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77篇“ 海洋细菌“的相关文章
- 海洋细菌Stutzerimonas balearica WH-1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海洋细菌Stutzerimonas balearica WH‑1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该海洋细菌Stutzerimonas balearica WH‑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 黄会王共明刘小静张华威张健秦华伟张秀珍刘永春陈建强胡乃波王腾腾王明磊
- 一种生产类胡萝卜素的海洋细菌及其分离培养方式
- 本发明涉及海洋细菌领域,公开一种生产类胡萝卜素的海洋细菌及其分离培养方式,该菌株从海水中分离得到,命名为黄海罗塞氏菌NDS(R. marisflavi NDS),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其保藏...
- 张雯雯章慧张雯苏秀榕徐嘉杰
- 产褐藻胶裂解酶海洋细菌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 2025年
- 褐藻胶裂解酶大多来源于具有独特生存环境的海洋细菌,该研究以海藻酸钠为唯一碳源,采用透明圈法初筛及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酶活复筛,从56株海洋细菌中筛选高产褐藻胶裂解酶的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并以褐藻胶裂解酶活力为响应值,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筛选菌株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筛选获得一株高产褐藻胶裂解酶的菌株I14,经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其产褐藻胶裂解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海藻酸钠添加量5 g/L、可溶性淀粉添加量5 g/L、酵母粉添加量4.30 g/L、蛋白胨添加量10 g/L、NaCl添加量30 g/L、CaCl2添加量0.30 g/L、初始pH 6.0、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24 h、装液量30 mL/100 mL。在此优化条件下,褐藻胶裂解酶活力达81.29 U/mL,是优化前的4.76倍。该研究为褐藻胶裂解酶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菌种选择,同时拓展该菌株在降解褐藻胶、生产多糖裂解酶等食品、生物领域的应用。
- 胡梦迪黎耀祖张晓勇莫梅清高向阳
- 关键词:海洋细菌褐藻胶裂解酶发酵条件响应面法
- 一种海洋细菌Bacillus sp.4SP3及其产纤溶酶的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海洋细菌Bacillus sp.4SP3及其产纤溶酶的方法和应用,该菌种于2024年11月06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325...
- 王淑军张露之吴广浩吕明生
- 一种海洋细菌Bacillus sp.4SP1及其产纤溶酶的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海洋细菌Bacillus sp.4SP1及其产纤溶酶的方法和应用,该菌种于2024年11月06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325...
- 王淑军吴广浩张露之吕明生
- 微泡菌属(Microbulbifer)产铁载体海洋细菌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及相关功能基因簇分析
- 2025年
- 【目的】阐明分离自南海雷州湾硇洲岛潮汐带沉积物的12株产铁载体细菌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并探测这些实验菌株及微泡菌属(Microbulbifer)已知物种代表性菌株的铁载体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组成、功能、遗传多样性及其演化模式。【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观察主要表型特征并进行产铁载体活性验证;利用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法了解实验菌株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包括类群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测定代表性实验菌株JSM ZJ756的基因组框架图,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技术对比分析实验菌株与其系统发育关系密切的典型菌株的G+C含量、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verage nucleotide identity,ANI)和数码DNA-DNA杂交估值(digitalDNA-DNAhybridization,d DDH),以更准确地判定其系统分类地位;采用anti SMASH 7.0、BLASTn、BLASTp和MEGA 11等生物信息学工具,对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secondary metabolite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s,BGCs)进行快速鉴定、功能注释和序列比对,以探测其产铁载体相关功能基因簇的组成、功能、遗传多样性及其演化模式。