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8篇“ 深部地质结构“的相关文章
- 深部地质结构对铜矿床分布影响的研究
- 2025年
- 铜矿床的形成与分布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控制,深部地质结构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收集江西矿山工程施工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钻孔资料,对该区深部地质结构特征及其与铜矿床分布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区域内发育多期次构造运动,形成了复杂的深部地质结构格局,包括深大断裂、隐伏岩基、岩浆岩侵入体等,它们控制了铜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基底隆起部位和深大断裂交汇处是铜矿床的有利部位,岩浆岩侵入体与铜矿化关系密切。基于对区域成矿构造背景的分析,提出了找矿勘查的有利区段和靶区,为下一步探矿部署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可为类似成矿区带的铜矿勘查提供借鉴。
- 刘凯
- 关键词:深部地质结构铜矿床成矿规律找矿勘查
- 深部地质结构对矿产资源形成与勘查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本文探讨了深部地质结构对矿产资源形成与勘查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其在多个层面复杂而深远影响。首先,深部地质结构通过构造活动、断层和褶皱等过程,直接控制矿床的分布和类型,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关键通道。其次,深部地质结构对矿物成因产生深刻影响,不同的深部环境导致不同类型的矿床形成,为理解矿物资源的生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深部地质结构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已知矿产资源,还为新的矿床发现提供了线索,促进了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深部地质结构在整个矿产资源领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对于提高勘查和开发效率,实现可持续利用地球资源具有战略重要性。
- 孙彩虹
- 关键词:深部地质结构矿产资源勘查技术
- 深部地质结构对成矿规律影响的地压监测分析
- 2024年
-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深部地质结构与成矿规律之间的关系,并重点分析了地压监测在理解这一关系中的作用。首先,研究着重于深部断裂、岩浆活动和成矿物质来源等因素对矿床形成的影响。接着,通过地压监测技术,揭示了应力场特征、断层活动和深部流体活动等深部地质构造信息。最后,本研究基于地压监测数据,深入分析了断裂带定位、岩浆活动、成矿物质迁移和深部地质结构变化对采矿策略的影响,为矿产资源的有效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 吕广耀
- 关键词:深部地质结构成矿规律地压监测断裂带
- 含油气盆地深部地质结构反演方法与地质结构解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油气盆地深部地质结构反演方法与地质结构解释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岩石物性资料、重磁电震地球物理数据和常规地震地球物理数据;其中,目标区域岩石物性资料包括目标区域各层系的电阻率、密度和磁化率;基于...
- 朱光有杨敏闫磊陈志勇李婷婷王珊曹颖辉李洪辉徐兆辉杜德道赵一民董洪奎王萌
- 神农架地区阳日断裂深部地质结构研究——基于广域电磁法探测被引量:1
- 2023年
- 阳日断裂为南大巴山前陆褶冲带与上扬子地台褶皱区的分界线,其深部地质结构特征还不明朗。以阳日断裂穿过的阳日地区为研究区,布设了1条NNE向广域电磁法剖面,获得了该区地表至-3000 m标高范围的二维电性结构模型。结果表明,阳日断裂表现为中高阻背景下明显的北倾中低阻异常带,倾角为45°~73°;其南侧主要出露震旦系—志留系地层,由浅至深总体表现为中低阻—高阻—中低阻异常分带,推测分别为志留系碎屑岩、震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深部褶皱构造的反映;北侧主要表现为高阻异常带,推测主要由神农架群石槽河组白云岩引起。阳日断裂南侧的龙马溪组地层表现为倾向N、倾角约25°的中低阻异常带,沿倾向延伸长度达3 km。研究成果可加深对阳日断裂发育特征的认识,并为阳日断裂下盘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 赵康田碧崔培龙康昱蒋臣税顺建姚郁松靳锁锁舒中华
- 关键词:深部地质结构广域电磁法龙马溪组
- 相山西部济河口地区深部地质结构特征及铀矿体空间定位条件研究
- 济河口断裂是居隆庵菱形断块的一条北北西向边界断裂,前人认为矿体主要受菱形断块内近南北向断裂控制,认为菱形断块的边界断裂不控矿,因此对济河口断裂深部探索较少,仅在济河口断裂北段(研究区以北外围约2km)施工了1.3万余m钻...
- 罗建群陈欣
- 内蒙古狼山成矿带深部地质结构特征被引量:3
- 2022年
