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4篇“ 滞针“的相关文章
头十针联合滞针术治疗失眠验案
2025年
该文列举头十针联合滞针术治疗失眠验案1则,旨在为临床医者治疗失眠提供新的思路。失眠症的治则主要为治神与调阴阳,选择契合于病机的头十针,并利用滞针术之效用,二者相合,可改善失眠诸症。
邹梦玲鄢路洲
关键词:失眠不寐滞针术
滞针结合面针应用于面部美容22例
2025年
目的:观察滞针结合面针应用于面部美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存在面部衰老症状的女性患者给予滞针结合面针治疗,其中滞针取双侧太阳透下关、颊车透大迎和迎香,每周针刺1次;面针取印堂、阿是穴(鼻唇沟处)及双侧阳白、颧髎、四白、下关、地仓、颊车、大迎、人迎,每周针刺2次。共治疗4周。于治疗后评定患者整体美学改善量表(GAIS)评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皱纹严重程度评定量表(WSRS)评分,并于治疗前后进行皮肤特征定量分析。结果:治疗后,22例患者完全改善3例,明显改善15例,部分改善4例,无改善0例;WSRS评分及皱纹、纹理、毛孔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滞针结合面针可有效改善面部衰老症状。
李孟汉张元冉大为杨欣铭李静宜
关键词:美容滞针面针
滞针提拉法联合通督舒筋手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
2025年
目的 探讨滞针提拉法联合通督舒筋手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南分院针灸科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滞针提拉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督舒筋手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RAT)评分、木块移动个数、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IADL)评分、功能独立性评测(FIM)评分及屈曲位肱二头肌、伸展位肱三头肌的共同收缩率(CR),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FMA-UE、ARAT、IADL、FIM评分高于对照组,木块移动个数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周后FMA-UE、ARAT、IADL、FIM评分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木块移动个数分别多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屈曲位肱二头肌、伸展位肱三头肌的C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周后屈曲位肱二头肌、伸展位肱三头肌的CR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滞针提拉法联合通督舒筋手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手功能,减轻肌肉痉挛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闫晓双田杨杨黄亮盛国滨孟悦刘刚
关键词:卒中
对称取穴滞针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和探讨对称取穴滞针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腰部痛点对称取穴滞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2组患者连续治疗3天,并在治疗结束1个月后...
彭文忠林枫毓张文斌朱正威刘渝松
关键词:滞针法针刺巨刺急性腰扭伤
对称取穴滞针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对称取穴滞针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腰部痛点对称取穴滞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 d,并在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随访3个时间节点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关节活动度(ROM)评分和日本改良下腰痛骨科评分量表(JOA)评分。结果治疗3 d后和1个月后随访,两组患者VAS评分、ROM评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对称取穴滞针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即时疗效明显且远期预后稳定,在减轻疼痛、改善腰部活动度和提高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常规电针治疗。
彭文忠林枫毓张文斌朱正威刘渝松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滞针法针刺巨刺
长针透刺联合滞针提拉法治疗胃下垂1则被引量:1
2024年
张庆萍教授认为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全赖肝之疏泄条达,故胃下垂病位在胃,与脾肝关系密切。其病性多属虚实夹杂,与脾胃气虚、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逸失当等有关。病机为气机升降失常,尤其是脾胃之升降与肝之疏泄,胃降浊则脾升清,枢机条达则全身气机调畅。治疗上针灸并用,以长针透刺,联合滞针提拉上、中、下三脘使气至病所;配以温针灸足三里、气海,温和灸百会,助阳益气固脱。
郑紧紧张媛媛李博韦志强郑艳平张庆萍
关键词:胃下垂长针透刺医案医话
深刺滞针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深刺滞针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P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P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运用深刺滞针手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均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持续2个疗程。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梨状肌压痛及紧张试验评分[数字评分法(NRS)]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及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的VAS评分、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33/34),高于对照组的82.35%(28/34)(P<0.05)。结论深刺滞针手法治疗PS,效果明显优于普通针灸,且具有显著解除粘连、缓解痉挛、恢复髋关节功能的作用。
马小平徐晓明练剑锋
关键词:痹证梨状肌综合征中医外治法
听宫穴滞针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比较听宫穴滞针和常规针刺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均予常规西药基础治疗。治疗组于听宫穴施滞针手法,其余腧穴予平补平泻手法;对照组均予常规针刺法。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Portmann面部功能评分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P<0.05)。治疗后,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Portmann面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听宫穴滞针术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效果显著,且优于常规针刺法。
金小钰刘运珠
关键词:面瘫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针刺疗法滞针术听宫穴
滞针术联合拔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
评价针灸和拔罐联合应用是否能更好地治好腰背肌肉和筋膜的炎症,从而指导医生制订恢复计划,让病人的腰背肌肉筋膜尽快恢复健康。方法 把60名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人。一组接受滞针术和拔罐联合治疗,另一组只接受拔火罐治疗。两组患者每天治疗一次,每周治疗5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在治疗前、治疗后和治疗结束1个月后,用视觉模拟量表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患者进行评分,来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通过比较滞针加拔罐组和单纯拔罐组在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后疼痛和活动功能的改善情况,以期望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结果 治疗后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活动功能障碍指数比治疗前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其中,滞针术加拔罐组的改善更加显著,疼痛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的下降幅度都大于单纯拔罐组(P<0.01和P<0.05)。在治疗结束1个月的随访中,滞针加拔罐组的疼痛和活动功能评分依然优于拔罐组(P<0.05)。总体治疗有效率方面,滞针加拔罐组为90.0%,拔罐组为76.7%,前者也高于后者(P<0.05)。简单来说,两种治疗方法都能减轻疼痛、改善活动,但滞针术联合拔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效果更好,可见针灸和拔罐的联合应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结论 拔罐疗法与滞针术疗法都可作为临床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疗手段,与单纯的拔罐疗法相比,滞针术联合拔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更加显著。
宋联萌
关键词:腰背肌筋膜炎滞针术拔罐临床疗效
电针联合滞针提拉法治疗难治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基于肌筋膜理论运用电针联合滞针提拉法治疗难治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方法:将90例难治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电针治疗;观察组则行基于肌筋膜理论运用电针联合滞针提拉法治疗。每周治疗6次,连续4周。比较两组肌电图数据、改良Portmann临床简易评分法(MPS)评分、面神经功能指数评分(FNFI)以及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PS及FNF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FNFI和MP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各项肌电图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瞬目反射R1潜伏期明显低于对照组,面神经复合肌动作电位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肌筋膜理论运用电针联合滞针提拉法可提高难治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
范理杨茜芸翟伟洪珏(翻译)
关键词:针刺疗法电针滞针面神经麻痹随机对照试验

相关作者

刘志恒
作品数:99被引量:375H指数:9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 超声 滞针 高流量 干细胞
郑士立
作品数:66被引量:592H指数:13
供职机构:温州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针刺 针刺疗法 临床疗效 温针灸 三穴
郭青
作品数:23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针灸疗法 温针灸 滞针法 针刺 滞针
韩虹虹
作品数:20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偏头痛 针灸疗法 电针 滞针 肌力
朱彩艳
作品数:22被引量:76H指数:6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 滞针 针管 增强型 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