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9篇“ 滤水率“的相关文章
盐度和饵料密度对文蛤的影响
2024年
为了解文蛤(Meretrix meretrix)在不同条件下的食特性,研究了不同盐度(16‰、20‰、24‰、28‰、32‰)和饵料密度(5×10^(4) cell/mL、10×10^(4) cell/mL、15×10^(4) cell/mL、20×10^(4) cell/mL、25×10^(4) cell/mL)对文蛤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盐度16‰~32‰范围内,文蛤随盐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盐度28‰时,为(0.5011±0.0694)L/(g·h),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盐度16‰、20‰和32‰时的(P<0.05);与盐度24‰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盐度(x)与文蛤(y)影响的关系可拟合为:y=-0.0487x^(2)+0.2989x-0.0058(R^(2)=0.6291)。在饵料密度为10×10^(4) cell/mL时,达到最大值,为(0.7986±0.0592)L/(g·h)。饵料密度10×10^(4) cell/mL~15×10^(4) cell/mL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盐度和饵料密度对文蛤有显著影响。
王洪滨王冲张新峰曾海祥
关键词:盐度饵料密度滤水率
三门健跳港主要牡蛎及修复后牡蛎礁净功能研究
2024年
为了解修复后三门县健跳港牡蛎礁的净功能,在调查了礁体中牡蛎种类和比例的基础上,测定了礁体中3种牡蛎的并探究了规格、温对牡蛎的影响,最后在摸清牡蛎个体、比例、密度、牡蛎礁面积等参数的基础上计算了牡蛎礁的量。结果显示,不同规格的3种牡蛎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和近江牡蛎(C.ariakensis)的小规格个体有最大,分别为(6.94±2.64)、(0.87±0.23)L·g^(-1)·h^(-1);香港牡蛎(C.hongkongensis)中规格个体最大,为(1.83±1.07)L·g^(-1)·h^(-1)。温仅对熊本牡蛎的有显著影响(P<0.05),在20℃时达到最大(2.48±1.62)L·g^(-1)·h^(-1)。根据本研究中获得的公式计算得到浙江省三门县2019年和2020年人工修复礁体的量分别达到16613.02、26016.56 L·h^(-1)。研究表明,三门县修复后的牡蛎礁具有较强的净功能。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牡蛎礁的修复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张文考李楠楠范瑞良欧阳珑玲陈渊戈姜伟行全为民
关键词:牡蛎礁滤水率温度
体质量和温度对文蛤的影响试验被引量:3
2022年
文蛤(Meretrix meretrix),又名花蛤、黄蛤,属广温、广盐性滩涂埋栖贝类,地理分布较广,在日本、朝鲜和中国沿海分布较多[1]。其营养丰富、肉质鲜美,是我国滩涂养殖的主要经济贝类和大宗出口的产品之一,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被誉为“天下第一鲜”。
王洪雨
关键词:滩涂养殖广盐性滤水率经济贝类
一种高清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清器,涉及清器的领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下两侧均呈敞开设置,且所述壳体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纸,所述纸呈圆筒状,所述纸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于上端盖和下端...
陈惠英张鹏
文献传递
不同因素对深澳湾波纹巴非蛤的影响
2021年
笔者于2013年12月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室内进行不同体质量不同投饵时间、不同饵料密度对对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Born)]进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波纹巴非蛤的(FR)随着体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单位体质量的(FR')随着其规格的增大而减小。FR=0.3305W0.6437(R2=0.9965)。(2)分别以金藻和扁藻作为饵料,测定了8:00、14:00及20:00这3个时间点的,在8:00最大,14:00及20:00依次减小,3个时间点差异显著(P<0.05)。(3)以金藻和扁藻作为混合藻,随着藻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浓度超过3.06×10^(5)cell/L,FR反而下降。
马庆涛林清李春晓陈加雄陈楷亮许晓能
关键词:滤水率体质量时间节律
温度、盐度和体质量对魁蚶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为探明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的摄食规律,采用室内生态学试验方法,研究了温(20、24、28、32℃)、盐度(16、20、24、28、32)和体质量对魁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20~32℃范围内,魁蚶随温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4℃时达到最大,显著高于其他温度(P<0.05),温度(x)与(y)间的关系可拟合为:y=0.0548+0.0450x-0.0099x 2,R 2=0.7343;在盐度16~32范围内,魁蚶随盐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盐度28时达到最大,为(0.3418±0.0266)L/(g·h),与盐度24时,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盐度(P<0.05),盐度(x)与(y)的关系可拟合为:y=0.0210+0.1712x-0.0297x 2,R 2=0.9551;魁蚶的与软体干质量呈负幂函数关系,随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大,单位干组织质量的随体质量的增加而减小。