【结果】实验菌株均为严格好氧、不产芽孢、具有产铁载体活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16S r RNA基因序列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2株菌均属于微泡菌属,归为6-8个物种,与该属的典型菌株构成4个进化系(clade),其中JSMZJ756为舟山微泡菌(Microbulbifer zhoushanensis)的新成员。通过anti SMASH基因簇分析发现,JSM ZJ756及9个微泡菌属代表性菌株各具有1个铁载体生物合成基因簇(NI-siderophore),其中8个与已知同类型基因簇的相似性在40%及以下。根据与已知基因簇的种类和相似性差异,这10个铁载体基因簇可分为5个功能亚型:JSM ZJ756等3株为Ochrobactin亚型(序列号JYFX01000060.1,相似性28%),M.mangrove DD-13T和M.epialgicus DSM 18651T为Vibrioferrin亚型(AB082123.1,100%;CP005094.1,85%),M.agarilyticusGP101为Putrebactin亚型(NIBS01
- 汤倩陈锦华邓丽颖达春瑶刘祝祥陈义光
- 关键词:系统发育多样性
- 一种海洋细菌的分离方法
- 本发明涉及细菌分离纯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海洋细菌的分离方法,将微塑料颗粒浸泡于海水中获取覆盖有生物被膜的微塑料颗粒后,收集生物被膜,并提供新的微塑料颗粒作为细菌定植介质,通过控制培养时间、温度等条件以实现微生物生物...
- 张伟鹏范燊丁维秦澎
- 海洋细菌的生物诱导性及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 海洋生物对混凝土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不利影响在于海洋生物的附着与繁殖增加混凝土结构重量,减小荷载能力与稳定性,并且代谢产物可能会腐蚀混凝土材料,降低强度与耐久性;有利影响在于所分泌的生物胶可降低混凝土表层抗渗性和碳化程度...
- 张子卓
- 关键词:海洋生物拮抗细菌混凝土
- 海洋细菌Pseudoalteromonas sp.01中新型褐藻胶裂解酶AlyPC1的研究
- 2024年
- 为挖掘新型褐藻胶裂解酶,使其开发成为制备褐藻寡糖的工具酶,本研究中表征了来源于海洋细菌Pseudoalteromonas sp.01的褐藻胶裂解酶AlyPC1。本文作者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对AlyPC1进行了重组表达及酶学性质的研究。序列比对结果显示,AlyPC1是PL7家族第五亚家族的一个褐藻胶裂解酶。酶学性质研究发现:AlyPC1最适反应温度为35℃,将AlyPC1置于5~30℃孵育1 h,仍保留80%以上的酶活;在Tris-HCl缓冲液中,AlyPC1最适反应pH为8.0,当pH在7.5~9.0之间时,酶活保留了90%以上,证明AlyPC1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以及宽泛的pH耐受性;反应体系中NaCl的含量为200 mmol/L时,AlyPC1的酶活最高;乙二胺四乙酸(EDTA)以及一些金属离子如Mn^(2+)、Zn^(2+)和Ni^(2+)等能够明显抑制AlyPC1的活性。AlyPC1能够降解褐藻胶、polyG以及polyM三种底物,因而说明AlyPC1是一种双功能褐藻胶裂解酶。同时,AlyPC1以内切的形式降解褐藻胶,产生二糖、三糖以及四糖。
- 张红秀刘晓华刘伟治
- 关键词:褐藻胶裂解酶内切酶双功能
- 一种嗜盐乳酸菌-海洋细菌共发酵产褐藻胶裂解酶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嗜盐乳酸菌‑海洋细菌共发酵产褐藻胶裂解酶的方法,通过预先培养海洋细菌XS1412C菌株,将XS1412C菌株接种到发酵培养液中制备XS1412C菌株发酵培养液,再通过预先培养嗜盐乳酸菌,将嗜盐乳酸菌接种到...
- 李洋常丽荣姚艳艳陈晓丽卢龙飞王振华
相关作者
- 暴增海

- 作品数:204被引量:792H指数:15
- 供职机构:淮海工学院
- 研究主题:海洋细菌 菌株 抑菌作用 食用菌 植物病原真菌
- 马桂珍

- 作品数:152被引量:564H指数:15
- 供职机构:淮海工学院
- 研究主题:海洋细菌 菌株 抑菌作用 粘帚霉 GM-1
- 胡江春

- 作品数:215被引量:1,331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研究主题:海洋微生物 海洋细菌 链霉菌 脂肽 芽孢杆菌
- 王书锦

- 作品数:167被引量:1,234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研究主题:海洋微生物 海洋细菌 海洋放线菌 脂肽 生物活性物质
- 田黎

- 作品数:132被引量:849H指数:16
-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海洋细菌 海洋真菌 化学成分 海洋微生物 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