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7篇“ 海洋中药“的相关文章
- 海洋中药
- 本书着重介绍了128种常用海洋中药的名称、概述、来源、动植物形态、产地等内容,以指导人们正确应用海洋中药和鉴别优劣。
- 郭雪申
- 关键词:海洋药物
- 海洋中药及药用资源古今应用探析
- 2025年
- 海洋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各个国家都在积极探索海洋中的新药物,以应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带来的资源需求。中国作为一个对海洋药物应用历史悠久的国家,近年来取得显著的成果。然而,由于缺乏中药性味归经理论的指导,这些新发现的海洋药材在临床应用中无法与其他中药材有效配伍和成方,限制海洋中药材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通过对古代本草文献及近代本草著作分析,结合现代药理学、生药学对海洋药物的研究情况,探讨当前海洋中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希望能为现代海洋资源的药用价值尤其是海洋中药的开发利用提供思路。
- 吕轶峰罗轶李丽莉
- 关键词:海洋中药药理研究中医理论
- 海洋中药牡蛎的用药历史、炮制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 2025年
- 牡蛎为传统海洋中药,用药历史悠久,临床疗效确切。本文对牡蛎的用药历史、化学成分、质量控制、炮制研究、生物活性、补钙制剂和医用纳米材料开发等内容进行综合性论述,为牡蛎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思路。
- 陈榕恩张岗王辉罗联忠
- 关键词:牡蛎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生物纳米材料
- 一种纳米海洋中药复合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快速止血、修复创面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快速止血、修复创面的纳米海洋中药复合敷料,以解决创面敷料止血与伤口愈合不佳的技术问题,包括以下步骤:先以超声砂磨技术将海螵蛸纳米化,通过鼓风干燥或冷冻干燥,得纳米海螵蛸;后用聚乙烯醇与海藻酸钠通过光固...
- 周武艺黄莺付先军任夏
- 海洋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25年
- 背景:海洋中药为治疗骨质疏松提供了一种潜在有效且不易产生不良反应的方法。目的:应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并探讨中医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的治疗骨质疏松的海洋中药专利处方进行用药模式和作用机制研究,并特别关注这些处方中的核心中药成分,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牡蛎-续断-淫羊藿组成的复方药组核心成分进行全面的鉴定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从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网站建立到2024-04-01,检索发现381项骨质疏松治疗的授权专利,共鉴定出48首含有海洋中药的中成药处方,这些处方包含183味中药,其中13种海洋中药用药频次共574次,单首专利组方中用药味数2-41种不等;②牡蛎是最常用的海洋中药,续断、淫羊藿、地黄、杜仲是最常用的非海洋中药;关联规则分析确定了牡蛎、续断和淫羊藿为核心药物群;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该核心药组治疗骨质疏松的核心靶点包括ALB、AKT1、TP53、PPARG和SRC;核心药组发挥疗效的核心成分为谷甾醇、甘草素、臭山羊碱、木犀草素、山奈酚;③GO与KEGG富集分析显示,Rap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在核心药物组的骨质疏松作用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④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存在良好的相互作用;⑤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复方药组核心成分为木犀草素、谷甾醇、山奈酚等,与网络药理学鉴定的药物成分相符合;对复方药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得出,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以及生物碱这3类物质在药物成分占比中较大。
- 赖越林轩徐淼刘欢沈剑粦黄文华
- 关键词:骨质疏松海洋中药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 海洋中药多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我国海洋资源丰富,海洋动植物作为药用资源的历史悠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研究海洋天然产物的角度开发海洋中药资源,为中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多糖作为海洋动植物中药的药效物质之一,具有资源丰富和活性广泛的特点。研究发现,海洋中药多糖结构复杂多样,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和抗凝血等活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海洋来源的中药多糖的结构和活性研究,为海洋中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海洋多糖类药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 王永洁秦玲范莹毛文君
- 关键词:海洋中药多糖活性
