融合评价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处理与分析,提炼了包括理念与价值意蕴、指标建构与测量、主体与运行机制、数字技术与评价改革四个核心主题的产教融合评价内容框架。产教融合评价的演进逻辑历经了内嵌于院校育人与服务的起步探索阶段、聚焦校企合作组织协同的稳定发展阶段以及形成多元多维评价的系统发展阶段。未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评价应推进跨学科合作,构建产教融合综合评价体系;加强方法运用,充分开展产教融合实证评价;深入探索数字赋能,推动产教融合评价改革。
- 蔡璇许艳丽
- 关键词:职业教育演进逻辑
- 中国体育制度变迁:演进逻辑与实践指向
- 2025年
- 中国体育制度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体育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智慧总结和实践经验。在深入推进中国式体育制度现代化,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语境下,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中国不同时期体育制度发展的历史背景、时代责任及其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提出实践指向,旨在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观理论,为推进中国式体育现代化,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的制度建设提供历史镜鉴和启示。研究认为:中国体育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迎合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求,采取了不同的发展策略和方针。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土壤已出现根本性变化,新时代体育发展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实现体育产业、体育话语权、体育科技等相关领域均衡发展,需要摆脱体育工具理性价值的路径依赖,使体育事业发展回归本质,最终实现全民健康。
- 牛清梅张超
- 关键词:中国式体育强国演进逻辑
- 地缘政治学的理论发展与演进逻辑
- 2025年
- 地缘政治是国际关系中经久不衰的话题,但却一直处于国际政治学科的边缘位置。本文试图从生产和技术变革的视角考察行为体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如何塑造了不同的生态位,由此讨论地缘战略在时空中的演进动力。
- 叶成城
- 关键词:地缘政治学地缘战略地理环境演进动力
- 从问题倒逼到自觉擘画:全面深化改革的演进逻辑与系统集成——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2025年
- 中国的改革是由“问题倒逼”和“摸着石头过河”开始的。但是,在改革的实践探索中,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主要矛盾的逐渐转化,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改革经验的不断累积,中国的改革在历史的迁延中,先后提出“全面改革”“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等命题,展现了中国改革的演进逻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并把它同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主题结合起来,标志着中国掌握了改革的历史主动,实现了对改革的自觉擘画,完成了对全面深化改革制度、体制、机制的系统集成。
- 张正光
- 关键词:演进逻辑系统集成
- 我国开放大学政策的演进逻辑及未来理路——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域的分析
- 2025年
- 开放大学的政策是开放大学发展的重要指挥棒和风向标。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我国开放大学政策的演进经历了萌芽起步、推进发展和深化改革三个发展阶段。我国开放大学政策的演进深受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观念等深层结构的影响,教育需求的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政策的调整是开放大学政策演进的动力机制。同时,受成本设置、协同效应和学习效应的影响,我国开放大学政策的演进存在路径依赖现象。今后,我国开放大学政策的发展理路为:确定以人为本的政策取向以彰显价值遵循,以制定明确有效的政策法规作为理论探索,以突破制度发展的路径依赖为实践理路,通过健全政策评估标准实现效果保障。
- 李艳莉孙珍珠
- 关键词:历史制度主义政策演进
- 我国中小学师德问责政策的演进逻辑与理性选择
- 2025年
- 中小学师德问责政策的日臻完善是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的必经之路,对促进中小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有关中小学师德问责的相关政策,发现我国师德问责政策经历了初步创立时期、寻觅探索时期、发展深入时期和日渐成熟时期四个阶段。其演进呈现出以改变师德困境为目的的动力机制、以多种渠道保障政策落实、以教育公平为政策目标的价值取向和以文本形式表达政策话语的逻辑。未来我国中小学师德问责政策将朝着育人为本的动力机制、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政策工具助力过程保障、政策话语日益合理科学等方向发展。
- 姚佳胜段谦谦段筠茹
- 关键词:演进逻辑
相关作者
- 姚佳胜

- 作品数:53被引量:167H指数:9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教育政策 演进 演进逻辑 社区教育 历史制度主义
- 祝小茗

- 作品数:168被引量:173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省公安边防总队
- 研究主题:依法治国 宪法权威 司法体制改革 党的建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张成思

- 作品数:132被引量:3,344H指数:2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 研究主题: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金融化 通胀预期 中央银行
- 祁占勇

- 作品数:321被引量:2,683H指数:26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职业教育 可视化 教育政策 知识图谱 逻辑与
- 陈鸿祥

- 作品数:53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
- 研究主题:逻辑与 演进 审慎 演进逻辑 改革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