- 内蒙古狼山成矿带由于特殊的构造位置,地层出露较齐全、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复杂。受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狼山成矿带的深部地球物理勘查工作较少,对深部地质结构特征的总体研究程度较低,无法深入研究区域深部构造特征。为此,利用两条垂直于主要地质构造走向的大地电磁测深和重磁探测综合地球物理调查剖面成果,结合地质成果资料,深入研究了狼山成矿带的深部地质结构特征。获得以下认识:①共识别9条断裂(F1~F9),其中F1为乌拉特后旗—化德—赤峰深大断裂带与温都尔庙-西拉木伦河深大断裂带的交会处,为华北地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两大一级单元的缝合带;②发现多处高阻、高磁性体,为岩浆岩或岩浆岩与古生代及元古代、太古代地层的综合反映;③在F7与F4之间、F2与剖面Ⅰ东南端点间及F1与F3之间呈低阻特征,为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反映;④深部断裂F4与F5之间为宝音图隆起,隆起两端呈高密度体凸起,反演电阻率呈高阻两侧低阻的特征,宝音图隆起受F4与F5的影响,其内部次生断裂发育,有多期岩浆岩侵入;⑤在F1两侧出现明显的波浪起伏式密度异常特征,由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接触挤压、在板块缝合带两侧形成的褶皱构造引起;⑥在F1的大于10km深度、F1与F9的大于20km深度位置存在巨大的低阻异常体,呈“上部直立、下部向北倾”,向下可延伸至莫霍面以下,推断为从地幔上涌的岩浆软流体(或岩浆通道),为岩浆上溢及深部成矿提供了深部地质条件。
- 张振宇张振宇王刚李永博
- 关键词:岩浆岩深部地质结构大地电磁测深
- 含油气盆地深部地质结构反演方法与地质结构解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油气盆地深部地质结构反演方法与地质结构解释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岩石物性资料、重磁电震地球物理数据和常规地震地球物理数据;其中,目标区域岩石物性资料包括目标区域各层系的电阻率、密度和磁化率;基于...
- 朱光有杨敏闫磊陈志勇李婷婷王珊曹颖辉李洪辉徐兆辉杜德道赵一民董洪奎王萌
- 新疆准噶尔北缘覆盖区深部地质结构及其地质意义——来自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的证据被引量:4
- 2021年
- 本文利用准噶尔北缘覆盖区的高精度地面重磁数据开展三维约束反演,揭示出准噶尔盆地北缘浅覆盖区内三维密度结构具有横向非均匀性,纵向有向深部延伸的趋势;深部广泛分布石炭纪、泥盆纪火山岩地层等高磁性体,零散分布热液蚀变导致的热退磁的火山岩;北西向分布的低密度低磁性物质,对应无磁性的断裂破碎带.结合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推断得到研究区隐伏断裂体系以及火山岩地层的空间展布.对贯穿研究区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剖面进行人机交互联合反演,结果显示控制扎河坝蛇绿岩带分布的南北界深大断裂在深部构成开口向下的对称扇形构造样式,说明此蛇绿岩带所代表的古洋盆具有双向俯冲的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认为剖面穿过的3个酸性岩体均为形成于晚石炭世后造山拉张构造环境的A型花岗岩,可能是准噶尔东北缘造山作用结束的标志.最后结合大量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资料,对准噶尔东北缘区域构造演化进行了讨论,认为扎河坝—阿尔曼太古洋盆于中奥陶世开始汇聚,古洋盆向南北两侧双向俯冲,在晚志留纪-早泥盆纪洋盆闭合.
- 刘尧孟贵祥吕庆田吕庆田张贵宾邓震薛融晖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综合地球物理三维反演隐伏构造
- CSAMT法在深部地质结构探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1年
- CSAMT是深部勘探中常用的一种电磁探测方法,具有水平方向分辨率高、勘探深度大的优点。在深部地质结构探测中,采用大收发距进行测量,结果显示CSAMT法不仅可以了解地质体电阻率空间分布特征,判断断层的相对位置,而且能够了解深部地质体特征及空间展布,对研究关键构造带及块体展布具有很好的效果。
- 张阳董博丁发毅
- 关键词:CSAMT法地层
相关作者
- 刘平

- 作品数:17被引量:32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深部地质结构 拉斯曼丘陵 中国东部大陆 地质图 秦岭造山带
- 耿树方

- 作品数:93被引量:456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亚洲中部及邻区 地质图 SHRIMP锆石U-PB年龄 地质制图 区域地质
- 寇彩化

- 作品数:19被引量:17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岩石学 软流圈上涌 地幔柱 新元古代 单斜辉石
- 郭冬

- 作品数:21被引量:161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徽省勘查技术院
- 研究主题:矿集区 三维地质建模 地质 重磁反演 深部找矿
- 郭福生

- 作品数:339被引量:1,796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丹霞地貌 丹霞 龙虎山 旅游地学 相山铀矿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