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82篇“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相关文章
高灵敏度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免疫检测试剂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高灵敏度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高灵敏度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试剂盒包括:试剂R1和试剂R2,试剂R1包括:第一缓冲液、促凝剂、第一表面活性剂、第二表面活性剂...
郝书顺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均相化学发光测定试剂盒、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均相化学发光测定试剂盒、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试剂盒包括试剂R1和试剂R2;所述试剂R1包括:偶联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抗体1的发光供体分子、缓冲液;所述试剂R2包括:偶联游离前列腺特异性...
刘涛 常俊骏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MRI,DCE-MRI)联合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fPSA)检测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01月-2023年11月于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就诊的6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同期选取6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组,根据手术或病理活检结果,将6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分为前列腺癌组(28例)、良性组(32例),分析前列腺癌患者DCE-MRI声像图特征,比较3组DCE-MRI定量参数、血清fPSA水平,比较不同分化程度患者入院时DCE-MRI定量参数、血清fPSA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通过ROC曲线分析联合诊断价值。结果 三组入院时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 Kep)、容积运转常数(Volume operation constant, Ktans)及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 Ve)值及血清fPSA水平比较:前列腺癌组>良性组>健康组(P<0.05);低、中分化癌患者入院时Ve、Ktrans、Kep及血清fPSA水平高于高分化癌者(P<0.05);入院时Ve、Ktrans、Kep及血清fPSA水平均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P<0.05);入院时Ve、Ktrans、Kep、血清fPSA水平单独及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AUC均>0.6,但各指标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AUC最高(P<0.05)。结论 DCE-MRI、血清fPSA水平联合诊断在前列腺癌中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单独诊断,可为临床诊断前列腺癌提供可靠依据。
丁云云张继良武东杰
关键词: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癌
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XC趋化因子配体4L1水平与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CXC趋化因子配体4L1(CXCL4L1)水平与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血清fPSA、CXCL4L1水平。随访并记录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不同预后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血清fPSA、CXCL4L1水平。前列腺癌根治术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T分期为T3~4期、有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为低中分化、Gleason评分≥6分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血清fPSA、CXCL4L1水平分别明显高于T分期为T1~2期、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为高分化、Gleason评分<6分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结束,80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预后不良18例,预后良好62例。预后不良患者血清fPSA、CXCL4L1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PSA、CXCL4L1水平升高分别是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T3~4期、Gleason评分≥6分、低中分化、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血清fPSA水平与CXCL4L1水平呈正相关(r=0.314,P<0.01)。结论血清fPSA、CX-CL4L1水平与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有关,二者水平升高提示T分期高、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低、Gleason评分高及预后不良。
邵长帅任小强王鸿渊
关键词:前列腺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预后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比值、激肽释放酶2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的比值、激肽释放酶2(hK2)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2023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思明院区进行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患者120例,依据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组4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72例。比较两组患者hK2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不同tPSA分区情况、不同分区fPSA/tPSA水平、分析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评估fPSA/tPSA联合hK2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hK2和PSA水平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tPSA≤4 ng/ml患者比例(43.75%)与tPSA>10 ng/ml患者比例(45.83%)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06%,29.17%,P<0.05);两组患者在tPSA≤4 ng/ml区tPSA和fPSA/tPS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 ng/ml0.05),前列腺癌组患者fPSA/tPSA水平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PSA>10 ng/ml区,前列腺癌组患者tPSA水平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SA/tPSA水平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患病风险随着fPSA/tPSA与hK2水平升高而增加;fPSA/tPSA联合hK2与患有前列腺癌风险曲线下面积(AUC)为0.904(95%CI:0.833~0.980),灵敏度90.15%,特异度84.38%。结论:fPSA/tPSA、hK2对患有前列腺癌的评估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有助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
林海涵曾彪
关键词: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癌
某地区50岁及以上表观健康男性年龄与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某地区50岁及以上表观健康男性的年龄与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tPS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22至2023年进行健康体检的9299例男性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结果,分析tPSA、fPSA及fPSA/tPSA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50~59岁、60~69岁、年龄≥70岁组的tPSA、fPSA水平,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59岁组的fPSA/tPSA水平明显高于60~69岁、年龄≥7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69岁组与年龄≥70岁组的fPSA/tPS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50~59岁、60~69岁,年龄≥70岁)的tPSA参考限值(P95)分别为3.05、5.24和7.49 ng/ml。不同年龄组(50~59岁、60~69岁,年龄≥70岁)的fPSA参考限值(P95)分别为0.66、1.05和1.56 ng/ml。不同年龄组(50~59岁、60~69岁、年龄≥70岁)的fPSA/tPSA参考限值(P5)分别为0.14、0.13和0.13。结论某地区表观健康50岁及以上男性的血清tPSA、fPSA及fPSA/tPSA与不同年龄组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合年龄相关参考限值,可以对不同年龄范围人群制订适当的临床决策。
段中阳龚跃波赵阳余东阳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抗原年龄前列腺癌
基于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等临床指标的前列腺癌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目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金标准,但因其有创以及一定并发症的发生率,许多研究致力于构建预测模型辅助诊断前列腺癌。现有研究表明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fPSAD)与前列腺癌的患病风险呈正相关,但目前尚无预测模型...
