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91篇“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的相关文章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
本书分为八章,第一章简要概述了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第二至第五章着重阐述碳、氮、磷、硅等主要生源要素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第六章解析了一些典型人类活动影响特别是富营养化、赤潮和珊瑚白...
宋金明
一氧化氮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一氧化氮(NO)是影响全球气候和环境的重要污染气体之一,同时也是影响生物生长的重要调控因子。本文综述了海水中NO的测定方法,海洋中NO的来源和分布、迁移和转化,NO在海洋生态系中的作用,以及NO在大气中的转化和作用,并对海洋中NO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目前围绕海洋中NO的研究刚刚起步,本文有助于了解海洋中NO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刘春颖田野姜源庆李培峰简慧敏张升辉
关键词:一氧化氮生物地球化学
BGC-Argo浮标观测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8年
长期以来观测数据的不足严重制约着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随着技术发展,搭载物理、生物化学多传感器的生物地球化学剖面浮标(BGC-Argo浮标)为海洋观测带来了重大改变:通过长期自动化剖面观测,可以覆盖从昼夜、季节到年际的连续时间尺度;通过阵列式投放可以覆盖从次中尺度、中尺度、海盆到全球的连续空间尺度;高垂向分辨率的观测数据可以同船载观测和遥感观测相互补充.海量的观测数据有助于各种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并进一步认识、理解与预测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泵过程以及海洋生态系统.主要综述了BGC-Argo的发展背景、科学目标、主要应用以及目前在南海的应用进展.
邱国强王海黎邢小罡
关键词:海洋光学
微型生物碳泵——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新模式被引量:7
2018年
"微型生物碳泵"的核心是依赖于微型生物生物学过程把容易被利用的活性溶解有机碳(DOC)或可被缓慢降解的半活性DOC转化为难以被降解或利用的RDOC.该理论为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并得到国际同行的一致认可.
张传伦
关键词:微型生物化学海洋学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生物碳古海洋学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性质的水色遥感反演与应用:方法和挑战(英文)被引量:2
2014年
第一个卫星水色遥感器--海岸带水色扫描仪(CZCS)的成功运行,展示了全球海洋浮游植物卫星遥感观测的可行性。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相继发射了更为先进的卫星水色遥感器,包括极轨水色遥感器(如Sea Wi FS,MODIS,MERIS)和静止轨道水色遥感器(GOCI)。这些卫星遥感数据极大地提高了我们观测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能力。除了卫星遥感器硬件系统的发展,在数据产品以及处理软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包括更准确的大气校正和水体性质反演算法。本文简要地对过去几十年间水色遥感的重要进展进行总结和评述。
李忠平崔廷伟孙凌
关键词:海洋光学海洋水色遥感
一种新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自主观测平台:Bio-Argo浮标被引量:9
2012年
借助于强大的全球海洋观测网络——Argo计划,生物光学浮标Bio-Argo将成为一种全新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自主观测平台,对未来的海洋观测与海洋研究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以法国的PROVBIO为例,详细介绍了Bio-Argo浮标的结构设计、观测数据、工作模式、传输与通讯、以及数据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为我国的Argo计划和海洋观测方法提供有益的借鉴。
邢小罡赵冬至Herve CLAUSTREAntoine POTEAU樊伟
关键词:ARGO计划生物光学生物地球化学
天然水体中过氧化氢的测定方法及其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行为
天然水体中的H<,2>O<,2>与水体中的光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有密切关系,是影响化学物质(金属离子、腐殖质等)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归宿及生态效应的重要因素,也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探索天然水体中H<,2>...
魏西会
关键词:过氧化氢光化学反应
文献传递
中国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最新进展被引量:16
2006年
宋金明徐亚岩张英李学刚袁华茂
关键词: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全球生态系统地球系统
氯甲烷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对氯甲烷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进展进行述评。介绍了氯甲烷在海洋环境中的来源、分布、去除、海-气通量、大气氯甲烷的源、汇估算及海水中氯甲烷的分析方法等方面,并提出在国内海域进行氯甲烷研究的几点设想。
陆小兰杨桂朋高先池
关键词:氯甲烷挥发性卤代烃海-气通量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模式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4年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模式是定量认识物质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理解其控制机制以及预测体系变动的重要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研究领域的进展主要体现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物理输送和生态动力学过程以及年际、年代际变动的模拟3个方面。物理过程模拟方面的进展,集中在寡营养海区上层海水营养盐的供应机制问题上,在经典的上升流、垂直扩散之外,提出涡旋可能构成一种重要的物理输入过程。而生态动力学过程的模拟方面,90年代前期考虑食物网基本结构,由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细菌三大类群构成生物状态变量,氮和磷营养盐以及颗粒碎屑构成其他状态变量;90年代后期,开始引入铁和硅的限制问题,考虑不同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特别是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变化的预测可能是未来该领域力图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年际变化的模拟,多围绕ENSO事件对初级生产的影响及其机制问题展开;年代际和地质年代尺度的体系变动问题仍存在争论,相对缺乏有效的数值模拟研究。该研究领域未来应加强生物化学过程的函数表达、物理模式、中尺度过程、边界交换以及资料获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以应对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与挑战。
商少凌柴扉洪华生
关键词:生态动力学

相关作者

宋金明
作品数:365被引量:2,783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沉积物 海洋沉积物 氮 磷 重金属
戴民汉
作品数:58被引量:506H指数:1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研究主题:浮游植物 南海北部 二氧化碳 磷 出口
罗延馨
作品数:7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磷 硅 生物地球化学 海洋沉积物 生源要素
袁华茂
作品数:170被引量:1,292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沉积物 氮 地球化学特征 重金属 黑潮
翟惟东
作品数:23被引量:314H指数:12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
研究主题:浮游植物 碳循环 群落结构 北黄海 浮游植物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