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5篇“ 海陆统筹“的相关文章
海陆统筹:左宗棠边疆治理思想的表达与实践
2025年
自19世纪70年代起,清政府内部掀起了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海防”“塞防”争论。在这场争论中,左宗棠立足于经世致用思想,把海陆边疆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提出了“二者并重”的国防建设主张。他将军队建设视为边防建设的核心工作,将屯田垦荒、兴教劝学、发展洋务作为维护边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这种治边观念不仅是个人家国情怀与国际秩序之争碰撞后的集中表现,也成为近代主权观念在传统中国萌发的重要契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建“一带一路”多边合作机制提供了有益启示。
秦雯
关键词:左宗棠大一统
海陆统筹的国土空间规划教学创新实践——基于遥感信息技术的视角
2025年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海量遥感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价值日益显现,自《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中正式提出海陆统筹的国土空间规划概念以来,海陆功能区空间布局、海洋生态系统治理与常态化防灾减灾以及智慧国土空间规划转型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为适应国家发展的新需求,传统国土空间规划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成果检验等方面亟需进行相应的改革。该文从遥感信息技术的视角出发,阐述遥感技术在海陆统筹的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实践意义,探索将遥感技术融入国土空间规划教学的途径,以期更好地培养跨学科、高质量的国土空间规划人才,为我国沿海地区的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领域提供支持。
韦春竹弯媛美韦韡
关键词:空间数据决策支持
海洋强国背景下海陆统筹耦合协调分析
2024年
通过梳理中国海陆统筹学术发展与实践进程,本文从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四个层面选取体现海陆发展情况的指标,采用熵值法得出海域与陆域综合发展评价,继而使用耦合模型测算中国海域与陆域两大子系统的关联度,分析中国海陆统筹耦合协调度,结合三大海洋经济圈的发展现状,总结中国海陆统筹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卓文慧谢聪颖
关键词:陆域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海陆统筹
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海陆统筹发展研究
2024年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入海口冲积平原,土地肥沃,黄河口附近海域滩涂广,浮游生物多,适合鱼虾繁殖生长,这为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海陆统筹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腹地。在环渤海南翼统筹港口功能定位是确定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海陆统筹发展定位的客观要求。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基础薄弱,要实现后发先至,需要坚持科学精准的功能定位,将示范区打造成面向海外的国际化农产品调配基地、黄河流域海陆统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山东省对接黄河流域和京津冀的区域合作平台、支撑两区一圈建设的现代物流枢纽;要坚持海陆统筹、联动融合发展思路,通过构建中国现代农业海外贸易战略平台,整合海陆空间资源,拓展示范区产业发展腹地,强化区域融合发展。
谭晓岚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海陆统筹统筹发展
海陆统筹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贡献机制研究——基于中国沿海港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本文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背景,探讨了海陆统筹对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贡献机制。首先,从影响港口海陆统筹能力的多重维度出发,构建了港口海陆统筹竞争力评估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特别考虑了数字技术创新等港口城市新质生产力指标,并利用熵权法对中国沿海重要港口的海陆统筹综合实力进行了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哈夫模型深入探讨了港口的城市辐射范围与港口海陆统筹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理论结果表明,具备较强海陆统筹竞争力的港口通常对城市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从而使得这些港口的腹地范围更为广阔。此外,本文利用中国各地级市的进出口贸易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探究了港口海陆统筹能力对其腹地城市贸易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清楚地揭示了港口海陆统筹能力与腹地城市贸易增长之间显著的正向关联,这也表明加强港口海陆统筹能力建设是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米晋宏王乙成何正
关键词:港口竞争力海陆统筹
一种海陆统筹一体化三维空间仿真规划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电数字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陆统筹一体化三维空间仿真规划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观测点的地理位置信息数据;根据每个观测点与其他观测点之间的位置差异情况,得到每个观测点的结构表征值,基于结构表征值对观测点...
高杨王琰李明杰黄华梅莫悠
一种海陆统筹一体化三维空间仿真规划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电数字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陆统筹一体化三维空间仿真规划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观测点的地理位置信息数据;根据每个观测点与其他观测点之间的位置差异情况,得到每个观测点的结构表征值,基于结构表征值对观测点...
高杨王琰李明杰黄华梅莫悠
渤海湾海陆统筹生态安全屏障构建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构建正向、负向作用区域相结合的生态屏障区,以充分实现生态屏障的保护、防御目标,为科学规划、实施生态屏障区分目标和差异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渤海湾生态系统为研究区域,通过水鸟多样性热点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近岸海域生态系统质量评价得出正向、负向作用区域,结合各省份海洋保护规划目标,构建渤海湾海陆统筹生态安全屏障。[结果]①水鸟多样性热点区域位于沿海滩涂、湿地和水体生态系统,冷点区域位于建设用地和耕地等频繁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北向南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水源涵养功能服务价值量最高。②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整体向好,但仍存在富营养化严重、赤潮等海洋灾害频发地点;由北向南,海洋环境承载能力逐渐下降、海洋渔业开发强度逐渐上升。③生态安全屏障共包括16个区域,其中正向作用区域11个,负向作用区域5个,主要位于近海一侧陆海交汇处,整体大致呈现间隔分布的特征。[结论]以生态屏障为指导开展规划管理、生态治理工作,正向作用区域、负向作用区域分别以实现保护目标、防御目标为宗旨,促进海陆一体化生态文明建设。
杜志博陈晓琴李洪远孟伟庆
关键词:海陆统筹生态安全屏障
基于海陆统筹的辽河全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2023年
以辽河全流域为研究范围,运用陆海统筹思维,保护辽河全流域湿地、森林和草原等生态系统,开展水鸟栖息地恢复,黑嘴鸥繁殖地恢复,辽河刀鲚洄游水系连通等栖息地恢复措施,西太平洋斑海豹种群保护,野大豆和白刺原生境保护,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建设,丹顶鹤野化等旗舰物种保育措施,有效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辽河全流域生态功能。
王鹏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全流域海陆统筹
基于海陆统筹的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及分区优化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对理顺沿海城市海陆统筹协调与空间保护利用等诸多现实问题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但现阶段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规划仍缺乏基于海陆统筹的系统性、标准化功能分区体系及针对海陆全域及海陆相邻地域功能冲突空间的优化调整方法。本文以秦皇岛海岸带地区为实证案例,基于功能主导、尺度适应、海陆统筹三大原则,构建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并以此建立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现状功能分区;以“农业—城乡—生态”功能为导向,构建了面向未来的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体系;在基于“现状—规划—适宜性”功能冲突区域、海陆相邻功能冲突区域识别的基础上,建立了海陆功能分区优化与调整方法。本研究可为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体系与技术路线提供参考。
张赫乔红王睿于洋

相关作者

叶向东
作品数:39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共福州市委党校
研究主题:海洋经济 海陆统筹 可持续发展 福建海洋 科技资源
朱坚真
作品数:136被引量:374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海洋经济 环北部湾 海洋产业 产业结构 海洋渔业
韩立民
作品数:245被引量:1,961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海洋经济 海洋产业 海洋渔业 渔业 海水养殖
王苧萱
作品数:29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渔港经济区 海洋文化产业 蓝色文化 中国海洋 海陆统筹
吴殿廷
作品数:274被引量:3,960H指数:3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旅游开发 旅游 经济发展 地理学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