黄琦
关键词:前列腺癌列线图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铁蛋白、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尿酸水平与Gleason分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2023年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铁蛋白(Ferr)、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尿酸(UA)水平与Gleason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唐山中心医院诊治的121例行前列腺穿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穿刺结果将70例PCA患者纳入PCA组,将5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纳入BPH组。测定患者血清中Ferr、fPSA、UA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Ferr、fPSA、UA水平与Gleason分级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err、fPSA、UA指标对PCA的诊断效能。结果 (1)PCA组血清Ferr、fPSA、UA水平均明显高于BPH组(P<0.05)。(2)Ferr、fPSA、UA联合诊断PC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81,灵敏度为94.40%,特异度为96.12%,诊断能力高于Ferr、fPSA、UA单项检测(P<0.05)。(3)PCA患者不同Gleason分级中血清Ferr、U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PCA患者血清fPSA表达水平与Gleason分级无相关性(r=0.119,P=0.492);PCA患者血清Ferr、UA水平与Gleason分级呈正相关(r=0.371,P=0.014;r=0.571,P=0.003)。结论 PCA患者血清fPSA表达水平与Gleason分级无相关性,血清Ferr、UA水平与Gleason分级呈正相关性;Ferr、fPSA、UA联合检测用于诊断鉴别PCA具有一定诊断价值;Ferr、UA可作为预测PCA病理分级的重要指标,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利指导。
马艳荣王永增赵莉张静郭艺航李唯源
关键词:前列腺癌铁蛋白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尿酸GLEASON分级
经直肠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对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预测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经直肠测量前列腺体积对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fPSAD)预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7月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5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水平、f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比值、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结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cPSAD)、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fPSAD)、前列腺体积等。结果578例患者中,前列腺癌253例,前列腺增生325例,阳性穿刺率为43.8%。fPSAD的临界值为0.05,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0,约登指数为0.539,fPSAD预测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0.76,特异性为0.77,诊断符合率=76.7%,Kappa值=0.529。与PSA、fPSA/tPSA比值和PSAD相比,PSA敏感性最高(92.5%),fPSAD的特异性最高(77.2%),fPSAD的诊断符合率最高(76.7%)。结论经直肠测量前列腺体积在fPSAD预测前列腺癌时,fPSAD具有相对较高的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单独使用PSA、fPSA/tPSA和PSAD进行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和预测。
骆万超温红罗欢嘉徐战平林富祥邹冰子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癌经直肠超声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癌胚抗原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 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癌胚抗原(CE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75例前列腺疾病患者,比较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T-PSA、F-PSA、CEA水平。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评估T-PSA、F-PSA、CE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75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中,前列腺癌61例,前列腺良性疾病患者114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T-PSA、F-PSA、CEA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前列腺良性疾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PSA+F-PSA+CEA检测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结论T-PSA、F-PSA、CEA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阳性表达率均较高,三者联合检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
景文博白疆疆庄彤彤石佳妮李斌
关键词:前列腺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癌胚抗原

相关作者

黄飚
作品数:225被引量:697H指数:15
供职机构: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胃蛋白酶原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 试剂盒 抗体
朱岚
作品数:83被引量:212H指数:9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 试剂盒 胃蛋白酶原
郭明明
作品数:23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试纸条 免疫层析 校准品 试剂盒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范俊
作品数:64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免疫层析 试纸条 校准品 试剂盒
张艺
作品数:116被引量:188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胃蛋白酶原 试剂盒 试纸条 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