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48篇“ 清代宫廷“的相关文章
清代宫廷服饰中的紫色气象
2025年
“紫”在清代宫廷服饰中是引人注目的色系,其在黄、青、红、蓝4类清代重要服饰色系外,别开生面地展现出一派富贵娇艳的色彩。立足清宫旧藏服饰文物,参照宫廷画卷,对应清代宫廷文献与档案,兼之古人笔记、字典、书谱等,通过文献梳理与实物分析,对清代服饰中的紫色展开研究。在明确区分清宫紫色系服饰,厘清名物对应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清代服色承袭了中华古代政治传统和色尚文化,并结合现实选择,构建相关理论体系。服饰中的紫色演绎着近代染织史经历的工艺与审美流变,以及由传统而趋现代的流行色历史,认清和把握宫廷紫系色彩的理念、结构和脉络,对了解清代政治礼制、染织工艺以及不同时期审美趣味的民俗风尚变化都提供了更丰富的维度。
章新
关键词:清代宫廷服饰酱色雪青青莲
清代宫廷纺织服饰中黄色的应用
2025年
黄色作为五行之色在清代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和意义,代表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是宫廷纺织服饰的青睐之色。以故宫博物院数字博物馆内收藏的宫廷纺织服饰为研究载体,采用实物佐证同时结合文献考证的研究方法,对清代宫廷纺织服饰中黄色系的种类、色彩特征、使用范围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其等级次序与区分因素。研究表明:清代宫廷服饰用黄的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明黄、杏黄、金黄、秋香、鹅黄、米色和米黄,服色等级越高,黄色调越多,色值越纯正,杂色越少,明度亦越高。以色彩属性和用色身份作为区分等级的标准,旨在强化皇权,从而维护专制集权的统治。
贾玺增张馨翌
关键词:清代宫廷纺织服饰
丰年佳景——清代宫廷“太平有象”钟表
2025年
“太平有象”,也称“太平景象”,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形象之一,具体表现为一只背驮宝瓶的大象,有时瓶内会插花卉、灵芝如意、戟等物。“太平有象”在为器物起到装饰作用的同时,更蕴含了人们对和平、吉祥的美好祈愿。这种图案在清代非常流行,深受皇帝喜爱,广泛应用于各种室内陈设用品。它不仅常见于瓷器、珐琅器中,还出现在体现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钟表上。机械科技之光与历史人文之美结合,让“太平有象”这一吉祥形象和清代宫廷钟表相映成趣,熠熠生辉。
李逢源
关键词:清代宫廷室内陈设珐琅器科技之光钟表
清代宫廷中的满族饮食文化特点
2025年
清代宫廷饮食文化是满族传统饮食文化与汉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展现出多民族特色。满族贵族在保持本民族饮食习惯的同时,积极吸收汉族及其他民族的烹饪技艺,形成了兼具满族特色与宫廷精致的饮食体系。本文通过对清代宫廷满族饮食文化的探讨,分析其特点,包括以肉食为主的膳食结构、严格的饮食礼仪与制度,以及融合汉文化后的多元化发展,揭示其对清代宫廷社会结构、民族认同及文化传播的影响。
陈思妍
关键词:清代宫廷文化融合
清代宫廷的龙神信仰与旱灾祈禳
2025年
清代宫廷通过新建、重修、敕封等方式,在宫苑内外建造龙神庙有二十余座,其密集程度远高于同时期的地方州县,部分祠庙因宫廷崇祀而列入国家祀典;同时宫廷又对各地龙神不断加封,努力构建全国龙神信仰的祠祭体系,以此奠定皇室对龙神信仰的主导权。清帝除了赴龙神庙拈香礼拜、定期致祭外,还会在旱灾期间进行祈雨活动。皇帝的个人喜好不尽相同,导致不同时期宫廷对龙神的崇祀活动存在差异,旱灾祈禳仪式中龙神的地位也多有起伏。清代宫廷的龙神供奉及相关祈禳仪式既是信仰活动,又因攸关水旱灾荒与民生福祉而成为一种国家治理的政治行为。
朱家英
关键词:清代宫廷
帝国工坊:清代宫廷首饰的设计生产模式
2025年
