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82篇“ 混合工质“的相关文章
- 混合工质分级压缩的两级自复叠制冷循环研究
- 2025年
- 针对传统两级自复叠制冷(CACR)循环所存在的制冷效率偏低,以及制冷温度受限问题,提出了一种带分凝器的分级压缩两级自复叠制冷(FDACR)循环,该循环以R1150/R600a混合工质。建立了循环各部件的数学模型,对比分析了FDACR循环和CACR循环中组分配比、蒸发温度等参数对循环COP和压缩机耗功的影响。结果表明:带分凝装置的分级压缩技术可以显著降低压缩机耗功并提高循环的COP。低沸点组分质量分数变化时,FDACR和CACR循环的COP分别在R1150/R600a组分配比为0.52/0.48和0.32/0.68时取得最大值,FDACR循环的平均COP较CACR循环提高了0.13,压缩机耗功较CACR循环降低了11.72%~35.35%,平均单位容积制冷量较CACR循环提高了445.41 kJ/m^(3)。
- 王林刘晓庆谈莹莹臧子晴
- 关键词:非共沸混合工质
- 非共沸混合工质闭式热泵干燥旁通系统性能试验
- 2025年
- 干燥技术对于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具有关键作用。为突破传统干燥技术运行能耗高且干燥性能不佳的技术瓶颈,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共沸混合工质的闭式热泵干燥系统,通过空气旁通优化热能回收来改善干燥性能和系统运行能效。采用白萝卜为试验材料,以热泵干燥系统的传热系数、干燥速率、除湿能耗比、物料最终湿基含水率及[火用]效率等指标作为优化目标,构建动力学与热力学分析模型,探讨干燥温度、空气旁通率及非共沸混合工质配比对系统干燥性能与能效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空气旁通率为60%时,蒸发器传热系数与物料干燥速率达到峰值,系统综合性能最优,此时当干燥温度为55℃,白萝卜最终湿基含水率有最低值,为23.4%;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系统能效与干燥性能。在最优配比(即R32质量分数为0.70)时,系统性能系数达到最大值3.21,相较于其他工况,物料的最终湿基含水率最低,干燥时间缩短14.3%以上;热力学分析表明,蒸发器与冷凝器[火用]损失约占系统总[火用]损失的50%,其中冷凝器[火用]损失最大,约为总[火用]损失的32%。而最优工质配比可使系统[火用]效率达到最高,为40.37%。该研究明确了空气旁通率与非共沸混合工质配比等参数对系统干燥性能和热泵热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为热泵干燥系统的性能优化和高效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梁坤峰李琳琳高春艳陈浩远安家旺杨晨光
- 关键词:热泵干燥非共沸混合工质
- -86℃超低温医疗冷柜碳氢混合工质替代试验研究
- 2025年
- 针对-86℃超低温医疗冷柜存在系统能耗高及常用低温制冷剂全球变暖潜能值高的问题,以采用混合工质一次节流制冷系统的568 L冷柜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了2种三元碳氢混合制冷剂(R600a/R170/R1150和R601a/R290/R1150)作为现有含氟化物混合制冷剂(R600a/R23/R14/R50)的替代品的可行性。分析了在不更改系统部件的情况下,2种碳氢混合物的制冷性能;对R601a/R290/R1150进行了毛细管、压缩机及充注量的调整,旨在降低制冷温度、压缩机排气温度和系统能耗。结果表明,在未更改系统部件的情况下,R600a/R170/R1150只能实现-60℃左右的制冷温度,而R601a/R290/R1150可以达到-70℃左右;减小毛细管内径及更换适用于R290的压缩机后,R601a/R290/R1150成功实现了-87.3℃的制冷温度,且与R600a/R23/R14/R50相比,最高排气温度和耗电量分别降低了11.4℃和32.9%,但降温至-81℃所需时间从246 min延长至404 min;通过进一步增大压缩机转速及制冷剂充注量,降温时间缩短至298 min,此时耗电量与R600a/R23/R14/R50相比降低了28.9%。R601a/R290/R1150不仅能够实现-86℃以下的制冷温度,而且在降低能耗、减少环境影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一种适用于-86℃超低温冷柜产品的性能优越的环保制冷剂替代品。
- 刘嘉瑞鱼剑琳晏刚
- 关键词:制冷剂替代碳氢化合物