- 海洋中药海螵蛸的古今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 挖掘含海螵蛸方剂中蕴含的历代临床医家用药经验和用药信息,分析海螵蛸的古今应用情况,为海螵蛸临床合理应用及相关产品研发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中华海洋本草》《海洋中药方剂大辞典》等多部本草著作和方书,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含海螵蛸方剂及临床研究相关信息,并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挖掘、文献计量学分析及可视化处理。结果 共筛选出历代含海螵蛸的方剂595首,现代含海螵蛸临床专利方剂数据364条。分析发现,历代方剂中与海螵蛸配伍频率由高至低依次是当归、龙骨、麝香、乳香、黄连等;现代方剂与海螵蛸配伍频率由高至低依次是白芍、黄芪、白术等;在主治上,古代方剂中常配伍温里药干姜和附子治疗疮疡;配伍清热解毒药木鳖子治疗崩漏;配伍安神药、清热解毒药中的贝齿、密陀僧等治疗目翳、眼疾。在现代方剂中常配伍白芍、木香、砂仁等治疗慢性胃炎;配伍白芍、茯苓、蒲公英治疗十二指肠溃疡;配伍当归、苍术、黄连治疗胃溃疡。现代海螵蛸临床文献计量学分析筛选得到含海螵蛸相关临床文献703篇,在2016年达到发文量高峰并且2000年后海螵蛸治疗胃脘痛成为研究重点。结论 古今不同年代海螵蛸的配伍和主治病症有所不同,在古代海螵蛸多配伍活血类药物,常用散剂用于治疗崩漏、目翳、疮疡、眼疾等疾病;而现代多用于治疗胃肠溃疡、慢性胃炎等消化道疾病。因此,海螵蛸的临床应用和产品研发,不但要传承古代医家经验,也应该结合现代疾病谱系改变和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深度开发和应用。
- 翟润翔宋鹏任夏付先军
- 关键词:海螵蛸海洋中药用药分析关联规则
- 医文交融视域下的珍宝海洋中药
- 2024年
- 本文在厘清“海洋珍宝”“海洋中药”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珍宝海洋中药”概念应同时具备海洋属性、中药属性与珍宝属性。以唐宋明清代表性类书的记载为依据,总结出珍珠、珊瑚、玳瑁、砗磲、紫贝五种珍宝海洋中药。从域外传入与本土传播、生长海域环境、品类珍奇特质、材质华丽精美、祥瑞文化象征等方面,挖掘其文化特征;从品类鉴别、生熟异用、外治法应用方面总结其医药使用经验。从人文和医学融合视角,结合丝绸之路朝贡贸易交流史和药用记载的相关史料,梳理从“海洋珍宝”到“珍宝海洋中药”的发展与利用过程,探源其文化样态和医药特征的多维面向和内在关联,总结了对珍宝海洋中药认识度、熟悉度、利用度逐渐加深的动态演进过程,认为我国海洋药物知识体系的认知深刻体现了对域外文明的接受与吸纳。
- 孟丹宋咏梅付先军
- 关键词:海洋中药文化特征类书
- 基于产品与专利数据分析海洋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
-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海洋中药产品以及海洋中药专利数据,了解国内海洋中药产业发展现状,为促进海洋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数据库以及《中华海洋本草》获得海洋中药饮片数据,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信息获得海洋中药产品的数据。通过检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专利数据库,获得海洋中药专利数据信息。结果检索到海洋中药饮片18个品种,海洋中药产品127个种类,涉及不同生产厂家的556个产品,大多为牡蛎复方产品。共检索到专利1205件,有效专利201件,包括199项发明授权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2010至2015年,专利申请数量逐年递增,2015年之后,专利申请数量有下降趋势。海洋中药相关专利与产品主要分布在山东、广东、浙江等沿海省份。结论目前海洋中药产业发展存在产品单一、附加值低、专利收益价值较低、创新能力和科技含量不足等问题。因此,应加强高等院校、制药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紧密配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海洋中药及复方的深度开发,研发科技含量高、疗效确切、物质基础清楚的现代海洋中药产品,构建完整的海洋中药产业链,实现海洋中药产业的创新性突破。
- 孟德川翟润翔闫春晓任夏付先军
- 关键词:海洋中药数据挖掘可视化分析
- 海洋中药珍珠母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珍珠母作为一种常用海洋中药,主要由碳酸钙、少量的蛋白质、氨基酸或多肽类成分组成,具有促进成骨、抗惊厥和镇静催眠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疾病。珍珠母常通过明煅法进行炮制,现有质量标准多以碳酸钙的含量为指标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对珍珠母的本草记载、炮制历史、微观结构、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期为珍珠母的开发利用和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 胡玉莹杨贵雅陈安珍卢京光刘越马双成
- 关键词:珍珠母微观结构
相关作者
- 付先军

- 作品数:122被引量:64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海洋中药 中药 斑马鱼 关联规则挖掘 数据挖掘
- 邓家刚

- 作品数:747被引量:3,775H指数:26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芒果苷 中药 药理作用 平性药 甘蔗叶
- 郝二伟

- 作品数:280被引量:1,814H指数:22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药理作用 海洋中药 标志物 芒果苷 甘蔗叶
- 杜正彩

- 作品数:301被引量:1,396H指数:18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芒果苷 药理作用 海洋中药 化学成分 甘蔗叶
- 侯小涛

- 作品数:272被引量:1,261H指数:17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甘蔗叶 化学成分 海洋中药 药理作用 医药应用