本文从艺术生产视角研究清代宫廷首饰的设计与生产机制。首先,设计由内廷颁样、皇帝下达指示、官员落实细节、画匠描绘图样的过程,显示了设计权力的集中;其次,负责生产的中央机构有广储司、造办处,地方机构有粤海关、苏州织造、淮安关等,晚清时期的民间商楼也广泛参与了首饰制作,从而形成了广密的生产网络;最后,这种生产机制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将工序层层分解,并大量使用重复且标准化的模件结构以适应群体作业,进而形成了视觉华丽却又高度风格化的艺术特色。这跟同时期注重手艺人创造力的欧洲首饰行业相比,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黄昊东徐飞
关键词:模件化中西差异
基于二重证据的清代宫廷外来药物“西白噶瓜那”考
2025年
清代宫廷档案中记载了一种可以治疗痢疾的外来药物“西白噶瓜那”,在故宫博物院中仍留存有药材文物。结合故宫药材实物与国内外文献资料的二重证据,从名称、基原、产地、性味、毒性、功效、传入历史等多方面进行考证,确定了“西白噶瓜那”为原产于南美洲茜草科植物吐根Carapichea ipecacuanha(Brot.)L.Andersson的干燥根或根茎,在清代康熙时期由澳门圣保禄学院耶稣会士等西方传教士传入我国宫廷之中。其具有发表、化痰、平火安心、催吐的功效,也可以治疗痢疾和泄泻,现代美国、日本、欧洲药典中均有收录。通过对其历史记载考证及现代研究梳理,有助于丰富我国药物资源,为吐根临床合理应用与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
王刘赵英针鲜伊莎姚婷李逢源张子龙
关键词:痢疾本草考证
从《十二禁御景图》看清代宫廷梅花造景及栽培历史
2025年
皇家园林植物景观受皇室游憩活动影响,展现园林拥有者对自然价值观的理解,是缔造植物与传统文化、审美思想及哲学观念上的纽带。区别于西方规则式的植物造景,传统园林植物景观因环境条件不同表现出多样性与复合性,并赋予植物一定的人文特性。
刘琳琳
关键词:清代植物景观栽培历史皇家园林造景
清代宫廷演剧机构与礼乐体系之关系
2025年
清代宫廷礼乐体系在乾隆朝趋于定型,并以乐部的成立为主要标志,用以统辖太常寺神乐署、和声署、掌仪司和銮仪卫等负有礼乐演奏职能的相关部门。但掌仪司作为内务府所辖“七司三院”之一,仅在名义上归乐部统辖。而南府、景山作为宫廷演剧机构,在乾隆七年(1742)以后则逐渐脱离掌仪司,成为与之平级的内务府下辖部门。南府、景山在乾隆朝的管理机制是在内务府大臣的统辖下,由总管南府景山事务大臣总理事务、管理南府景山事务处负责日常事务和文移、内总管负责具体教演业务的多级管理体制。因此,南府、景山与乐部之间并不存在隶属和管辖关系。在清代礼乐体系中,祭祀仪典、朝会燕飨、出朝钟鼓才是其主要内容,因此设置乐部总领其事;而宫廷之内的演剧活动则等而次之或不宜大肆宣扬,因此被划入内务府的管理范畴。
王岩
关键词:南府礼乐乐部
清代宫廷掐丝珐琅的焊接工艺与腐蚀——以养心殿东暖阁铜胎掐丝珐琅桌灯为主要案例
2025年
清代掐丝珐琅宫灯的金属结构部分发现较为规律且不易察觉的黑色物质,这些物质是保存过程中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腐蚀产物。综合利用X射线成像、X射线荧光光谱与拉曼光谱等手段,对该物质进行结构、元素和物相等分析。结果表明:黑色物质的形成与金属胎体结构、金属焊接工艺和材料有密切关系,金属胎体结构为多部件焊接而成,焊接所使用的工艺为“大焊”和“镴焊”。黑色物质主要成分为氧化铜、氧化亚铜、一氧化铅和氧化锌。
金大朝刘瀚文
关键词:金属焊接

相关作者

张京春
作品数:172被引量:1,625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研究主题:高血压 冠心病 清代宫廷 数据挖掘 中西医结合
万秀锋
作品数:27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故宫博物院
研究主题:清宫 宫廷 清代宫廷 清代 乾隆朝
陈可冀
作品数:544被引量:7,937H指数:4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
研究主题:中西医结合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血瘀证 芎芍胶囊
周京南
作品数:49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故宫博物院
研究主题:清宫 紫檀 家具 清代宫廷 书房
赵丽红
作品数:16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故宫博物院
研究主题:文房用具 清代宫廷 清代 乾隆朝 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