- 混合工质动力的吸气式射频离子电推进系统及其多模式工作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推进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工质动力的吸气式射频离子电推进系统及其多模式工作方法,目的是解决现有吸气式电推进系统仅以大气作为单一工质,存在大气捕集效率低,从而影响航天器性能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推进与气体捕集单元...
- 李济源鲁海峰李文博曹亚文黄保朋张元哲李正清
- 一种超临界CO<SUB>2</SUB>混合工质传热实验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临界CO<SUB>2</SUB>混合工质传热实验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其中,超临界CO<SUB>2</SUB>混合工质传热实验系统包括彼此独立运行的混合工质注入模块和工质循环换热模块,混合工质注入模块与工质循...
- 陈林冯永昌
- 一种基于CO<SUB>2</SUB>混合工质组份可调的双液态储能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属于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基于CO<SUB>2</SUB>混合工质组份可调的双液态储能系统及方法,该系统使用CO<SUB>2</SUB>和有机物的混合物作为压缩储能的运行工质。系统使用蓄冷器实现低压端的气液转变...
- 谢俊蔺新星丁若晨徐波苏文徐兰兰关苏敏叶青平杜娟
- 一种富含丙烷的混合工质与应用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富含丙烷的混合工质与应用,通过筛选标准沸点低于R290且符合环保要求的合适工质,并与R290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排气过热度、吸气压力、性能系数和单位容积制热量均高于纯R290的混合工质,解决采用丙烷作为工...
- 赵朕李伟孙孟超刘心怡王涛
- 一种双源双闪蒸混合工质压缩高温热泵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源双闪蒸混合工质压缩高温热泵系统,属于高温热泵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系统运用双源混合工质以及双温蒸发器实现双热源热能的回收,利用双压缩机进行多级压缩,设置双闪蒸器以及蒸发冷凝器对混合工质进行分流膨胀...
- 张彦廷黄峥徐敬玉王林乔冠翔郑云龙杨宇张晧张广志
- 甲烷/乙烷混合工质纳米液膜蒸发传质特性的研究
- 2025年
-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五种不同配比甲烷/乙烷混合工质纳米液膜的汽化过程,从蒸发现象、能量变化、涨落耗散规律及相对分子汽化量四个方面分析了混合工质的蒸发传质特性.结果表明:混合工质纳米液膜中甲烷配比越大,汽化起始时间越早,汽化过程越剧烈,汽化的持续时间越短,固定吸附层越薄,模拟体系动能和势能的增量越小,乙烷的存在会抑制甲烷的汽化;由涨落耗散分析可得,甲烷配比越大,对乙烷汽化的促进作用越强,汽化弛豫时间越短,整体汽化速率越快,传质效果越好.
- 林小晨丁鑫李雅宁兰志向刘纳张林阳郭健翔
- 关键词:混合工质传热传质
- 一种可调节多级换热喷射式的混合工质高温热泵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节多级换热喷射式的混合工质高温热泵系统,属于高温热泵系统技术领域。混合工质高温热泵系统包括混合工质热泵循环回路和气液喷射式供水回路。混合工质热泵循环回路包括低压和高压两个压缩机、由两个气液分离器分别串联...
- 李桂强缪薇黄一晟唐鑫赵为张婧
相关作者
- 公茂琼

- 作品数:548被引量:613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研究主题:混合工质 多元混合工质 出口 压缩机 制冷剂
- 吴剑峰

- 作品数:318被引量:418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研究主题:混合工质 多元混合工质 压缩机 混合制冷剂 出口
- 陈光明

- 作品数:956被引量:2,128H指数:2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混合工质 喷射器 出口 制冷剂 涡流管
- 王怀信

- 作品数:182被引量:28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混合工质 中高温热泵 高温热泵 冷凝温度 工质
- 张华

- 作品数:867被引量:1,950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混合工质 自动复叠制冷系统 太阳能 斯特林制冷机 制冷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