王冲李永明王志忠孙同秋曾海祥崔玥柴晓贞
关键词:魁蚶温度盐度体质量滤水率
文蛤红色选育系幼贝响应面法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为比较文蛤红壳色选育系与江苏野生群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异并找出文蛤最佳条件,采用了试验生态学方法和响应面法对文蛤红壳色选育系幼贝进行的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文蛤幼贝随盐度、温度和藻类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范围,幼贝随盐度、温度和藻类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同等条件下,文蛤红壳色选育系幼贝与野生群体无显著差异,但文蛤红壳色选育系生长速显著高于野生群体;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文蛤红壳色选育系幼贝的最佳条件为:盐度21.82、温度27.40℃、藻类密度9.96×10^4个/mL,此条件下的预测值为1.62 mL/(个·min)。
张志东陈爱华吴杨平张雨陈素华曹奕田镇张帅中李秋洁
关键词:野生群体滤水率
环棱螺与河蚬摄食及对小球藻清除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研究环棱螺与河蚬的摄食及对小球藻的清除,为其在质调控和生态修复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环棱螺和河蚬均采集于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小球藻购于武汉生生物研究所淡藻种库,试验在18个2L的烧杯内进行,试验期间温度(20.0±1.0)℃,pH 6.5~7.0,试验时间7.5 h。结果显示:环棱螺和河蚬摄食的峰值分别为10.15、4.40μg/(kg·min),峰值分别为744.08、647.57 mL/(kg·min),对小球藻的清除峰值分别为91.31%、 65.38%;除0.5、 2.5 h外,环棱螺摄食及对小球藻的清除均显著高于河蚬(P<0.05)。环棱螺和河蚬均具有较强的小球藻清除能力,但环棱螺对小球藻的清除能力要高于河蚬,作为贝类控藻方面的生态修复工具种具有较大的潜力。
朱鹏飞雷留萍李德亮
关键词:河蚬滤水率摄食率
扑草净胁迫对四角蛤蜊和摄食的影响
2019年
采用半静态实验法,开展不同浓度扑草净对四角蛤蜊胁迫试验;采用静态法研究扑草净对四角蛤蜊、摄食的影响。在温(15±1)℃条件下,胁迫实验阶段,在扑草净质量浓度分别为0.2、1.0、10.0 μg/L的养殖海中,四角蛤蜊和摄食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有不同程度降低,且浓度越高抑制越明显;恢复实验阶段,各组、摄食均有所恢复,但均未恢复至对照组平,说明扑草净胁迫对四角蛤蜊、摄食有抑制作用。
黄会王共明刘慧慧韩典峰张华威张秀珍
关键词:扑草净四角蛤蜊滤水率摄食率
盐度对辽东湾四角蛤蜊和光滑河蓝蛤摄食的影响被引量:13
2018年
以辽宁盘锦蛤蜊岗四角蛤蜊与光滑河蓝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静系统对其和摄食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盐度(16、18、20、22、24、26、28、30、32、34)梯度下,两种贝类的和摄食均随盐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趋势。盐度32时,四角蛤蜊最大,为(0.265±0.032)L/(个·h),盐度(x)与(y)关系为y=-0.0041x2+0.0681x-0.0181(r2=0.9893);盐度30时,摄食最大,为(3.12±0.89)mg/(个·h),盐度(x)与摄食(y)关系为y=-0.0481x2+0.7965x-0.1862(r2=0.9975)。盐度30时,光滑河蓝蛤的和摄食均最大,分别为(0.112±0.029)L/(个·h)和(1.91±0.49)mg/(个·h),盐度与关系为y=-0.0016x2+0.0262x-0.0010(r2=0.9940),盐度与摄食关系为y=-0.0326x2+0.5038x-0.0247(r2=0.9816)。试验结果表明,盐度对两种贝类的和摄食有显著影响。
滕炜鸣高士林刘谞闫宏伟谢玺李晓东周遵春王庆志
关键词:四角蛤蜊盐度滤水率摄食率

相关作者

方建光
作品数:361被引量:2,234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栉孔扇贝 养殖 贝类 菲律宾蛤仔 沉积物
唐保军
作品数:81被引量:20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耗氧率 排氨率 贝类 滤水率 文蛤
李锋
作品数:36被引量:607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栉孔扇贝 滤水率 养殖 沙蚕 摄食
孙慧玲
作品数:72被引量:925H指数:22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刺参 栉孔扇贝 滤水率 仿刺参 养殖
匡世焕
作品数:14被引量:402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栉孔扇贝 滤水率 养殖容量 摄食 养殖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