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29篇“ 湿热瘀结型“的相关文章
银蒲四逆散加减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湿热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2025年
探讨湿热盆腔炎患者治疗中,采取银蒲四逆散加减联合中药保留灌肠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择取60例湿热盆腔炎患者资料,源于2023年10月-2024年10月医院收治病例,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2个独立小组,小组名称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分别予以银蒲四逆散加减与联合中药保留灌肠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治疗果。果 临床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更高(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候积分均显示出改善,具体表现为腹痛、带下异常(量多、色黄)、经血黯夹血块评分均降低,相比之下,观察组的评分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较之前,2组CRP、TNF-α水平均下降,IL-2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变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少,组间对比差异小(P>0.05)。论 治疗湿热盆腔炎患者,采取银蒲四逆散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与单纯使用银蒲四逆散加减相比,在取得更优的疗效的同时,治疗安全性有保障,能显著改善症状、大大减轻机体炎症。
林小艳
关键词:中药保留灌肠湿热瘀结型盆腔炎
蒲楝清化汤内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盆腔炎性疾病后遗慢性盆腔痛的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蒲楝清化汤内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盆腔炎性疾病后遗慢性盆腔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3月于昆明市中医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72例湿热盆腔炎性疾病后遗慢性盆腔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6例,蒲楝清化汤内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和对照组(36例,抗生素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盆腔痛评分及治疗效果。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盆腔痛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盆腔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论蒲楝清化汤内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盆腔炎性疾病后遗慢性盆腔痛效果确切,能改善中医证候和盆腔疼痛。
田华周建惠尹晓燕陶艳梅徐涟
关键词:中药保留灌肠湿热瘀结型
蒲丹消痤面膜对湿热痤疮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蒲丹消痤面膜治疗湿热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湿热痤疮患者均分为3组。基础组予茵陈蒿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味方口服,观察组予蒲丹消痤面膜外敷联合内服茵陈蒿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味方,对照组予阿达帕林凝胶外涂联合内服茵陈蒿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味方。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皮损变化,计算GAGS评分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GAGS评分和疗效均优于基础组(P<0.05);且观察组与基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论在口服茵陈蒿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味方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蒲丹消痤面膜能提高湿热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
李晓霞赵文杰陈华赵晖吴育婷陈慧玲
关键词:粉刺痤疮湿热瘀结证中医外治法
针药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针药合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湿热的效果。方法: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用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治疗组用慢盆I号方联合针刺治疗。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论:针药合治疗CPID湿热效果较好,安全性好。
张晨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针刺
庞氏妇科治疗湿热围绝经期崩漏经验探讨被引量:3
2024年
中原三大著名妇科流派之一的庞氏妇科对治疗湿热围绝经期崩漏认识独到,探究其治疗思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对其治法及用药规律归纳总发现,庞氏妇科认为此围绝经期崩漏病机虚实夹杂,涉及肝脾肾三脏,以湿热之邪实为标。治法上运用“逐止血以塞流、清热补虚以澄源、补脾宁神以复旧”三法,重视分期而治,急则治标,缓则培本,因时制宜,身心同调。在此基础上重视配伍,用药精准,善用益母草-枳壳、墨旱莲-藕节、柴胡-白芍及黄柏-知母等对药,创立了“庞氏逐止血汤”“庞氏清热止血汤”及“庞氏更年安汤”三方,为临床治疗围绝经期崩漏提供了更多思路与参考。
潘扬张大伟
关键词:湿热瘀结型
超声药物透入治疗湿热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24年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是妇科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多见下腹疼痛、坠胀,白带增多等症状[1]。多因急性盆腔炎未得到重视或是治疗效果不佳,继而引发慢性盆腔炎[2]。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治愈难度较大。西医通常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但盆腔组织对于药物吸收率低,病位局部无法达到治疗需求的药物浓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3]。近些年,中医外治法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应用广泛且有显著优势,疗程短,不良反应少,患者接受度高[4]。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湿热证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超声药物透入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佳的治疗方案。
朱晶晶占丽芳洪丽丽
关键词:急性盆腔炎盆腔组织慢性盆腔炎超声药物透入湿热瘀结型妇科临床
少腹逐汤加减治疗寒湿凝滞湿热慢性盆腔炎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对寒湿凝滞湿热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少腹逐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寒湿凝滞湿热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少腹逐汤加减法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前后两组的显效时间、盆腔疼痛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盆腔包块消退时间、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果:治疗前,两组的显效时间、盆腔疼痛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盆腔包块消退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的显效时间、盆腔包块消退时间、盆腔疼痛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论:对于寒湿凝滞湿热慢性盆腔炎患者,可以采用少腹逐汤加减治疗,对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有一定的帮助,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龚爱华
关键词: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少腹逐瘀汤加减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湿热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究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湿热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方法:自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取的80例湿热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设置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炎性因子指标变化。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IL-6、hs-CRP、TNF-α较低(P<0.05)。论:面对湿热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疗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利于预后效果。
贾世梅
关键词:当归芍药散加减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炎性因子
妇炎清颗粒治疗湿热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评价妇炎清颗粒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临床研究设计方法,5个试验中心30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50例)与对照组(150例)。试验组予妇炎清颗粒及金刚藤胶囊模拟剂口服,对照组予金刚藤胶囊及妇炎清颗粒模拟剂口服,疗程4周。将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束后12周两组的临床总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盆腔疼痛评分疗效、盆腔积液及包块的恢复、宫颈分泌物恢复、复发率等情况进行比较。果300例患者中,符合方案有效病例282例,试验组145例,对照组137例。疗程束后,试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03%(132/145)、67.88%(93/13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减少程度对比对照组更佳(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盆腔疼痛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3.10%(135/145)和75.91%(104/13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盆腔内积液、包块恢复情况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χ^(2)=15.633,P<0.05);宫颈分泌物恢复情况试验组优于对照组(χ^(2)=8.560,P<0.05);治疗束后12周进行对比,试验组治疗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复发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治疗过程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均有较高安全性。论妇炎清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证)临床疗效确切,在临床综合总疗效、中医症状总积分和单个症状积分的疗效等方面均优于金刚藤胶囊。
陈怡张家玮黄缨彭宣文陈宜斌贺漪黄晓艳胡文金
关键词:湿热瘀结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蔡氏内异Ⅲ方治疗湿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蔡氏内异Ⅲ方用于湿热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湿热EMS患者40例,采用蔡氏内异Ⅲ方治疗2个疗程(6个月经周期)。2个疗程束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医证候评分、盆腔包块体积和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果:治疗前,患者的VAS评分为(6.16±1.44)分,中医证候评分为(23.78±7.80)分;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为(5.18±1.58)分,中医证候评分为(20.15±5.94)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血清CA125水平较治疗前降低,B超囊肿较治疗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01、-2.514,P<0.05)。论:蔡氏内异Ⅲ方能降低患者VAS评分,从而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中医证候,降低血清CA125水平,抑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增长速度。
李卓曾薇薇谢韬唐菊周华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湿热瘀结痛经血清糖类抗原125

相关作者

魏绍斌
作品数:366被引量:1,768H指数:17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 名医经验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妇科
毛静
作品数:48被引量:179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大鼠骨骼肌 COPD大鼠 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杨美春
作品数:116被引量:422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壮医 慢性盆腔炎 壮医药 莪术油注射液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刘玉兰
作品数:90被引量:590H指数:14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盆腔炎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坤泰胶囊 神经性耳鸣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胡国华
作品数:180被引量:82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妇科 名医经验 海派中医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